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时代1958 >

第110部分

大时代1958-第110部分

小说: 大时代1958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把所有知名的东欧教士全部暗杀,特别是波兰,一个都不能留,这个工作就交给门德列夫的行动执行处来办。

“人民需要信仰上的自由,谢洛夫将军一定要这么固执么?”约翰二十三世劝解道。(未完待续。)

第一百八十五章 抓叛徒

“不是所有的人都能被称之为人民,如果宗教有用,法律就完全可以被撤消了!”谢洛夫冷淡的看着这个世界第一大宗教的教皇,深感今天的谈话就是浪费时间,宗教这个东西最为有用的地方就是可以麻痹人民的思想,苏联解体之后,东正教的复兴就证明了这一点!,“毫无疑问,宗教对思想的钳制不用我说,教皇陛下也应该有深刻的了解!整个欧洲史已经证明了这一点,你们永远权威的时候欧洲就是中世纪,欧洲的繁荣是先从蔑视教廷权威的英国开始,德国的崛起和三十年战争有很大的关系!历史已经证明了宗教在展中的附属地位,你们的影响力越小,人们的展越好!苏联的政策没有问题,只不过稍微快了一点……”

“我们讲道理,就算是某些意志薄弱的人确实需要宗教,也不需要教廷来指导他们怎么做!东正教的大牧互相之间都是平等的,不需要一个教皇在上面看着他们!”在这座圣彼得大殿当中,谢洛夫仔细的看着这座恢弘的宫殿,寻找其中的历史痕迹,这种宫殿也只有历史意义,在今天的社会展中又能有什么作用?

“但教廷传承了这么多年,全世界的教众都相信我们,谢洛夫将军似乎认为苏联已经强大到了无视十亿人的意志了么?”约翰二十三世不依不饶的问道。ranwenw?ww?.

这时候的约翰二十三世不再是一个垂暮的老人,这时候他才是一个统领全世界基督徒的教皇,佝偻的后背也好像瞬间变得挺拔,声嘶力竭的喝问着眼前的谢洛夫。

谢洛夫的反应非常平淡,没有被约翰二十三世的气势震慑住,默然的看着眼前怒的老教皇缓缓开口道,“我只要针对宗教势力动一场反封建运动,就能把现存的宗教痕迹像是擦拭灰尘一样的轻松抹去,你能把我怎么样?我们的钢铁领袖斯大林曾经说过,教皇?你有几个师?拿什么阻止我们前进?”

没想到约翰二十三世和谢洛夫的见面会演变到了这种地步。想到这里约翰二十三世心中也有些一丝后悔,他想要帮助东欧教徒有一些生存空间,现在似乎适得其反!激起了眼前坚定无神论者的反感,要下重手整治社会主义国家的教徒了!这完全不是约翰二十三世的初衷。

约翰二十三世的本意是让苏联以及东欧的政府。缓和和梵蒂冈的关系!给予有信仰者一点活动的空间,不是逼着克格勃对已经被严密控制的宗教下杀手。

双方的谈话到了这个地步完全不是他的本意,约翰二十三世完全是想要和苏联集团的国家缓和关系的,却没有想到这个主管宗教事务的副主席对宗教是这么的反感,这点确实出乎了约翰二十三世的预料。

“这种对待宗教的暴政。全世界的天主教徒是不会允许的!”约翰二十三世缓和了自己的言辞,希望双方的谈话可以回到正常的轨道上。

“天主教的教徒了不起也就是十亿人,全世界任何一个国家的人都有可能是我们输出革命的对象,人民到底会选择谁,其实我并不担心!”谢洛夫仍然没有改变自己的态度,列出了自己的看法,“很简单,克格勃甚至各国的内务部可以放松对宗教的监管,至少不会在把他们送进监狱去改造,甚至可以让那些主教以上的教士和梵蒂冈保持联系。但梵蒂冈不能选举任何一名东欧国家国籍的人作为教皇!”

“我只能保证我下一任教皇不是东欧国家的枢机主教,让梵蒂冈禁止东欧国家枢机主教参选教皇作为命令下达,绝对不可能!如果苏联方面愿意接受梵蒂冈善意,就应该同意我的看法,否则教廷的影响力你们克格勃要遏制住也非常困难,这不是简单铸造一个防线就可以的!”约翰二十三世用了自己最大的诚意说道。

探查了约翰二十三世的心理活动,谢洛夫知道对方不会在让步了!确实,让梵蒂冈下达命令禁止东欧主教参选确实不可能,谢洛夫威胁要针对宗教进行镇压其实也不可能。他是克格勃副主席没错,但影响也仅限于苏联国内。如果其他国家对克格勃需要配合的命令阳奉阴违,谢洛夫也没有好的办法。

只能用最笨的办法了,想办法找到历史上那个波兰教皇看看不能想一些办法,最笨的办法是杀掉。如果能让这个教皇为他所用更好。这也不容易,因为谢洛夫根本不知道这个教皇叫什么名字,难道把波兰的所有教士就养起来?

