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清坑你没商量 >

第238部分

大清坑你没商量-第238部分

小说: 大清坑你没商量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宋献策知道是什么东西做的了的时候,不由由衷对王烁伸出了大拇指。

明知道王烁这人不能夸,一夸就翘尾巴,他还得夸他。

汽油、白糖,这在新政府的地盘上,已经不算新鲜玩艺儿了,可谁也不会想到,这两样东西搀一块会如此厉害!

可人家王烁想到了,这人还了得啊?净想别人想不到的主意,一个比一个损!

看着地上的大火经久不熄,宋献策也突发奇想,对王烁道:“你这燃烧弹怕不怕开花弹炸?”

这回轮到王烁犯晕了,他没明白宋献策的意思。

王烁答道:“我哪知道它怕不怕开花弹炸?”随即就问道,“你没事儿干,好好的拿开花弹炸它干什么?”

宋献策道:“如果这个东西不怕开花弹炸,我们投下它的同时,接着投下开花弹去。开花弹爆炸,就会把瓶子里的液体炸的到处乱飞。

你设想一下,如果这东西到处乱飞,飞到哪里烧到哪里,那济尔哈朗有多少粮食够你烧的?”

诶?王烁一下反应过来。立刻让士卒爆一个玻璃瓶,待火烧起来,向着着火的地方投一枚开花弹。

开花弹爆炸以后,一堆火苗竟然变作了遍地大火!

王烁心里暗暗佩服宋献策脑子聪明。他能搞出这些东东,自然是因为他有现代知识。

人家宋献策从没接触过这些东西,仅凭着独自思考,就能想出几乎和他一样损的主意,这才叫聪明!

看着满地大火,王烁夸赞宋献策道:“参谋长果然比我损多了,关键时候,一个损招出来,就够满清活三年的!”

宋献策不理会他的调侃,严肃了脸色道:“有了这个东西,咱们现在的战争办法,必须做重新调整,得把这东西普遍运用到战争中!”

说完这个,才回敬王烁道:“要论损,大将军可谓天下第一,宋某给大将军敲边鼓都自愧不如。大将军莫要谦虚,这天下第一损的名号,自是除大将军之外,无人敢当啊!”

王烁不由哈哈大笑,说道:“这个都是用现成技术和材料做的,算不得什么。我还有更好的东西呢!将来,咱们可以做飞机,直接就在天上飞,比这不知要快多少倍!而且,飞机上可以安装机关炮,还能放大开花弹,跟炮弹一样,扔到地上就响!”

在他身后站着的吴朗西听了就一哆嗦,拉一把身边汤若望的袍袖,轻声用拉丁语说道:“咱们赶紧跑吧,不然他再让咱们鼓捣这什么飞机,咱们就没活路啦!”

汤若望一琢磨,要是大将军逼着他们做这么不靠谱的东西,那还真要把他们累死了!

轻轻一点头,和吴朗西两个人悄悄倒退一段距离,然后手牵着手,撒腿就跑。

王烁正吹牛吹的高兴,偶一回头,见好好的两个黄胡子老头突然不见了。

再一看,两人已经上了四轮马车,吩咐车夫赶紧跑,回科学院!

哎,哎,我说什么啦给你们吓成这样?回来,给我回来!

那俩家伙是拼命催促车夫快跑啊,对王烁的命令直接置若罔闻。

回来?回来你让我们搞飞机,这直接就不靠谱,还打算让不让我们活啦?

宋献策愣愣的看着这滑稽的一幕,终于憋不住,笑的直接直不起腰来了。

第530章 骑军武力不一样 八旗不是杂拌酱

济尔哈朗把自己囚禁在北京城里,城外到底什么情况,他是一无所知的。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古代打仗,通讯手段落后,在武器上他又吃亏,不这么干别无他法。

王烁的大军突然后撤的时候,他知道这是自己派出去的骑军管用了。

果然,骑军临走带了不少宫里养的信鸽,有信鸽飞回来,带来了消息,王烁在调集所有骑军,对付后方窜入的满清骑兵。

再后来,信鸽飞回来的就越来越少了。他知道,他的骑军处境一定是十分困难了。

骑军抽冷子还可以突破敌军火枪防线,留在家里的步军去冲火枪防线,那就等于是送死了。

他没有办法,只能在北京附近和西北军对峙,盼着他的骑军能像当初盘算的一样,可以彻底扰乱西北军的后方。

他想象的太好了,现实完全跟他的想象两码事。

派到西北军后方的骑军,大多是汉蒙朝三族百姓组成的队伍,满人实际占很小的比例,基本就是充当各级军官。

这样的骑军和满洲精锐是根本没法相比的。

真正的满洲八旗骑军,都可以使用张力在一百五十斤左右的马弓,那真是飞箭凌厉,无人可挡!

