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时代1958 >

第282部分

大时代1958-第282部分

小说: 大时代1958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至于中国在非洲的援助分析,报告在这里!”谢洛夫放下手中的安全报告,转而把克格勃第一总局法属非洲司和英属非洲司的报告拿出来给赫鲁晓夫过目。其中分别出现了几种援助模式,从军事到工业、再到农业、教育、医疗等等。

中国对非洲国家的援助政策的演变脉络。中国对非洲国家的军事援助,分析中*事专家如何在非洲将非洲国家的“资本主义军队”改造成“人民军队”。后来叙述的重心是中国如何在对非洲国家的工业、交通成套项目的援建中实践。

还有关注中国对非洲国家的农业援助,考察中国通过农业援助力图将自己农业模式移植到非洲的过程及结果。探讨中国对非洲国家实行的教育援助,重点围绕中国培训非洲留学生和实习生的过程和结果展开论述,医疗援助内容集中于中国通过派遣医疗队对非洲国家进行的医疗援助,中国医疗队通过派遣赤脚医生、设点、巡回医疗、培训当地医生等方式实践了以合作医疗为基础的卫生道路。

输出中国的政治、经济乃至军事发展模式、并扩大中国在非洲的政治影响,让非洲国家学习中国的道路,以此巩固*在国内的执政合法性并与美苏等冷战对手在非洲进行角逐,乃是中国对非援助中的核心利益。

“看来我们的东方同志有着不小的心思,为了突破外交困境也是拼命了!尤里,你觉得我们应该如何应对?”赫鲁晓夫也知道中国面临的外交困境,当初中央主席团本来有声音是声援中国的,但随着绝大部分国家都表态支持印度,苏联这边也只能采取中立的态度。苏联有着自己的国家利益,绝不可能因为支持中国和这么多国家敌对,换做中国也不会这么做。

“中国虽然比我们极端了一点,但总归还是我们一个阵营的同志,而且中国参与进来对我们是有利的,目前最大敌人是美国,我们和中国只是兄弟间的吵架!”谢洛夫一边拿着国内安全报告一边说道,“其实这种情况下最头疼的是美国人,尤其是在越南的美国人……”

“说道越南人,越南同志对我们提出了援助请求,不过我已经拒绝了,现在趁着一点空闲时间我必须把我们国内的问题处理好,没有时间和美国对抗!”赫鲁晓夫提了一句,然后等着后面比较重要的那份报告。

国内的安全报告谢洛夫没有宣读,而是直接让赫鲁晓夫自己看,其实直白一点说,国内的安全报告就是克格勃对国内的监督,其实就是评估现在苏联内部是不是稳定。有马林科夫的先例,克格勃对干部群体的监督比较严格,防止再来一次马林科夫集团。

“有什么异常的地方,克格勃一定要把危险消灭在萌芽状态,明白么?”赫鲁晓夫点点头说道,第一书记同志也是神经百战的人物,怎么会不知道自己玩干部轮换肯定会引起不满?只不过赫鲁晓夫做梦也没想到,自己提拔的一批年轻干部会背叛自己。

“知道了,不会有人脱离我们的视线,我们肃反工作者会让国家处在安全状态之中!一旦有暗潮涌动,第一书记绝对会马上知道!”谢洛夫长出了一口气,总算把这份三十多页的报告全部汇报完毕,这可真是个体力活。可能是谢尔瓦诺夫刚刚成为谢洛夫秘书的原因,为了表现能力才打造出了这么长的安全报告,下次必须告诉他不能这么做了。

“嗯,密切注意国内外的动静,目前局势比较复杂,克格勃一定要做好安全工作!”赫鲁晓夫强调了一下道,“唐纳德?肯特好像要对我们苏联进行一下考察,这个人的安全就交给你们负责了!”

