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清坑你没商量 >

第205部分

大清坑你没商量-第205部分

小说: 大清坑你没商量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金声桓咧嘴笑了,心说你王杂毛不也流寇,你这不自己骂自己吗?

王得仁看他笑的模样,就知道他心里想什么了,分辨道:“我不一样,咱俩不处得来,是一伙的吗?要是咱们不一伙你也不要相信我!”

看他说的诚恳,金声桓倒有些感动了,他得亏有这个流寇帮他,要不然也早完了。

他问王得仁道:“那咱们该怎么办?”

王得仁道:“咱们得立刻组织大军,在张名振后边的杭州、绍兴等地,沿钱塘江所有关隘建立牢固防守,防止他趁咱们不备,灭了张名振之后连带咱们也捎带灭了。”

金声桓听了点头道:“李成栋和张名振,不管谁灭了谁,咱们都不插手,让他们在金华一带,看住南面的郑成功。”

王得仁道:“对,这就叫驱狼噬虎。张名振原先有十万人马,现在经过招募,估计也有十几万了。

李成栋原来有二十多万,跟郑成功打了这一年多,消耗的也就只有十几万了,他俩势均力敌,让他们打去吧,咱们不插手。”

金声桓皱眉道:“要是万一他们合兵一处,那可就是三十万啊!咱们也就这么多兵马,岂不是要引火烧身?”

王得仁道:“你多虑了。咱们表面上当然是向着李成栋了,先哄着他们打起来,咱在后面虚张声势,假装支援李成栋。

两人打的差不多了,咱再顺势而为。最好是他们打的很惨,都失去了战斗力,咱们就把他们都收拾了。

如果他们一方有获胜的希望,估计也是惨胜,那时候就对咱们没有威胁了,咱们再把他的士卒收编不就完了?”

这就是孙可望仅凭脑袋想象,纸上谈兵的后果。你想的不错,可惜人家不按你划的道来呀。

南京杀张煌言全家,又突然增兵杭州,张名振就明白是被李成栋给出卖了,他岂能不做防备?

李定国很快进军广东,连破开建(广东封开)、德庆,直抵肇庆,然后向清远和广州进军,与东面的郑成功遥相呼应,试图把李成栋包围在广州。

李成栋从广州撤退,基本就是逃跑,辎重、财物、人马损失无数。

清远已经被李定国占领,他要去浙江,只能走梅州,进福建龙岩,然后一路向北过仙霞岭去衢州。

福建是郑成功的地盘,虽然没有郑成功主力攻击,但各城关都有官吏防御,不会让他随便进入。

他后面有李定国和郑成功的大军追赶,哪里会有时间抢夺关隘,补充给养?

他只能一路逃窜。

1651年九月,李成栋终于率残兵绕过仙霞岭关隘,逃到浙江,十几万大军溃散一多半,连五万人马都没有了。

到这时候,李成栋终于省过味儿来了,孙可望给他出的这主意,直接就是一馊到家的主意!

