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时代1958 >

第292部分

大时代1958-第292部分

小说: 大时代1958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于不但节省不了成本,还要加大投资,就算这样还不知道能不能把手伸的进英国的上流社会。

鉴于英美特殊关系,也可以叫走狗关系,所以英国的重要性让克格勃绝对不能削弱在英国的情报网络,加上英国自带搅屎棍属性,让苏联方面一点都不敢放松。说不定什么时候英国就会出现搞出来一点事情。

冷战的开始有英国推波助澜的因素,这点是毋庸置疑的,丘吉尔铁幕演说出了美国人不好意思说出口的话,冷战顺理成章的开始。但同时为了让美国和苏联的实力更加平衡,在战后的头几年英国实力仍在的时候,对苏联输出了很多急需的技术,苏联的发动机技术英国帮了很大的忙。可见社会主义阵营的敌人也不是铁板一块,他们不希望苏联太弱,因为这会让世界失去平衡,苏联存在一天,美国才会征求这些盟国的意见,苏联垮了美国怎么对待这些欧洲盟国还难说。

但那些欧洲强国除非突然被革命,否则绝对不可能投往苏联阵营。指望对方主动亲苏绝对不可能,因为对方的生活确实比苏联这边要好。再者欧洲国家都在小心的平衡着美国和苏联,后来德国统一的时候,英法就差公开喊话让苏联出兵干涉了,只不过没有说出来我们出钱苏联出兵的口号,因为他们也不愿意看到社会主义阵营解体苏联崩溃,美国在这之后一家独大。

在苏联明显衰弱的时候,出手相助的肯定是英法中,在苏联解体的时候这三个国家都不同程度上尽力帮助苏联渡过难关,但谁让苏联总书记是一个叛徒呢,再者美国已经看出来距离胜利只差一步,英法中阻止美国步步紧逼的努力还是因为国力的原因失败。

在这些国家政治家的眼中,他们不希望苏联强大到能让他们变色,同样不希望苏联衰弱到美国出手就能压死,所以在二战后最危险的时期,苏联人口骤减国家需要时间恢复,法国几乎抱着美国的大腿不让美国继续紧逼,而苏联越来越强大的时候冷战的氛围就越来越浓,苏联在七十年代后期达到巅峰,在全球战略进攻的时候,感受到苏联已经有翻盘的趋势,这些欧洲的老牌帝国主义,才开始显示出来前所未有的团结,帮助美国把苏联的势头压下去。

美国的一级盟国只有英国和以色列,英国很重要,克格勃在英国的想法没有错,这是一个不次于美国的敌人。欧洲的体制比美国更加符合民主的概念,这就让新贵进入上流社会成为可能,后世英国都衰落成那个样子,不还是把自己包装的光鲜亮丽么?这么一看伊丽莎白泰勒的说法有一定的道理。

谢洛夫很长时间都没有说话,思考着这其中的可操作性,一旦让伊丽莎白泰勒成功在西欧弄出来类似于演员工会的东西,其实很不得了。里根不就是演员出身的美国总统么?

“你觉得怎么样?”看见谢洛夫脸色阴晴不定,伊丽莎白泰勒心中也没底了。对于谢洛夫这个克格勃主席,伊丽莎白泰勒心中总有种恐惧感。虽说谢洛夫否认伊丽莎白泰勒的前夫死和克格勃有关,但她就认为谢洛夫肯定在说谎。

“我在想,把自己儿子搭进去做间谍,是不是投入的有些大了。”谢洛夫好半天之后才说了这么一句话。虽说他曾经和瓦莉娅说过要让儿子做间谍,但其实确切的意思是去间谍学校学习正确的三观,顺便培养出来健康的体魄。可从来没有让自己的儿子去做一线间谍的意思,最多就是学习如何管理。

但如果按照伊丽莎白泰勒的说法,这不是把自己的儿子送到一线去作战么?虽说这个儿子他还没有见过,但总归是自己的儿子。

“怕什么,还不都是为了你!我和儿子在英国发展的好,最终都会为苏联带来好处。”伊丽莎白泰勒循循善诱道,“我们可以给很多苏联缺乏的东西。”

“哦!”谢洛夫茫然的答应一声,心中还在考虑利弊。英国有什么苏联感兴趣的东西?生物科技、和海军。还有就是伦敦那座金融中心,金融中心谢洛夫没什么想法。不过英国的生物科技很强倒是真的。

