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清坑你没商量 >

第31部分

大清坑你没商量-第31部分

小说: 大清坑你没商量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二排士卒愣在当地,根本弄不明白到底发生了什么。

第二排火枪手射出的子弹立刻就到了,顺军还没回过神来,便成批的惨叫着被子弹撞倒,撞飞。顺军前队里子弹划出的亮线不时闪烁,“啾啾”的入肉声不绝。

顷刻间,一千人的队伍躺倒一多半。

还活着的士卒被这骇人的场面吓得魂飞魄散,终于缓过神来,撒腿转身,没命的向后逃去。

牛方亮在后面,听了前方跑回的掌旅述说的情况,他根本不相信。

火枪他见得多了,明军的,满清的,他自己也玩过火枪,那东西装药费事,怎么可能会连续射击?而且一百步以外根本就没有准头。就算有准头,也穿不透皮甲,打不死人。

他命令准备五百弓箭手,向前去和敌方对射,然后命令那掌旅带上他的残兵,跟在弓箭手后面。

一旦弓箭手压制住了敌军的火枪,掌旅就必须带着他的士卒占领对面的壁垒,将功折罪,否则,军法从事!

这回,牛方亮跟在弓箭手后面,他要看看对方到底有什么魔法,把他平日里飞扬跋扈的掌旅吓得跟见了鬼一样!

看到对方的弓箭手过来,哈克什不再将敌人放进一百二十步以里了。

敌军离壁垒还有一百五十步,刚刚是一般弓弩的极限距离,哈克什就下了击发的命令。

五百弓箭手根本想不到火枪会打这么远,还在轻松的列队前进,弓箭也还背在身上。

随着对方壁垒里再次升起一片蓝烟,前方的士卒就倒下来,接着惨叫声彼起此伏,乱成一团。

一颗子弹带着哨音,“嗖”的一声向牛方亮飞来,“噗”一下扎在他肩头的护臂皮甲里,又被皮甲滑飞出去。

皮甲纷飞,露出拳头大的洞,鲜血迅速从洞里流出来。

牛方亮只是觉得肩头被人打了一拳,待看到肩头流出的鲜血,方才感觉到火辣辣的,灼伤一般的剧痛。

他心神大震,知道这火器绝非他平时熟悉的鸟铳,这也不是人的肉体能够抵御的。

他以手摁住受伤的肩头,强忍疼痛,大声命令前面的士卒退回来。

已经晚了。

在对方连续的火枪射击下,五百弓箭手根本没有时间退回来。

刚开始的时候,火枪手初临实战,未免有些紧张,火枪发挥不出训练时的快速节奏,加之那队顺军人多,才有机会跑回去一半。

现在,经过了实战的火枪手们,本来就是身经百战的老兵,只是没用火枪打过实战而已,适应速度飞快。

第二次拒敌,就完全发挥出了平日训练的速度,又哪里会给对手机会。

跟在后面的掌旅带领几个士卒,冒死才把牛方亮拖到对方火枪射程以外。

牛方亮大怒,不待军中大夫给他包扎完毕,就站起身来,大吼道:“准备三标人马,都带上盾牌,给我密集冲锋,后退不前者斩!我倒要看看,他那几杆破枪,能挡住我多少士卒!”

刚才他在阵前已经注意到,对方壁垒里火枪不多,只不过他们分成三次施放,才显得火枪是连续的。

他想,只要他的士卒能抗住敌方三次施放火枪,在他们装弹药的时候,剩余没被火枪击中的士卒,就完全可以利用这个空档冲进对方壁垒,那样,对方的火枪也就失去威力了。

他没有见识过这种火枪连续击发的原理,想的过于简单了。

三千大顺士卒,一手持腰刀,一手持护盾,列成密集队形,在接近对方火枪射程的时候,发一声喊,迅速向着壁垒冲来。

对方的火枪再次响起,三次射击之后,并没有间断。

成排的大顺士卒一片片倒下,冲过火枪网的,又被哈克什组织几个零星火枪手专门照顾,没有一个可以接近到壁垒五十步以内。

没用多久,三千士卒就倒下一半。

带队的都尉知道这样只能徒增伤亡,鸣金命令撤退了。

第88章 千虑一失

太阳已经高高升起,照得黄土高原一片金黄,被高原包围着的山谷里宁静下来,却是四处烟焰弥漫,散发着刺鼻的硫磺硝石味道。

牛方亮并不甘心失败。

一万大顺精兵,竟让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安定千户挡在山谷里,不能前进一步!

说着好听,可他怎么跟贺锦解释?

