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清坑你没商量 >

第89部分

大清坑你没商量-第89部分

小说: 大清坑你没商量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言之大顺王,差之千里也!”

李岩一副吃惊的样子问道:“此话怎讲?”

王烁心说,你也甭忽悠我,我整天就在那看着李自成,他咋干的,哪儿不对,我门儿清,这个你考不住我。

当下答道:“远且不言,只在下从兰州一路赶来之所见,在下已对大顺王失望至极。大顺王所占之地,田地荒芜,村庄颓废;百里但见群盗,不见良民。”接着又将自己路过潼关所发生的事说了。

然后说道:“大顺军兵,毫无军纪可言,民养如此之兵,如养豺虎!即如养豺虎,不如杀之以食。大顺王即起之黎庶,不知水能载舟,亦可覆舟么?如此不知惜民,民何肯附之?以在下看来,闯王之隆,当止于此也,将来必败无疑!”

李岩听罢许久不语,然后问道:“若将军是闯王,当如之奈何?”

这个问题王烁不知考虑多少次了,心中也实在感慨闯王不知珍惜老天爷给他的这个机会!当即回答李岩道:“严军,利民,蚕食。三载可踞中原,五载可出兵关外,十载可使中华复兴。”

李岩眼中一亮,接着问道:“何为严军,何为利民,何为蚕食?”

王烁看看四周,两个人站在一堆尸首中间,实在是有些尴尬,便道:“我看,咱们还是先找个能说话的地方,然后详谈。不知公子意下如何?”

李岩也看看四周,不由笑了。这个地方实在是不适合说话,只是王烁几句话都说到他心里,他有些激动了。

两人绕开尸首,正要往松林里面去,大道上忽然传来隆隆的马蹄声,听声音,就知道是大队骑兵到了。

两人面上都露出惊恐来。刚才杀掉那些武林高手,两人已经累的没了力气,若此时再有大批敌军赶到,恐怕他们就难逃厄运了。

第224章 与部下不分彼此 查偷袭满清显形

听到大队骑兵过来,两人急忙钻入松林,依在粗大的松干后面,向大路望去。

一会儿功夫,便见四十余匹战马急奔而来。看到地上横七竖八的尸首,为首那人急勒战马,那奔跑中的战马人立起来,“咴咴”嘶鸣。

他身后的众人也将坐骑勒住,有战马跑的急的,一时收腿不住,跑了个圈子,才停在那人周围。

为首那人大声吼道:“下马,五人一队,仔细搜索!”

王烁听了从松树后面转出来,骂道:“还搜索个屁!老子把仗打完了,你们才来!”

为首之人正是卫队长施大柱,看到王烁,不由满面笑容。

早上一觉醒来,大将军没了,这还了得!

若是王烁有什么意外,他施大柱也甭活了,哪还有脸回兰州?怎么去见两位夫人?

他把所有护卫都踢起来,上马出城,一路急奔,四处寻找,总算是找着了。

当下施大柱跳下马来埋怨道:“额滴个大将军哎,你要把额们都吓死嘛!你要办事,你叫着额啊,哪有自己偷偷跑了的?”

这时众侍卫也纷纷下马,向王烁走来。

王烁看一眼众侍卫,忽然脸上变色问施大柱道:“鲁小钰呢?”

施大柱一拍脑袋,失声叫道:“哎吆,额把她忘俩!”

王烁也照他脑袋拍一巴掌,骂道:“笨死你!老子本事大,谁能把老子如何?你是该干的不干!赶紧给我回去找!”

施大柱连忙转身奔向自己的坐骑,却见大道上远远来了一匹战马,马上端坐的,正是鲁小钰。

鲁小钰不急不慢,在众人注视下,缓缓走到跟前,数落施大柱和众侍卫道:“你说你们这帮人,大将军文可安邦,武可定国,偶尔出去办点小事,还用的着你们这么着急?你看你们落在客栈的东西,要不是我替你们收拾,这些就全没了!”说罢,将马上一个兜子扔在地下。

“哐啷”一声响,兜子里滚出来一堆乱七八糟:刀,刀鞘,马刺,护腕,软甲,水袋……

王烁看向施大柱,施大柱脸上微微泛红。

这就是他的精兵,还不如刚入伍的新兵呢!可是,没了大将军,他们早就慌神了,哪还顾得上仔细收拾?

王烁又看鲁小钰问道:“我说小钰,你那文可安邦,武可定国,是夸我呢还是骂我呢,我怎么听着这么别扭呢?”

