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清坑你没商量 >

第36部分

大清坑你没商量-第36部分

小说: 大清坑你没商量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唉,我活到五十多岁,终于知道什么叫天下大同了。人家新军,果然是天下大同啊!”

辛思忠插话问道:“你见过梁夫人?”

冯褒忠笑了,自豪地道:“当然见过,连那位阿依古丽夫人我也见过。”

就说道:“咱堡子跟新军晚,好多事情都没做好,梁夫人不放心。

前一阵子,领了队伍来帮着挖地道,修寨墙。

梁夫人和阿依古丽夫人就住在我家里,一口一个大伯的叫着我。

我说,夫人你叫我大伯,我岂不折寿啊?实在受不起呀!

梁夫人言道,大伯你不可如此想,这天下人都是两条胳膊两条腿,只是造化不同,干不一样的事情,可从本来面目讲,都是一样的,都是平等的。

只要肯努力,穷人也能变富人,白丁也可以做大将。

你听听,多开通,说到我心里去了。

我有这份家业,也不是生来就有,那也是从上辈子几代人吃苦受罪,一点点积攒下的呀。我倒数上三代还不一样是穷人?

梁夫人就道,老伯你说的对着呢,就因为咱也有吃苦的经历,咱们也得体贴穷人,不能让他们再像咱以前一样,遭受不公正的欺压,让大家都看到,只要肯出力气,就有过上好日子的希望!

你听听,人家一下就把我这减租子心里不顺的气给捋顺了,这才叫本事!

那阿依古丽夫人亲自下厨做饭,住完了要走,亲兵把我家里收拾干净,跟她们没来过一样。住宿、吃饭,照价给钱,一分银子都不差。这样的官家,你哪里寻去?”

梁敏这天下人平等的话,也说到辛思忠心坎里去了。

他追随贺锦造反,图的就是这天下平等,富人不再欺负穷人,让穷人也有条活路啊!

他觉得自己脑子有点乱,这一大堆闻所未闻的新鲜事让他发蒙。

跟这样的人和军队去打仗,还要剿灭他们,他有这个勇气么?

第101章 决战前夕

九千明军排成散兵线,在通往西宁卫的深山峡谷里缓慢穿行。

这些山谷地处高原,极度寒冷,呼吸困难,又不时有当地土著袭扰。

多亏临行前大家干粮保暖衣物准备充足,即便如此,到达西宁东边平戎驿时,九千人的队伍也就只剩下八千余人了。

有行军途中坠落山崖的,有无法适应高原气候得病死去的,有和土著作战牺牲的,还有新加入的士卒,沿途吃不得苦跑掉的。

队伍刚刚到达平戎驿前方五里,派出去的游哨已经发现了顺军的踪迹。

王烁命令一个百人队协助前方游哨,盯住平戎驿里的顺军,尽力摸清驿里敌军的数量和准确位置,然后布置骑兵迂回包围整个平戎驿。步兵出了山口向平戎驿里进发,把驿里的所有顺军消灭,不得跑掉一个。