“知道了,到时候我会亲自部署这方面的工作!”谢洛夫干脆的答应道,唐纳德?肯特,百事可乐的总裁,秘密警察头子和资本家向来都比较有共同语言。(未完待续。)

第四百二十六章 中国援助苏联

这是谢洛夫首次对赫鲁晓夫递交安全报告,以后这也将是一个常规环节出现在工作当中,评估国内是否稳定,有没有人对中央不满,尤其是对赫鲁晓夫本人不满。是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和苏联第一书记之间的互动,也是双方互相信任的源泉。

这种信任建立在克格勃的工作当中,作为一个强力机关控制住苏联国内的干部阶层,和第一书记之间产生良性互动,对于苏联的最高领导人才是克格勃存在的价值。这点不论是赫鲁晓夫还是勃列日涅夫都不会主动去改变,因为他们比谁都更加需要这样一个部门的存在。

克格勃可以被削弱,但绝对不会消失不见,这是实际的需要,说实话克格勃的生命力甚至比苏联都要顽强,直到后世的俄罗斯时期,那个国家也被一群安全干部控制在手中。掌控国家的人从来都没有变,只不过换了一块牌子,光明正大的走到前台而已。

到了现在,谢洛夫只要保证自己不出问题,乐观一点的估计,苏联迟早都会落入自己的手中,因为安全干部明确的知道这个国家需要什么,同时也是最清楚世界变化的群体。

共青城按照苏联远东工业中心的规划而建造起来的,是一座新兴的工业城市,工业产品生产总量占该市国民经济各部门生产总量的百分之八十,占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工业总产量的百分之四十。在产业结构中所占比重最大的是机械制造业,占百分之六十,黑色金属占百分之十,石油加工和化工占百分之十二。机械制造是阿穆尔共青城的经济基础。

在滨海边疆区的开垦中,共青城则是提供大规模机械支援的基地,苏联共青团动员三十万共青团员开赴远东,这次的开垦计划中,三十万共青团员将成为在这里的主力军。

“这里的景色多美啊,像是我们的主席说的那样,有山有水就是好地方。说实话,如果不是我们主席从来都没有判断错误过,我都不想破坏这里的环境。”国内防谍总局局长谢尔久科中将在草丛中漫步,颇有些感叹道。

在谢尔久科中将的身边,则是克格勃边防总局局长泽里亚诺夫上将。泽里亚诺夫上将上将出现在这里也不奇怪,苏联漫长的边界线当中,克格勃边防军的任务十分繁重,不像是欧洲和高加索和中亚地区本身不太缺乏的人力,在和蒙古、中国交界的地方苏联边防军必须承担巨大的工作量,远东这边的边防军区随着局势的变化,开始提上加强军备的日常当中。

“是啊,这里其实比中亚更加有开发性,也比中西伯利亚那边暖和一点!”穿着绿色将军服的泽里亚诺夫上将对这里的情况其实并不陌生,身兼边防军司令的他,一年有很大一部分时间就在苏联漫长的边境线上巡视,很多时候克格勃主席团的会议他都不会去参加。

“主席选择的地方不错,就像是他说的那样,这里有着一种叫做稳定性的东西,一般情况下是不会有自然灾害发生的!”谢尔久科中将点点头道。从莫斯科来到这里之前,谢洛夫就曾经说过在滨海边疆区那边,基本不会出现自然灾害,江对岸的中国东北地区也是一样,在地理上一旦连这块地方都出现无法控制的自然灾害,那整个苏联或者整个中国的情况都不能看,这块地方属于气候很稳定的地方,除了气候冷了一点,一年的降水不多不少,每年都非常稳定,如果这里出现了气候异常,那其他地方还不知道差成什么样了。

可以说除了要注意一下雪融性洪水、冰凌洪水和寒流之外,在适合农业的种植季节当中,什么都不会出现,对了,提防一下野猪群这种小事谢洛夫没有单独吩咐。

冰凌洪水、主要发生在初春,当气候转暖时,北方河流封冻的冰块开始融化。由于某些河段由低纬度流向高纬度,在气温上升、河流开冻时,低纬度的上游河段先行开冻,而高纬度的下游河段仍封冻,上游河水和冰块堆积在下游河床,形成河坝,由于大量冰凌阻塞形成的冰塞或冰坝拦截上游来水,导致上游水位雍高,在冰塞溶解或冰坝崩溃时槽蓄水量迅速下泄形成了冰凌洪水。在河流封冻时也有可能产生冰凌洪水。

“这边的边防军军备应该更新了,不知道我们主席准备怎么处理这件事。虽说主席的意思是保持克制,但也不能让我们的士兵没有安全感吧。”泽里亚诺夫上将忧心忡忡的说道,苏联和中国关系的变化虽说没有历史上这么激烈,但作为边防军司令的他却是苏联感受到边防最清楚的一批人之一。苏联和中国的口岸已经比蜜月期冷清了很多,港口、船运几乎都在降温,这点经常来远东的泽里亚诺夫上将感受的最为明显。

“主席的意思是,如果共青城提供的支援不够,我们应该开口向中国请求提供支持!”谢尔久科中将说话的时候也带着一丝不确定道,“不知道主席为什么会这么说,难道中国同志一直等着我们求他们?”

