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时代1958 >

第246部分

大时代1958-第246部分

小说: 大时代1958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性这是可以克服的条件。

在会议室懒洋洋靠在椅子上的谢洛夫,正在看着手下肃反工作者带来的计划,不愧是老牌肃反工作者,大清洗的直接执行人,想的东西就是比他这个新兵蛋子要周全。

“不错,老同志们经验丰富,说的话很对!国内和国外的情况是不同的,我早先的看法确实忽视了印度的客观条件。”翻了几下文件的谢洛夫,直接对着这些岁数都能做他爹的老头子道歉。当年苏联可以进行大清洗,是因为内务部的全力运作,几十万内务部工作人员的成果,就算是这样也耗费了好几年的时间。而印度没有这个条件,谢洛夫带来的肃反工作者有三百人,里面还有一百多个新兵蛋子,对于整个印度东北部来说,这个力量太小了。

“所以我们的意思是,不需要进行那种彻底的肃反,只需要挑动一下情绪,清除掉很少一部分人,造成恐慌,让印度本土的移民逃离东北部就可以了。”一个上校军衔的老头子面色严肃的说道。

“嗯,去办吧!我相信你们的能力!做好先期调查后,我到时候告诉你们什么时候开始,至于地点么?首先从锡金开始……”谢洛夫轻松的挥挥手,觉得这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

“那么这次行动中,有多少名额?”另外一个老头子从旁边问道。

“不过是一次小行动嘛!不用这么认真!”谢洛夫歪着脖子想了一下道,“名额就定在一万人吧,你们每个人有三百人的名额,如何在美国人眼皮地底下行动,这考验你们这些老同志的能力了?”

“小事一桩!”几个最前面的老头子对视一眼,信心满满的说道。谁说肃反一定要亲自上阵?本质上不过是清除一次印度势力而已,完全可以借助当地民族的手开始,至于理由,民族觉醒这个理由够不够高尚?(未完待续。)

第三百七十二章 终极任务

“我不要求你们做的多么出色,这次的工作呢?就算是把你们的这些能力教给后辈吧。现在的年轻人已经有些忘记肃反工作者是怎么做事情的了,不是说他们不够好,而是缺乏应对突发状况的心理,这点你们老同志有,而我们这代的年轻人没有!”谢洛夫拍了拍几个老头子的肩膀,很是认真的说道。

杀多少人,不过就是一个数字,后面是几个零的区别而已。印度东北部又不是苏联的地方,谢洛夫可以任由他们去闹。至于工作做的干净不干净,其实也并不重要。关键是要把这种震慑力传承下去。真实历史时空中的八一九政变,当时云集了苏联史上最强大的政变阵容,克格勃、内务部、国防部全部到齐了,竟然落下了像是笑话一样的结果。问题出在哪里?那几个部门的领导人连自己的部门都指挥不动了。

现在在谢洛夫面前的几个老头子,看起来算是精神不错,身体健硕。但头上花白的头发和脸上的褶子已经证明,这些肃反工作者已经老了。这不是特例,而是他们真的老了。挑出来的这批人还算是身体不错的一批。如果谢洛夫再晚一点,没有正视这个问题,等到这些人都死了,就真的找不回来了。

“谁说现在的克格勃没有这种特质,第一副主席你不就有这种特质︽么?我们的联盟由你保护,是非常安全的!”说话的是老头子们当中最高军衔者,少将安多罗夫。

“可我只有一个人,一个人是形不成一个保护网的。这点你们这些老肃反工作者比谁都明白,我们的力量来源于集体,是几十上百万肃反工作者的共同努力。我们战斗过,我们骄傲过,而现在,我们蛰伏过。”谢洛夫冷峻的回答了这个问题,他只是一个人,根本担负不起这些老肃反工作者的期望,集体的力量才是力量源泉,人总就是一种群体动物。

关于如何进行这方面的工作,其实不需要谢洛夫进行太多的过问,虽然这个群体一部分年轻人是初哥,可是他相信这些老肃反工作者知道怎么做,又不是第一次了,虽然距离上次已经过了快三十年,可这些人又不是老年痴呆,仔细想想肯定能想起来如何进行这种工作的,如果真的忘记了,请想想国家安全委员会的标语,嗅出并铲除叛徒……