如果清末八国联军入侵,满人还有能使用如此大力弓箭的骑军,僧格林沁就不会在八里桥败那么惨了,没准儿还会把八国联军给赶到海里喂王八。

那时的僧王蒙古骑兵,都是蒙古牧人组成的军队了,早没了清初八旗的武力,骑兵连三十斤的马弓都拉不开了,弓箭杀伤力由原来的二百步缩小到不到十步。

更有甚者,大部分骑兵根本就不会使用马弓,在马上使鸟铳,这不瞎胡闹吗?

老余看了一部网络小说,讲男主专门穿越到八里桥战场,凭借现代指挥艺术,战胜了八国联军。

说实话,老余看不下去了。你领着一帮不会打仗的废物,去对付武器战术和武艺都比你高的高卢骑军和大英帝国殖民地的印度阿三有名的长枪兵,你用什么战术都打不赢!

哪怕你让男主提前穿越个两年,先把僧王手下这帮怂货都训练的会开硬弓呢!

或者你干脆把鳌拜的那十万正黄旗精锐搬清末来得了,保证能把八国联军给打回老家去,杀他们个片甲不留!

所以,僧格林沁不是被八国联军的火枪大炮打败的,那时候它的火枪军根本就没赶过来,落在后面了。

僧王实际是败在对方的骑兵手里,败的一点都不怨,这个有资料可查的。

为什么鳌拜十万八旗精锐可以大败郑成功的二十万骑军?就是这个道理。

所以,即便有火枪、大炮,王烁如果骑军不行,也不见得可以打赢满清。

“满人过万,天下无敌”这句话,不是没有根据。

王烁赢得战争,也是赢在骑军的建设上。

他的骑军,除却跟满洲八旗精锐一样有开硬弓的能力以外,后来有条件了,他还学习欧洲,对编制和战马的控制技术做了很大改进。

满人骑军打仗,都是不管不顾,撒马冲锋,靠的是高超的骑射技术和蛮力。

王烁的骑军不同,他们以连为单位,学习欧洲的控制战马技术,齐头并进,用集体的力量来对抗单兵作战习惯了的清军骑兵,在战场上占据了很大优势。

郑成功的骑军虽经过王烁的军官训练,但时间太短了,根本来不及把战马训练的那么听话。

这个得战马从小就开始教它,让它养成习惯才行。骑兵本人也是要如此长期训练,成为打仗时的本能。

王烁的骑军对满清骑军,不能像八国联军败僧王那些软蛋非专业骑军那样,那么容易,却相对占据着优势。

再加上他火枪和大炮的威力,真正的满清骑军精锐也无法和他的骑军对抗,何况这些杂拌酱一样的混编业余骑兵?

这些杂拌酱骑兵,碰上王烁的骑军,就如僧王对阵高卢骑兵,根本不是一个档次。

济尔哈朗也知道这一点,所以他才不用骑军和西北军直接对抗,而是采取了伸入西北军后方的游击战术。

他却没有想到,人家西北军就是打游击战起家的,玩这个你是学生啊。

他的游击战的想法,其实也不符合实际,也只能是想象,纸上谈兵。

信鸽这个东西,没有电影电视里说的那么神奇。它只能在窝里饲养,带出去可以飞回来,却无论如何不会飞出去主动寻找主人。

一般信鸽不从小人工饲养,它也不会认识主人,在外面,你吹什么哨子都不会管用,它也不会落下来。

那时候的专业饲养技术还没现在先进,就更弄不出听话的鸽子了。

所以,满清骑军只能在临走的时候,从宫里专门饲养鸽子的部门,带十几只鸽子,有事需要传递信息了,就放一只出去。

放出去的鸽子,还得不被人伤着,而且没有看上其他野鸽子。

如果它被人打下来吃肉了,或者半道看到个相好,你就别指望它会再飞回来了。

济尔哈朗只能从偶尔飞回来的鸽子那里得到一星半点的骑兵信息,却不能主动和在外面的骑军取得联系,发布命令。

鸽子逐渐的再不飞回来,他就知道他的骑军恐怕不能指望了。

接着,西北军重新发动攻势,居庸关失守,選亲王满达海战死,济尔哈朗便彻底绝望,退回北京城里,准备做最后的以死相搏了。

他在迁移中原百姓的时候,就命令士卒,把所有官家、商铺、私人储备的粮食,全部运到北京,在承天门前的甬道建粮库,储备至少够十年吃的粮食。

你王烁不是厉害么?我有的是粮食,还有坚固的城墙,我堵死所有城门和你靠了!

