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时代1958 >

第190部分

大时代1958-第190部分

小说: 大时代1958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愿意看到自己的部门强大一些,谢洛夫还希望克格勃真的可以无所不知而又无所不能呢……

哦?谢洛夫忘记了一件事情,按照正常的历史进程,根本就没有五十年后的苏联。三十年后苏联就已经解体了,那些计划经济委员会的数学家,倒是可以找个美国大学给人看大门。

“现在的计算机运算能力其实并不能让人信任,我们的计算机生产的可能还需要加一把力量,”舍瓦廖夫中将有些感叹道,“第一副主席,我们不能等等么?”

“世界上不仅仅有苏联的存在,想想我们首先把计算机网络推广到全世界的场景,如果我们的对手先完成了这件事情,反过来我们将面对什么样的困境?”谢洛夫低沉的说道,“计算机网络一旦被美国人掌控,我们本来的信息劣势就会更加明显,而如果反过来,我们就能反超,今天克格勃几十万人只能做到全世界的大事被我们迅速知道,未来的克格勃,能够不出办公室,就能对全世界的所有事情事无巨细的了解……”

对于谢洛夫来讲,克格勃就是自己的一部分,这个苏联集合国家安全、对外情报、国内治安的军事部门越强大,他才能感到自己越安全。如果现在机器人的技术成熟到代替人的作用,他马上就会把看起来不是很可靠的力量统统换成机器。

民主德国的计算机技术和次时代的苏联计算机技术进度差不多,当然这点谢洛夫是不知道的,这是舍瓦廖夫中将调查之后告诉谢洛夫的。

“也就是说你需要一些编程专家和民主德国这边的专家探讨一下?没什么,可以!”谢洛夫明白了舍瓦廖夫中将的意思,这是很正常的,东欧国家又不是都说俄语。说到这谢洛夫忽然想起来计算机真的是个好东西,他可以借助这个计算机网络把苏联境内的其他语言消灭掉,反正未来只有俄语版,不懂俄语就去吃草,这比苏联用行政命令强压推广俄语更加令人接受。

这不是谢洛夫和舍瓦廖夫中将第一天商量第二天就能出结果的事情,哪怕有德国斯塔西的配合,也不能改变两国专家需要时间磨合,再者生产计算机的厂家,以及计算机硬件技术的突破都需要时间,甚至克格勃去西欧偷产品做比较也需要时间。

还有一件事情就是波兰方面,在法国人有组织有预谋的配合下,阿尔及利亚现在全国烽烟遍地,波兰人似乎体会到了解放者的风采,阿尔及利亚人民军所过之处无不受到了当地居民的热情接待。法国几十万大军似乎正在酝酿着一场决战,自我感觉良好的波兰人也是这么想的,他们似乎真的认为几百万阿拉伯人的支持,可以让阿尔及利亚人民军取得这场战争的胜利。

“从目前的情况看来,这场决战应该会在下半年爆发,如果法国人输了,阿尔及利亚独立就已成定局!波兰人怎么看?”谢洛夫算了一下时间,觉得决战应该是在古巴导弹危机之后。到时候以法国人的尿性,趁着美国和苏联在古巴对峙的期间动手的可能性会比较大。如果不抓紧机会法国人就太白痴了。这么说美苏在古巴大眼瞪小眼的时候,会有两场战争在这个时间段爆发,一场是中国和印度,另外一场就是法国和波兰军事顾问团以及阿尔及利亚共产党以及民族解放战线联盟领导的人民军?

“科尔津斯基同志心情相当不错呢?我看他太不把法国军队当回事了!”马库斯沃尔夫有些好笑道的回答道,“要不要我们帮助他一下,或者联络埃及在这场战争中起一点作用!”

“没用的,埃及就算是全军出动,正面战场也很难击败法军,胜负的关键点其实是在时间上,如果我们的波兰同志聪明一点,把时间拖长并不是没有胜利的机会,但要是决战么?看运气吧……”归根究底这是波兰人自己冲上来的,本来谢洛夫还准备牺牲一下苏联的力量,现在波兰人自己跳出来档抢子,这也没什么不好。

现在因为阿尔及利亚战争,法国人的赤字也居高不下,戴高乐在这方面的坚持已经有损于威信了,要是一场决战赢了一切好说,戴高乐的威望甚至可以达到巅峰,但要是输了可能会把货币改革的成果陪得一干二净,不过这对苏联是好事不是么?如果不是法国人执意要维持住自己殖民帝国的脸面,怎么会给苏联用法国人的钱打法国人的机会?