比较让谢洛夫关心的事情在于,锡金的环境,当地地处喜马拉雅山南麓,和苏联国内大部分的地貌都有所不同,补给是个问题,这对于苏联还是美国都是如此。除非直接空投,不然这种令人绝望的道路条件,始终是一个难题。

“如果中国同志们条件允许的话,希望你们可以和占领印度东北部的中国同志们联络一下,最好就地解决补给问题。要是还不行,也可以让锡金王室解决一部分。作为交换,我们可以在某些地方给予王室清除印度势力的暗示,不过不要太明显。”眯着眼睛的谢洛夫进行最后的布置,如果可能的话,他也不愿意让自己的部下在缺乏后勤的状态中工作。

美国在附近是没有基地的,不论是从海湾地区还是东南亚,运输的距离都比较遥远。苏联本土虽然更近一些,但也要考虑其中的成本问题,毕竟苏联的经费比不上美国人。

印度东北部地区,并非是高原地区,其实那个地方的海拔不高,大部分是平原地带。以农民作为主要兵员的中国士兵,应该不缺乏从平原地带获得补给的能力。实在不行,他们还可以种地。

面子这个问题在谢洛夫看来是不重要的,作为克格勃的主管他只会在乎成本和利益的问题,在某一个地区遇到困难?那就看这个地方有什么是可以借助的地方,不管对方是谁,该求就求,这有什么?苏联老大哥的面子问题和补给问题哪个比较重要?中央委员想的是前者,而安全主管想的是后者,他谢洛夫又不是中央委员,在目前的情况下只能想到后者。

有求于人就和看自己能帮助对方做到什么,谢洛夫几乎来到印度之后每天都和在中国的安德罗波夫联络,善意这方面他做的已经够了。他一个克格勃第一副主席亲自出面做共谍,把印度方面的准备和动向告诉中国,这还不够么?另外一个助力是锡金王室,锡金王室看不到自己面临吞并的危险?他们傻么?

锡金的问题在于,他们这么小一个国家,在单独面对印度的时候毫无反抗之力。曾经锡金把希望放在过边界冲突战胜印度的中国身上。但实际上锡金的期望注定成为泡影,原因很简单,中国实力不够,西南地区是中国最弱的一个方向,比西北地区还要弱。中国根本无法保证锡金的安全,印度虽然在东北地区也比较弱势,但终归还是比中国强了不少。

更何况印度和中国,对锡金的需求是不同的,对于中国来说锡金只是一个小国,有或者没有,不存在太大的问题。对于印度这个问题就是很大了,锡金关系到了印度东北部的生死存亡。

现在锡金的战略问题,和本来的历史有了一些变化。因为印度东北部已经失去被占领,某种意义上西里古里走廊的问题已经消失了。地方都丢了,留下一条通道又有什么用呢?

锡金的价值开始从另外一个方面显现出来,那就是锡金成了中印两国对峙的最前线,东边是已经占领印度东北部的中**队,西部则是接壤印度本土的地区。换句话说,处在中间的锡金,像是一块跷跷板的支点,很危险也很安全。

送走安东罗夫少将的一批肃反工作者,谢洛夫还要考虑下一部分的行动计划,那就是这次的中印战争他到底得到了什么,虽说苏联没有在公开场合给予中国支持,但在中国的安德罗波夫加上谢洛夫在新德里,已经在这个问题上给予了足够的善意。就算是中国不领情,认为苏联不给于公开支持是不对的,应该也不会让双方关系继续恶化,怎么说他谢洛夫这段时间的共谍也不是白当的,没功劳也没有苦劳么?

“谢洛夫将军,空降旅旅长叶格罗夫上校来了!”这个声音让发散思维的谢洛夫回过神来,说道,“让叶格罗夫上校进来吧,我们的指挥官一定是有疑惑?”

