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清坑你没商量 >

第265部分

大清坑你没商量-第265部分

小说: 大清坑你没商量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要真心拥护政府,愿意为解救天下穷苦百姓战斗,政府就一视同仁,不分任何民族。

可这深山里的百姓,民族也太多了,甚至有些连自己是什么民族,自己都搞不清楚了。

说出来的语言五花八门,既不是满族语也不是汉语,也不是朝鲜语,好多语言都是混肴的,什么语都有,得四五个不同民族的士卒凑一起,才能多少整明白点对方说的是什么。

反正听不懂就用手比划,这些百姓逐渐就明白了他们是谁的军队,为什么来到这里了。

当然是为解救像他们一样的穷苦人才来到这里呀。

于是,山外现在是个什么情况,满清地盘上怎么样,王烁的地盘上人们又是怎么生活的,大家就都明白了。

好多百姓就问,等王烁大军消灭了满清,他们将来可不可以出去,和平地上的百姓一样生活呀?

当然可以啦,现在经历了这几十年战争,平底上人口也绝对匮乏,到处都缺人啊。

其实这些百姓,他们的祖先也是为了逃避战乱才钻进这深山老林的。

他们各民族都有,有几百年以前就逃进来,过了好几代的,也有最近几十年才过来的。

所以,经过多年的相互融合,这就是一个民族和语言的大杂烩。

他们的语言各民族都有,还有许多词汇和发声是属于更远的古代的,也怪不得大家听不懂。

深山里环境恶劣,百姓们生存其实很困难。与世隔绝,没有衣服穿,只能冬天穿兽皮夏天穿树叶,生病了或者意外受伤,被野生动物咬伤,没有人给看病,只能等死。

说白了,这就是一群野生人类。看到非洲和南亚丛林里的野生部落没有?基本就是那个样子,甚至连那样都不如。

东北寒冷啊,生活条件更加恶劣。满清在没有占领辽东平原之前,基本也就那个样子,您可千万别让他们开化以后写的史书给迷惑了,以为他们过去生活的多么美好,穿的跟电视剧里那么光鲜,东北大森林多么美丽。

旅游可以,真正生存,在古代人类的科学技术条件下,那是无法想像的。

要不努尔哈赤非憋着要冒着生命危险接近汉人,想着法儿从大山里出来呢,穷啊!

穷成什么样?为争一副从山外弄来的明军士卒使用的弓箭,两个部落能打个头破血流,相互仇杀上百年,您就自己个儿琢磨去吧。

西北军部队接收了这些百姓,第一件事儿就是给他们想法洗澡,先把他们身上穿的兽皮给拿火烧了。臭气熏天不说,满了虱子啦,放火里噼啪作响啊!

洗干净了,给他们换上部队的棉军装,把在头上都滚成一团,实在分不开的头发给剃了,这才看着像个人样。

要么满清非要剃头,只在脑瓜顶上留金钱大小一点头发呢,现在您明白了吧?怕让头上的虱子给吃了!

那木头澡盆子,一个人进去洗一遍,好么,水变石油了,全黑了!

这些人一辈子是不洗澡的,身上那皮硬的都结痂了,蚊子都咬不穿,怪不得他们大夏天在老林里打猎埋伏不怕蚊子叮呢!

