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时代1958 >

第271部分

大时代1958-第271部分

小说: 大时代1958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本县政府的运转。

那还是谢洛夫小时候听说过的事情,而且算是个例。时间应该是中国比较困难的时期中出现的情况,但没想到这种个例让他在苏联又见到了,事情的环境有些不同,中国那时候是市场经济的早期,而苏联现在仍然是运转不错的计划经济。这次克格勃碰见的事情,也是当地铁路部门一个部门的事情。

“你确定没有贪污的成分?”谢洛夫再次问向基班诺夫中将,从严格上来讲,这也是也算是贪污,不过谢洛夫怎么都下不了手进行处理,因为实在是情有可原。从书面报告上来分析,当地铁路部门确实是没有办法了,不同于一般的做假账蒙混过关。

这种真是困难被迫的违例反而不好处理,一脸蛋疼的谢洛夫最后道,“派一个小组以后就进驻当地的铁路部门,告诉他们以后不要这么做了,和交通部打好招呼,当地的铁路部门我们可以给予一部分的补助,但要秘密进行,克格勃的经费也不是大风刮来的……”

只能这么处理,就算是克格勃动手抓人,换一批铁路工作人员问题还是存在。

“真特么……,最后还要克格勃出钱给铁路部门补助?”谢洛夫对这种掏钱给别的部门补助的行为深感耻辱,这种时候为什么谢米恰斯内不在,自己从印度回来都去了一趟瑞士了,克格勃主席竟然还在外边晃悠。比起谢米恰斯内的轻松,他现在连两个女秘书都要没了,这上哪说理去?

不知道伊塞莫特妮两个女人挑好了没有,现在谢洛夫已经到了管伊特瓦索夫借人用的地步,有谈论了几句第一书记关于强化苏联民用粮食储备的条文,谢洛夫就让基班诺夫出去协调这件事了,这对克格勃和交通部来讲都算是一件好事,如果硬要处理,交通部可能也会认为克格勃太不近人情了。

对苏联国内的问题,还是不要用直接干脆的手段解决为好,除非是明显的犯罪,比如梁赞州的事情,否则该谈谈的时候就谈谈。

“谢米恰斯内什么时候回来,去保加利亚看脱衣、舞去了么?”谢洛夫一边在碎碎念,一边离开了会议室,刚刚他和伊特瓦索夫主持了克格勃主席团会议,现在则需要回到自己的办公室,听取军事管理总局局长罗曼的一些问题。

这句吐槽倒不是在污蔑保加利亚,保加利亚是社会主义国家么?是的,有脱衣、舞酒吧么?有!这并不矛盾,各自国家的国情不同,东欧那些国家只是政治上和苏联差不多,又不是所有地方全部和苏联看齐,就拿波兰来说,国家私有土地比公有土地多,这在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简直是不可想象的事情,但它确实是真的。

“今年伏尔加河下游的冰层厚度仍然很厚,融化速度比往年要慢上很多,这样下去河水一定会上涨的,国防部已经注意到了这个问题,让测绘部门去勘察了。因为涉及到了下游两岸居民的安全,所以才让我们克格勃进行评估。”军事管理总局局长罗曼中将一五一十的说道,“最近几年下游的天气预报气温仍然很低,看来要采取行动了!”

河水不开化,其实在高纬度国家是一件非常严重的事情,苏联很多水灾的出现并不是降水太多,而是因为冰层太厚堵住了河水的流动,造成水位上涨。其实解决办法也不困难,出动空军炸开冰层,让水重新流动起来最终冲开结冰的水面。

“国防部准备出动空军?好,我们先派人去勘察一下哪里比较容易在说!”谢洛夫点点头没有表示异议,勘察是必须的,爆炸也要选择风险比较小的河段开始。

送走罗曼中将,谢洛夫长长的出了口气,回来还没有两天就碰到了各种各样的事情,克格勃主席竟然又跑到保加利亚去了,到底谁才是一把手?

总算把这些事情都弄完了,正在准备休息的谢洛夫突然被推开的门吓了一跳,还没等教育这个冒失的家伙,就听见说,“头,科兹洛夫的警卫报告,第二书记同志中风了……”

哗!谢洛夫猛然站起来大喊道,“快送到医院去,让总医院的医生也去一起看看,我马上就到!”说着话谢洛夫走到衣架旁边拿下帽子,穿戴整齐就往外走!

