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清坑你没商量 >

第160部分

大清坑你没商量-第160部分

小说: 大清坑你没商量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要他带军赶到眉县城下,不管饥民还是土匪,胡乱砍杀一气,必然把他们统统杀散。

他再也没有机会赶到眉县了。

天色微明的时候,他就发现,在自己军队的四周远处,隐隐约约全都出现了军队的影子,加起来恐怕十万人不止。

机动兵团,加上辛思忠的陇中兵团,兵力当然有十多万。

解决只有三千人的都类,只辛思忠的骑兵军都用不了。

之所以所有军队一起上,是怕漏网了清军,跑到潼关报信,让清军潼关守祖可法有了防范,不利于下一步辛思忠攻取潼关。

十多万西北军包围了三千五百清军,待包围圈缩小到一定距离,辛思忠的两万骑军出击了。

宰鸡用牛刀,结局可想而知。

都类全军覆没,自己也死于乱军之中。

战斗过后,辛思忠率陇中兵团继续沿渭河向潼关前进,王烁则率五万士卒由斜谷道向太白进军,只留下宋献策带两万士卒,清理战场,对付清军残余。

宋献策分兵五千,汇合围困眉县的三千士卒攻取眉县,自己亲率余下士卒向西安进军。

他令都类降卒在前,赚开西安城门,大军随后进城,兵不血刃,占领西安。

眉县一千五百守军见西北军势大,只得出城投降。

随后,西北政府建立起来的后备干部工作队,在保安军护卫下,开始东下。接管沿途城镇,逮捕审查旧官吏,收编乡勇,宣传公布新法,发动百姓。

王烁的西北军就这一点好,军队只管打仗,打下地盘,政务自然就有专门队伍来接管。

宋献策不用操心政务,省下时间来,留兵五千坐镇西安,其余兵马北上铜川,沿途肃清清军残余,和北面的李过兵团取得联系。

直到这个时候,他才猛然想到,清军为什么要在眉县存储粮草呢,这些粮草又是做什么用的呢?

斜谷道南面的出口就在眉县西南不远。难道,这些粮草,是为了接济豪格的大军?

一定是豪格在四川,粮草发生了危机。军队无粮的情况下,他不敢直接走陈仓道进攻陈仓,而是要从斜谷道出来,就近在眉县补充休整,然后由眉县西进陈仓!

他怎么就没有想到,豪格已经没有粮草了呢!

他急令手下参谋在西安都类府治里,翻检来往书信。

果然,五日前,都类接到豪格命令,告诉他,他要带军出斜谷,让他设法就近接济。

这样算来,豪格已经出褒中,在褒斜道上了!

他急忙命一个参谋,带上一百军兵,骑马飞奔斜谷道,把这个新情况告诉正在向太白进军的王烁,让他提防突然与豪格遭遇。

王烁兵少,最怕的就是遭遇战。仓促不及之下,谁兵马多谁占便宜。

报信参谋走后不久,他越想越不放心,叫过步军副军长沈玉,让他带上西安城里所有士卒,多找熟悉道路向导,士卒轻装,由骆谷道向汉中方向前进。

待走至半途,有一条小路,翻越高山,走栈道可直插斜谷道。

他们插入斜谷道后,让过豪格大军,袭击其背后,延缓其进军速度,不让豪格有机会全力攻击前面阻击的王烁。

沈玉是当年跟随王烁从伏羌城里杀出来的老人,对王烁忠心耿耿。

听说王烁有危险,当然着急。但他带走西安城里所有兵马,宋献策就成光杆司令了。

对此宋献策并不担心,城里已经有梁敏派来的保安军和工作队,安全问题不大。

而且,他要催促北上的其余部队,在打通与李过兵团的联系后,主力迅速回军,他要带主力去太白支援王烁。

虽然辛思忠的陇中兵团有五万人马,但他要攻击潼关坚城,把祖可法赶回怀庆一带,还要沿途占据要冲,发展战略纵深,才可以阻击将来清军主力对潼关的进攻,五万人马并不算太多,是不能动的。

现在,能够支援王烁的,也就是他这里可以抽出来的万余士卒了。

能不能将豪格二十万大军阻击在深山里,不把他放到渭南平原上来,还真是有点拿不准了。

一旦阻击失败,豪格大军进入渭南平原,那就如绝了堤坝的洪水,再无力阻挡,后果不堪设想!

