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清坑你没商量 >

第54部分

大清坑你没商量-第54部分

小说: 大清坑你没商量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时候军医早已从王烁那里学会了这些,而且在发展,知道用羊肠皮代替普通的线,也知道缝合要里外分层,而且,还发明了缝伤口的专用勾形针,不再用缝衣针了。

病房除却大夫和助手,别人不得入内,大家都在外面焦急的等待着。

终于,大夫做完手术走出病房,对等在外屋的王烁道:“大将军,天幸刀锋偏了半分,夫人未伤及心脉,但失血过多。目下,夫人脉搏微弱,气若游丝。我用银针替夫人过血,又用千年人参吊住了夫人的一丝性命。但,这些,治标不治本啊。夫人恐怕是,挨不过今夜呀!”

王烁点点头,让军医和助手先去休息。

大夫尽力了,这是目前这个时代最好的处理办法了。

如果不能及时补充血液,梁敏活下来的希望不大。

他命人去催吴琅西赶紧制做他要的东西,看祁廷谏、鲁胤昌一般人都在院子里,就让大家先回去。

鲁胤昌怎么也不肯回去。

这些日子,梁敏教他的道理比王烁教的都多,他回去如何放心?

王烁只好让阿依古丽收拾一间屋子,让鲁胤昌住下来。

王烁没有古代人的讲究,夫人们都是抛头露面,甚至担任要职,处理政务。

梁敏一开始不适应,后来也就习惯了。

看鲁胤昌整天缠着王烁问这问那,耽误王烁的时间,就主动把他叫过去,耐心回答他的所有疑问。

是以,鲁胤昌是非常感激她的。

半夜的时候,梁敏醒过来,精神也显得很好。

王烁看出来,这是她体内最后积聚的力量,是回光返照。

病房里只有王烁和梁敏。

梁敏试图说什么,王烁不让她说。

他坐在她床边,握住她的手道:“梁敏,你不许说话,你听我说。我正在想尽一切办法,挽救你的生命。你必须保存你最后的体力,活下来,不许死!

你聪明敏慧,我当初没给你起错名字。

你也许知道,我娶你,只是为了给你一个名分,让部下因这名分服从你。当初我确实就是这么想的。

可是,现在不一样了,我早就不这么想了。

也许,我当初也不是这么想的,只是为了能够娶你而找的一个借口。

你听着,我告诉你我心里真实的想法。

在你的身体里,流淌着一股倔强,一股执着,一股体贴,一股温柔,一股柔弱。

不知道什么时候,你占据了我的身心。

我爱你,真的很爱很爱!

没有你,我无法在这个世界上独立生存!我不能没有你!我不许你离开我,永远不许!”

王烁终于泣不成声。

第148章 上帝保佑

梁敏终于安详地睡着了,眼角挂着一滴泪珠。

王烁为她擦去泪珠,掖好被脚,轻轻退出病房。

吴琅西制造好了玻璃针管和空气隔绝滴水管,针头却还是制做不出来。

“光有这个有什么用?告诉他,必须在天亮之前给我弄出来!”王烁大发雷霆。

梁敏脸色惨白的象一张白纸,随时都有生命危险!

这个该死的破神父,连个小针头都不会造,什么狗屁西方洋人,笨得跟猪一样!

时间在一点点过去,梁敏的生命也在一点点流逝。

王烁度时如年,脾气越来越暴躁,谁都不敢说话,连阿依古丽也不敢近前。

终于,吴琅西在王烁不断的派人催促下,制造出了第一根针头,打磨,抛光,火速派人送过来。

王烁望着那根针头,黑云密布的脸上第一次露出笑容。

马上消毒,然后插上针管,王烁挽起袖子,露出血管,命令军医把针头插到他的血管里去,抽血!

他在前世是O型血,就是不知道这个王烁的躯体会不会和他一样,也是O型的。

顾不了那么多了。

军医活了五十多岁,也没见过这个办法,哪里会抽血?

王烁喊来阿依古丽,逼着她按照他说的方法往他身体里插那根针头。

阿依古丽鼓起最大的勇气,试了七八回,将王烁胳膊上扎的到处是眼,总算把针头送进了血管里。

黑红的鲜血从王烁胳膊里被抽出来,看得围着的军医直皱眉。

这大将军是不是让夫人的负伤给搞昏头了,要搞什么巫术啊?

现在王烁跟煞神一般,谁也不敢劝,不敢问。

吴琅西制做的这个针管足够粗,盛100cc鲜血应该没问题。

抽满一管血,他就进病房去给梁敏注射。

梁敏的血管因失血过多,很难找到,急了他一头汗。

还是阿依古丽心细,总算将针头弄进血管。

看着那管血液缓缓注入梁敏身体,王烁松一口气,接着再来!