这次的谈判只能作为两个人之间的密谈,没有合约也没有文件!谢洛夫转身走出圣彼得大殿离开梵蒂冈之后,一直跟在他身边的卢卡妮轻声问道,“副主席。真的放松对宗教的监管?”以卢卡妮对谢洛夫的了解,这根本就不可能的!在这位上司面前有两个东西绝对不能提,一个是资本主义的好处,另外一个就是宗教!前者涉及到谢洛夫一直以来追求战胜的目标,后者则是谢洛夫一直防止宗教回潮的重点防守对象。

要不说谢洛夫为什么对卡德波夫少将赞赏有加呢,就是因为卡德波夫对宗教的态度让他欣赏,卡德波夫少将也是第一个不是谢洛夫提拔的将军级别干部,却得到最大关照的人。

“是我太年轻了,脑子一热就认为约翰二十三世可以拿东欧的天主教徒和我们作交换,忘记了身为一个教皇,怎么可能和我们做交易呢?哪怕就是相对中立的教皇也不行,不过他比前任来讲还算聪明!”离开梵蒂冈之后谢洛夫伸手掐了一下卢卡妮白皙的俏脸,笑眯眯的说道,“但哪怕是几年的时间不给我们捣乱,对我们都是有利的!约翰二十三世比我大了将近五十岁,等他死了,所有密谈自然作废!”

从头到尾谢洛夫都不准备真的遵守什么东西,之所以愿意和约翰二十三世谈谈,无非就是做出一个缓和的姿态,让约翰二十三世在美国苏联之间不偏不倚,哪怕只有几年的时间!争取到了这几年的时间,谢洛夫可以慢慢的做成很多事情。不用像是陀螺一样不停的做救火队员。就像他说的,已经八十岁的约翰二十三世活不了太长时间,时间在他这边……

苏联的轻工业和海运部代表团仍然在和意大利人谈判,这是谢洛夫的主要工作,该什么时候出面,不该什么时候出面他很清楚,这种两国合作的谈判他出面玩克格勃的那套只会让谈判进入崩溃,老老实实躲在苏联大使馆看比赛直播,有门票的比赛他也会去好好看看苏联运动员的挥,这种日子平静而悠闲!

要不就是领着妻子去购物,在这种时候他都是大方的,谢洛夫从来没有从国内贪过一毛钱,不代表他真的没钱,某种意义上来讲这也不算贪,说是反馈和销赃更加合适。羊毛出在羊身上,克格勃的钱就只能作为扩张海外产业的资金,要养活这么一个级部门并不容易,所以对于一些海外情报网的兼职他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比如美洲司和毒枭之间的龌龊,谢洛夫不是不知道只是不想管,毕竟让克格勃想办法赚钱是他倡议的。

“这是埃及今年送到苏联的留学生名单,其中也包括叙利亚的一批学生,副主席要不要看一下!”伊塞莫特妮拿着一份中东司的报告说道。

“不用看了,按照往年办理就行了!不过对于留学生的犯罪管理一定要严格,我们为了国家培养一批埃及亲苏的势力,但不是把他们请过来当大爷养,敢在苏联玩在埃及国内那样的游戏,喀山欢迎你!”谢洛夫直接掏出一包购买的内衣,脸色入常的道,“这是给你的,我想自己应该没有记错尺寸……”

打开一看,就算是受过专业训练的特工,伊塞莫特妮仍然脸红了。尺寸一点都没有错,不过是有些太暴漏了,简直就像是没穿一样!不好意思的把内衣收起来,再次报告的时候声音又腻了不少,“还有一份报告,也是中东司埃及的同志们报告的,奉命一直监控波兰军事顾问团的同志,似乎觉得有哪里不对,其中主持军事工作的波兰军事顾问团的作战上校有些不正常?”