第三百零一章 后继人选

剩下最后的一点时间,谢洛夫把这个时间留给了叶连娜,他来到民主德国的机会本来就不多,能陪在这个女人身边的时间就更少。有一点他很明白,这个女人已经给自己生了孩子,为了他甚至害怕回到国内生活,对于这个为了自己已经牺牲了太多的女人,谢洛夫的心中只有感激。总是把叶连娜放在民主德国毕竟不是个事,有机会让还要让叶连娜更加自由一些,不然总是一个定时炸弹。

“是不是对我心中有点愧疚?以后还会不会来到这里?”叶连娜一连问出了两个问题,这让谢洛夫一时之间有些不知道在如何谈起,从心里他就知道自己几乎没有时间在过来了,下半年的事情多如牛毛,阿尔及利亚的战争、中国和印度的战争、美苏在古巴的对峙。而从明年开始,他更加不敢离开苏联一步。

从赫鲁晓夫收拾掉马林科夫集团之后,五年时间赫鲁晓夫撤换了三分之二以上的州委书记和半数以上的中央委、员会委员。一旦古巴导弹危机赫鲁晓夫拿不出令人满意的答卷,所有不满就会同时爆发出来,更何况苏联的农业一直都是个定时炸弹。这有很多事情要处理。

“这都是暂时的,叶连娜!”谢洛夫只能这么安慰着自己的女人,除此之外他其实什么都做不了,他留在莫斯科至少会知道谢列平和谢米恰斯内的动静,这样能保证住克格勃不会在关键时刻调转枪口,只要克格勃不调转枪口政变是不可能成功的。

谢列平集团的所有人都需要时间,时间是他们这些人的最大敌人,如果真的还按照历史上那样,谢列平集团是没有翻盘机会的,勃列日涅夫有的是充足时间缓慢而有一点一点的把谢列平的所有人拍在沙滩上。

谢洛夫换上了一身便衣,陪着叶连娜去了柏林动物园,这也是谢洛夫为数不多能做的事情,身为一个动物保护者的谢洛夫。见到了自己的同类。高加索的打猎活动还是一样的猖獗么,里海虎的足迹已经遍及东欧各大城市的动物园,有的时候谢洛夫都在想,这样到底是好还是不好。但至少这些动物的命是保住了。

“有时候真不知道你在害怕什么?总是有一种焦急的态度?就像是现在,出来散步也没见你笑过!”牵着谢洛夫手的叶连娜一脸埋怨,自己的男人就像是一个机器人,所能做的事情就是跟在自己的后面走动,对于自己的需要只有一个字。好……

“有空带你去古巴玩,或者印尼,民主德国有什么好玩的,这里就是一个大兵营。”谢洛夫又好气又好笑道,有时候他真的不明白女人心里想的是什么。每次心软答应了对方的需求,马上就会发现叶连娜迅速就会得寸进尺。

每天谢洛夫起床之后的第一时间事情,就是寻找克格勃工作的漏洞。还有就是关于华约集团的情报覆盖范围,波兰和匈牙利都被谢洛夫清理过了,纳吉和卡达尔都比较值得信任,至少近十年应该不会出现什么问题。民主德国和保加利亚是不用担心的,民主德国有西方集群的部队,保加利亚一直都很平静。真正值得留意的两个国家是捷克斯洛伐克和罗马尼亚、尤其是罗马尼亚,这个国家和波兰同为华约集团中的问题儿童。有事没事总是想和苏联别别苗头,体现自己的特立独行。

最主要是谢洛夫还没有清理过罗马尼亚,历史上六十年代开始,莫斯科对东欧进程的担忧主要集中于罗马尼亚。罗马尼亚共产党总书记的乔治乌一德治,在三十年代曾作为内务人民委员部受过培训。几年前,布加勒斯特的克格勃总顾问正是现在的第一总局局长萨哈托夫斯基中将,曾对他在铲除铁托分子方面所作的努力大加赞赏。但当上第一总局局长后。萨哈罗夫斯基对乔治乌一德治的接班人尼古拉?齐奥塞斯库表现出的民族主义倾向非常不满。

罗马尼亚曾经希望苏联把驻罗马尼亚军队撤走,但因为波兰和匈牙利接连出事,最终勃列日涅夫劝说赫鲁晓夫不要这么做,所以目前罗马尼亚还有救。没有出现历史上苏联撤军后无法控制罗马尼亚的情况发生。

罗马尼亚的事情萨哈托夫斯基中将是最了解的,想要把手伸进去,谢洛夫还需要有这位第一总局局长的支持。作为罗马尼亚的总顾问,谢洛夫可不相信自己这位第一总局局长,没有在罗马尼亚留下一点可以利用的力量,或者说知道一些不为人知的情况。