大军艰苦跋涉,已经疲惫到极点,他不想惊动前方正在攻城的鲁文彬,打算在平戎驿里悄悄休息一晚上,恢复一下士卒的体力,明日再和鲁文彬开战。

平戎驿早已没有了明朝设立的驿站。

驿站在崇祯初年就废止了,也正是崇祯这个糊涂的,粗暴裁减驿站政策,没有善后办法,间接导致了原为驿卒的李自成的造反。

如今的平戎驿,是个以原来的驿站为中心发展起来的,方圆二里左右,不大的小镇,座落在山谷中的一片开阔地上。镇里有一百余顺军,是看守粮草和器械的。

鲁文彬做梦都不会想到,有人可以绕过陇中的辛思忠和兰州的贺锦,抄了他的后路,是以对后方基本不设防备。

镇里除了顺军,再没有其他人。百姓不是逃跑了,就是被顺军杀了。

顺军被突然出现的大批的明军吓傻了,基本没做任何有效的反抗,大多束手就擒。落单的,机灵一些的,刚跑出镇子,就被镇外的骑兵给撵了回来。

从俘虏的嘴里,王烁知道西宁卫还在祁廷谏和鲁胤昌手里,不过鲁文彬用了大炮和云梯,命士卒轮流日夜攻城,城里伤亡惨重,也快守不住了。

不管怎样,西宁卫城还没丢,这就算一个好消息吧。

他命亲兵换上顺兵的号坎,和被俘投降的士卒一起在镇里巡逻,防止前方顺军有人过来,发现他们。然后就命令全军造饭,吃饱睡足,明日和鲁文彬决战。

好在平戎驿被顺军用来作为后方补给基地,粮草充足,让这些一路饥困走到这里的士卒们,总算有了一顿饱饭,还可以放心睡个好觉。

王烁又连夜派几个机灵些的亲兵,扮作百姓,争取从山间小道绕过鲁文彬的攻城大军,混到没有顺军攻打的城门去,和鲁胤昌取得联系。

那几个亲兵在山上绕着西宁城兜圈子,子夜的时候,终于找到西宁卫的北门拱辰门。这里和湟水相对,易守难攻,顺军并没有过来攻打。

他们呼唤城上防守的土兵,通报了鲁胤昌,开门将他们放进城去。

得了城内的消息,亲兵立刻赶回平戎驿,还带回了祁廷谏的使者。

那使者告诉王烁,两位宣慰使带领众大小土司,已经坚守城池半月。这几日,顺军攻打更急,城墙多处破损。

两位宣慰使每日亲自上城厮杀,血染征衣,才堪堪保住城池不丢。目下土兵死伤枕籍,已经再也无法坚持了。

使者来的时候,城内能拿起武器抵抗的人已不足五千,顺军还在攻城。若是等不到王烁,两位宣慰使已经打算今夜弃城逃亡了。

王烁原打算让士卒休息一夜,养足精神,第二日再和顺军决战。现在看来,如果他不立刻率军向前,西宁卫恐怕连今夜也守不住。

城池能坚持到他到来还没丢,就已经是上天对他的眷顾了,他已经没有时间再等下去。

他告诉那使者,让他回去传讯,要两位宣慰使一定要坚持住。他已经带领一万铁骑到达平戎驿,现在就催动大军发动攻击,到时内外夹击,全歼鲁文彬于西宁卫城下!

为安抚住祁廷谏和鲁胤昌,他只好先吹下牛皮再说。

鲁胤昌和祁廷谏目前缺乏的,就是希望,他要给他们希望。

王烁召集自己的部将,告诉他们西宁卫的危急形势,他们只能停止睡觉,立刻向西宁卫进发。

好在大家吃了顿饱饭,也睡了两三个时辰。

西宁做为他们将来招兵买马,对抗顺军的基地,要生存下去,就坚决不能丢掉!是死是活,就在今日一战了。

大家都知道无路可退,并不多话,回去集合自己的部卒,依次排好队伍,默默向着西宁卫进发。

第102章 决战西宁(1)

黎明时分,一千骑军,七千步军,已经到达西宁卫东边的垭口。从这垭口出去,就是开阔的平地。平地中部,是西宁卫城,湟水在北侧流过。

全体士卒依着山势列成队列,站在垭口里面的空地上,大明军旗在寒风里猎猎作响。

王烁银盔银甲,外罩雪白的战袍,立马在队列中部,身后,是各营的头领。

他目光如炬,看着四周黑压压一片挤在一起的士卒,心情激荡,高声喊道:

“兄弟们,自顺军入陇中以来,我带领大家,节节抵抗,浴血拼杀。从漳县到安定,又从安定来到西宁,一路大家都看到了,顺军烧杀淫掠,无恶不作!所过之处,十室九空!

我们的父老乡亲,有肉舍不得吃,拿来送给我们,让我们吃;有酒舍不得喝,送给我们喝。为何?乡亲们指望我们保卫他们的家乡,保卫他们的生命!我们呢?却只能眼睁睁看着我们的父老乡亲,被贼军杀戮!我深深感到羞愧,甚至感觉没有脸在父老乡亲面前活着!我们没有足够的地盘和人手,我们力量小,无法把他们赶出陇中去。

现在,老天给我们一个机会,那就是拿下西宁,发展壮大起来,然后杀回陇中去,把顺军彻底赶出咱们的家园!

咱们只有拿下西宁卫,才能发展起来,才能彻底击败顺军,保住咱们的家乡,保护好咱们的父老乡亲!

咱们已经无路可退!与其退让而被敌军逐步消灭,不如杀尽贼兵,为生我们养我们的父老乡亲报仇!

王烁今日立誓,不杀尽贼兵,绝不后退一步!大家愿意跟随我杀敌报仇的,现在就跟我去西宁城下,与顺军决一生死!贪生怕死,想着保留性命的,现在可以回去,要么投靠顺军,跟着他们一起杀戮自己的父老,要么等着他们前来屠杀!”

长时间的厮杀和领导士卒抗击敌军,令他身上自然就有了一种威势,一种不容抗拒的气场。他的话铿锵有力,每一句都仿佛带着他的气场,惊涛骇浪一般撞击着他的士卒的心扉。

骑兵统领哈克什高举手中的板门大刀大声叫道:“愿誓死跟随大将军,杀尽贼兵,保我家乡!”