有本事你就打进来,打不进来我就和你靠下去,靠十年我都没问题!

你打进来我就和你巷战,士卒都打光了,我没办法了,我就把粮食点着,和粮食同归于尽!

所以说,他是抱着必死的决心的。当然好死不如赖活着,你王烁打不进来我也就不用死。

我不但不用死,我还得好好活着,等着关外的大清再次强大起来,然后杀回来,咱们再决一死战!

第531章 摄政王误判敌军 永定门神仙飞过

济尔哈朗退进北京城里,准备死扛西北军的强攻。

西北军那边却突然没了动静,没有发动他料想的强大攻势。

济尔哈朗就纳闷了,王烁这是要干什么呀?

他怎么突然就没了动静了呢?这是什么意思呢,也想和我靠?

嘿嘿,好啊,有本事咱们就靠,看谁靠过谁!

同时他也在猜想,王烁是不是要搞疑兵之计,在北京城附近故布疑兵阵,把大军偷偷调往关外去打顺治他们娘俩?那他守在这里,岂不是白白忙活了?

他不敢回城里了,天天和身边留下的将官、参谋大臣们坐在城楼上,举着千里眼观察王烁前方的阵地。

一连看了几天,从对方战线上显露出的人数编制和兵力配备上,他判断,王烁的主力还在这里,那他为什么不进攻呢?

看来,他一定也是头疼这坚实的城墙,他的炮弹打光了,恐怕也炸不开这城墙!

你既然不愿意撤兵和我谈判,那咱就靠下去吧,谁怕谁呀?

这济尔哈朗也是糊涂了。王烁既然已经称霸中原,除了满清再没有敌人。

前面咱说过了,古代打仗,绕过坚城去攻击敌人后方的办法不靠谱,除非你遇上崇祯朝那样的混乱局面,自己后方腹地也有跟你做对捣蛋的,没法分清前方后方。

只有这样,满清才敢直接进攻崇祯的腹地,给风雨飘摇的崇祯朝廷以致命打击。

现在情况不一样,满清后方没有敌人,一点也不乱,王烁不会傻到绕过北京去打辽东,给自己来个腹背受敌。

那王烁必然是要先拿下北京了。他不攻城,必然是在琢磨攻城的办法呢,不可能是想着和你靠下去。

他除却要消灭满清,江南那边还有一大摊子事儿等着他去处理呢。

那你济尔哈朗就得琢磨王烁到底要想什么办法对付你,你赶紧防备呀!

济尔哈朗不想,认为王烁就是要和他靠,这倒如了他的意了。

他舍命死守在这里,就是为了拖住王烁进攻辽东的步伐,给满清回复实力的时间。

相信这会儿鳌拜、叶臣、索额图他们已经在制造火枪,征召士卒,加紧训练,以对抗王烁的进攻了。

连续观察了西北军一个多月,济尔哈朗放心了,他们没有绕过北京的打算,看来确实如他的判断,要和他靠下去了。

多咱靠的他没粮食吃了,饿死或者投降算完。

济尔哈朗心中暗笑,我粮食够吃十年呢!你愿意靠就靠吧,他终于放下心来,回自己府第歇息去了。

这也怪不得济尔哈朗,他怎么能够想到王烁还有热气球这么损的着?他没见过,也从来没听说过啊。

这日秋高气爽,风和日丽,天空瓦蓝瓦蓝,没有一丝云彩。

守卫南城永定门的满清士卒,已经一个多月没打仗了,也没有什么事做。天气进入晚秋,已经有点冷了,士卒们吃过早饭,正百无聊赖的或坐或站的倚在城墙垛口上晒太阳。

忽然,有个眼尖的士卒就发现远处天空上出现了四个黑点。

随着时间推移,那四个黑点越来越近,逐渐就可以看清了,是四个鼓胀了的大布袋,布袋下面还吊着个大篮子,篮子里面影影绰绰的好像还有人影在活动。

这是个什么东西?那士卒不由大为奇怪,他没见过呀。

他立刻大喊起来,招呼周围同伴观看。

其实,好多人都看到那四个东西了,大家也都在奇怪,猜测那是些什么东西?

他这一喊,吸引了更多人的主意,大家就都看那东西,同时开始议论纷纷。

有人就说了,这没准儿是来神仙了吧?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