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清坑你没商量 >

第223部分

大清坑你没商量-第223部分

小说: 大清坑你没商量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他的公务员,包括县官、府官,一直到最高执政官,都是和他的军队穿军装一般,有专门制服,不穿长袍。

从外表看,是那市场管理员拦着那汉子,不让他进那巷子贩卖。

你不讲究自由平等吗,人家进巷子里卖菜为啥不让?明显是公务员欺负那汉子。

公务员不对,可为啥周围看热闹的都在指责那汉子呢?两个人就不明白了。

指导员过去问了下情况,然后就和那汉子讲了几句。

在王烁这里,看来军人的威信还是很高的,那汉子经指导员一说,乖乖推起车子走了,没进那巷子。

两个人就更奇怪了,待指导员回来,就急着问怎么回事?

原来,这巷子是一个市场不假,却是专门供穷人贩卖东西的。

任何社会,都会有贫富的差别,都会有富人和穷人。有些穷人实在不会做什么,就靠贩卖些小零碎活着。

他们在城市里穿梭,不仅影响市容,还会占据不该占据的地方,给交通带来不便,甚至会遭遇坏人,碰上意外,给自己本就贫困的生活雪上加霜。

王烁的政府,就在每一个城市里专门僻出一个市场,供乡下来的穷苦农人或者城市里穷困潦倒的人,在这个地方交易,换取生活费用。

这个市场,政府只负责管理,维持秩序,是不收任何费用的。

但你不属于穷人,就不能进去贩卖,抢夺穷人的市场。

现在政府规定,每日交易额不超过政府货币一元,也就是纹银一两的货物,才可以进入穷人市场交易,就是为了保证穷人的交易权。

因为这里不收税,东西比其他地方便宜,可以吸引不少顾客前来。穷人因此也就会很快处理掉自己的货物,然后再去想法到其他地方多挣一些钱,从而得到了实惠。

刚才那个汉子那一车蔬菜,至少值两元钱,说明他本钱多,不属于穷人,应该到收税的正常市场里去交易。

原来如此!看来王烁想的真周到,连这种细微末节都做到了。

这不是王烁想的周到,他要连这个都能想到,那得是超级计算机的脑子。

这是他的官员们在实际工作中看到,然后提出来,经政府试点合理,然后向他整个地盘推行的,王烁恐怕根本就不知道。

从这一点看,王烁手下的官员,都在踏踏实实工作,都在切实为百姓办事。

关键是,他怎么让这些官员都变成这样的呢?

指导员说,这个可不是简单可以说清楚了,你们就得去西安学了,我也同样不明白。

我只知道必须做好我的工作,让我的士卒热爱政府,时刻知道政府的好处,为这个政府的安全,不惜抛头颅洒热血。

那就继续学吧。

一行人在扬州待了三天,真是开了眼了,学到的东西太多太多了,估计他们这个时候回去管南京城,都比他们任命的那些朝廷官员们强!

可是,李定国越知道的多就越心虚,他知道自己能耐差远了,离一个合格的国家管理者,差的可不是一星半点,他要学的东西,还不知道有多少呢!

离开扬州,大家沿着大道一路向西而去。

时值冬季,按说这个季节,农田里不会有人了,可还有不少人在田里,围着干部们,不知道干啥?

指导员告诉他们,政府有专门的农业大学,培养了许多种地方面的专家,在各个府县都设立了农业研究所。

这是农业研究所的农业专家,利用农闲时节下乡来,给农人们传授种田经验,教农人们怎样种田呢。

这种田还用教?种子撒到田里,难道专家一念咒语,这庄稼就会长的更好?

那倒不是,可这种田学问大了。从播种开始,每一步都是学问。你播种密了、稀了,他都影响出苗质量,造成减产。

种子也得选择,什么地方,根据气候条件适合种什么样的种子,才能获得最高收益,育苗的时节、温度都得正好才能出好苗。

另外,如何灌溉,防虫,防灾,如何施肥,如何耕地,都是学问!

第499章 小军官得吧新政府 李定国吓出白毛汗

那指导员继续说道,这些种地办法,都是大将军从漳县就开始,组织有经验的种田种的好的农人,再让有理论基础的文人归纳整理成书籍,然后在学校里教学生。

到现在,这已经成了专门学问了,并且在不断发展,所以我们的土地才出产多,产量高啊。

噢,李定国和郑成功恍然大悟,你是军人也懂得这个?