这也太丢人了!无论付出怎样的代价,他必须消灭掉对手,活捉王烁,拿下安定。

其实,王烁这边也不好过。

鸟铳改造的火枪毕竟质量靠不住,一上午打下来,已经有十几把爆膛,还炸伤了射击的火枪手。

培养一个火枪手可不容易,让他学会打枪,还要打准,关键是敌人是活的,不会站在那里不动让你打,得让火枪手学会打移动目标,这就需要大量的子弹来训练。

安定资源贫瘠,造这些弹药可是花了大力气的。

现在,已经来不及考虑这些了。

如果对方下一步还这样密集冲锋,损坏的火枪会越来越多。

经过一上午的战斗,没损坏的火枪里,肯定会有很多已经有问题或者正在出现问题的,施放起来,损坏率会成几何级数增加,很快就无法保持连续射击。

那样,顺军就会冲上来,壁垒就守不住了。

他暗暗派出亲兵,把自己早就想好的撤退计划向分布在各地的主事人员传达,只要看到十里铺最高山上的大旗倒下,各主事就按照他传达的命令,以事先规定的次序,先后组织手下撤退,时间、顺序绝不可混乱。

午时过后,对面的战鼓声再次响起。远方山谷里尘土弥漫,渐渐的,尘土中出现了顺军的影子,整齐的脚步声也跟着传来,顺军的进攻又开始了。

看着渐渐接近的顺军大队,王烁脸色沉重,命令身边一个亲兵,到山上大旗那里去,只要看到他手中令旗挥动,就立刻放倒大旗回来。

革左五营不愧是贺锦调教出的精兵。上午失败,损失惨重,下午依旧精神抖擞,队列整齐,威势惊人。

待接近火枪射程,顺军的步伐忽然慢下来,接着就站住,战鼓声也停下来。

王烁在山坡上看着,皱眉思索对方又想出了什么对付他的办法。

有一盏茶的功夫,顺军立在那里一动不动,战场变得诡异而宁静。

忽然,顺军营里战鼓再响,站立不动的顺军突然大声喊叫,向着壁垒快速冲来!

原来,顺军是要暂时休息一下,攒足力气,再发起快速冲锋,试图用这个办法冲破他的壁垒。

火枪声紧接着响起,顺军前排有人纷纷倒下。

顺军迅速向后跑去,很快脱离了火枪射程,壁垒里第二批火枪手击发的弹药几乎全部射空。

顺军在安全地带重新列队,随着战鼓再一次响起,又一次发喊向壁垒冲击。

这一次,顺军听到枪响就迅速向后方撤退了。

如此反覆几次,王烁疑惑起来,敌军这是什么办法?是要消耗他的弹药?

他让亲兵传令哈克什,把敌军放到一百二十步以内再开火。

他倒是不心疼弹药,他是担心老这样放空枪,弹药没消耗完,自己的火枪倒都损坏掉了,到时候就真的只有撤退这一条路了。

顺军仍旧是听到枪响立刻转头就跑。

虽然放近了打敌军损失大一些,但这样下去,火枪在不断损坏,用不了多久就无法连续射击。万一敌军看出破绽,不再往回跑,而是全力冲锋,壁垒很有可能失陷,那就被动了。

倒不如,把山上的骑军悄悄撤下来,趁敌军不备,沿着峡谷冲杀一下,说不定敌军就不敢这样玩了,王烁不由想道。

冲锋的敌军,顶多也就三千余人,大部队并没有全部出击。

万一敌军在山谷深处有埋伏,骑军可就危险了。

可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

王烁左右为难,最后还是决定冒险用骑兵冲击一下敌军,改变目下的不利局面。

刚要传令兵传令,山上的喊杀声又起,敌军开始攻山了。

两侧山下,均出现了大批顺兵,正在四处寻路上山。

看来,骑兵不能调动。

就在这时候,一边的亲兵用手指着关川河方向向他大声呼喊。

王烁顺着亲兵手指的方向看去,就见远远的关川河里,数十只筏子上站满了顺军,正沿着河道向下游急冲而来!

原来,顺军里在黄河两岸生活的陕西人不少,善于扎羊皮筏子划到黄河里捕鱼。

就在这中午休战的功夫,这些人扎了数十个羊皮筏子,每个上面坐着十几个士卒,试图顺着水流湍急的关川河快速冲过壁垒。

坏了,竟然忽略了这关川河!

王烁不由大急!

如果敌军顺流而下,越过壁垒,从后方攻击哈克什的火枪营,后果不堪设想!

