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时代1958 >

第525部分

大时代1958-第525部分

小说: 大时代1958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让事情转变成你主张的方向。”

“运气好而已!”谢洛夫这是头一次和赫鲁晓夫这么平等的对话,两人谁都不比谁地位更高,而且他也不愿意在一个生病即将走到终点的人面前装大尾巴狼。

“这不是运气,虽然我不知道你有什么办法。”赫鲁晓夫闭上眼睛过了一会像是休息过来了,看着谢洛夫问出了一个问题,“你觉得我死了之后,会得到什么评价?”

“五五开吧,这取决于人们看待问题的角度。”像是很认真的思考了半天,谢洛夫才慢吞吞的说道,“就和中国和苏联现在的关系一样,双方都有很大的责任。”

“五五开?看来我还是没有吧斯大林从你们心里面抹除,伊里奇就是温和的斯大林,我们不能总是依靠一个人解决问题,斯大林那种领导是非常难出现的,一旦一个人掌控了我们国家至高无上的权利,如果真的是斯大林那种人也许造成的问题还不大,但要是一个废物成了总书记,那才是真正的灾难。当然了,我也重复走了斯大林的路,最终还是没有脱离他的影子。”赫鲁晓夫此时的表情非常安逸,像是自语,“我自己都错了,怎么教育别人呢。”

“不过以你的年龄,只要坐稳现在的位置,也许可以让苏联摆脱强势领导绝对一切的传统,就是不知道你能不能做到,你本身的工作风格就太强势了。”赫鲁晓夫说完这句话就没有了力气,等到谢洛夫准备离开的时候忽然笑道,“尤拉,下次来看我,记得带一穗玉米。”

“好的!”带着帽子的谢洛夫呵呵一笑离开了医院,几天后赫鲁晓夫病逝。

“他损害了斯大林总书记的名声,造成了东欧很多的问题,但是我们也必须说,赫鲁晓夫同志只是能力上有所欠缺,而且他已经主动退休了。现在国家已经上了正轨,我们也是要表态的,尤拉,你代替我去参加赫鲁晓夫的葬礼吧。”从勃列日涅夫上台之后,就在一点一点的修正赫鲁晓夫的政策,两人之间的区别很大,勃列日涅夫恢复了很多斯大林的政策,说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是苏修,那是一点都站不住脚的。

“好的,但是我想,还是让真理报正式宣布吧。”谢洛夫点头道,“他毕竟是我们的前第一书记,如果默不作声的话,还是不行的,秩序方面我会关心。”

根据苏联的传统,总书记病逝其他中央主席团委员要抬棺,这件事只能由克格勃代劳了。

在新圣女公墓下葬之前,谢洛夫完成了自己的承诺,从军大衣的兜里拿出了一穗玉米,放在了赫鲁晓夫的棺椁中,然后挥手让人下葬。谢洛夫想起了二十四年前他醒来的场景,那是赫鲁晓夫开始确立地位的一年。赫鲁晓夫具有强烈的进取心,始终保持旺盛的斗志,在政治上表现出的敏锐、无畏,使得苏联党和国家在他执政的时间中,经历了一个重要的转折时期,他本人也以一个勇敢的政治家的姿态成为一个突出的世界性人物。

克格勃的安全人员拉出了一条封锁线,墓前只剩下了谢洛夫一个人,“虽然你玩砸了很多事情,但那都是可以弥补的,没想到竟然会在今年去世。仔细想想,今年确实有很多大人物去世,希望你们到了那边可别再吵起来。”

“新圣女公墓开放一个星期,注意警戒不要出现混乱!”临走的时候谢洛夫吩咐道,回头看了一眼新圣母公墓便登上了汽车。(未完待续。)

第七百八十四章 不朽

当初赫鲁晓夫制定出来的每一条政策,所有人是在旁边摇旗呐喊不管别人怎么想,但就对谢洛夫而言,他之所以没有基层困住,大环境除了卫国战争苏联缺乏干部之外,还要归功于赫鲁晓夫大力提拔年轻干部充实苏联。才有以谢列平为代表的一大批干部出现,这是谁都否认不了的。

要是换成现在,就苏联中央委员这么稳定、稳定的都快要凝固的环境。谢洛夫最多也就是在市委第一书记的位置上打转。除非赶上一个快死了的人做州委书记,不然绝对没有可能进入到中央委员级别,更不要说做中央主席团委员。