伊丽莎白泰勒现在完全像是一个不择手段的女人,为了自己投靠了世界最大的反派头子,调转枪口背叛祖国,但似乎这样也没什么不好。就像是伊丽莎白泰勒说的那样,克格勃不能光明正大的去做很多事情,至少毒枭这块是不行的。

既然这样!谢洛夫瞄了一下伊丽莎白泰勒,喝了口红酒慢悠悠的开口道,“是不是只要我帮你建立起来在影视圈的地位,你就什么都帮我。”

“嗯,连我都是你的!”伊丽莎白泰勒眼睛一亮道,“我们有儿子,我的财富都来源于你,我当然会站在你那边,你让我做什么都行。”

哦?谢洛夫眉毛一挑,他还真的有很多赚钱的路子,只不过如果克格勃去做的话等于是给苏联抹黑,所以不太敢去做,就连传销网络他现在都准备放弃,因为美国是诈骗的重灾区,现在中央情报局已经开始调查诈骗的来源地,只不过目前只查到第三世界的国家,把基地放在第三世界国家是谢洛夫提议的,后世诈骗岛的先进经验,只此一家别无分号。

“做毒枭也行?我出人帮你把竞争对手干掉,你接手美国的网络,不过你不能直接出面,必须挑选一个墨西哥帮派做合作者,有没有问题?”看见伊丽莎白泰勒点头,谢洛夫继续道,“我需要一批女人,做皮肉生意的那种,在古巴一个电影基地,专门应对美国黑人群体,我的要求很简单,女人必须是白人,英语要好。剩下的地方还有日本,那里也需要一个基地,这些你都能做到?”

伊丽莎白泰勒点头,谢洛夫也点点头,这些事情没有一个是克格勃可以光明正大做的,但苏联之外的社会环境却没有问题,在适当的时候谢洛夫会把传销网络移交给这个女人。(未完待续。)( )

第三百五十一章 风言风语

那就没问题了,所有影响苏联形象的事情都交给这个女人做,克格勃省的天天防着中央情报局发现自己。军火和工业布局还要克格勃自己来,剩下比较黑暗的产业就转移出去。

“用不用我提升一下你的军衔?想不想做将军?”谢洛夫意味深长的问道,因为在特工领域立功被做火箭提升不是没有。甚至严格上来说,本国的特工提拔还要比发展的间谍还慢,因为本国的特工提拔需要业绩和待遇,这方面都需要考虑。而外国人就没有这个问题,纯粹就是用军衔达成一笔交易,非常正常的买卖关系。

作为国家安全委员会的主席,谢洛夫也可以一句话就把伊丽莎白泰勒提升到少将,再高就不行了,怎么也要在克格勃主席团讨论一下,哪怕是象征性的。

“我要军衔做什么?你是克格勃主席,有你就行了!”伊丽莎白泰勒反问道。

“还是给你比较好,我要梦露的日记吓唬了一次肯尼迪,不然也没有今天的局面,要不你怎么会有机会在欧洲搞影视业?有钱,你有人么?”谢洛夫呵呵一笑,事情的发展就是一个个原因和一个个结果组成。没有梦露日记,就不会让胡佛疑神疑鬼。

谢洛夫需要把伊丽莎白泰勒的级别提升,一个普通线人就算是暴漏敌人也不会当做一回事,但一个高级干部就不同了。这也会让伊丽莎白泰勒有所顾忌,一旦一个少将暴漏,这可不是询问一下就能解决的,绝对会被关到监狱里面。

“我召集一些来到欧洲的电影人,你要不要看看?”伊丽莎白泰勒提议道。黄金时代的大部分时间里,米高梅主宰着电影市场,并拥有大量好莱坞超级明星。同时,米高梅也因创造了好莱坞明星制而备受好评。但这次胡佛的打击,也波及到了米高梅,而且让二十世纪福克斯更加雪上加霜,如果谢洛夫没有估计错,二十世纪福克斯可能会更快遇到破产危机。

“不用,我要回到莫斯科!不过有人会把当天的情况告诉我的。”谢洛夫波澜不惊的回答道,伊丽莎白泰勒身边当然有这方面的人潜伏,只不过谢洛夫当时没有算到这个女人生了自己的孩子,所以没有在家庭周围放间谍。

现在的情况则完全不同了,这个女人的重要性在提升,再说为了自己的孩子,应该加大投入的力度,在昨天和国内联系的时候,他已经让伊塞莫特妮在加茨拿挑选潜伏对象。这也是保护组织的财产,同时也告诉伊丽莎白泰勒,你身边有我的人,最好老实点。