第89章 老将出马

牛方亮并不是一个没有智谋的人,否则也做不到威远将军这个位置上。

革左五营可是十几年跟明军鏖战打出来的,没有两下子,别说做将军,就是小命也不一定保住。

只是,王烁搞的这个火枪阵和如此犀利的火枪他从来没有见过,一时找不到对方的弱点,他只有另想战胜对方的办法。

关川河水流湍急,正好可以绕过敌方设置的壁垒。

他命令一千士卒,将军中的羊皮扎起来,中间充气,做成羊皮筏子,顺关川河顺流而下。

这样,就可以冲过敌方壁垒,然后上岸,从后方攻击敌军。

另外,他命令三千士卒像上午一样,在山谷佯装进攻,只造声势,尽量不要接近敌军火枪射程。

又各派一千人,从山谷两侧寻找上山的道路,企图偷偷占领两侧高原,居高临下,攻击壁垒里的敌军。

一时间,山上山下,峡谷河流,到处都在厮杀,王烁苦心经营的防线,处处告急。

王烁知道守不下去了。

攻山的敌军倒没什么,王平的步军主力和王小二的骑兵都在山上,居高临下,敌军奈何不得。只是这关川河,一旦被敌军突破,哈克什的火枪营腹背受敌,不撤退就有被敌军消灭的危险。

更重要的,他赖以致胜的火枪和火药子弹技术绝对不能落到敌军手里!

他无奈地看着河中渐渐逼近的顺军,慢慢举起了手中的令旗。

令旗挥动三下,山上的亲兵就会把那面大旗放倒。

安定城里的主事人员看到,就会组织所有百姓按既定计划撤到不同的村寨去。

他和他的部队将会边打边撤,交替掩护,为百姓撤退赢得足够的疏散时间。

然后,就只能为了生存,在山里转一辈子圈子了。

也许,就没有然后。

此刻他心里失望至极,忽然就有了一种冲动,不想那么窝囊的活着。

他要骑上他的白云踏雪兽,穿上他的银盔银甲,杀入对方军阵里去,杀对方个人仰马翻,直到自己力尽被敌军杀死!

说不定,当他死掉的时候,他的灵魂,会重新回到他在现代的身体里去……

他心情复杂,就那样举着令旗一动不动,山上看管大旗的亲兵也在焦急地看着他,等待着他挥动那令旗。

这时候,关川河里的羊皮筏子沿着河水快速飘动,很快接近了壁垒。

突然,河中升起数十道绳索,横在河上。

羊皮筏子顺着水流极速而下,面对突然出现的,横在眼前的绳索,根本没有办法停下来。

筏子迅速冲进数十道绳索组成的方阵里,筏子上的顺兵来不及做任何反应,就被绳索扫下筏子,掉进快速流动的关川河里。

时至冬季,士卒们穿着皮裤皮袄或者棉裤棉袄以御寒。掉进水里之后,身上的衣服很快就浸满了河水,重量成倍增加。

这时候,即便是水性极好的士卒,也无法游动,只能跟着水流上下沉浮。

羊皮筏子尽数翻倒,然后乱七八糟的顺流而下,河里到处都是黑衣黑甲的士卒在挣扎。

一队王烁的士卒手拿长把的挠钩,等在下游两岸,用挠钩将淹的半死的顺兵拖上岸,然后用早已准备好的绳索捆结实。

王烁举着令旗看傻了,幸亏他没有挥动令旗。

这是谁呀,干得太漂亮了!

原来,那日在将军府里布置防守,王平回去后仔细琢磨王烁的防守方略,经验丰富的老家将最终发现了王烁方略中的这个漏洞。

关川河水流急,水中泥沙多,冬季不是大冷不会结冰。敌军很有可能在攻击壁垒不成的时候,利用关川河冲到壁垒后方。

他连夜布置五百精兵,准备一应用具,埋伏在河边芦苇里,今天起了关键作用。

关川河安然无恙,进攻两侧高原的顺兵全被王平用石头砸了下来,损失不轻。

找到缓坡进攻的顺军,碰上的是王小二的骑兵,骑兵居高临下冲击步兵,只能叫屠杀。

牛方亮三路兵马系数溃败,顿时失去信心,退兵到谷口以外十里,安营紮寨,布置防守。

一面修书,将这面的情况飞马传报进军兰州的贺锦,请求处罚。

贺锦此时已经占领了兰州。

他分兵牛方亮进攻安定,自己率大军一路向西,如入无人之境。

兰州门户金县守军不战而降。

甘肃总兵马爌听得金县失守,竟然不告知肃王朱识鋐,和副将欧阳衮连夜逃往甘州和甘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