但实际上普通苏联人是感觉不到这种异乎寻常的稳定,苏联的中央委员、以及地方州委书记、加盟共和国书记级别的干部稳定的可怕。但是下一级的市委干部仍然在频繁流通,这就造成了一个苏联仍然保持着活力的印象。对于一个一般人而言,州委书记实在是太高了,他们接触不到,只是觉得自己能见得到的地方,还是非常不错。

谢洛夫手上还多了一个东西,赫鲁晓夫的回忆录,是赫鲁晓夫的儿子谢尔盖赫鲁晓夫交给谢洛夫的,赫鲁晓夫的回忆录一直都在克格勃的监控之中。勃列日涅夫派出了自己的密友,面对谢洛科夫的威逼,赫鲁晓夫不肯就范,严辞拒绝,说他身为苏联公民,有权写回忆录,这个权利不可剥夺,他的口述记录是供中央、党和全体苏联人民使用的,希望他所写的东西能对苏联人、对苏联的领导人和国家有所裨益。

随后谢洛夫干涉,表示不在监管赫鲁晓夫的回忆录,可能是这个举动产生了作用。赫鲁晓夫最终把这份回忆录送给了谢洛夫。这太讽刺了,一个特务可以信任么?

赫鲁晓夫内容之中有很多内容涉及到了贝利亚,谁不知道现在的克格勃就是贝利亚内务部的继承人?“换我我也不能让这本回忆录出版,除非要经过大修。”一页一页的翻看赫鲁晓夫的回忆录,里面对斯大林和贝利亚的看法尤其引人注目。

“这个东西当然不能面世,尤拉,这就要看你了。历史已经过去了,哪怕是前任的第一书记,也不能总是把我国犯过的错误,不断地拿出来做吸引火力的靶子。”晚上在克里姆林宫,总书记勃列日涅夫看了一会回忆录,慢条细理的道,“我宁愿他把自己写的伟大一点,也不愿意看到这种用一种挑毛病的角度,对历史事件进行个人解读。”

“我想和谢尔盖赫鲁晓夫谈谈,在正常的情况下,我还是不愿意采用强迫的措施。但是这涉及到克格勃的历史!”谢洛夫知道,这也是勃列日涅夫可以接受的。现在苏联的领导层都是赫鲁晓夫提拔的,包括勃列日涅夫、包括谢列平、包括柯西金、包括他们所有人。

当初这些人都是为赫鲁晓夫的政策摇旗呐喊的一员,一旦真的较真起来,所有人都逃脱不了干系,要知道赫鲁晓夫在指定政策的时候,其他人在干什么?为什么不反对?没现就是能力问题,现了没反对就是道德问题。不管什么出现了问题,都是失职。

这就一定会牵连到现在的苏联领导层,其实这本回忆录倒不是完全不能出版,但不能在苏联弱势的情况下出版。美国开国元勋全部都是奴隶主,手上的献血都不少。

“希望你有办法和对方沟通,赫鲁晓夫的性格,已经给国家带来了很多麻烦。”勃列日涅夫点头认可道,这种非传统的政治家,在苏联的土壤中几乎不可能出现。

“当然也给我们国家带来了不少好处,但是放心,我会想办法的。”对待赫鲁晓夫的问题上,谢洛夫仍然坚持己见,这位第一书记虽然很别具一格,而且嘴巴强硬,但是确实把美国人忽悠的云山雾罩,搞不清楚苏联到底有多大的实力。这对于六十年代之前的苏联,是非常重要的,那时候硬碰硬苏联是绝对碰不过美国的。

勃列日涅夫点点头,目送着这个总是穿着军大衣的总政委离开自己的办公室。不一会中央十几基里连科进来问道,“不知道他能不能办好,要知道赫鲁晓夫对年轻干部来讲,风评还算是不错。”

“应该没问题,好了不要说这个问题了。”勃列日涅夫赶在基里连科再次说话直接作为终结,他知道自己的战友想要说什么。他是苏联的总书记,有着自己的判断力。

这是赫鲁晓夫死后,谢洛夫第一次来到赫鲁晓夫的家中做客,除了谢尔盖赫鲁晓夫之外,还有赫鲁晓夫的孙子。随着赫鲁晓夫的退休,以及共青团式微,谢尔盖赫鲁晓夫渐渐脱离了苏联最高决策圈,很多消息来源已经不是很准确。

两人商谈了良久,谢洛夫默然的对着谢尔盖赫鲁晓夫道,“这就是我这次来这里的目的。”

“你不怕我留有原稿?然后找到外国出版商出版?”谢尔盖赫鲁晓夫笑着反问道。

“你知道不知道,斯大林的女儿到底是怎么死的?他为什么会在印度突然死亡?要知道他可没有病,身体一直都很好。”谢洛夫呵呵一笑,气定神闲同样很有自信的回答道。

“你杀了她?”谢尔盖赫鲁晓夫脸上的笑容怜去,郑重的问道,“为什么?”