这一次,阿依古丽找到了点窍门,抽血和输血很顺利。

输完第二管,王烁命令阿依古丽接着抽。阿依古丽不肯了,要抽自己的血给梁敏。

王烁道:“我是O型我知道,你是什么的还不知道。血型不合,血液就会在梁敏身体里凝固,会害死她的!”

阿依古丽哪里懂得这个?但自伏羌突围以来,这个少爷就做了许多稀奇古怪的事,她早就见怪不怪了。

接连给梁敏输了六管血,王烁觉得差不多了,站起身,让阿依古丽去拿准备好的生理盐水。没有吊瓶,他只好用针管给她补水了。

刚站起身,眼前便是一黑,差点栽倒,阿依古丽一把扶住他。

他知道,这是抽血后遗症。

阿依古丽却一个劲的哭道:“都是我的错,我太任性,不听你和姐姐的话。”

王烁搂住她,安慰道:“你没有错。是我不好,对你关心不够。我不怪你,梁敏也不会怪你。”

阿依古丽却哭的更厉害了。

王烁哄着她道:“现在,咱们不能哭,得先救你梁敏姐姐。你现在听话,不哭,快去拿盐水来。多拿一点,我也要喝一些,失血多了,得喝点补充体力。”

阿依古丽便乖乖去了。

王烁和阿依古丽从小在一起,每次阿依古丽受了委屈,他都会这样来哄好她,两人早已默契了。

王烁按照打点滴的速度,每隔十几分钟,就给梁敏输一管生理盐水,然后就再输葡萄干溶解出来的葡萄糖,这样一直折腾到天亮。

梁敏依旧昏迷不醒。

天亮的时候,吴琅西来了,送来了王烁要的,打吊瓶用的针头。

王烁接过针头,看到吴琅西双手上都缠着布,就问道:“你手怎么了?”

跟随的士卒道:“吴神父制做针头,直接用手拿着细碳棒沾铜水拉拔,两只手都烫伤了。”

看着吴琅西布满血丝的蓝眼睛,王烁抓住他的两只胳膊摇着道:“谢谢你!”

吴琅西看出他的话是真心的,开心的笑了道:“不用谢我。救死扶伤是上帝赋予他的仆人的神圣职责,我理应如此。愿上帝保佑夫人长命百岁,阿门!”说着用受伤的手在胸前画了一个十字。

王烁又感谢一遍吴琅西,并为昨晚自己对他的不敬道歉。

吴琅西道:“我理解你的心情,不会怪你。同时,我告诉你,你是我见过的,中国最有礼貌的,最有绅士风度的将军,你还有惊世骇俗的知识。也许,正如大家说的那样,中国的希望,就寄托在你的身上,愿上帝保佑你!”

第149章 身心融化

将吊瓶装上生理盐水,瓶口用软木塞塞住,插一段羊肠进去排气,做了一个木架将吊瓶挂起来。

处理好的羊肠,一头连接一个针头,中间连接阻隔空气的滴水管。

一头的针头插入吊瓶的软木塞,生理盐水就缓缓顺着羊肠流下来。

在下半段羊肠上夹一个夹子,控制盐水流量,另一头的针头插入梁敏的血管里,世界上第一个吊瓶就诞生了。

有了这个自动输液装置,王烁总算得出空,在病房外屋睡着了。

快到中午的时候,梁敏发烧了,开始说胡话,王烁又紧张起来。

军医号了脉,却是满脸喜悦,告诉王烁道:“夫人受这么大的创伤,发热是正常的。本该早就发热,但夫人太虚弱,连发热的本能也没有了。现在发热,说明夫人体力在恢复,是见好的症状。”

果然,第二天晚上,梁敏身上的热度开始减退,半夜的时候醒了过来。

梁敏虽然一直昏迷,但王烁在忙些什么,她几乎都知道。

在那个时代,自己的丈夫,一个大男人,一个三军主帅,为了自己的夫人可以这样衣不解带,是从来不会有的事情。

梁敏的心整个融化掉了。

她不能死,不能辜负她的丈夫,她的领袖,她的大将军。

王烁半夜过来,替换阿依古丽去休息,自己坐在了梁敏床边。

梁敏便醒过来,从被中伸出手去,抓住了王烁的胳膊。

王烁也是欣喜的,小梁敏终于活过来了!

