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清坑你没商量 >

第274部分

大清坑你没商量-第274部分

小说: 大清坑你没商量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烁的电报已经到了,要他兵出萨尔浒,相机占领抚顺,等待迎接从本溪空运过来的部队。

这个王烁,我发明个主意倒便宜他了。不过这小子就是脑瓜灵光,立刻就把这空运的办法给发扬光大了。

牛方亮的先遣军大部已经牺牲在赫图阿拉,剩余的士卒也疲累到极点,基本算是失去战斗力了。

他们守住了赫图阿拉老城,就已经算是完成任务了,就让他们在赫图阿拉看守俘虏,借机修养吧。

李定国这回得着攻打赫图阿拉过早暴露的教训了。他让前方一个团的士卒穿上清军服装,就说是从赫图阿拉回军的鳌拜步军。

沿途要仔细搜索清军残余,封锁消息,为突袭抚顺做准备。

盛京面临王烁大军进攻,已经顾不上鳌拜这边了,不再给他运送给养。萨尔浒以东已经没有敌人,李定国的前锋团很快就出了萨尔浒,来到抚顺附近。

抚顺是清军后方,鳌拜不久前刚率领大军从此经过,去山里作战。

在抚顺守军看来,鳌拜很快就要获胜,后方敌人就要被肃清了。

关键前不久,鳌拜从这里送往盛京的战报,也是这么讲的。

抚顺守军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鳌拜会战败身死,那可是他们大清的顶梁柱,护国公,太子少保,第一勇士。

再说守抚顺的,都是地方治安部队,本身警惕性就不高。

子夜时分,萨尔浒方向枪声大作。没多久,山里就跑来无数人马,到了城下,大声叫喊,要守军开城门。

守城参领急忙蹬城头查看,但见城下火把光影里,密密麻麻站的都是清军。

原来是西北军在赫图阿拉增兵,击败了鳌拜大军,败兵跑过来了。

城下清军服饰不错,正是鳌少保的满族精锐,说的也是满语。此刻山里呐喊声响成一片,似有无数敌军就要追杀而来。

参领扶着城墙垛口大声问道:“鳌少保何在?”

第603章 抚顺不保盛京危急 关键时刻就出叛徒

听城上参领询问鳌拜,城下一个清军佐领大喊道:“鳌少保已为国尽忠了!你再不开城,我们也得被敌军的火枪给打死!”

另一个佐领喊道:“敌军有数万,你放我们进去,我们才好帮你守住城池!不然,我们跑盛京去,你自己那点人马,能守住抚顺吗?”

参领这时候哪有心思守城?自己手里这点治安军,还不够西北军塞牙缝的呢!

既然你们是清军正规军,服饰对,语言也对,那还有什么说的?你们就进来守城吧。

你们守城,我去盛京报信要援兵哈,这抚顺是盛京重要门户,丢了可不得了!

城门一开,你还报信,老实在这儿呆着吧!

得,偷鸡不成蚀把米,参领自己也没处跑了。

他就纳闷,怎么这西北军也会说满语呢?

那是,王烁胸怀天下,视各民族为一家,他专门培养的满族军官多着呢。

别说满族,就是蒙族,朝鲜族,藏族,连哈萨克、罗刹的人他军队里都有。

将来他得了空,灭了满清,这些人都有用处。

灭满清,满族军官就用上了,灭其他地方,其他族军官也能用上。这是后话,暂且不提。

李定国兵不血刃,轻松占领抚顺。

没几天功夫,天上就来了大团的乌云,黑压压的就奔着抚顺城内落下来了。

李定国在望远镜里看着,心说王烁是真能整啊,这得多少热气球才能组成这么大的阵势?

好么,数都数不过来啊!

好几百呢,你数的过来吗?这才是第一批,很快第二批就又来了,士卒、武器弹药,什么都改空运了。

王烁要一千热气球,李天俞知道他干什么使,当然也知道这玩意儿弄越多越好,他超额完成任务,一口气给做了两千个。

嗬,这下把王烁乐的,那什么,你继续做,实在有富裕,我准备研究怎么用多个热气球一起,把大炮给李定国运过去。

李天俞一扑棱脑袋,就这些了,没了。好么,还越多越好,就算有更多的热气球,我上哪儿给你淘弄燃料去?

玉门关那那点石油都采光了,没石油拿什么做煤油?

你怎么这么笨呢!煤油,煤油,顾名思义,煤炭也可以提炼煤油嘛!

这个我知道,可是还没搞成功呢。要不大将军您亲自回去给指导指导?

我这正玩的高兴呢,哪有功夫和你提炼煤油玩?