收拾不了中国还是收拾不了一个罗马尼亚么?想到中国谢洛夫又脑袋疼了。希望苏联和中国的矛盾仅限于打打嘴炮就行了,事实上目前中国和苏联交锋还比较隐晦,比如在阿尔巴尼亚和南斯拉夫的问题上,开始中苏之间的一些小冲突是通过第三国的。

莫斯科痛骂阿尔巴尼亚的教条主义者,而北京则指责南斯拉夫是修正主义。目前正在隔空打嘴炮的阶段是完全可以接受的,反正除了阿尔巴尼亚,有安德罗波夫那次的考察,一般国家都不会把这方面的事情当真,毕竟中国的真实情况这些国家也看到了。

“一定要在齐奥塞斯库上台之前造成既定事实!”谢洛夫觉得自己真是天生劳碌命,今天的安全大会上一定要和罗马尼亚那边的同志好好沟通一下,独立自主不是不可以,没事骂骂苏联人体现自己的尊严也不是不行,但至少应该顾全一下大局。

回到公寓之后,叶连娜嚷嚷要洗澡,但这座公寓是不具备私人浴室的,想要洗澡大概也就是三个去处,第一就是自然湖泊或者河流,考虑到目前的气温,谢洛夫也不想让自己的女人英年早逝,第二就是公众浴池,这种地方也不需要花什么钱,但是比较不安全。那就只剩下一个地方了,找一个信得过的单位进去洗澡,整个民主德国最让谢洛夫信任的地方,就是斯塔西。如果他自己去的话,没准会去西方集群的军营中,可带着叶连娜么,他还没有这么大的胆子。

在斯塔西的浴室中出来,谢洛夫和叶连娜穿戴一新,去了百货大楼采购一些食品,买了一些蔬菜和面包,叶连娜亲自下厨准备给男人展示自己的厨艺。谢洛夫也在忙不迭的给女人打下手,他需要这种场合的相处,可以增进两人的感情。

“多吃点,听说斯塔西今年秋天要实验一个蔬菜大棚,可以保证冬天也能保证柏林的蔬菜供应!”叶连娜看着谢洛夫一脸兴致盎然的说道。

这让谢洛夫一愣,苦笑着摇摇头道,“蔬菜大棚基地?莫斯科的蔬菜大棚基地就是我们克格勃修建的,马库斯沃尔夫竟然直接把我们的成果拷贝过来了,也不通知一声……”

最后几天两人一直都腻在一起,直到谢洛夫回到莫斯科。在谢洛夫回到莫斯科的同时,莫斯科也迎来了来自于古巴的代表团,其中就包括了卡斯特罗的弟弟,劳尔卡斯特罗。赫鲁晓夫对来访的古巴代表团表达了热情欢迎,具体的事情在大克里姆林宫中商谈,谢洛夫是不可能知道的,但他现在的事情也很重要,在卢比杨卡中,谢洛夫和谢米恰斯内商量一件事情。

“我已经把这边的反间谍成果告诉了舒里克,从舒里克那边反馈来的消息,可能格鲁乌那边的首脑要换了,尤里,你觉得谁比较适合做格鲁乌的首脑。”谢米恰斯内对着谢洛夫以一种商量的口气问道。

这种口气意味着,因为又一次的间谍案爆发,现在的格鲁乌掌门人谢罗夫大将肯定要靠边站了,已经有两个和他密切的中高级军官叛变,第一次赫鲁晓夫还没有太过于在意,但加上这次谁都不可能保住他。

“有资格的人选有这么几个,第一总局局长萨哈托夫斯基中将、内务人民委员阿厉克赛中将、第一副主席伊特瓦索夫上将,当然了,还有我。”谢洛夫没忘了把自己也加进去。

“开什么玩笑,你的才能怎么能局限于格鲁乌那种地方呢?”谢米恰斯内直接摆手否决了谢洛夫把自己名字加进去的话,其实他曾经和谢列平沟通过这方面的事情,他的建议就是让谢洛夫去格鲁乌做一把手,但却被谢列平直接否决了。

“我们现在谈这些还有些太早了,还是要等待中央主席团的命令下达了,我们在把关于格鲁乌局长的候选名单交上去比较好,不然的话说出去总归有些不好听。”谢洛夫说道,“这件事情我们按部就班的做就好,太着急了反而不好!”

谢米恰斯内点点头同意谢洛夫的话,克格勃的权利本来就很大,更应该低调做事。就像是谢洛夫说的那样,等待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