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清坑你没商量 >

第277部分

大清坑你没商量-第277部分

小说: 大清坑你没商量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在大家住的山高皇帝远,哪天搬到县城附近,政府要是翻了脸,他们跑都没处跑,还不给灭了族啊?

前明是如何对待闯王亲族的,过去的事情历历在目,大家可不愿意去冒那个险。

廉季把村寨里所有的百姓都召集到村部的大院子里,他得给他们打消顾虑啊。

他站在院子的高处土垒上,大声对百姓们讲道:

“大家因为是闯王的亲戚就怕政府,这个就说笑啦。”

他本来就是陕北人,家也离的米脂不远,说话和百姓是一个口音,大家觉得亲切,也信任他。

就听廉季继续说道:“论起来,额还做过闯王的参军呢,要叫你们这个说法,额不也得杀头?额还做的甚县委书记?

咱新政府依法办事,不搞帝王朝廷,旧社会那一套牵连害人的制度。

再说,闯王就是坏人么,你们听政府说过闯王的坏话没有?

大元帅说咧,闯王永远是咱们国家的英雄!虽然他干过坏事,可是,他带领咱穷人,勇敢的去推翻帝王朝廷,开创了穷人反抗不公平的先河!没有闯王的造反精神,就没有咱今天的新社会!”

站在前面的一个老者问廉季道:“大元帅果真是这么说的?”

廉季眼一瞪道:“那还有假?是额亲耳听大元帅这么说的,不信你去问咱李过司令员去!他可是闯王的亲侄儿,他不还做着大军区的司令员吗?

再说咧,咱米脂县城里,闯王修建的宫殿不还好好的保留着吗?听说,大元帅要给闯王造大石像哩,要永久纪念闯王的反抗精神和那个甚来?哦,对咧,斗争精神!”

第609章 落得自在老来伴 众妻无嗣落把柄

廉季费劲口舌,反复摆事实讲道理,李继迁寨的百姓终于被说动,向米脂附近的平地搬迁。

不仅李继迁寨,其他村寨,也在逐渐向平地迁移。

历经磨难的中华大地,需要所有人的力量,大家聚集到一起,心往一处使,建起一个再也没有战争,再也没有压迫和不公的强大中华。

做为政府指定的政治辅导官员,廉季心中是自豪的。

他出身秀才,识文断字,也粗知历史。立在米脂高处,李自成当年建造的宫殿之上,看着下面米脂县城日新月异的变化,不由心潮澎湃。

他知道,他是幸运的,赶上了历史上从来没有的新时代,大中华复兴,就在眼前!

这大顺王的行宫,已经被列为文物,受到政府的保护。

这是一个时代的记录呀,让子孙后代参观,看到它,回忆起伴随着它的那段不堪回首的往事,永远汲取教训,再不让历史重演。

前来参观行宫的百姓络绎不绝,沿着石级,三五成群的走上殿来。

一对六七十岁的老夫妻,也随着人群,互相搀扶着,拾级而上,走上大殿。

兴许是年纪大了,走上石级之后,他们并没有去参观大殿,在殿角找了个僻静处,两人相扶着坐下来。

廉季忽然感觉,这对老夫妻身形有些熟悉,似在哪里见过。他慢慢的向那对老夫妻走去。

他今日是工作闲余,一个人来大殿散心,并没有带警卫,也没穿制服。

那对老夫妻没有注意他过来,女的正絮絮叨叨的教训男的。

“你呀,不叫你来,你非要来。这回怎样,累着了吧?你这身体,不是那些年那般强壮了。这人呀,不服老不成!你老啦。”

男的兀自不服道:“瞎说!家里的地不是我一个人在种,何时让你插过手?我老了也没饿着你,咱还能有余粮换钱花。我这不是累,我就是想在这里坐坐,不想上里边去。”

女的撇撇嘴道:“费劲爬上来,为何不肯进去,怕触景生情吗?”

廉季在一旁听他们说话,心中暗暗吃惊,忽然就蹲下来,在这对老夫妻面前,看着那老者,惊呼道:“陛下!你原来还活着?”

老者吃一惊,用脸上唯一的一只眼睛看着廉季。

廉季道:“我是中权亲军后军参军廉季呀,陛下可还记得我?”

那男的依旧不说话,那女的却说道:“年青人,不要大呼小叫,你认错人了!”

廉季再看那女的,又吃一惊道:“原来是高皇后!原来你们还都活着!”