玉门关那儿不没了吗?没关系,你只要深井钻研究成功了,我告诉你到哪儿弄石油。

咱们国家石油有的是啊,就这满清占着的地盘,黑龙江西南,有个叫萨尔图的地方,那里就有。

还有山东沿海,黄河入海口那里,也有,对了,河北也有,那个离地面太深,咱们弄不出来哈?

对了,新疆克拉玛依,那儿也有!

得,得,您别说了,您是算命先生啊,还是神仙啊,怎么没有您不知道的?

坏了,一高兴,说秃噜嘴了。

王烁这儿高兴的手舞足蹈,盛京城里的索尼可要了命了。

这还琢磨着万一苏克萨哈在南边守不住,他带着大家往鳌拜那边跑呢。

好么,鳌拜就要战胜的军报还在他书案上放着呢,盛京的东门户抚顺丢了!

直到大批的热气球降临抚顺,在盛京城门楼上都能看着了,他才知道抚顺丢了。

鳌拜不说马上就要消灭赫图阿拉的西北军,打胜了吗?这怎么一下就让人家打家门口上来了?

终于,漏网的败兵翻山越岭的跑回来了,他这才闹明白,鳌拜把自己性命都给弄没了,全军覆没!

败兵怎么这时候才跑回来?大路让李定国占了,他们不敢走啊,只好翻山走小路。

这大冬天的,能从小路跑回来的,十个没有一个,不是迷路冻死了,就是让山里的野兽给抓去吃了,能跑回来就不错,您知足吧!

这抚顺都丢了,盛京就两万人马,如何守得住?

索尼赶紧让人通知苏克萨哈,让他往回调兵守盛京。

苏克萨哈一琢磨,盛京在大平原上,一点险阻都没有,守个屁呀?

光指望城墙坚固了,那哪儿成啊?西北军有大炮啊,你那城墙能架住大炮轰吗?

要不您别守盛京了,带着大家伙儿来我这儿,咱们一起蹲壕沟得了  尼一想,那可不成,我有看护皇宫的任务啊,这皇宫可不能让王烁好好的给得了去。

再说了,你那壕沟都是向南防御的,人家都从北边,从你屁股后面打过来了,你那壕沟就不起作用啦!

苏克萨哈再一琢磨,索尼说的也有道理。可没了壕沟,南面的西北军不就过来了吗?到时候人家南北夹攻,咱更守不住啊!

索尼说也是哈,那怎么办呢?要不你调一半人马进盛京,一半人马守壕沟?

苏克萨哈说我这就这点人马,守壕沟都捉襟见肘,再抽走一半,我就没法守了,不成不成。

索尼说你这人,怎么顾头不顾腚呢?你屁股都让人家打烂了,光护着头有个屁用!

两个人你来我往斗半天嘴,还没弄明白该守那儿,李定国的部队已经出抚顺,到达盛京城下了。

盛京外围那点游动兵力,根本不够人家玩的,火枪军一个团一个团的排成方阵前进,敢抵抗,一通火枪过去,渣都不剩!

苏克萨哈一看,这特么哪儿恐怕都守不住!不听说王烁优待俘虏,连豪格现在都活着吗?干脆,老子投降王烁得了!

我手里还有三十万军队,还有条件可讲,只要王烁答应我保全我的荣华富贵,就投降他了。

不用攻打坚固的壕沟,王烁当然愿意答应苏克萨哈投降了。

这小子意志不坚,说明他还有教育好的机会。

王烁答应苏克萨哈,投降之后,按西北军中将待遇,绝对可以吃喝不愁,家眷、妻妾子女,统统予以保护。

苏克萨哈和手底下亲信军官一商量,暗中将死忠满清的军官先给逮起来,然后他悄莫声的投降了。

这时候索尼还在盛京组织防御呢。李定国虽然火枪军空运过来了,可大炮弄不过来,盛京城墙又高又厚,急切间他也没辙。

好容易抵挡住李定国的进攻,索尼刚松一口气,好么,西北军从南面铺天盖地的杀过来了,还带着大炮!

这怎么回事这是?

第604章 覆巢之下无完卵 大清忠臣亦有数

索尼在盛京正着急忙慌的堵东边李定国这个口子。

兵力有限呀,捉襟见肘的好容易算是把李定国挡在城外,南面西北大军铺天盖地就杀过来了。

索尼就纳闷啊,南面有壕沟啊,固若金汤啊,苏克萨哈怎么搞的,怎么让西北军打到京师了?

他哪儿知道,苏克萨哈背着他投降了。

索尼一看,李定国没大炮,人也少,他还能挡住。

南面李过的第一集团军有大炮啊,而且人家有五十万大军!