和这种正统指挥官配合,就会有这种问题。有些问题从军事的角度上来说,并不能够被指挥官所理解,索性谢洛夫并不缺乏给自己人解释的耐心。

“我们的和中国的问题,是属于盟友之间的问题,我自然是知道这次苏联支持力度的不够,但我们也只能做刀这一点了,要等待时机,时机这个东西你作为指挥官应该明白有多么重要。舆论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会变化的。”谢洛夫苦口婆心的说道,“我们是大国,但中国也不是小国,不存在谁让着谁的问题,明白么?都要出发了,不要再想着这些问题。”

叶格罗夫上校的问题,在于苏联宣传机构的僵硬,这点中国说苏联是教条主义真是一点没错,当然这点也适用在中国自己的身上。社会主义国家都有这个毛病,好的时候宣传对方和自己穿一条裤子,恨不得天天抱在一起睡觉。一旦关系恶化宣传则往往跟不上,不分析为何两国关系会恶化,而是扣上诸如教条主义、修正主义、机会主义,等等主义的帽子。只告诉结果,不告诉过程,这种宣传相当落后。

冷战期间中苏互相给对方扣的帽子,社会帝国主义和大汉族扩张主义。后来一看也就是半斤八两,八十年代不是说了,你们不全对,我们不全错。实际上就是一个莫须有的问题引起来的,苏联会侵略中国么?根本不会,远东只是苏联的次要方向,中国会侵略苏联么?也不会,毕竟苏联的军事力量在陆地上能吓退一切对手。但苏联和中国就是相信,对方这么多军事力量是为自己准备的。

把叶格罗夫上校送走,真是怀疑这种指挥官是怎么提拔上来的。都到了这个位置了还这么天真,一个金门炮战自己只打蒋舰不打美舰,不断在古巴导弹危机上拱火让苏联和美国打世界大战的国家,哪有这么简单。

“第一副主席,美国大使丹尼尔先生来了,他想要问问你答应他的事情询问了没有?”

怎么又来了?谢洛夫翻翻白眼命令道,“让他进来!”

在一个星期之前,莫斯科出现了一件事情,丹尼尔就是因为这件事总是来苏联大使馆骚扰谢洛夫,因为他知道这件事只有谢洛夫能解决。事情是这样的,一个美国人学了两句俄语在卢比杨卡广场冲着克格勃总部大楼叫喊,一句话说克格勃是刽子手,一句话说捷尔任斯基是屠夫,这个美国人真是有胆量,这是苏联的终极任务,被一个美国人完成了。(未完待续。)

第三百七十三章 舆论翻转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这位仁兄,听信了古巴导弹危机美国媒体的宣传,还是因为是什么原因,反正他已经完成了全苏联都没有敢去做的任务,并且成功通关。目前正在卢比杨卡克格勃总部内部监狱当中领取契卡战士给予的奖励。

这座被谢洛夫当成临时指挥部的大使馆,最近几天成了丹尼尔经常来的地方,美国公民在莫斯科被逮捕,是一件很大的事情,尤其是古巴导弹危机之后两国这么严重的对立情绪。这种事情出现的就有些不合时宜。

“谢洛夫将军,我拜托你询问的事情怎么样了?”丹尼尔刚刚进来就有些急切的问道。

这件事,谢洛夫也是昨天刚刚给谢米恰斯内去的电报,才明白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当天谢米恰斯内正好在自己的办公室当中,非常不巧的看见了这一幕的发生。瞬间从卢比杨卡广场十一号总部大楼冲出了上百特工,让这位美国公民知道了事态的严重性,在两百米内被特工们追上,拳打脚踢之后抓了起来。

对于这件事,谢洛夫只有一个评价,自作孽不可活。在什么地方显示个性不好,非要在卢比杨卡广场这么做,骂谁不行,非要骂克格勃的创始人捷尔任斯基。你问问苏联将近两亿人,谁敢这么做?这是在挑衅克格勃几十万安全人员的底线。恭喜他成功了。

“苏联关于训性滋事的处理意见是,苏联公民劳动改造一年,散布反革命言论,将进行思想校正,时间半年到一年不等。事实就是这么个事实,丹尼尔先生,我的问题已经回答完了。”谢洛夫懒洋洋的双手一摊,意思非常简单,你赶紧给我滚……

作为一个安全干部,一个肃反工作者,谢洛夫一直都认为,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丹尼尔还好意思找自己把人放出来,呵呵!这简直是在做梦,如果谢洛夫这么干了,克格勃几十万人用吐沫能淹死他。

“谢洛夫将军,你是克格勃第一副主席,这是你可以影响的,再说了,那个人是美国公民,我们可以自己处罚他!”丹尼尔有些不死心的说道,这件事已经出现在了美国的报纸上,整个美国都很关心这件事情,不论是他还是美国驻苏联大使都在想办法营救。

这位美国驻印度大使还是很有勇气的么?谢洛夫简直怀疑是不是自己听错了,从一九一七年开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