尽管在他的意料之中,他还是高兴的孩子一般。

他抓住她的手,问道:“你醒了,感觉如何?”

梁敏张张嘴,终于说道:“夫君不许妾离开,妾焉敢抗命?”

两个人相视而笑,眼里却都饱含了泪花。

梁敏年轻,恢复起来很快,几天之后,便可以依在床头处理公务了。

而王烁起死回生的神奇医术却传遍了全军上下。

若不是梁敏遭遇生死危机,王烁也想不出这么多办法。

那针管、针头、吊瓶什么的,吴琅西不是被王烁逼着,也不会这么快诞生。

于是,新建的总部医院里,就多了这些设备。而且,王烁讲解了人体血液的大致原理。

虽无法化验血型,军医们却从古代滴血认亲的办法得到启发,发明出一套滴血相融分辨血型的办法。

于是,总部医院开始分离血细胞建立血库,一个大大提高受伤士兵存活率的医疗手段就这样诞生并迅速推广开来。

在大家为梁敏的醒来高兴,为大将军的医术惊奇的时候,在甘肃的贺锦终于来了。

贺锦拿下兰州,留下闯王中权亲军直属将领,威武将军党守素镇守兰州,自己亲率大军,挥师西进。

甘州门户凉州、金县不战而降。腊月十五,他已兵临甘州城下。

时值寒冬,大雪纷飞,积雪盈仗,甘州护城河封冻。

贺锦命令顺军踏冰过河,堆积雪为斜坡,直接登上甘州城墙。

甘州守军缺乏御寒之物,手指皴裂,有些直接就冻掉了手指头。

马爌、林日端不顾士卒死活,只是一味催促士卒上城防御,动作稍有迟缓,轻则一顿马鞭,重则枭首示众。

西宁卫调来的戍卒率先造反,半夜放贺锦大军进城,甘州告破。

甘肃巡抚林日端死于乱军之中,总兵马爌投降,被贺锦送往西安向李自成报功。

贺锦不是降将出身的鲁文彬,他军纪严明,对百姓秋毫无犯,深得百姓拥护,纷纷帮助顺军。

大军所过之处,摧枯拉朽,肃州、敦煌诸卫望风而降。

新年刚过,贺锦已彻底平定甘肃全境。

攻打西宁卫的鲁文彬失败以后,零星的败兵逃回陇中。

辛思忠问明情况,不敢擅自做主,急忙修书说明鲁文彬全军覆没,命人火速送往兰州。

兰州守将党守素接信后不敢怠慢,急忙飞马传报还在甘州的贺锦。

贺锦闻讯大惊,闯王对青海势在必得,那里有明朝廷的养马基地。

顺军目下短缺的,正是战马。

他不敢怠慢,大军稍作休整,第二年未出正月,便亲率大军十万,杀奔西宁而来!

贺锦刚刚决定南下,西宁宣慰使所属,原来的参军胡琏器就向王烁做了详细汇报。

胡琏器虽然在东厂任过职,他本身却是一个知书识礼的书生。王烁领导下的西宁带给他的震撼,绝不亚于王烁带给吴琅西的。

欣欣向荣的乡村,火热起来的城市,一切都透出一股全新世界的活力。

他读书不少,从人们洋溢在脸上的笑容里,他终于懂了,这个新世界才是这块土地上的黎庶真正需要的,才是历代读书人心里向往的大同!

第150章 疯狂报复

胡琏器不再犹豫,不管王烁是不是为了大明,他都决心投靠他。

他向王烁全盘托出了自己的情报系统。

从鲁胤昌那里,王烁对胡琏器已经有所了解,两个人一谈心,胡琏器对王烁更加敬服,王烁也对他印象不错。

当两个人目的一致,都急于想让对方了解自己的时候,就不会藏着掖着,话题也就会越来越多,这就是所谓的酒逢知己千杯少。

王烁任命胡琏器为内务部长,负责对外军事情报的同时,也负责对内监控,总之,就是他的贝利亚,中央情报局。

所有费用由总部秘密划拨,除了他自己和梁敏,谁也不许过问胡琏器的事情。

机关出身的王烁,对这个职务的理解恐怕是最深刻的。

历来的党内党外斗争,谁掌握了这个机构,谁就是胜利者。

胡琏器原先在西宁时就有一个比较完整,遍布西北的的哨探组织,此时经过王烁大力支持,这个组织扩展为对内和对外两大部分,胡琏器还想称之为东西厂,王烁却让他改为调查局和情报局。

调查局对内,情报局对外。

明代的东西两厂并非一无是处,其获取情报和调查真相的手段、办法和推理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