如果是原来,对于一个特工为了工作和对方保持一些不太正当的关系根本就不是问题。现在谢洛夫已经是克格勃主席,不在是一个具体的执行人,成了高级干部才成为一个问题,因为作为克格勃主席他需要注意一下自己的形象了,不能像一线特工一样有克格勃给擦屁股。

就拿克格勃在伦敦的二号间谍戈登来说,本名华西里的他就是一个花花公子,克格勃内部编号k442812,这个哥们完全是克格勃最堕落的间谍,在伦敦的潜伏任务期限中,除了执行苏联需要他执行的任务之外,就是和各种各样各个阶层的英国女人睡觉。他的生活只有两种状态,一个是在往国内发送电报,另一个就是在各种酒会中交际、然后和女人睡觉。而华西里在苏联国内其实还有家庭,他的妻子霍尔比娜还在领取着每个月二百卢布的特殊津贴。

华西里在加茨拿受训十年表现良好,最后被第一总局派往加拿大实行,然后安排身份进入英国,整个过程波澜不惊,几乎所有人都认为华西里是一个严谨的特工。可是随后的事情让第一总局的人大吃一惊,华西里一点都没有在国内的严谨态度,以至于到了伦敦半年,克格勃在伦敦的负责人请求让总部把召回,因为华西里出入各种酒会,张扬的风格增加暴漏的风险。

华西里在伦敦五年,到现在为止已经结婚两次,经常保持关系的女人有二十多个,睡过的女人足足有两百多人,第一总局第三司局的英国处专门开会讨论过华西里的事情,最后还是萨哈托夫斯基中将以成绩作为考核,不要管一线特工的私人生活。

如果谢洛夫一直窝在第一总局做对外情报司的司长,和伊丽莎白泰勒的关系不但不会成为工作的不便,还会成为他的主要业绩。

就算是现在两人的关系如果暴漏,带给谢洛夫的问题也仅限于名声上不太好听,不会造成更大的影响,远远没有想象中的这么严重。特工为了工作使出一些手段,是完全合情合理的,只不过他的级别是苏联最大的特工而已。

特工以执行任务的结果作为评判标准,至于过程不重要,用果照威胁、绑架、利诱等等的行为,换做在正常的领域中都是犯罪,但在情报工作中全部都是被允许的。克格勃又专门的条例规定,不能对驻外特工采取约束。

“那我们什么时候还可以在见面?”得知谢洛夫要回国的伊丽莎白泰勒有些依恋的问道,这个表情让谢洛夫简直以为自己看错了。这个女人对自己有感情?有没有搞错?

“等到你完成了在影视圈的准备,完全可以打着进入苏联电影市场的幌子,去莫斯科!”这个理由十分合情合理,不过要等到伊丽莎白泰勒把二十世纪福克斯弄到手才行。

百事可乐就总用这个名义往莫斯科跑,不是一点问题都没有么?不过前提就是伊丽莎白泰勒要成为二十世纪福克斯的老板,成了老板做这件事才合情合理,不然以她现在只是一个演员的身份,哪怕是影后去了莫斯科两次也会马上被中央情报局盯上。

做同一件事身份不同,就会产生不同的结果。如果你是个大公司的老板来到苏联,美国人就不会怀疑你,而如果你只是个普通人,祖宗都会被中央情报局挖出来照x光。

“好,到时候我一定会去的!”伊丽莎白泰勒魅声道,“这几天我陪你……”

伊丽莎白泰勒倒不是多爱谢洛夫,只是她现在没有选择。苏联在这方面比美国保守的多,所以她才怀疑自己的丈夫被克格勃杀了,谢洛夫怎么解释她都不相信。因为他丈夫的死,心中有恐惧感的伊丽莎白泰勒,才老老实实不敢在招惹别的男人。

神清气爽玩了一把一炮两亿的谢洛夫在莫斯科下车的时候,伊丽莎白泰勒被富豪保养的消息不胫而走,开始在伦敦传开了,各种言论都有,而作为绯闻的主人公伊丽莎白泰勒矢口否认。随后就找到了玛丽莲梦露,和在散落在欧洲的电影人商量,想要重新开始拍摄电影。

这一切和谢洛夫没关系,首先他回到莫斯科之后询问了一下滨海边疆区的情况,得到满意的答复之后,打开了最近的监控文件,这是对整个苏联中央委员的监控文件,在上一级也有,其实想要知道中央主席团委员的动静也不难,明面上没有,但配备的安全保镖随便找出来一个问问就行了,克格勃反水连赫鲁晓夫都能监视切断求援,其他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