“我说她叛国,你相信么?没有任何人会相信,谁能相信一个总书记的女儿会叛国,而且想要逃到美国去呢?”谢洛夫一阵轻笑,笑声戈然而止,拉近了双方的距离脸对脸道,“她要叛国固然是因为她爱慕虚荣,接受不了总书记死后的心理落差。但是这和赫鲁晓夫第一书记也有一定的关系,在当时的环境下,因为害怕准备叛国也是很正常的。”

“所以我派人干掉了她,这是我的职责,我不能让任何人伤害苏联这个国家,任何人!哪怕她是我最为崇拜总书记的女儿,这个错误同样不能犯。”站起来身来的谢洛夫忽然回头道,“对待她是这样,对待所有人都是这样,底线就是底线,谁都不能触碰。如果谁出格了,就必须要付出代价。”

谢尔盖赫鲁晓夫很不愿意相信谢洛夫的话,但是对方没有必要承认杀了斯大林的女儿,因为这不是好事,更何况自己承认?“我愿意把这个把柄交到你手里,完全是因为第一书记对我的提拔,我也不愿意看你们家受到打压,有一天我们凌驾于美国之上,人民就会体会到我们的苦心,知道任何事情都不是孤立生的,而是有着大环境的促成。”

“为什么不是现在?”谢尔盖赫鲁晓夫平静下来问出心中的问题。

“第一强国是人们崇拜的对象,第二强国是天然的靶子,这其中的待遇是截然不同的,历史已经证明,第一强国最喜欢的事情就是找第二的麻烦。”谢洛夫摇摇头语重心长的道,“美国的开国国父都是奴隶主,现在有人批判他们么?有,但是造成不了影响,因为美国人对自己的国家满意,而我们的人民,因为我们不是世界第一,对我们还是有所不满,这就是差别,我们的参照物是美国,而美国没有参照物。”

“在环境允许的时候,我们可以交给人民来判断。”谢尔盖赫鲁晓夫点点头道,“我绝不会联络外国出版商,等到环境允许的那一天。”

“谢谢,你为我省略了不小的麻烦。”谢洛夫开口衷心感谢,这件事算是做成了。

一九七六年本来在苏联没有什么特别重要的意义,对苏联有利的消息,就是葡萄牙终于经过了几次反复后,葡萄牙**终于在军队的认可和选举的双重支持下,成为了葡萄牙的执政党。至于前任第一书记赫鲁晓夫则引起了民众自的悼念,在经过了一段时间的悼念后,最终还是恢复了平静。

苏联本国没有什么大事,所有事情都按照惯性展,虽然出现了一些问题。但柯西金还是继续保证着苏联的前进,如果说有什么地方不同,勃列日涅夫的歌颂文章明显的多了一些,对于苏联这也不奇怪,这毕竟是俄罗斯历史上最强大的时代,转守为攻不仅仅在政府阶层,苏联的人民也知道,国家开始和美国针锋相对。

“主席,中国今天的报纸,请你看一下。”总务处处长谢尔瓦诺夫带着郑重的神进来道,他的手里拿出一份报纸。

余光瞄了一眼,谢洛夫的身体微不可查的哆嗦了一下,他懂,只不过故意装作不懂,一般看的报纸都有人用俄文注解,“好的,下去。”

“不是所有人都了解你的伟大,一些宵小会在你死后对你横加污蔑。但真正的爱国者心中,你永远是那个把中国从绝望的泥潭中拉出的伟人,他们绝不会忘记你……你是不朽的!”泪珠骤然滴落,很快抑制住的冲动低声道,“到了那边,你们两个不要吵了,你们都没有错,只不过两国国情不同。”未完待续。8。。。“”,。

第七百八十五章 三年

“全世界的无产者,团结起来!”良久之后,谢洛夫又变成了那个心狠手辣的肃反工作者,人总是要有些理想的,有理想的人,生活总是火热的。斯大林说过,思想比武器更有威力,苏联绝不能给敌人武器,难道要给敌人思想?

“一个思想动摇的国家并不可怕!”郑重的收起了这份报纸,生活还要继续,战斗也仍将继续,但是不知道为什么,谢洛夫总是觉得心中有一种怅然若失的情绪,这是为什么。

苏联和美国的差距每缩小一点都是在创造历史,哪怕美国正在逐渐的自我调节成功,慢慢摆脱了经济危机的泥潭,但仍然能越来越清楚的感受到身后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