出事了!谢洛夫明白这一点,科兹洛夫那副定时炸弹一样的身体还是出现了毛病,一旦这位第二书记倒下,到底谁才是接班人的问题就会成为很多人关心的事情。

谢洛夫赶忙驱车前往医院,在路上询问着今天到底出了什么事情,国家领导人的警卫是第九总局的人安排的,谢洛夫算是这群人的上司,谢米恰斯内不在,谢洛夫就是克格勃的一把手,所以对于自己老大的询问,科兹洛夫的警卫知无不言。

“第二书记的身体一直不错,为何会突然中风我们也不清楚,不过今天第二书记确实比较生气,听说在第一书记的办公室当中大吵了一架,回到家之后不知道怎么一下就中风了!”

谢洛夫聚精会神的听着科兹洛夫警卫的报告,没有从中发现什么疑点。这位第二书记的性格,那是众所周知的比较激烈,其实从行事风格上面来讲,科兹洛夫就是理论和态度更加激烈的勃列日涅夫。整个中央主席团当中,几乎所有人都曾经被赫鲁晓夫训斥过,但敢于面对面顶撞赫鲁晓夫的人几乎是没有,为什么是几乎呢,因为科兹洛夫不在这个范围之内。赫鲁晓夫和科兹洛夫意见不合吵起来是常有的事情,连谢洛夫都听闻过。

“去写一份报告,当然总部的同志还会对你进行询问的,先下去吧!”谢洛夫拍拍警卫的肩膀,对于警卫的调查肯定还是要的,因为科兹洛夫的地位是如此重要。

“一定要尽全力抢救,这是我们的第二书记!”转过头谢洛夫又对着科兹洛夫的主治医师说道,同时让从克格勃总医院的医生一起进去,一方面是人多做出判断,另外一个方面则是监视,涉及到第二书记的安危,还是小心一点比较好。

这是一件非常突然的事情,一旦科兹洛夫倒下,那中央主席团那就热闹了,相信赫鲁晓夫也不愿意看到自己的接班人倒下,毕竟他岁数很大,还有没有时间培养接班人可不一定了。(未 完待续 ~^~)

第四百一十章 接班人问题

赫鲁晓夫一**四年出生,要是按照中国的标准,此时已经人生七十古来稀了。七旬老汉还有时间培养下一个接班人么?这点谁都不知道,站在走廊中的谢洛夫看着来去匆匆的医生护士,心里明白科兹洛夫的倒下,会带来什么样的反应。

科兹洛夫在第二书记的位置上,最大的作用就是让勃列日涅夫服气,这点是非常重要的。比勃列日涅夫小两岁的科兹洛夫,本身主持列宁格勒工作很长时间,就算是谢列平的伙伴,现在的列宁格勒第一********托尔斯基科夫,对曾经的长官科兹洛夫也非常尊重,苏联政治体制中除了莫斯科作为首都之外,两个地方最容易出现政治中心,因为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的关系,其中一个是乌克兰。而另外一个地位非常高的城市是列宁格勒。

列宁格勒和莫斯科就相当于苏联的魔都和帝都,从基洛夫到日丹诺夫、再到科兹洛夫乃至苏联晚期的罗曼诺夫,列宁格勒出现过无数让莫斯科方面感到忌惮的大人物。而且科兹洛夫本身和军方的关系非常好,主管军备的乌斯季诺夫、国防部长马利诺夫斯基元帅都认可科兹洛夫的地位,科兹洛夫倒下一切都不好说了。

“派卫兵二十四小时在医院守卫,所有科兹洛夫同志需要的东西一定要经过我们的检查,还有第一医院这里有没有监控设备?”谢洛夫把这里的保卫科长叫过来询问着。

“将军,我们是一座医院,没有你说的那种东西!”保卫科长的回答不出谢洛夫的预料,马上回答道,“从现在开始有了,这座医院接受了很多干部的入住,监控设备和保护工作必须要升级换代,不能出现安全漏洞,我马上让克格勃的同志过来安装!”

从技术上面来讲这对克格勃并非难事,只不过通常情况下制约扩大监控网络的并非是决心,而是经费。历史上克格勃国内防谍总局在追查国内叛徒的时候,曾经在一天时间就架好了几公里长的光缆直达目标家中,现在用在医院中丝毫没有问题。

除了科兹洛夫的家人之外,第一个赶到医院的干部,就是他这个克格勃第一副主席,谢洛夫也不知道自己是个什么心情,焦虑么?好像够不上,毕竟他早就知道这个第二书记的命运,现在只是心中有些茫然而已。