我是军人不假,可我首先是这个政府的一个公民呀,最基本的道理我耳熏目染,也应该知道是不是?

娘啊,这还是最基本的道理啊?

那当然了。你看我们的士卒,为啥给战马屁股后面戴个兜子?那就是接马粪呢。

这接了的马粪,我们走到农庄,就会收集起来,给农人放到地头上,替百姓积肥呀。

这也是我们热爱我们政府的一种表现嘛,希望我们的田地出更多的粮食,为大将军统一天下,为全天下的百姓都能在大将军领导之下,享受人人平等的幸福生活努力呀!

唉哟,你们真了不起!那什么,再找些马粪兜子,把我们和我们士卒的战马也戴上兜子,我们也替你们积肥!

这个都是小事呢,现在咱们江北农村变化可大了。

土地已经基本都属于国家了,农人和国家签订承包合同,只向国家缴纳很少的税款,地里出产的粮食,基本属于农人自己所有了。

那那些地主呢,都被你们大将军杀了?

地主又没犯罪,那怎么可以不顾法律随便杀呢?大将军才不会这样做。

地主把土地换成国家工厂的股票,吃红利去了,有些还开办了自己的工厂,过得比当地主还好呢!

股票是个什么东东?

这个,将来您去西安慢慢学吧。咱只说农人百姓。

哦,对了,你们向农人收税这么少,那政府从哪弄钱呢?

这个简单啊。那些做买卖的大户,开铺子的店主,开工厂的业主,都得向政府缴税呀,政府的政策,就是把富人和有能力多挣钱的人的财富,拿出一部分来,经营政府的同时,补贴穷人。

再说,政府也有各种工厂、矿山、生产基地和银行、公司,自己也有盈利呀。

这个你将来去西安学习了就明白了,咱们还是说农村。我是农村出来的,亲眼看着大将军领导的农村的变化,翻天覆地呀!

农人们自己单门单户的种地出产少,就和咱们军队学习,组织到一块儿,几户甚至上百户联合起来,共同种地,各有分工,叫农业合作社啊,这名还是大将军给起的呢!

不过大将军说了,不管是联合种地还是单独种地,这是农人的自由,政府不许干预,更不能做为经验推广,要一切顺其自然发展,绝对不许搞强迫。

可是,联合起来各自分工,的确提高了效率,不知大将军为什么不号召大家学习,还不许政府干预?

李定国和郑成功互相看看,都缓缓摇头。新词儿太多了,他们听不懂。

那指导员也就二十几岁,只管自己说的高兴,忘了这两位天外来客,他们根本不懂啊。

就这么着,一路走,各城镇、乡村的看,一边听那位指导员东侃西聊。

估计这位指导员整日在王烁身边呆着,也是受了王烁吹牛侃大山的影响,能说着呢,不过他说的,你仔细听明白了,也是很有道理。

走了一个多月,到达西安的时候,李定国和郑成功已经学会了许多新词儿,基本能听懂指导员在说什么了。

王烁的世界,就是一个完全颠覆了传统观念的世界,就是一个真正的世外桃源。

有不公平吗?有,但都被限制在了很小的范围之内,不足以影响到整个百姓群体的安危。

有不平等吗?也有。富人和穷人之间,没有绝对的平等。

那指导员说,大将军给他们讲这个的时候说过,绝对的平等就是绝对的不平等。

没有贫富差异,就没有竞争。没有竞争,社会也就失去了进步的动力,会变得越来越糟糕。

政府的职责,不是维护绝对平等,而是维护平等竞争。

你能力大,学问高,你有在公平竞争条件下发财的本事,你就应该比一般人生活的幸福,这天经地义,无可厚非。

所以,只要没有不劳而获的特权阶级,没有因这特权阶级衍生出来的其他寄生阶级,这世界就是平等的,政府也就尽到了职责。

同时,在政府有能力的情况下,政策不断倾向于穷苦的人们,让他们尽快富裕起来,缩小贫富差距。

比如在各城镇开设穷人市场,就是政府在现有条件下,缩小贫富差距的一个手段。

这样走下去,伴随着生产力的不断提高,世界早晚有一天会实现大同。我们就是为着那个还很遥远的大同世界在努力呀!