“我也不知道,难道中国会因为我们求助感到高兴?”泽里亚诺夫上将想了一下道,“那我就试试吧,万一中国同志同意帮助,也会让我们的开垦计划加快,这是一件好事。”

这是当然的,中国从中印战争取得坏名声肯定要急需打破,不然也不会开始大规模的对外援助了,谁不知道大规模援助赔本?只有中国人聪明?以为美国、苏联的阵营中就没有白眼狼?苏联援助的白眼狼那是一群一群的,距离比较近的就有南斯拉夫、阿尔巴尼亚、距离远东比较近的还有不太听话的朝鲜,更别提非洲那一群政变一次就找一次大哥的黑叔叔们。

美国那边也一样一群让自己头大的小弟,比如说这个年代还很坑的韩国、南越、一直都很坑的菲律宾、为了遏制印度扶持的巴基斯坦等等。美国人也是捏着鼻子认命了,只要能抵挡住气势汹汹的社会主义运动,坑一点就坑一点吧……

急需要打破外交困境的中国,此时不怕花钱,而是怕真的被封锁住脱离世界之外,后者才是真正要命的事情,真的被封锁住了,被世界孤立,中国怎么折腾都不会掀起一点浪花。

因为这个历史时空中,中国的战国更大而且没有撤军,所以被孤立的态势比原来历史上还要大,在这种情况下中苏关系虽然在冷却,但还远远没有比历史上恶劣。谢洛夫牺牲印度的行动没有白费,英国人说的好,在印度人民的血没有流干之前,大英帝国是不会投降的。这句话说的太对了,要不说对方是老牌帝国主义呢,谢洛夫认识到了这句话,所以取得了巨大的战果,因为西南方向和印度的敌对,中苏就算是未来不可能高唱牢不可破的联盟,关系也不会恶化到兵戎相见的地步。

地方是占住了,同时中国也收获了一堆坏名声,比历史上受到了更大的敌视。有声有色的大国好歹修炼了这么多年,又有英国、美国在后面摇旗呐喊,此时的中国有着前所未有的孤立,在这种环境下谢洛夫断定只要滨海边疆区开口,中国是肯定会援助的。

这是互相需要的事情,中国需要一块敲门砖证明自己的价值,单枪匹马去非洲进行援助,说不定黑叔叔们刚开始根本不相信中国,世界上有美国、有苏联、为什么我们要请求中国进行援助?而首先援助苏联的滨海边疆区,则会打响自己的招牌。谢洛夫估计中国一定会大家宣扬援助苏联的消息,随后借着这次机会进入非洲。

这块敲门砖,谢洛夫不能直接给中国,帮助中国在非洲站稳脚跟,这会被其他对中国有警惕的干部所诟病,但他可以通过迂回作战帮助中国打响名号,同时帮助自己在滨海边疆区的开垦建设,增大开垦的进度。

连泽里亚诺夫上将都没有预料到,自己对中国方面提出援助请求的时候,对方在短暂的上报时间之后就一口答应,干脆的程度超过了他自己的预估,热情的态度令人不可直视。

“这就是老子是克格勃主席的原因!我真是个天才……”在莫斯科的谢洛夫接到了泽里亚诺夫上将和谢尔久科中将的电报后,丝毫不吝啬的夸奖自己,这下中国开始援助非洲的时候,一旦非洲国家对中国产生疑虑,中国一定会说我身经百战、见得多了,北方的苏联知道不,比你们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我援助过苏联……

“让谢尔久科中将辛苦一下,当地的安全机关也要抓紧建设,以后滨海边疆区有大用!”让谢尔瓦诺夫给两个总局局长回电,谢洛夫翻看着最近的计划报表,结束了在卢比杨卡的又一个工作日。(未完待续。)

第四百二十七章 唐纳德?肯特

谢洛夫没说未来会有什么用,但有用是肯定的,事情其实并不复杂,中国只要把自己现在留下的恶劣名声洗干净,就会考虑融入世界,回到联合国,进入世界主流圈子。 这点谁做领导人都会这么做,大势所趋的事情。

投了两个戈比的硬币,拿着卢比杨卡广场上自动售卖机的汽水,拿着汽水的谢洛夫忽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