王烁性格本就随和,又不讲男女之防。两人一路行来,一千好几百里地,混的就有些熟了。

王烁怎么听怎么觉得鲁小钰刚才的话里,讽刺的成分要大于夸他的成分。

鲁小钰掩面而笑,跳下马来。

甭问了,瞧她那表情就明白了,肯定是在讽刺他。

守着李岩不好发作,待没了外人,得好好教训一下这丫头。越是跟他熟了,越拿他这个大将军不当咸菜了。

李岩在王烁身后看着,脸上不由露出会心的微笑。

记得他刚刚投闯王的时候,闯王和他的部下们也是如此,有时候还特意拿他的夫人红娘子来开玩笑。虽然于礼仪上欠讲究,可是分外亲切,大家就跟一家人一样。

现在的闯王,却是再也没有了这份随和。见他要层层通报,见到要下跪参拜,说事要小心翼翼。

闯王已经是君主的架势了,尽管,离真正打下天下,还差的很远,很远……

想到这里,李岩的脸上,不由泛起些许失落。

到了这个时候,王烁才想起李岩,忙让大家过去拜见,并给李岩介绍他的这些侍卫。

侍卫里有的原来就是顺军的将领,认识李岩,自是不用王烁多说,主动过来参见。

介绍到鲁小钰,难免会提到鲁胤昌。鲁胤昌过去常来中原,与中原武林多有交往。

李岩投闯王之前,本就是武林中人,听说过鲁胤昌。

此人武艺非凡,马上步下罕有匹敌,堪称西北名人,但为人骄傲,很少有服气的人。

连鲁胤昌都甘愿投在王烁门下,李岩不由又对王烁高看一眼。

王烁问李岩要去哪里?李岩是要赶回居庸关下和闯王汇合的,而王烁却是要进京城去拜会那些崇祯朝的所谓名臣。听李岩要走,颇有些依依不舍的样子。

李岩也有要和王烁畅谈的想法,见王烁不忍自己现在就离去,说道,不如到前面的村镇找个落脚的地方,这折腾了一上午,也快到饭食的时辰了。

王烁自然同意,大家收拾好准备向前去。

处理地下尸体的时候,有个侍卫惊讶的叫了一声。他扯下一个死尸包头的头巾,露出的不是中原人的发缵,而是一个光头,只在头顶心上有铜钱大小的一绺头发,编成了一根小辫子。

这人正是偷袭王烁,被王烁用左轮手枪打死的那个。不用问,这是一个满清鞑子。

可满清鞑子的脑袋怎么这么怪,就留着这么一小绺头发?这样子也太滑稽了。

记的在现代的时候,看清宫剧,清代头发是难看,可也没有这么难看呀。怪不得满清刚入关,要汉人留他们的头汉人不愿意。要王烁留这样的脑袋王烁也不愿意,太难看啦!

王烁不知道,满人一开始的头发就是这样,只是后来随着时间推移,大概满洲人也觉得太难看了,才一点一点的将头顶心铜钱大小的那点头发逐步扩大,一直扩了二百多年,才变成电视剧里的那个样子。

现在没功夫研究满人的头发,得先琢磨这些偷袭者到底是谁的人?只有偷袭王烁的那人是鞑子,其余的杀手却又是汉人打扮,这是怎么回事?

见大家不解,李岩解释道:“鞑子早就有谋取中原之心。鞑子的皇帝皇太极活着的时候,就专门设立一个部门,广揽汉人武林中败类,潜入中原。凡中原有识之士,他们都会设法招降,如若不降,就会派这些武林败类出来暗杀掉,以除去其进攻中原时的障碍。”

李岩就是因为根本不会去投降满清,满清觉得他是个人才,留着他对他们不利,才在他离开大军,来涿州的时候,组织人偷袭他,试图除掉他。

要不是王烁出手,估计满洲人就得手了。

王烁随即就想道,难道,李岩不是让李自成杀的,而是被满清暗杀的?

第225章 掩丑行篡改历史 毁中华汉奸该杀

王烁想到,李岩有可能是满清派人暗杀的,这个倒不是没有可能。

满清入主中原之后,对许多不利于自己的历史都进行了篡改,写进《清实录》中。

比如,把四川人被杀光说成完全是张献忠干的,实际这里面清军的“功劳”更大。

张献忠直到在四川呆不住了才开始杀人,那时候他控制的地方已经很小了,只有成都周围的几个县。他就是把这几个县的人都杀光,能占整个四川人口的多大比例?