太抽象,李定国和郑成功只能听明白个大概,但有一点李定国完全明白了。

他的那个永历朝廷,为什么王烁非要想方设法打倒?

就是因为那是一个特权阶级的世界!皇帝、大臣,包括依赖这些人吃饭的所有好事不干的官员、买办商人,都是特权阶级,都是寄生虫!

从某个方面来说,他李定国和郑成功也是特权阶级,也是寄生虫!

有这些寄生虫在,国家就永远不会好起来,百姓就永远要遭受不平等!

那么,他在特权阶级建立的王朝之上,施行有利于穷苦百姓的,王烁的土地法和选举法,完全是南辕北辙不着调,不失败是不可能的!

嗯,要先打倒消灭特权阶级,世界才可以变的大同呀!

李定国让自己这个陡然从脑子里冒出来的念头吓自己一跳。

这么想下去,自己奋斗半天,这不是替特权阶级在卖命吗?

自己出生入死打下的大好江山,没有交到百姓手里,又稀里糊涂的交还给自己跟着义父起义时,反对的特权阶级手里了!

那么,义父呢?他流窜全国,四处去打特权阶级,却不知道为什么打,打谁?

结果就是不分好坏,打的谁都拿他当阎王!最后,他打半天,自己变成特权阶级了!

如果没有王烁,没有这个指导员一路瞎得吧,他李定国也会和他义父张献忠一样,稀里糊涂混完一生,连谁是敌人谁是朋友都分不清楚!

想到这里,李定国不由吓出一身白毛汗来!

第500章 定国成功撂挑子 顾南收北难抉择

一行人终于到达西安,王烁亲率常委会成员到城外迎接。

西安也不是李定国记忆中的那个西安了。同扬州一样,向城墙四周以外扩展了十好几里地,南边指向长安,北边向着咸阳去了。

这里是西北政府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中心呀,发展更是日新月异。

李定国和郑成功互相瞅瞅,心里都在想,就人家这个发展速度,你拿什么和人家竞争啊?学会了人家的办法又怎样,你玩的了吗?

这两位毕竟是一方诸侯,王爷,王烁不能真像在扬州时说的那样,把他们弄到普通学校里去学习。

经过常委会商议,专门为他们制定了一个学习计划,配备了各方面的专业老师教他们,也同时教他们带来的那些亲军官兵。

这些人,将来都可以成为向江南散播西北政府新思想的种子呀。

而且,基本是半天学习,半天参观。学习从基本的数理化开始,然后是新政府的律法,建国思想,体制形势。

参观则是从城市到乡村,再到生产基地,矿山,还要到军队里去观看西北军的训练。

常委会已经认定,完全有把握把这些人的思想转变过来,让他们成为新政府的一员,所以,也没必要向他们保密。

即便不保密,他们没有专业知识,也偷不了什么技术去。

李定国却不同意常委会的安排,他要先学习政府体制,学会了这个以后,再考虑其他。

你别的什么也不懂,只学政府体制有什么用啊?王烁就让他这主意给弄糊涂了。

倒是宋献策似乎明白李定国的心思,说道,就按他的主意来,请司法部律法推广司的司长过来,亲自教授他们咱们的国家宪法和体制。

果然,当李定国弄明白,按照西北政府的宪法所规定的国家体制,王烁根本不可能大权独揽当皇帝的时候,李定国主动找王烁谈话了。

他和郑成功商量好了,他们不学那些经济管理办法了,也不学行政管理了,他们只学现代军事,知道怎么打现代战争就行了。

王烁就更糊涂了,这个,跟你们当初来学习的目的完全两码事啊?

对了,当初我们觉得自己了不起,能建国立业呢,现在一看,我们俩就是一对二百五,根本不是治国的材料。那个太麻烦了,我们哪整的了那个?我们还是去带兵打仗吧。

你们去打仗?你不说江南没敌人了,你们打谁去?不是要跟我开战吧?

跟你开战?那不能,我们跟着你打满清去,把国家先恢复了再说。

你们跟着我打满清?那江南怎么办?

江南?江南你爱怎么办怎么办吧,我们不管了,管不了。

再管下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