他心里这个恨啊,刚过仙霞岭,趁孙可望不留神,突然命令亲军,向孙可望和他的几百残余亲兵放箭。

万箭齐发,孙可望和他的亲军毫无防备,全被射杀在闽赣浙交界的这个地方。

这个孙可望,放着好日子不过,偏要和李定国做对,做大西皇帝梦,这下好,死无葬身之地。

张名振手底下的军兵,大都是浙江人,清军下江南,在浙江的每一场屠杀,都有李成栋和他士卒的身影,浙江人恨他们入骨。

即便张名振同意收留李成栋和他的部队,他手下的官兵也不会同意。

结果,李成栋带领残军进入浙江江山县,就被张名振预先伏于江山两侧山上的部队包围。

敌方居高临下,兵力占优,几万疲惫至极的残兵,根本就不能作战。将无战心,兵无斗志,大部分官兵缴械投降。

张名振派人挨个降兵询问,凡是北方口音的士卒都被挑出来。

这些降卒来自北方,肯定参加过对浙江百姓的屠杀。

然后,张名振的士卒,问也不问,直接把这些人全部驱赶进事先挖好的大坑里,就地活埋。

李成栋则被带到金华,被百姓活活打死。

既然金声桓和王得仁堵死了他的后路,张名振一不做二不休,干脆直接投降随后赶来的李定国了。

金、王二人算计半天,一点好处没得着,反而让李定国越过仙霞岭,进入浙江。

随后,李定国率军过金华北上,连克绍兴杭州,渡过钱塘江,再败敌军于湖州、嘉兴。

接着兵分两路,一路由刘文秀率领,沿太湖以东,克昆山、苏州、无锡,逼向常州。

另一路则由李定国亲率,自湖州沿太湖以西水网地带,直接向南京前进。

与此同时,郑成功率军沿海路乘船,自崇明进入长江,直接在镇江登陆,威胁南京。

到这时候,金声桓、王得仁的部队已经被李定国、郑成功多路攻击切割零碎,无法形成统一指挥,只剩下南京城内五万人马了。

南京肯定守不住,怎么办,退回江西固守还是直接投降算逑?

退回江西你就守住了?你在江西肆意搜刮百姓,百姓就那么待见你,帮你打李定国?这不做白日梦吗?

那就只有投降了。

自己原来就是永历臣下,出尔反尔,再投回去,李定国能干吗?还不直接把他们宰了?

琢磨半天,金声桓道:“咱们和江北王烁没有多少恩怨,就抢过他们点东西,咱也给钱认错了。要不,咱过江投王烁得了。”

王得仁摇摇头道:“咱们投过鞑子啊!王烁曾经发布过命令,前明将领,守不住城池可以逃跑,就是不能投降满清。投降满清的,都是死罪!咱去投他,和找死也没啥区别。”

得,这回算计半天,愣是走投无路了。

第462章 得到金王很重要 然而律法更重要

听王得仁如此说,金声桓就劝解道:“此一时彼一时也,他发那个命令的时候,还在兰州呢,后来就没再提过。

前些时候,他攻破徐州,捉到了前明辽东经略洪承畴,不也没杀吗?听说还好吃好喝的侍候着呢!”

王得仁斜眼看他道:“那是关押着!谁知道他是不是要把洪承畴养肥了再杀啊?”

金声桓这个气,你当洪承畴是猪啊,还养肥了再杀!

他道:“不管怎样,咱们先派人过去,试探一下王烁的口风也好啊,总比让李定国抓住的好,你说对吧?

再说,咱们手里有光武帝朱以海呢,说不定王烁也愿意挟天子以令诸侯,看在咱们献个大明天子的份上,对咱们法外开恩呢?”

王得仁终于被金声桓说动,事不迟疑,立刻派手下过江,联系王烁。

于此同时,他们也派出使节去见李定国和郑成功,要求停战谈判。

这么干,一是为拖延使间。和西北军联系,当然需要时间。二也是想着把自己卖个好价钱。

万一李定国答应收留他们,给他们的条件比王烁好呢?他们自然就投李定国了。

西北军驻守江淮的,是新组建的江淮兵团司令王建国,接到金声桓使者报信后,不敢私自做主,连忙将金声桓书信和所知道的情况一并写信说明,派信使通过驿站,迅速向西安传递。

虽然驿站有快马接力,从扬州到西安,最少也得走个三五天,加上西安方面开会研究的时间,命令传到王建国手里,十天的功夫就没了。

因此,决策层做决定时,必须考虑到时间因素造成的情况变化。

宋献策认为,金、王二人向他们请降的同时,必然也会和李定国谈判。这俩见利忘义的家伙,当然是谁给他们的条件优厚就会选择投靠谁。

按照西北政府律法,这俩当过汉奸的家伙,不砍头就不错,想着再痛痛快快的欺压百姓,那简直就是做梦了。

但他们的投降,对西北政府是有很大用处的,应该法外开恩,收留他们。

王烁就不明白了,问道:“他们对我们有什么用处?难道咱们还要利用他们过江占领南京?

南京在李定国看来,就是他们南明政权的首都,恢复南明,保永历进南京,是他现在的最大愿望,对南京他肯定是志在必得。

如果我们去占领南京,李定国必定会和我们翻脸,进军争夺,非打起来不可。那样,我们和江南成为敌人,还怎么集中精力对付北边的满清?

所以,我们还是先不要过江,留下和李定国谈判的余地好一些。”

宋献策摇头道:“我没说要过江。”

王烁就更不明白了,问道:“既然不过江,金、王对我们有什么用,按律法执行不就完了?”

宋献策就又摇头道:“你想事情总是很肤浅,要不下棋你老输呢?”

