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清坑你没商量 >

第220部分

大清坑你没商量-第220部分

小说: 大清坑你没商量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的方法。

他没听你讲,或者是听了没往心里去,不理解你的方法精髓在哪里,自然会搞个一塌糊涂。

这时候,他急着请教你了,你再把他做的不对的地方指出来,讲明白他为什么没有取得应有的效果,他会恍然大悟,立刻明白。这叫“参与学习法”。

原先你讲了一年他不懂,不理解,现在,他真正参与进来了,你可能只讲十分钟他就全懂了。

李定国和郑成功,恰恰就跟这帮企业管理者们一样,现在为不拉下江北的发展,他们不得不去做了,做半天做不通,王烁就有用武之地了。

当下王烁说道:“一亩地的出产,只有够劳动者生活的,劳动者才会去租来种,这个很明白吧?

我在漳县的时候,地主可以把地租搞到一九分成,地主九,佃户一。这样的情况下,佃户还能活下去,只是活的很辛苦。可你不租地,别人就会去租,你连那一分收入都没有。

所以我限制地主的收租,最高只许四六收租,地主四,佃户六,地主缴税,佃户不缴。

从理论上讲,如此,佃户肯定有富余。

可是,后来还是有佃户吃不上饭。

我派人暗中调查,原来,我上有政策,地主下有对策。

他把原来租给一个人种的地分成几份,只一份名义上属于佃户,其余让家丁和亲戚顶着名字,还是归原来佃户种。

但是,佃户只有自己那一份地的收入是自己的,其余是地主亲戚和家丁的,而这些亲戚和家丁只是个虚名,地里的出产还是归地主。

如此一来,我的土地法仍旧治不了地主。

这只是地主对付我的一个方法,其他比如缩地法,冒领法,等等一堆不下十余种。

照这样子下去,土地法还如何贯彻施行?”

二人听到这里,不由互相看了看。

按理说他们施行王烁的土地法,百姓应该可以吃上饭还有余粮,可是百姓情况没有改变,十有八九就是王烁说的这样,地主使坏了。

郑成功就问道:“那我们派出官员巡视,为何没有发现异常呢?”

王烁道:“问题就出在这里!官员只要去调查,不可能发现不了异常。之所以发现不了,是因为他们和地主穿一条裤子,受了地主的好处!

你想,这当官的都和地主是一家,得了好处,那还不由着地主想怎样欺负百姓就怎样欺负?

面对这么大的势力,百姓有几个敢反抗?只能老实过自己原来的日子。”

李定国似乎明白了,他的官员,像钱谦益、冒僻疆这些人,虽然有清名,但他们也是大地主,靠乡下地里的出产过日子,让他们搞土改,他们怎会向着穷苦的农民!自己真是混了头了!

他不由问王烁道:“那你后来是如何改变这局面的呢?”

王烁一笑道:“我搞选举呀,我让每一个自然村里的百姓自己选出自己的当家人,由这当家人管着百姓,当然也管着地主。

村里自然是穷人多,一人一票,选出来的,自然就是向着大多数人的村长。县里,乡里也一样,我不要县官大老爷。这就是我另一部法令,选举法。

有军队支持,大家有向着自己的官员,地主还有办法闹鬼吗?”

李定国不由点头,他回去也得搞选举,好好学学王烁的“选举法”。

郑成功却道:“这百姓目不识丁,见识孤漏,如何可以担当官吏?倘如此可以,国家岂不是可以废掉科举了?”

王烁道:“科举本身就存在很大缺陷,也需要改革,这个我已经做了。

那就是废除只有富人才能读书,读的起书的办法。由国家来办学校,施行免费教育,给天下所有黎庶受教育的权力。

另外,你不要瞧不起目不识丁的百姓,他们虽然不识字,但并不愚笨,他们心里明白着呢!

我开始在村镇里搞选举的时候,选出来的村长都不识字,可是他们得百姓信任,严格执行我的土地法,地主一下就给治住了。”

郑成功出身富裕家庭,有很深的阶级地位观念,瞧不起穷苦百姓,不相信他们也是自然。

李定国却是农民军出来的,和百姓没有太大界限,他手下许多有能耐的将领,也是目不识丁,可照样打的那些举子出身的明军将领找不着北。

在这一点上,他同意王烁的看法。

他现在后悔听郑成功和钱谦益他们的了,说穷百姓不行,王烁的选举法不切实际。

王烁都施行了,证明行得通,他怎么就没往这儿想呢,真是糊涂到家了!