西北军的士卒对待百姓那是没的说,不怕麻烦。把他们都捯饬干净,然后再给他们看病,治伤,把这些人感动的,眼泪哗哗的啊。

他们总算是遇上千古未有的,真正是属于百姓自己的好军队了。

好多壮年百姓就主动要求加入西北军的队伍,帮着他们打满清那帮不是人的玩意儿。

加入队伍不行,这得等打跑满清,政府的政工队过来才行。帮忙可以,做向导,和当地人沟通,反正能做什么就做点什么吧。

这些人淳朴啊,白吃着人家的,心里不得劲,不让他们做他们都大人孩子的抢着干。

就这么着,一路前行,一路夹带沿途百姓。一开始语言不通困难,后来有了当地百姓帮助,越来越顺利。

有些部落,根本就不在行军路线上,可当地百姓过去一说,直接就都跑来了,他们也都受满清压迫呀,不愿意当奴才才跑进深山里来的。

后来跟随的百姓越来越多,李定国都担心,照这么着下去,他们带的这点粮食,不等走到赫图阿拉,就都让来投的百姓给吃光了。

好在百姓也有收藏过冬的肉食,掺合上部队带的炒面,节省着吃,坚持了一个多月以后,总算到达了赫图阿拉附近。

赫图阿拉老城并不大,方圆不足十里,里面住着的,都是满清贵族,普通穷百姓是没有权力住在城里的。

他们基本上是奴隶制度,奴隶们被放到城外爱新觉罗氏子孙们的庄园里,在满州兵丁的看押下,狩猎、种地,养活城里的贵族。

城里,除了伺候主子们的少数奴才,就都是有身份的主子了,大都是努尔哈赤的亲戚和一族。

李定国命令全军在五十里以外的山沟里悄悄集结,然后带上侦查大队,趁着夜色掩护,悄悄接近赫图阿拉老城,侦查敌情,研究进攻方案。

他打算先事先摸清城外贵族们庄园的分布情况,利用夜色掩护,把这些庄园悄悄拔掉,然后就全军进攻城池。

第585章 破庄园解放奴隶 早暴露老城难下

赫图阿拉老城已经没有多少人了,大部分在满清拿下辽东之后,就跟随努尔哈赤下到平地去了。

留在这里的,大多是年老体弱和习惯了这里的生活,不愿离开的老人。

连贵族加上奴隶,不足一万人,另外还有盛京派来保护粮草辎重的一个都统带着的三千骁骑营。

贵族们的庄园一般离着老城十几里地,均匀分布在西边的盆地上。平时贵族们派十几个家丁看守着庄园里的奴隶,除了来要种的粮食和打到的猎物,很少过来。这大冬天的,他们就更不过来了。

摸清庄园的位置之后,军长牛方亮下达命令,各部队分别行动,一个营负责一个庄园,尽量不要开枪,同时行动,将庄园里的家丁解决掉,释放出那些受苦的奴隶。

好多跟随着部队的百姓,都是从这些庄园里逃跑出来的。听说部队要打庄园,都主动带路,跟着部队前去。

后半夜,部队带上满清贵族们过去的奴隶,冒着没膝的积雪出发了。没有分配到任务的部队,则做为预备队,随时防止意外发生。

行动十分顺利。庄园里的家丁做梦都不会想到,在这深山里的大后方,会出现西北军的军队。

他们的主要任务,就是防止奴隶逃跑。可这大冬天里,大雪封山,奴隶们穿的单薄,你就是放他们出去,他们也不肯跑。

跑出去四下里雪白一片,方向都没法辨识,用不了一个时辰就会被冻死。

家丁们这个时候,都猫在有火炕的屋子里呼呼大睡,奴隶们则在一点火星没有的破屋里,互相挤在一起取暖,怕被这寒冷的夜晚冻死。

即便如此,第二天天亮,又不知道有谁会再也无法睁开眼睛。

满清贵族们是不在乎奴隶们的生死的。他们的八旗在打仗,他们的子女和亲人就在八旗军里。

打仗没有饷银,可分东西呀,金银、土地,女人,当然也包括俘获的男子。

奴隶们死了,前方的亲人分得的强壮奴隶就会被送过来,代替死去的老弱病残,比养着这些身体累完了,不能干活光吃粮食的病鬼强多了。

当西北军杀掉看守的家丁,解放出奴隶们的时候,奴隶里面竟然有汉人,他们是过去的明军。

更多的,则是被抓来的中原百姓。他们的幼年子女被清军杀掉,女儿、妻子被清军分掉,成为满清贵族们的玩物,甚至被活活折磨死。

看着奴隶们的惨象,听着他们遭受的苦难经历,西北军的士卒们愤怒了,那些奴隶更加愤怒。

听说西北军要攻打赫图阿拉老城,奴隶们抄起能用来杀死敌人的,任何形式的武器,跟着西北军就走,拦都拦不住。

李定国原本计划天亮以后再设法偷袭城池,奴隶们等不了,他们的妻子、女儿,正在城里遭受满清贵族们的折磨呢!