宋献策现在想来,王烁当初的这个战略方案,实在是有些冒险了,当初应该仔细斟酌一番方对。

但现在大军已经出西北,开始分头行动,说什么都晚了,来不及更改,没有回头的余地。

这时候,王烁率军正沿斜谷道向太白进军,快到太白的时候,他接到了宋献策的告警。

沿途全是崎岖山路,十分难走。原先他是打算在太白休息一日,然后再前进的。

得知豪格大军已经在褒谷道上,他不敢休息了。

他派出哨探向南侦查的同时,命令大军越过太白,继续前进。

太白小县,是太白山下一块盆地,四周高山林立,中间却地势开阔,敌方可以展开兵力攻击,不利他阻击豪格。

要阻击住豪格的二十万大军,必须寻找峡谷中比较狭窄的地段,让豪格的大军无法展开。

太白县南面出口,是发源于太白山的褒水冲刷出的山谷。

褒水从这里一路蜿蜒向南,沿山谷地势流向汉中,最后进入汉江。故而,南面进汉中这条道路,往往称褒谷道。

北面的这个出口,也是发源于太白山的一条河流冲刷出来的,叫做斜水。一路沿山谷向北,流入渭河,随斜水而行的道路,称斜谷道。

斜谷道比较短,缺乏战略纵深。而且,一旦被豪格突破,便会放其进入渭南平原。

是以,王烁打算进入褒谷道,在那里选择地形阻击豪格。

但是,豪格已经在褒谷道上了,他才刚刚进入褒谷道,时间上还允不允许他选择地形,建立防线,着实难说。

他这次走的,又是一招险棋。

第369章 褒谷道设阻击阵地 图享乐耽误时间

进入褒谷道十余里后,前面一坐高山的山脚,挡住了褒水的去路,褒水被迫改变方向,向西南流淌。

沿西南绕过山脚,褒水再次向南流淌。走二里多地,又是一坐高山的山脚挡住去路,褒水再次拐弯,向东南绕过这山脚,再望南而去。

整个褒谷道和褒水,在这一段成之字形前进。

就是这里了。王烁令大军停下来,在两个山脚,也就是在之字的头部和底部,沿山脚分别建立阻击阵地。

从进攻方向看,山脚横在褒水和山路前方,他可以利用山脚地势,建立炮兵阵地。

前方无死角,大炮可以直接攻击山路。而且,山路狭窄,在褒水两岸自然形成,不利于战马奔跑。

在山脚与褒水对岸之间的道路,是最狭窄的地方,建壁垒阻截敌军也方便。

建壁垒的地方,他可以吸取在永平阻击多尔衮时,李达出的主意,砍伐树木,做成带尖头的多层栅栏。

脚下就是褒水,不怕敌人实施火攻。

沿山脚往上这一段,可以开辟数个平台,一字排开安放大炮。到时候大炮成排施放,弹丸可以全部打到前方峡谷夹成的道路上。敌军密集进攻,必定死伤惨重。

两边山上,可以派部队驻守,防止敌军正面进攻不成,从山上突破。

此时,天色已经黑下来,连续赶路不得休息,士卒也累的筋疲力尽。

就在这时候,前方哨探回来了。前方五里远的地方,发现了豪格大军前哨。

王烁军队的哨探,现在已经配备了王烁“发明”的双筒望远镜,当然是他画出草图,让吴朗西的那些研究实验室给造的。

那时候,由于大明的闭关锁国,西方的东西很难进入中原大陆,即便单筒的瞭望镜,也是大明在向葡萄牙购买大炮时,葡萄牙人作为礼物送给大明朝廷的。

后来看这玩意儿好使,大明军方才从葡萄牙人手里购买了一些给高级将领使用。

满清从明军手里缴获了不少,但也就只是作为稀罕物,分给了王公大臣。

也就是说,只有豪格这样的王爷才会有单筒瞭望镜,连固山额真这一级都没有,就不用说哨探了。

是以,王烁的哨探可以先发现敌军而不被敌军发现。

果然,敌军并没有发现王烁的哨探。敌军前哨已经在五里远处停顿下来,点了篝火,准备露营,等待后方的豪格大军。

敌军已经到了眼皮子底下,就是再累也不能休息,必须在今夜建立好防御阵地。

王烁什么也没说,吩咐手下参谋筹划防线。各军将领也不多说,分派任务,令各单位跟随参谋,按照参谋指导,立刻开始行动。

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这道理每一个士卒都懂得。

上山防御的部队立刻向两边山峰攀登;炮兵在山脚,根据参谋的指示,开始挖掘安放大炮的平台。

负责山口防御的部队,派出士卒连夜上山砍树,制造栅栏。冒着刺骨的寒冷,站在褒水里,垒砌石墙。

还有前出部队,向前破坏道路,往褒水中滚动巨石,让敌方战马无法快速冲锋。

这样的行动,不仅仅在之字前方的防御阵地进行,还在之字后面的山脚同时展开。

王烁带着来到这里的,只有三万部队。另外的部队,留一万在太白南口建立掩护阵地;另一万则在北面斜谷道上选择地形,修建最后一道防线,防线修好之后,才能够赶过来支援他们。