不管郑成功同不同意,他都决定要施行选举法了,至少,要在他管理的省份里首先施行这个法令!

心里的疑问解开,这酒就喝的痛快,期间李定国也是不断询问选举法和土地法的许多细节,王烁发挥自己吹牛的能耐,有问必答,侃侃而谈,说的二人心服口服。

三个人从中午喝酒一直喝到掌灯,王烁见差不多了,就道:“咱不喝了吧,明天咱还得比武呢!”

李定国已有几分醉意,接话道:“不和你比了,我打不过你。我今晚就过江回去,另组班子,先搞选举法!”

这可是你自己承认的,王烁阴阴地笑了。

第493章 好法令过江变馊 定国改革再失败

李定国和郑成功回去之后,王烁并没有回去,他带着几个卫队士卒,便装进了扬州。

同时,他命令卫队长梁聪聪驻守营地,士卒军官加紧平日训练,没事不得无故离开,扰乱地方。

他的亲兵卫队,虽然现在叫警卫大队,按过去话说就是御林军,大内侍卫,谁敢得罪?

他们出了军营,就是严格遵守纪律,也会给地方制造负担,还是老实在营里呆着好。

王烁之所以不走,是因为他知道,李定国回去搞他的土改还是搞不好,还会回来。

王烁搞他的这些现代法令,是从原始做起,从他的手下,从漳县一个小县城开始,从上到下,从小到大,一点点的培养干部,随着地盘慢慢扩大,具有现代思想的干部越来越多,才慢慢做起来的。

李定国、郑成功他们有现成的旧朝廷体制,旧思想统治,在这腐朽到家的旧系统上另搞一套,说来容易,做起来肯定行不通。

王烁明知道不会搞好,却鼓励人家去搞,这位也是坏到家了。

但他这样做,自然有他更大的目的。

现今的王烁,经历了和满清的斗争,经历了这许多的人和事,又亲自参与领导了他地盘里的政治改革和经济改革,加上他在现代机关里的经验,已经完全可以算作一个有远见,有预谋的政治家了。

当然,政治家如果没有远见卓识,没有阴谋诡计,和咱常人一样,不出三天就得让别人玩死了。

他的军队还没有完全将火枪配备齐全,弹药生产也没有扩大到足以应付全面战争的要求,军舰还在建造中,金融、商业、生产、后勤等等这一切成熟起来,还需要时间。

他不心急消灭满清,他心中的目标,已经比消灭满清要大的多了。

因此,他不着急和满清下手,正好可以利用这段时间,把李定国和郑成功给整明白。

李定国回到南京,第二天就召集内阁和六部官员,商议施行王烁的选举法和土地法的事情。

不难想像,那些大地主出身,享受着剥削穷人生活的官员们,几乎是异口同声的起来反对。

当然,李定国是军人,没有那么多仁慈,他现在兵强马壮,手下战将如云,还怕你们几个文官反对?谁反对老子做了他!

能混到高位的的这帮东林党和缙绅们也不是白给的,都会见风使舵。

他们猜李定国的心思猜的准极了,他们肚子里打什么算盘,李定国就不知道了。

知道反对无效甚至有生命危险,他们还反对,那不变傻子了吗?

眼见江山要变色,他们的切身利益要化为乌有,他们当然有他们的办法了。

李定国和郑成功相比,郑成功出身富人,思想和他们接近,这就成了他们的突破口。

很快,郑成功就站到东林党一边去了,不同意全面施行王烁的办法。

咱们东施效颦,就算搞好了又怎样,还不是跟在人家屁股后面拣洋落?还是让人家比下去?

这理由充分吧?东林党也不是白吃饭,几句话就把郑成功搞定了。

可李定国是吃了秤砣铁了心了,非搞不可。我不只为和王烁比高下,就是让王烁比下去也没什么大不了。

我们当初造反为什么?还不是为了这天下能公平,百姓能过上好日子!

既然人家王烁的办法能让百姓过上好日子,能让这天下公平,我为什么不学?我学定了!

你郑成功不搞,我就在我的地盘里搞,我单独成立一个改革委员会,专管我地盘里的事成不成?