“不正常?叛徒?”谢洛夫赶紧伸出手把报告接过来,作为一个克格勃,寻找叛徒就像是他的本能一样存在,一个负责作战计划的上校绝对不小了,从头到尾看了一遍报告,目光定在了目标人的名字上,波兰军事顾问团作战部长戈林涅夫斯基上校,“戈林涅夫斯基?”谢洛夫倒不是没有一点印象,好像是波兰叛逃的一个将军,“让我们驻波兰的同志先调查一下这个人,中东司继续保持监控,同时想办法把他调回国内……”

伊塞莫特妮快的把谢洛夫命令记下来,然后问道,“实在不行,让行动执行处在战场上把他干掉好了,还可以嫁祸给法国人!”

“好主意,不过先摸清是不是有同伙的存在!”谢洛夫眼睛一亮,自己的秘书真的不错。(未完待续。)

第一百八十六章 没有第二

克格勃的职责不是赚钱,从头到尾就是找出叛徒加以铲除!这是克格勃存在的第一使命,比任何其他的工作都重要,渗透别人同时又要保证自己不被渗透,要做到这点远没有说起来这么容易。

历史上六七十年代是克格勃出现叛徒的高发期,不是说别的时期没有,而是远远没有这个时候这么多,从六十年代开始克格勃面临着巨大的工作困难,不但自己克格勃自己出现各种叛徒、就连其他东欧国家也出现层出不穷的叛逃者。这明显和当时克格勃的职责扩大并不一致,要知道谢列平和谢米恰斯内的任期内,克格勃合并了内务部处在贝利亚之后有史以来的最强时刻,结果克格勃不但没有护住他们两个,而且在各条秘密战场上出现颓势,接二连三的出现情报网被捣毁,自己这边出现叛徒却没有被发现的窘境。

归根究底,是谢列平主掌克格勃之后,为了响应赫鲁晓夫的号召,大批裁撤有经验的克格勃特工,同时换上了对情报工作不是很了解的共青团干部。所以使的本来处在最巅峰的克格勃系统,某些方面还弱化了不少。安德罗波夫可以利用已经被限制的克格勃自保有余,谢列平和谢米恰斯内手中掌握着和贝利亚时期差不多的同样部门,加上政府和宣传部门的其他朋友支持,却一败涂地搭上了整个苏联最年轻的政治集团。

戈林涅夫斯基事情的出现,只是六十年代克格勃工作遭受挫折的缩影,这个时期大批的共青团干部接替有经验的特工进行工作,这些人在适应克格勃工作的同时,也影响到了克格勃在情报上的工作。

“要扩大第一总局的权限,在全球活跃的三万一线特工,还要翻倍!所有谢列平裁撤其他总局的人,全部进第一总局!”谢洛夫考虑了半天,还是放弃了伊塞莫特妮建议的嫁祸,他想知道戈林涅夫斯基是孤立事件。而是有同谋,如果是后一种可能就必须想办法把戈林涅夫斯基调回波兰国内审问,把这个团体挖出来。

从戈林涅夫斯基被确定有嫌疑,谢洛夫的关注点就不在奥运会上面了。至少不是全部都在上面。现在更多考虑的做好本职工作,嗅出并铲除叛徒!“让中东司和法属非洲司进行为期两个月的监控,仔细探查戈林涅夫斯基的交际圈,确定是自己变节还是已经发展了一个间谍网,这件事情不要自己做。找埃及内务部帮忙!”

像是戈林涅夫斯基这种拥有丰富反侦察经验的军官,如果中东司的苏联人开始对他调查,是很容易引起对方警觉的!但谢洛夫这边也有有利的条件,戈林涅夫斯基上校本人并不在波兰,离开了熟悉的环境一切都处在陌生的状态中,他自己也受到了环境的限制,无法在熟悉的环境中辨别对方是来帮助自己,还是来监视自己的!相反在埃及的中东司苏联特工比他熟悉当地的环境。

下命令的同时谢洛夫从抽屉中拿出一张纸,接连写了两封信,第一封是给埃及的中东司负责人。第二封是给埃及内务部部长阿里姆的私人信件。两封信的目的都只有一个,矛头直指戈林涅夫斯基这个作战部长。

“把两封信送出去,同时让我们在波兰的同志运作一下,两个月后想办法把戈林涅夫斯基掉回国,把事情做的漂亮一点!让门德列夫下令给在中东活动的行动执行处成员,一旦发现戈林涅夫斯基有叛逃的迹象当场处决,脑袋送到英国军情六处的总部去!如果有敌方势力接应他,埃及还有我们的军事基地,把敌人都给我杀了……”谢洛夫一边把两封信装进信封一边命令道。

间谍和反间谍工作从来都不是依靠独立的个体完成,短短时间谢洛夫调动了四个不同部门。加上埃及内务部的帮助!对戈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