兵过一万,无边无沿;兵过十万,铺天盖地呀!五十万大军,那是黑压压望不到边际,立马就把盛京给围了个水泄不通。

偌大的盛京,让人家大军给四下里一围,就跟汪洋大海里一叶轻舟差不多,不用人家进攻,自己个儿就风雨飘摇了。

索尼彻底泄气了。不过他不像苏克萨哈那般没出息,打不赢就投降。

他回家收拾收拾,穿戴整齐,直接就奔皇宫去了。

来到皇宫,进的笃恭殿,打眼一看,范文程等一班老臣早就在那儿了,还带着不少自己的家眷,好多女子小孩,正在那儿哭哭啼啼的抹眼泪呢。

索尼看的心里难过,上的殿来,跟这些个老臣一一拱手打招呼。

这些人这时候来到这儿,都是要最后为大清尽忠,他们都是大清的忠臣呀!

大殿正中,摆着七八口大大小小的棺材。

甭问了,这是圣母皇太后,博儿济吉特·布木布泰,也就是大玉儿,还有她那儿子,顺治皇帝,皇后以及几个皇子们的灵柩了。

他们按照事先筹划好的计划,在盛京没法坚守的时候,就服毒自尽了。

看着这几口棺材,想想大清到了最后时刻,索尼不由老泪纵横,失声痛哭。

他这一哭,大殿里其他人更哭的欢了,结果是悲声一片。

范文程就劝索尼道:“国公节哀吧,咱趁着王烁还没进城,把该干的干完。待会儿,咱们黄泉路上一道哭也不迟啊?”

索尼止住悲声,令太监在丹樨之上,宣读顺治帝遗诏。

遗诏当然不是顺治自己亲自写的,是清廷有学问的文臣,根据皇上和皇太后的意思,早就拟定好了的。

洋洋洒洒几千字,无非就是回忆大清历代祖先如何英勇,创立国家如何不易。

最后,就是罪己诏的形势了,什么言行不谨,上干天咎之类的话了。

后面还没完,又把建朝至今这些个名臣都给夸奖一番,肯定成绩,大加褒奖。

这些名臣里,不仅有索尼、范文程这些始终忠于大清的臣子,连多尔衮、豪格、阿济格这些人的罪名也都给赦免了,肯定他们的功绩,指出,没有他们,就没有大清曾经的辉煌。

真是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呢。

还有那些投降过来的前明降臣,什么孔有德、耿仲明、洪承畴、祖大寿兄弟、吴三桂等等,也给全说成弃暗投明,大清一代名臣。

这就有点拉人下地狱的阴险了。

听着太监宣读汉人忠臣,索尼不由扫视一眼大殿,看看这些汉人忠臣来了几个?

嘿,除了范文程是汉人,其他他还真没瞧见。

这些个混球,朝廷封给你们高官厚禄,让你们享尽人间的荣华富贵,到了儿你们还是不忠于大清!

特么的养条狗还知道报恩呢,养你们纯粹就是浪费粮食!汉人就是养不熟的狼啊!

这汉人里,就是范文程还真心不错,对大清可谓忠心耿耿啊!

宣读完遗诏,索尼对范文程说道:“学士是汉人,相信王烁不会难为学士,大可不必走这条路啊?”

范文程苦苦一笑说道:“自古德者得天下,在范某眼睛里,是不分汉人满人的。

明帝无道,天下苍生难活。我大清太宗皇帝,聪明敏慧,心怀良善。在文程看来,实有德之君也。

可惜天不假人,可怜我太宗皇帝英年早逝啊!

我当今圣上,亦有太宗皇帝遗风,心地和善,怜悯众生,此有德之君也!

若假以时日,习得汉人文化之精髓,勤政爱民,又何尝不会是一个好皇帝?

这天下,不管谁来坐,只要他对百姓好,让百姓活,又何必强分的什么满人、汉人?

满人虽残暴,可非代代残暴。只要进入中原,稳定天下,渐渐汉化,习得文明,终归会与汉人无异。

在这点上,文程自认扶保大清,文程无过!

然天要弄人,岂人可抗衡哉?

大清未出关时,吾未闻王烁;出关之后,亦不知王烁。

直至击败李自成,天下将唾手可得之时,那个王烁突然凭空跳出来,横扫宇内,釐清四方,实始料不及也!

倘文程知中原有真命天子在,又焉肯鼓动朝廷,挺进中原,进关涂炭黎庶?此实非文程之过也!

如今,木已成舟,文程恐要背一世骂名了!文程不服啊!

即得骂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