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清坑你没商量 >

第241部分

大清坑你没商量-第241部分

小说: 大清坑你没商量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烁本来就是打算来气济尔哈朗的,济尔哈朗死了,他就改气遏必隆了。

就是要让这小子知道,我根本就没打算拿你当对手,你们满清也不配做老子的对手!

和你们打仗,老子就权当小孩过家家玩呢,我气死你!

李岩和李定国意识到自己的话所有人都听得见的时候,话早都说出去了。

两人都吃一惊。李岩很聪明,他立刻就明白,王烁这是要瓦解清军的士气呢!

他接过李定国手里的话筒,大声道:“传令各集团军司令,据各集团军防守地域,在京师各门均布置十万火枪军,严防遏必隆狗急跳墙,开城出逃!

只要不放下武器,出城逃跑者,无论人众多少,皆射杀之!”

王烁笑了,这李岩还真行,居然能猜到他要干什么。

他示意通信兵关掉话筒,然后对李岩笑道:“各门十万火枪军,那就得九十万!你可真能吹!”

李岩客气道:“这个在下不敢和大将军比。大将军都能请来天兵天将了,我把火枪军夸大三倍,只是小巫见大巫而已。”

李定国就想笑。看来,无论怎么老实忠厚的人,跟王烁久了,也要变成滑头和吹牛大王!

王烁看出李定国的心思来了,把话筒从李岩手里拿过来递给他道:“晋王殿下,你也吹两句?”

李定国摇头道:“这个在下不会,还是你们二位继续吹吧。”

王烁笑道:“客气什么呀,要不我把你吹牛的事儿替你说说?”

这男人只要好喝酒,就一定能吹牛。李定国和王烁没事干就凑一块喝酒,难免有话把落到王烁手里。

李定国听王烁要揭自己老底,急忙一把抢过话筒,心说什么话到你嘴里还不彻底变了味?我本来说个一,到你嘴里就变十了,还是我自己吹吧,不用你添油加醋。

第536章 不分民族分阶级 青出于蓝胜于蓝

李定国拿了话筒道:“城内清军听着!我乃江南晋王李定国!

不过,我现在已经和王烁大将军合成一家了,不是晋王了,是西北军副总指挥了!

大将军爱民如子,要建立一个集我华夏所有民族于一体的大同世界。

在大将军建立的新国家里,所有民族都是互相平等的,不止汉人,也包括你们满洲人、朝鲜人和蒙古人,我们都一样,都是平等的!

这个世界大的很,足以容纳下咱们所有民族的百姓共同好好的生活!

你们城内所有的官兵,只要放下武器,好好的投诚过来,都可以得到优待。

想回家的,西北政府会给你们发路费,让你们好好回家。

想和我们一样,为这世界所有的土地都变为西北政府一样的土地,让土地上的黎庶,都像西北政府土地上的百姓那样,不分民族,都不再受坏人官府欺压,过上幸福生活奋斗的,还可以和我一样,参加西北军,去打垮那些欺压我们的官府和地主老财,把这天下都变成西北政府的,人人平等的天下!

我和延平王郑成功的的江南兵,一百多万人,现在已经渡过长江,向辽东前进了!

用不了多久,辽东、朝鲜、蒙古,都将成为西北政府治理之地,那里的百姓,也会和西北政府土地上的百姓一样,可以过上幸福生活了!

你们在这里抵抗,已经毫无意义!

你们也要想一想,你们为什么要抵抗西北政府,你们是在为谁卖命?

你们大多是穷苦百姓,受尽官府老爷的欺压,现在却为他们卖命,来抵抗前来解救你们穷苦百姓的西北政府,这不是不分敌我吗?

放下武器,投到真正为你们打天下的西北政府来,才是你们唯一的出路!”

嚇,李定国这一套长篇大论,把王烁听的的一愣一愣的。

行啊,看来,这李定国觉悟提高的满快嘛!

那是,自拿下江南全境以后,李定国就在苦苦思索如何改变这个世界,只是限于他的见识,无法自己找到一条改变这世界的,真正可行的道路而已。

到西安学习之后,他明白了王烁的建国思想,眼前豁然开朗,一下子就明白自己错在哪儿了,甚至连他义父张献忠错在哪儿他都明白了。

正如在黑暗里苦苦摸索,寻找光明,乍一看到光明,他必然全力向那光明前进,任何外力无法阻挡!