八千士卒群情激愤,跟着大喊:“誓死追随大将军,杀尽贼兵,保我家乡!”

声震群山,相信不远的鲁文彬应该听到了,城里的祁廷谏和鲁胤昌也应该听到了。

王烁满意的点点头。

这些士兵,大多是陇中的子弟兵,他们当中许多人的亲人,就是死在闯军手里,士气可用。

王烁命令哈克什先带一千骑军,悄悄埋伏在西宁城前方,湟水南侧未来战场的山谷里,寻好最佳出击位置,听他炮号方可出击,不得号令不可妄动。

哈克什不放心王烁,要王烁带人埋伏,自己带兵出击。

这时候王烁可没工夫和他磨牙,严厉的瞪他一眼,他便不敢说话了。

他又命令一个千总带一千步军,爬上附近山头,人手一支火把,待他率军出了垭口列阵,就一起把火把点着,迷惑顺军,天亮以后再扯撤回来参加战斗。

近一年的战场厮杀,给了他许多临阵对敌的经验。

在现代的时候,三国一类的电视剧和小说也没少看,偷了不少不伦不类的办法,只是这些办法管不管用,只有天知道了。

他还没有真正指挥过万人以上的大战役,能不能取胜,他自己心里也没有底。

他命令余下的士卒,全部打起火把,跟着他列阵缓缓走出垭口。

好在占领了平戎驿顺军的补给基地,桐油麻油一类的材料不缺,制作火把就容易多了。

鲁文彬果然已经发现了自己身后这支军队,万分镇惊之下,他停止了攻城,留下一万人马围城,自己亲率另外一万人马后转迎敌。

他来青海的时候,是带了三万人马的,半月激战,损失一万,可见攻城战之惨烈!

此时正值黎明时刻,天色微微放亮,但见前方模模糊糊的垭口里,突然涌出无数的光亮,这光亮迅速出了垭口,列成方阵,向自己这面缓缓移来。

最前方火光处,一杆大纛旗随风飘扬,旗下一员大将银盔银甲,端坐在雪白的战马之上,手里的亮银枪不时闪烁出火把的光芒,当真是威风凛凛,杀气四溢!

“王烁!”鲁文彬不由失声惊呼,随即就大声传令,“列阵,弓箭手射住阵脚!”

话音未落,四周山峦上也出现了火把晃动的光影,大有将他的军队包围起来的架势。

鲁文彬这下吃惊不小,看到王烁,更令他心惊胆战。这小子不是在安定吗,怎么跑到西宁来了?

当日伏羌之战,王烁跃马横枪,从他的大军里来回多次冲杀,无人可以抵挡,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却不知道,此时的王烁,已经不是那个伏羌城下跃马横枪的王烁了,今日见到他,鲁文彬依旧心惊胆战。

如果是其他人,打不过他可以投降,王烁可不行,他们有杀父之仇啊。

关键是这小子占据了出西宁的垭口,他现在就是想跑也跑不出去,只能死抗。

他从哪儿弄了这么多兵来呢,难道,明军击败了贺锦,把兰州又夺回去了?

已经容不得他多想了,明军排成两个方队,逐次出了垭口。

前方的方队移动速度渐渐加快,随着后方中军阵中战鼓“咚咚”的响起,这方队的士卒齐声呐喊,向着他这面冲来!

看到明军加速冲来,鲁文彬大声呼喝:“别慌,放箭,快放箭!”让别人不慌,其实他看到王烁,自身就已经慌了。

明军第一个方队五千人,迎着顺军如雨般的飞蝗,并不减速,反而加速前进。

队列里不时有人中箭倒下,但谁也没有顾及这些,依旧是前进,前进,再前进!

直到到达敌阵,长矛闪着成片的寒光,刺向敌军的身体。

兵刃相击,人声鼎沸,惨嚎连连。

顷刻,明军方队就冲破了顺军的前阵,怀着仇恨,肆意砍杀着到处乱窜的敌军。

呼喝嚎叫声中,西宁城下,一场惨烈的激战就此拉开序幕。

顺军方队也是五千人,却根本不是明军对手,半个时辰也没坚持住,就溃散着向后逃去。

鲁文彬急令中军方队从两翼包抄明军,又从西宁城下调来五千人,组成另一个方队,把前方退下来的士卒,重新赶回到战场上去。

第103章 决战西宁(2)

在王烁的军队没有出现之前,顺军还一直在攻打西宁城。城下的战鼓“咚咚”的彻夜回响,震撼着城上城下的人心。

青海宣慰正使祁廷谏一脸忧郁,站在东城门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