那帮土豪劣绅官员们一瞅,那也不成啊,我们的地也在您地盘里呢!

可人家不明面上找不痛快反对,人家让郑成功说话。

这么搞,要万一行不通失败了呢?咱们江南可就更乱了,这要再逼的百姓过不下去,出个李自成,咱可就要变崇祯了。

您听听,人家大义凛然,根本没考虑自己的切身利益嘛,人家考虑的是国家利益!

郑成功也担心乱,然后人家就提出来了,要不,咱先在京师附近,江苏直隶一省搞,搞好了再向全国推广;搞不好影响也不大,您看如何?

郑成功当然听着有道理,自然就去找李定国商量了。

几天来,李定国也让这帮人说的活动心思了,怕万一搞不好乱了套,那可就真不得了了。

既然郑成功同意在京师搞,那就先在江苏搞搞试试,不成再说?

这回官员们不和李定国腻歪了,他们得先通知那些江苏的地主们,让他们寻思对策,破坏选举,让李定国搞不成!

估计当年北宋王安石搞变法,司马光他们也是这么干的。

你不选举吗?我地主家里有壮丁,有护院,实在不行我去城里找那帮市霸、地痞流氓们,也就是他们称之为“义士”的家伙们帮忙。

当初魏忠贤打击东林党,站出来说话,死的基本就是这些人。

这些人落个“义士”之名,家里还有人照顾,比干一辈子地痞流氓强多了。

那些真正东林党大佬们,倒没见几个“英勇就义”的。

找这些人来干吗?干吗,我让他们在村子里给我看好了,选我指定的人当村长,谁敢选别人,给我打断腿,把房子烧了,赶出村去!

当然也不能全玩硬的,选我指定的人,我给你好处,少收二分租子,请你吃顿好的,这总成吧?

选举都在村子里宽阔的场院里举行,因为考虑到百姓们识字的不多,不搞文字游戏,还按王烁说的办法,每个参与竞选者一个碗,百姓想选谁,就往谁的碗里放一个豆子。

最后,由李定国派出的监督官唱豆,谁的豆子多,谁就是村长了。

李定国的监督官在桌子跟前瞅着,地主们的看家护院,地痞“义士”们在一边监督着百姓往哪个碗里放豆子。

好多村子里,穷苦百姓就没有敢带头出来竞选的。

您想,这么选举出来的,能是向着百姓们的官吗?

这村官选举都这样儿了,乡官、县官那就甭选了,要不非彻底乱套不可!

李定国的改革,以失败告终是必然的了。

第494章 骑虎难下如何好 重新学习待将来

王烁在扬州住一个多月,李定国自己便装跑扬州来找他了。

这还不如以前呢,连国家的税都收不上来了。

官吏去收税,村长带头抗税不缴,还打收税的官吏。

农民呢?农民还那样,你法令规定的不让我缴税,要税你问地主要去。

地主对我们这么好,你们当官的凭啥欺负我们地主老爷啊?我们合起伙来打你们算了!

好么,这就要造反呀,新法再施行下去,我就变崇祯了!

王烁听着就笑了,问道:“那你打算怎么办呢?”

李定国说我是真心想让百姓过上好日子呀,看你弄这么好,我心里羡慕呀。可我怎么就弄不好呢?在你这里好好的东西,到我那里怎么就变味了呢?

我这不没辙了吗,只好亲自跑过来找你了。

王烁听了李定国的诉说,微微一笑道:“你这叫监管不利,没选出百姓真正信任的村长啊。”

李定国就问了,怎么个监管不利,那我该怎么办呢?

王烁说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办啊,你的体制和我的政府不一样啊。

李定国问怎么就不一样呢?

王烁就给他解释,你看哈,我这里是民主体制,从头到尾都是大多数人说了算,而这大多数人呢,又是从下层大多数人那里选拔上来的,代表着大多数人的利益。

你呢,是皇帝妈的专制体制,从皇帝到大臣,代表的是极少数土地拥有者的利益。

你用这么一帮代表极少数人利益的人,来管理站在他们对立面上的大多数百姓,在下边还要搞我的向着百姓的制度,这不自相矛盾吗?

李定国差点让王烁给绕迷糊了,琢磨大半天才多少明白点王烁的意思,他这还是要他废掉皇帝,跟着他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