从鄱阳湖造船基地回来以后,四位夫人轮番上阵看着王烁,不让他喝酒。王烁斗不过她们,只好戒酒,闲的难受就找宋献策下围棋。

他自以为在现代能达到五段的水平,怎么着也能和宋献策比划比划,不料下到现在,宋献策都让到他九个子了,他一盘没赢。

这个宋献策,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

王烁恼道:“说事就说事,这跟围棋没关系。”

宋献策就是好得理不饶人,当下又开始争辩道:“怎么没关系?围棋做眼,你不提前看到下一步,甚至是下五步怎么变化,你能做活吗?要不你怎么赢不了,你就是走一步算一步,懒的往下面琢磨才赢不了。”

李岩不耐烦了,插话道:“信使还等着呢,你有什么妙计赶紧说!”

宋献策又冲李岩开始了:“我一说大将军你就打岔,分明就是拍马屁,要讨好大将军!李大公子自从跟了大将军,变得是越来越无耻了。”

李岩肚量大,并不生气,只一笑置之。

幸亏红娘子洪雪没进常委会,不然肯定不愿意,非和宋献策打起来不可。

这时候,梁敏突然开口道:“参谋长的意思,是不是说,金、王二人手里有个光武帝朱以海,这个人对我们有用处?”

宋献策一愣,接着说道:“还是夫人有先见之明,在下正是这个意思。”

王烁不服气道:“弄朱以海来干什么,还想搞挟天子以令诸侯那一套?咱们是民主新国家,绝对不能搞复辟!”

想想又对梁敏道:“我告诉你梁敏,你那个当皇后的想法,彻底扔了吧,这辈子有我在,你想也白想!”

这逼着他戒酒的主意,都是梁敏出的,那仨活宝就是梁敏的傀儡,她说什么她们做什么,王烁最近对梁敏意见大了!

梁敏让他说的满面通红,这都哪跟哪啊?但守着大家,她也不好意思分辨,只好低头不言语了。

还是宋献策出来解围说王烁道:“我说你怎么逮谁咬谁啊?夫人的意思,跟当皇后根本就挨不上!”

接着对梁敏道:“夫人,您就把您的意思说出来,让大将军听听,省得他胡乱猜疑。”

梁敏一笑道:“大将军是开玩笑的,参谋长不要误会。”

宋献策当然知道王烁为什么和梁敏急,都是那口酒闹的。

当下故作不知,笑道:“还是夫人有肚量,有远见。夫人可将朱以海于我们的作用说与大家知道,大将军也就心服口服了。”

时间紧急,梁敏不再推诿,严肃说道:“只要朱以海在我们手里,李定国就会一直担心,我们会挟天子以令诸侯,另立朱以海为君。

这对李定国来说,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威胁。我们可以以此做为筹码,与李定国谈判,只要他不过江攻打我们,我们就不会立朱以海。

如此,李定国有所顾忌,应该不会轻易过江,咱们就可以集中精力,对付北边的满清了。”

宋献策听着脸露微笑,看向王烁问道:“如何,还是夫人看的远吧?”

王烁撇撇嘴,心说你这是夸梁敏吗?你这分明就是在夸自己呢,这主意是你一开始说出来的。

可这确实是一个控制住李定国的好办法。难道,为得到朱以海就把律法放一边不要了?

那可不成!法治国家,视律法为儿戏,如何对百姓交代?

第463章 决策层想出新案例 金王闻直接脑袋大

金声桓和王得仁曾经投靠过满清,而且在江西为满清颇为卖命,奋力攻打前明守军,杀了不少前明将领和抗清义士,甚至和李成栋一般,为威慑百姓,有屠城的行为。

而王烁的西北政府,在对待前明官吏和降清将领方面,已经立法,无辜杀戮百姓和投降满清助纣为虐,都属于犯罪。

王烁不赞成为了得到朱以海就无视律法,赦免金、王二人。

律法,是一个法制国家的基础,即便要赦免他们,也需要事先修改律法,在律法允许的规定之内操作。

而修改律法,目前需要由决策常委会提议,经决策委员会多数委员同意,然后由司法部拟定草案,再经全体决策委员会召开会议审议,表决,多数委员同意,才有效。

如果这样去执行下来,最快没有个一年半载,根本完不成。

待修改完律法,黄瓜菜都凉了。而且,律法的规定是严肃和合理的,经过了全体委员多次审议才通过执行的。

即便决策常委会提出修改,也要有正当的理由,为一两个犯了罪的人就轻易修改,估计大多数委员不会同意,这不儿戏了吗?

王烁的顾虑还是有道理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