于是,奴隶们踩着积雪,漫山遍野的就冲向了赫图阿拉老城。

李定国一看局势失控,也只得下令部队跟着进攻。

这个城池,以前是努尔哈赤以及他的祖先们占山为王的山头。后来随着势力的增大,前明拿他们没办法,他们也就下到平底上来了。

因此赫图阿拉老城的东面,是一个地势险要的山头,西面则是一块平地。

外城沿着老浑河的支流修建,东西长十里,南北宽六里,把原来占山为王的山头也给包进去,利用了原来的险要所在。

内城是黄带子们居住的地方,方圆二里,在山东面的平地上。

雪夜反射光线,城上骁骑营的守军老远就看到了向外城跑过来的奴隶,奴隶后面跟着许多从山里下来的军队。

虽然隔的远,看不甚清楚,但对方是敌人这个毋庸置疑。

守军立刻报告了守城的都统。都统看到对方不下万人,大吃一惊,急忙下令关闭城门,士卒上城防御。

冬天城外积雪厚,不利于战马野战,再加之对方人多,都统不下令出城接战是对的。

同时,他感到事态严重,派了一队士卒去沈阳向满清朝廷报警。

奴隶们冲到护城河附近的时候,城门已经关闭。

此时护城河早已冻的结实,奴隶们越过护城河,呐喊着继续前进。

满清士卒已经配备了火枪,看看奴隶接近城门,进入火枪射程,都统立刻下令开枪。

随着清脆的枪声响起,城头上冒起一片蓝色烟雾,城下大批奴隶扑倒在地,红色的血液染红了城下雪白的原野。

站在远处的李定国,在望远镜里已经看到了这一切。

无组织无纪律的奴隶这一通胡闹,把他偷袭的计划完全打乱了。

清军手里有火枪,城头上有大炮,强攻必然造成较大伤亡。

他手里士卒有限,还要在拿下城池之后,坚守到明年开春,王烁派大军过来。

他只得下令,鸣号撤退。

随着山坡上呜呜的号角声响起,西北军士卒迅速退入了山中。

奴隶们见伤亡了许多人,西北军也退走了,被愤怒冲昏的头脑渐渐冷静,也随着西北军退入山中。

敌情不明,清军都统也没有下令出城追击。

他只有三千士卒,防守整个城池困难,只得去皇亲国戚们居住的内城,找留守的王爷商量对策。

那留守王爷是努尔哈赤一辈的老王。听了都统汇报,半天没整明白怎么回事。

按说这老城附近已经没有大的敌对势力了,这大军是从哪儿冒出来的呢?

难道,当今圣上的沈阳城失陷了,王烁大军打到家门口来了?

都统道:“这不可能!要是这样,咱们的兵早该退到这里来了。”

那王爷也觉得都统分析的有理,可不可能的事儿就在眼皮子底下发生了,总得有个原因吧?

都统分析道,这可能是山里的朝鲜人或者是北边女真各部,打听到咱们老城防守空虚,又积攒着许多粮草辎重,趁机跑来捡便宜来了。

老王爷觉得这个解释也有点牵强附会。爱新觉罗氏已经称帝,势力都过了北边的黑龙江了。

这些女真部落也要受管制,他们那点能耐就敢造反,来抢大清的老窝,这不活的不耐烦了吗?

但不管这是些什么人,得先保证老城安全再说。

老王爷派人挨家挨户通知,凡成年男子,能拿的起弓箭刀枪的,立刻跟随都统上城防御。

不大的功夫,城内集结起三千老弱,纷纷拿起武器上城防御。

这时候的满清贵族,深山围猎的本领还在,无论老幼,人人都能开硬弓,上战场厮杀。

李定国这下发愁了。赫图阿拉老城易守难攻,如果不能迅速拿下来,待满清大军赶来,他这两万人马,就得交待在这城外的冰天雪地里了!

第586章 形势严峻困城下 不破城池势难存

被解放奴隶们的擅自行动,彻底打乱了李定国偷袭赫图阿拉老城的原定计划。

他已经来不及去怪罪奴隶们了,那个对现在的局势没有什么用。

自己只有两万人马,经过长途跋涉,所带粮食已经告罄,拿不下赫图阿拉,这些人马就得饿死在这冰天雪地里!

更严重的是,自己的军队已经暴露,沈阳方向离这里只有三百余里。满清得知老城遭袭,必定会派兵来援。

那时候,自己如果还拿不下老城,在这城外的荒郊野岭里,恐怕逃跑都没有机会。

他带的是步兵啊,满清来援,自然要用速度快的骑兵。步兵如何跑的过骑兵?只有现在就迅速撤退,他也许还能逃过全军覆没的厄运。

可撤退也没有粮草可吃,又带着许多沿途来投靠的众多百姓。满清骑军如果紧追不舍,恐怕他还是无法全身而退。

想想自己在王烁面前夸下海口,还自吹自擂的说自己善于打山地战。这下可好,灰头土脸的回去,怎么有脸见人啊!

不能回去!就是死也得把这赫图阿拉给拿下来!

他把高级军官都召集到一起,大家蹲在雪地上,围在他周围,他开始布置强攻赫图阿拉。

军长牛方亮和副军长冯绮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