因此,李定国是进步最快的,也是理解王烁的建国思想最快的。

王烁心里在琢磨,照这样下去,解决掉满清以后,李定国完全可以独当一面。

可以给他一支大军,让他自云南出发,沿着他在过去历史里败退的道路,一路向西向南,去把那边所有的土地收归华夏,一直到大海!

李定国这个名字,将永远不再代表失败,代表的,是为华夏开疆拓土!

没准儿,他不光可以收复整个东南亚,连阿三的地盘,将来也会改姓华夏了。

嗯,李定国收复东南亚大陆,还可以策应将来郑成功去打南海群岛。如果拿下南海群岛顺利,就不会再有什么新西兰和澳大利亚了,都将成为华夏领土!

还有那个美洲,要不要给欧洲人留建立那个邪恶国家的机会呢?

肯定不能给他们机会呀,省得他们将来建国,四下里捡漏,哄着别人打架,然后他最后出来,横插一杠子发战争财,然后靠着无赖和不讲理做老大,欺负世界上所有不尊他当老大的国家。

正意淫的高兴,李定国那边没动静了。

王烁看着他问道:“这就讲完了?”

李定国有些不好意思,笑笑道:“在下跟大将军时间短,这吹牛的本事还没练好,实在是不会吹呀。”

“呵呵。”王烁笑了,心说你这还叫不会吹呢?你这都快青出于蓝胜于蓝了!

王烁夸他道:“不错不错,吹到这个水平,当副总指挥都有点屈才了,比咱们李总指挥会吹多了!”

李岩一挥手道:“别在这儿丢人现眼了。西北军三大军事最高统帅,闲的没事干,跑到前线吹牛玩,也不怕众将笑话,还一个劲儿的自吹自擂!我走了,不和你们玩儿了!”说罢自顾自走了。

底下几个通信兵脸都憋红了,心说幸亏宋参谋长没来,这位如果也在这儿,咱们非憋不住笑出声来不可,那就麻烦大了!

王烁看看他们几个,训斥道:“想笑就笑出声来,别特么憋着!”

看这几个家伙真要笑,严肃了脸道:“嘲笑最高长官,后果自负!”

这几个人算是倒大霉了,您这是让我们笑啊,还是让我们笑啊?

王烁道:“赶紧干正事儿,把我写的那东西,用汉、蒙、满、朝四种语言,给我绕着北京城朗读,要快!”

这几个人立马不笑了,任务繁重啊,赶紧忙活吧。

于是,这一整天,北京九门轮流响起了扩音器播放的,王烁大将军亲自写就的,《规劝清军投降书》,四种语言轮着播,保证每一个人都能听懂。

王烁为什么夸李定国进步快,觉悟高呢?就是因为李定国说的,正是他写就的那份《规劝清军投降书》里面的中心内容。

真是英雄所见略同啊,他能不夸他吗?

这么着闹腾,城里边遏必隆受不了啊。这大喇叭,声音震耳欲聋啊,你想听也得听,不想听也得听!堵着耳朵也不管用!

那大喇叭在西北军战壕那儿呢,你枪打不着啊,大炮也够不上,干着急没办法!

没了粮食,士卒本来就人心惶惶,王烁再这么一折腾,这城是甭打算守了。

现在,遏必隆看看四周士卒看他的眼神儿都不对了。

怎么呢?按西北军喇叭里说的,他遏必隆是欺压士卒的坏官府,邪恶满清朝廷的贵族代表啊,而那些士卒,则是被他欺压的穷苦大众,他们是敌人啊!

原先,他还有满人可以依靠,靠满人防备着其他族的士卒起异心。

这下好,经王烁这么一给他们划分阶级,不用分民族了,只分穷苦百姓和不劳而获的剥削阶级,他遏必隆要变光杆司令了!

这么闹下去,根本不用王烁的西北军动手了,估计今儿晚上,他们自己就能打起来!

第537章 开会一天议对策 外面已经变了天

王烁这招忒损了,一下就把满清贵族给划到所有士卒对立面去了。

估计这会儿济尔哈朗重新活过来,也能让他活活再给气死回去!

遏必隆就更不行了,他现在看着谁都不放心了。

他的亲军包衣奴才们也不行啊,那也是劳苦大众,更是他剥削和欺压的对象,更应该造他的反!

关键是这大喇叭一广播之后,他感觉包衣奴才们和他说话的腔调都和以前不一样了。

眼里没有了以前的温顺,脸上的媚笑也不对劲儿了,那是内心里对他的憎恨和仇恨给大喇叭勾出来了!