那男的说话了,怒声道:“和你说了,你认错了,休要纠缠!”说罢就要起身,拉着女的走开。

廉季连忙说道:“陛下不要误会,廉季是好意。如今大元帅已经说了,陛下是英雄,应享受英雄待遇,陛下不必害怕。陛下可与我一起回县衙,待我告知大元帅,大元帅一定会好好对待陛下的,保证陛下衣食无忧。陛下这般年纪了,无须再自己种地养活自己。”

那男的说道:“你这人怎好如此无理?我说了,你认错人了。”

说罢,忽然身上就有了不一般的表现,老态龙钟的样子忽而不见,一把拉起身旁老伴,摆脱了廉季,快步走下大殿石级,向山下走去了。

看着他们下山的背影,廉季心中犹豫。

难道他真的认错了?闯王崇祯末年在九宫山遇难,这是李过亲口说的,不应该有假呀?可这对老夫妻,明明就是闯王和高夫人嘛,世上怎可能有如此长相相近的夫妻?

廉季无心游览宫殿,急忙下山,去西安找到内部调查局驻地,亲自拟稿,直接给北京的最高决策总部发电,汇报他看到的事情。

这种事情,当然是知道的人越少越好。县委书记有重大秘密禀告北京,调查局的人也不好过问。

决策总部很快回电,上面只有三个字:你错了。署名是王烁。

他不可能看错呀!廉季一头雾水。但随即就好像明白了什么,把电报底稿烧掉,重新回米脂了。

廉季的电报是直接被送到王烁那里的。李过当年对李自成遇难之事说的模模糊糊,王烁就猜到是李过撒谎了。

但李自成愿意安静的做个平民,安静的渡过自己的一生,这些情况李过肯定知道,他干吗要去打扰人家呢?

经历了这许多年的风风雨雨,王烁已经人到中年,他心里又何尝不想安安静静的生活呢?

可惜,人家李自成做到了,他还是做不到。

国家在一天天走向强大,人民的生活也在一天比一天幸福,可就是有那么一帮人,永远不想安宁,永远要无事生非。

没有民选的古代,百姓也没觉得什么,反而认为帝王派官吏统治他们是天经地义。

有了民选了,大家长了见识,却不知足了。民间要求立即施行普选的呼声越来越高,似乎王烁的政府越来越愚蠢,这里也不对,那里也不行,有些别有用心的人,竟然矛头直接指向了王烁。

王烁当初为什么要搞民选?因为他没有子嗣!他现在为什么不支持普选?因为他不死心。

他才四十多岁,还有生育后代的能力。万一他有了子嗣呢?他肯定会改变现行制度当皇帝,把位子传给他儿子!

所以,他才不立刻交权,极力拖延着,就是为了等儿子出生呢!

虽然,这只是少数人发出的杂音,大多数百姓和官员还是尊重他,爱戴他的,知道没有王烁就没有大中华,他的威望在民间无出其右。

但就是这个,王烁也接受不了。

特么的,没有老子,你们有这份安逸,有这份闲心来议论老子?

真是好了伤疤忘了疼,人一走茶就凉,老子还没走呢,这茶就要凉了!

可也是,他这四位夫人,他也尽心尽力的耕耘,怎么就会没有一个争气的,给他生个一儿半女的出来呢?

四位夫人都不生,这肯定是他的毛病。他不该有这毛病呀?

难道,是自己穿越穿出毛病来了?这可真给那些别有用心的人落了把柄了。

娘的,就是现在普选,难道老子想当总执政官,就当不成了?老子一样获胜!

这管理国家有多累,你们知道吗?别一天到晚在下边瞎咋呼,不服你们上来试试!

要不是还有好多事情没有完结,你们不知道将要发生什么错误,怕你们上来把这大好江山弄乱套,老子早就不干了!

老子就是不干,也得先有儿子!有了儿子,老子再搂着夫人们告老还乡,让你们看看,老子到底对这权力是个什么态度!

第610章 四位夫人寻放松 交出权力不可行

没有子嗣成了王烁的心头大事。

他找来阿依古丽,让她给他弄台显微镜回家,他要亲自来检测自己是不是有毛病。

显微镜还是比较稀罕的玩艺儿,只有大医院和大的研究机构有,市面上买不到。

检测生育能力,这个阿依古丽可以做。

大中华人口需要恢复,这个问题就成了大问题,这方面的研究也发展迅速。

阿依古丽早就担心这方面的问题了。她的大将军、大元帅没有子嗣,这怎么可以呢?王家断了烟火,她如何向仙去了的老爷和夫人交代?