面对二十万敌军精锐,不建立纵深防线,层层抵抗,很难阻止敌军前进。

所以,王烁的五万机动兵团,没有一个人能够闲着。

至少跟着他的这三万人,今夜是不用睡觉了,而明天太阳出来的时候,他们面临的,将是激烈的敌军进攻。

豪格刚占领成都的时候,就接到了多尔衮的命令,要他在肃清张献忠残部之后,立刻回军,进陇中,消灭王烁。

手下鳌拜、谭泰、星讷诸将均脸现忿色。

打张献忠确实没费什么劲,可四川让张献忠祸害的,是人呆的地方吗?

不说张献忠,只走这沿途栈道、山路,二十万大军就累个半死。

关键是还没有粮食吃,得费劲四下里找有活人的地方抢粮食,甚至实在没有办法,学土瑶军吃人肉!

就这么着,光为糊口,大家就快累死了,粮食还不敢敞开了让大家都吃饱。要不然把粮食都吃了,多尔衮又不布置接济,这二十万人就都撂四川这儿,甭回去了!

怎么着也得让我们出去缓口气吧?这四川还没完事呢,就让我们去打王烁,使唤傻小子呢?

星讷还算沉得住气,对豪格道:“要不,咱们先回军汉中,在汉中休养几日,再去陇中?”

鳌拜叫道:“去个屁陇中,老子要回西安,好好洗个澡,舒服几天再说!这破地方呆的,老子身上,除了虱子,别的没有了!”

谭泰心里也不痛快,说道:“摄政王这是要借王烁的刀,来削弱我两黄旗的实力呀。都是英明汗的子孙,相煎何急呀!”

鳌拜没好气道:“他还管你是谁的子孙?他恨不得把我们都整死,大清好他一个人说了算!

阿济格和多铎都闲着,离的陇中又近,他为什么不让他们去打王烁,偏要我们王爷去?

要我说,咱们就是不去,看他能如何!”

不去进攻陇中,豪格不敢。多尔衮这小子手黑,他敢抗命,多尔衮真就敢杀他。

思来想去,他还是采纳了星讷的建议,大军北上汉中休整。

就对多尔衮说,四川已为荒野,无处筹粮,须让驻守西安的都类先行准备粮草。他出斜谷,就近取粮后,立刻向陇中进发。

至于从成都走到西安需要几天,估计多尔衮也没数,他走几天便算几天了,中间多休息几日多尔衮也不能把他如何。

于是,豪格率大军北上汉中。

到汉中之后,周边逐渐有了人烟,总算抢到些粮食,豪格就在汉中住下来。

大军没有粮草没法打仗,多尔衮还真没有什么办法。

他一面严令都类迅速筹集粮草,一面写信催促豪格加快行军速度。

在给豪格写信的同时,他才写信给王烁要枪,迷惑王烁。

不料王烁远比他想象的大方,分文没收,还白送他一百条新式火枪。

他放心了。看来王烁还是怕他,不敢得罪他。

既然才送给他枪示好,王烁就不会过于防范他突然进攻。

阿济格那小子,这阵子在大同满城里踅摸女人玩,玩疯了,让他前出榆林,他拖拖拉拉不肯动窝,到现在还没离开山西。

既然豪格还没准备好,多尔衮也就没再催促阿济格。

豪格在汉中,众将和士卒尽情疯了几天,把个汉中周围搞的和成都差不多了,没了意思,才起身自褒中出发。

这就给了王烁准备的时间。

第370章 假传王命骗豪格 忘了满清有发辫

在汉中抢到了粮食,心中不慌,豪格大军行军也变得拖拖拉拉,两天的路程走三天还走不到头。

如果他能按正常速度行军,王烁根本就来不及在褒谷建立防线,只能在斜谷阻击他。

没有战略纵深,多层阻击,五万西北军恐怕还真没法拦住二十万清军,那就只能和当年在西宁城下一样,硬拼了。

这日清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