这些人原本也是好好的自由人啊,满清来了,占了他们的土地,抢了他们的妻女,还霸占了他们的身体,把他们变作了没有人身自由的包衣奴才。

要说不恨他,打死他都不信!

没有王烁的西北军,包衣奴才们有恨也不敢言,有仇也不敢报啊!

现在可好,城外西北军几十万大军给他们撑腰,要解放他们,他们能不造他的反,有仇报仇,有冤报冤嘛吗?

唉呀,怎么办呢?

这要压制不住,今晚上他就得脑袋搬家呀!

不光他要脑袋搬家,他的家眷、子女,估计也得让这帮“劳苦大众”给杀个一干二净!

想到这里,遏必隆后脊梁骨都一个劲往外冒凉气呀!

这个王烁,忒坏了!这些道理他都怎么琢磨出来的,这煽动性太强了!

遏必隆意识到要坏事,他等不到天黑了,他得赶紧召集满人军官,开会研究对策啊,不然脑袋非搬家不可!

那些满人军官也没有办法,有些甚至觉得王烁说的很有道理。

凭什么我们就得一辈子受穷,受你们压迫啊?还不如跟着王烁造反呢!

王烁算是为穷人造反找到了纲领性的理由和目标。

当年伟人也正是凭着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国情土洋结合的这种理论,发动起来中国所有的农民阶级,彻底打倒了在政治上执迷不悟,愚蠢透顶的蒋大总统,让他有苦说不出来,永远站在了人民的对立面。

遏必隆比蒋大总统就差得远了,想对抗这种极具煽动性的理论,犹如蚍蜉撼大树,螳臂当豪车啊!

后来,大多数军官,特别是下级军官,都支持投降王烁,要不然死路一条!

王烁毕竟不是南明那些抗清将领,抓住满人就杀,他自己刚才不说了吗?满汉蒙朝他都一视同仁。

投降了说不定咱还能保住性命。抵抗到底,不用西北军攻城,今晚上估计咱们就得脑袋搬家!

遏必隆是不愿意投降的。他属于满族高官,投降了,即便王烁兑现诺言不杀他,他也不会再有什么自由了。

他早就听说了,在斜谷道被王烁俘虏的豪格,巴布泰一班人,到现在还给关着呢。

听那边过来的人说,是接受新政府的教育,什么时候真正悔过自新了,什么时候就会放出来。

放出来也没有荣华富贵了,只能跟普通老百姓一样,靠卖力气挣钱养活自己。

那样的日子,还不如直接给杀了舒坦呢!

而且,遏必隆认为,豪格即使“悔过自新”了,王烁也不会放他。

说放他,只不过是一个哄孩子不哭的诱饵,让他抱着点希望,省得想不开抹脖子。

至于王烁为什么舍不得豪格死,要留着他,遏必隆就想不明白了。

所以,遏必隆觉得,他投降,最好的结果,也就是跟豪格似的,让人家给圈禁一辈子,那还不如死了呢!

他的最好归宿,还是从北京城里突围出去,返回辽东,继续当他的“剥削者”。

那些不想投降的满清军官,大多是高级将领,他们和遏必隆的想法大致差不多。

愿意投降的,当然是出身“劳苦大众”的下级军官,虽然他们占多数,但迫于上官的压力,还是有不少人不敢表达自己真正的想法。

最后,反对投降,设法突围的意见占了上风。

突围可没那么容易,没听见李岩下的命令吗?一个城门就十万火枪手,你从哪个城门出去都是送死!

净瞎鸡巴扯,他哪儿有那么多火枪军?那是他吹牛吓唬咱们呢!

大家吵吵嚷嚷,会开了整整一天,仍旧没有拿出一个可行的突围方案。

天快黑的时候,外边包衣奴才进来了,回禀遏必隆道:“老爷,您这会还开呢,算了吧?”

遏必隆这个气,大胆!老爷们开会有你什么事儿?怎么说话呢这是?

包衣奴才嘿嘿干笑道:“您再在这儿待下去,外边儿城门就让士卒们挖开了,王烁就进城了!”

“什么?”遏必隆大吃一惊问道,“外边出什么事了?”

包衣奴才皮笑肉不笑道:“打今儿上午开始,好多汉军士卒就开始互相串通了。他们把好多不服的满人都给杀了。

这会儿功夫,蒙古人,朝鲜人都已经站他们一边儿去了,连大多数满人都和他们合到一块儿了。承天门都给他们包围了,您还不知道呢?”

遏必隆急忙跑到城楼大厅的门口往外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