倒是清军入川之后,由于没有后方补给,烧杀抢掠养活自己,把全川的百姓屠了个七七八八。

再比如,崇祯杀袁崇焕,《清实录》竟说成是崇祯中了皇太极的反间计,以抬高自己的智慧。

须知,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三国演义》在当时文化人看来,只能算没什么营养的闲书。

指望这闲书里扒拉出来的小孩玩意就可以骗崇祯,骗那些饱学大臣,这不纯粹是胡说八道吗?

后来的满清皇帝恐怕是意识到了这个有点可笑,把这个故事从《清实录》里给删掉了。

还有扬州十日,说史可法抵抗了十日,使清军损失惨重,因此上清军统帅多铎才下令屠城十日以报复,更是无稽之谈。

史可法就是个书呆子,大炮怎么用他都整不明白,而且扬州城里根本就没有几个兵,拿什么和多铎四十万大军打?

还抵抗十日,还清军死伤惨重,这谎撒的,弥了天了都,纯粹是为屠城找理由嘛。

唐通在一片石之前恐怕就已经投降清军了,山海关之战就是个圈套,把李自成和吴三桂都装进去的圈套。《清实录》为凸显清军勇猛和多尔衮的睿智,瞪着眼睛说瞎话。

这方面的造假太多太多了,举不枚举。暗杀掉李岩栽赃李自成,满清完全能够干的出来。

李岩解释完满清暗杀他的原因,随即就感慨道,“国家无宁日,中原无明君,以至于许多意志不坚者投靠了满清。关外许多城池轻易被鞑子攻占,都是因为有这些汉奸做内应,内外夹击,才至城池陷落!”

王烁听了不禁点头。看来,自古至今,中华民族遭到侵略,只凭异族势力是做不到的,都是坏在这些汉奸手里!

将来自己自西北出击中原,第一个惩罚的就是汉奸。胆敢投敌卖国的,杀无赦!

李岩知道是满清派人暗杀自己,心中反倒松了一口气。

原来,他与宰相牛金星意见多有不合,牛金星近来又颇得闯王信任。此人度量狭窄,唯恐李岩胜过自己,多次在闯王面前参劾李岩,说外界皆知闯王打下天下,是用李岩之策,此明显是李岩故意如此传播,以树个人之望而有损闯王英名。更有甚者,竟说当初宋献策让传之童谣“十八孩儿主神器”并非意指闯王,而是指李岩!

闯王听了虽未表态,但心中忌惮是免不了的。

此次李岩到涿州,只有闯王和牛金星知道。是以,他怀疑是牛金星派人暗杀自己。见是满清所为,反倒安心。这说明牛金星还没有到要把他置之死地而后快的地步。

其实,他心里最担心的,是闯王派人暗杀他!

王烁此时也不太关心这些被他杀掉的,到底是些什么人。他自知自己出身小职员,真正让他纵览天下,他还真没那个本事。他手下的一般人,比他见过的世面都不如,更不是那个材料。

他是真正需要总览全局,为他制定将来大策的人才。而李岩现在看来,知之甚广,广有谋略,应该是他急需的那个人。

可是,自己地方狭小,兵微将寡,李岩能看上他么?他得设想一套不一般的说辞,以求打动李岩,让他跟着自己回西北。

两个人各怀心事,一路并马而行,谈些所闻所见,却都故意避开主要话题。

看来,两个人都知道,刚刚经历了厮杀,又刚认识,双方都需要平稳一下心绪,都需要更多的了解对方。这个时候去谈大事,反而适得其反。是以,谁也不主动去引起事关天下命运的话题。

时至中午,一行人到达前面一个集镇,找一家较大些的酒馆,王烁让将这家酒馆包下来,不许外人出入。

时逢战乱,人心惶惶,酒馆里本来客人就不多,一下进来这么多五大三粗的汉子,个个带着兵刃,其他客人不用别人撵,吓都吓跑了。

集镇里的饭馆,规格自然不高,还有些脏乱。只有一间雅间,大家知道王烁和李岩要在这间屋里商量正事,便都在厅堂里吃饭,将房间让出来。

王烁和李岩进了雅间,要了几样小菜,还要了两壶老酒。

外面众护卫一路之上没敢喝酒,好多也是馋了。今天已经到了京师城边上,王烁便吩咐鲁小钰,也让大家喝点,但不许喝多。

男人之间,要谈正事,没有酒好像就缺了什么,谈不痛快。要不曹操和刘备论英雄,还要青梅煮酒呢。他也和李岩喝点以助兴。

一会儿功夫,店小二将菜上来,两个人便端起酒盏,互相寒暄几句。

几杯酒下肚,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