“头,第一书记和最高苏维埃主席到了,还有我们的老主席!”叼着烟等待救治结果的谢洛夫,听到了这个情况立刻按灭烟头准备出去迎接,从走廊窗户就看到了赫鲁晓夫急匆匆的下车走进了医院,身后是最高苏维埃主席勃列日涅夫和谢列平。

距离还很远,谢洛夫就听见越走越近的赫鲁晓夫大声嚷嚷道,“科兹洛夫的情况怎么样了?严重么?到底是怎么回事,离开克里姆林宫的时候还好好的……”

“第二书记是回家之后脑血管出血,我已经问过了第二书记的警卫,事发非常突然,对第二书记进行急救之后马上送到了这里,目前第二书记还在急救当中!”谢洛夫一五一十的对着赫鲁晓夫进行汇报。

“不可能的,科兹洛夫同志的身体非常好,怎么会突然脑出血呢?”赫鲁晓夫情绪非常激动的自语了一番,然后突然问道,“谢米恰斯内呢?为什么他不在这里?”

“主席去保加利亚考察了!”谢洛夫一愣,然后和赫鲁晓夫身后的谢列平交换了一个眼色回答道,“我也是刚刚回来,在开完克格勃主席团会议后,接到了第二书记生病的报告!”

“在关键的时刻不在首都,他真的不适合做安全主管!”赫鲁晓夫低声嘟哝了一句,问道,“科兹洛夫同志的情况怎么样,现在能不能进去看看。

这句话被身后的勃列日涅夫和谢列平听到,两个人的脸色都是一变,勃列日涅夫的神色马上恢复正常,眉宇中透过一闪而逝的思索。谢列平则马上恢复平静,当做没有听见。

“可能要等诊断完毕,我们还是要听从医生的意见,所以我建议等等吧!”不卑不亢的把自己的话说完,谢洛夫让几位苏联国内的巨头坐下等待。

过了一会,主治医生从病房内出来,对着几个人介绍了科兹洛夫的情况,面对苏联有数的几个大人物,救治科兹洛夫的医生也没有把话说满。

“我想进入病房看看科兹洛夫的情况!”赫鲁晓夫身为第一书记,他想要这么做医生自然没有拦着的意思,取得了医生的同意后,谢洛夫也跟着几个人一起进入到了病房当中。

科兹洛夫一头白发,面色十分坚毅的他此时躺在病床上紧闭着双目,看起来少了一些激烈多了几丝柔和,科兹洛夫是一个行事风格十分强硬的人物,妥协就很少出现在这位第二书记的工作中,哪怕是面对赫鲁晓夫,他也是中央主席团当中唯一一个敢于正面对抗的委员。面对赫鲁晓夫的指责,其他都都很少反驳,更不要提对着干了。

科兹洛夫与苏联军事工业集团的实力派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是一个强硬的外交内政路线的代表者。自赫鲁晓夫粉碎“马、卡、莫反赫集团”后,科兹洛夫出任苏共中央第二书记,成为苏联党的二把手。

由于科兹洛夫与以列宁格勒为主的大型企业、特别是军工企业联系密切,而赫鲁晓夫的几乎各项改革措施——为垦荒而加大对农业的技术设备投入、工业和建筑业的改组、裁军和发展火箭核工业——都离不开他们的支持,科兹洛夫的地位上升很快。

在很多事情上,科兹洛夫都给予了赫鲁晓夫巨大的支持,有科兹洛夫支持的赫鲁晓夫,地位是非常稳定的,虽说两个人的脾气都很冲,冲突时有发生,但一旦赫鲁晓夫出国,仍然非常信任的让科兹洛夫代替自己处理苏联的事情。

“科兹洛夫在装病,该打起精神来去上班了。”赫鲁晓夫看了一会昏迷在病床上的科兹洛夫忽然说道,这让勃列日涅夫和谢列平十分疑惑。

“第二书记需要休息,第一书记同志,我们还是不要打扰他休息了!”谢洛夫出言安慰道,赫鲁晓夫用沉痛的目光看了谢洛夫一眼,微不可查的点点头道,“勃列日涅夫同志、谢列平同志,你们先回去,一会儿谢洛夫会陪同我回克里姆林宫……”

因为科兹洛夫的事情,赫鲁晓夫似乎心情有些低落,“我已经快七十岁了,国家还有很多问题等着我处理,最近开始我有时候会考虑退休的问题。其实我明白,美国对苏联的态度是不会改变的,所以我认为科兹洛夫作为接班人不会出现问题,而且他的年龄不大,足可以工作十几年,没想到竟然出现这种事情!”

赫鲁晓夫露出退休的念头已经不是个秘密,在很多私下场合他都表达过这方面的言论,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