只是大家前些年年青,又只忙着打仗和政务,没有时间来操心这个问题,随着大家的年龄渐渐增大,这个问题就不得不面对了。

既然王烁自己开始上心,那当然是最好不过的事情了。

当然了,大元帅的隐私不能让外人知道,好在她有这方面的知识,在家检测当然更好。

检测结果出来,王烁没有任何问题。难道,是她们四个都有问题?

阿依古丽先检查自己,没有任何问题。又逼着鲁小钰检查,也没有问题。接着就是梁敏,还是没有问题。

陈圆圆在江南没有回来。

江南的民众,接受新思想是最快的,但也是最激进,最不安分的。那些反对政府的杂音,就是最先从江南发出来的。

陈圆圆说动了柳如是、马湘兰等一班过去自己的姐妹,让她们出来工作,享受新社会带来的美好生活。

看着自己的这些姐妹重新获得新生,陈圆圆欣慰了,准备返回北京。

可就在这时候,那些杂音开始出现,并在这杂音怂恿下,出现了一些臭味相同的组织。

陈圆圆是属于比较敏感的那种人,她最先发现了这些杂音。

在西安生活的时候,她就见识了王烁的宣传鼓动办法。她决定留在江南,把这些有损王烁形象的杂音彻底消弥掉。

征得王烁同意,她和自己的姐妹们成立了文化公司,办报纸,开剧院,演新戏,用文章和戏曲来宣传王烁的创业艰难和丰功伟绩。

秦淮八艳,那多大的名声?很快就把事业搞的红红火火,姊妹们不仅有了自己的事业,还有了高额的收入。

如今,陈圆圆的文化公司正向更远的南方渗透,她事务繁忙,也就很少有时间回北京了。

但就算陈圆圆不回来,三位夫人都没有问题了,也完全可以证明不是她们的问题。

王烁没问题,她们也没有问题,可为什么就没有一男半女呢?

王烁明白了,看来冥冥之中自有天意。他本来就不属于这个空间,身体跟这个空间的人肯定不一样,没有子嗣应该正常。

除了郁闷给别人留话把,他也无可奈何,干脆就不去瞎操心了。

他不操心,阿依古丽可不能放下,梁敏嘴上不说,心里和阿依古丽是一样着急的。

阿依古丽还是拐弯抹角的征询了许多这方面专家的意见,得出的结论是,可能前些年大家过于忙碌和紧张了,影响了内分泌系统的正常运作,只要大家放松下来,加强营养,事情自然就迎刃而解了。

阿依古丽把自己这个意见和大家说了。

王烁不以为然,梁敏却认为大有道理。她立刻布置放松的办法,着手改善大元帅府的膳食结构,还请了不少戏曲和歌剧名家,到大元帅府来表演,无论如何,也要让大家放松下来。

她们和大元帅的年龄都不小了,岁月这把杀猪刀是不讲情面的。

同时,她严令江南的陈圆圆立刻放下手头工作,返回北京。多一个人就多一份力量,多一个机遇。

陈圆圆把工作完全交给柳如是,自己急匆匆回来了,一听梁敏的计划,她当然赞成。

大元帅没有后代,这对她们来讲,是大罪过,要把她们的无能写入历史的呀!

于是,大元帅府热闹了,天天歌舞升平,欢声不断。各种海鲜美食,各种有益食品,各种珍馐佳肴,应有尽有啊。

反正大家都是高官,工资不低,陈圆圆还是大董事长,钱咱有的是,可劲造吧!

王烁不干了。干什么你们这是,我这家变戏园子了是不是?

那什么阿依古丽你不许再吃了,本来就胖,再吃变肥猪了!你每天必须节食,早上跟着我跑十里越野,鲁小钰负责监督。

圆圆你也不能贪吃,你的体制和阿依古丽一样,属于见风长肉的,你也给我越野去!

得,梁敏的计划让王烁给彻底搅了。

但梁敏彻底放松的主意倒是提醒了王烁。

他眼看就要五十了,为这大中华已经付出了半生的精力和心血。人能有多少岁月好过?

剩下的时间,他不应该好好享受一下人生么?

他应该彻底放下这一切,找一块风景绝佳之地,带上他的夫人们,享受这生命中剩下来的美好生活!

国家到了这个地步,百姓的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