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清坑你没商量 >

第157部分

大清坑你没商量-第157部分

小说: 大清坑你没商量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362章 下决心挽回耻辱 多尔衮诡计多端

怕李过有其他想法,是梁敏和宋献策想多了。

自湖北返回,李过先去了兰州的高级军校学习,王烁的游击战和运动战的作战思想深深震撼了他。

前一次晋北和阿济格交手,被阿济格绕开榆林,打的他一路败退站不住脚,事后他不是没有做自我反思。

这次,在军校里接受了王烁的游击战和运动战思想,他宛如醍醐灌顶,一下就明白了自己为什么会失败。

这就是王烁设高级军校的目的。来学习的高级将领,都经历过无数实战,经验丰富。

在这种情况下,再给他们灌输理论思想,他们很快就可以接受和理解,而且立刻就能举一反三,应用于实战。

李过的失败,一是败于战术死板,只知道一昧挡在敌军面前,阻止敌军进攻,不知道如何在广大的陕北高原上,充分利用空间和地形,分兵迂回,扰乱敌军的进攻节奏,调动分散敌军,抓其弱点,各个击破。

第二个原因,就是大顺军军纪涣散,思想混乱,毫无斗志。这样的一只军队,战斗力会大打折扣。

如今,他明白了这些道理,手下的西北军已经不是大顺军,从军官到士卒,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带着这样一只军队,又有了许多不同思路的李过,心里憋着一股劲,就是要找机会再碰一下阿济格,挽回自己前次失败的耻辱。

王烁让他出陕北阻击阿济格,他正求之不得。

这一次,不打阿济格个满地找牙,他李过就主动让出兵团司令的职务,再不带兵!

王烁找李过谈话时,李过笑了。他对王烁道:“大将军放心,李过早就想再和那个阿济格干一架了。

陕北是我老家,不能阻止满清蹂躏,李过愧对陕北父老!

李过愿立军令状,这一次,绝对不让阿济格越过延安一步,不然,李过提头来见大将军!”

王烁放心了。看来,如何缠住阿济格,李过已经成竹在胸了。

想想他道:“我再给你一百门钢炮,另外,每个士卒按十个开花弹配备。物资支援,我让哈克什从靖边保证你北面,我再从铜川设补给站,保证你南面。”

李过犹豫一下问道:“咱们现在这么困难,你给我这么多,李道中部长受得了吗?”

李道中,便是王烁在西宁时收的那个前明西宁粮台,后来就成为王烁的后勤部部长了。

王烁笑了道:“能干掉阿济格,就是把西北仓库都搬空了,老子心里也痛快!”

李过也笑了。他已经听出来了,王烁完全明白他的心意。

他这次出击,不是要阻击阿济格南下,他是要彻底消灭阿济格,出了他心中这口恶气!

大军出征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按王烁的现代思维,出征前,从士卒到高级军官,都要做战前动员,统一思想,激发官兵勇敢精神,知道为什么要打仗,为谁而战。

不仅如此,各兵团调动到位,民事上如何组织人力物力,设补给站保障供给;如何进行战场救护,设战地医院;如何巩固占领区,防盗防谍,保证军事秘密,所有细节,事无巨细,都要有组织,有人去做。

正当大家脚不沾地的忙着这些的时候,那位在北京的睿亲王多尔衮,派使者来了。

他派使者也没有什么大事,就是问一下王烁,他军队里用的那些火铳是从哪里弄来的?他也想买点。如果王烁有富裕,他愿意高价买一部分。

使者是带着五百两黄金过来的,说是用来买火铳的。

这个档口上,他什么正事不提,找王烁买火铳,明知这东西是宝贝,王烁肯定不会给他,这是要闹哪一出?

打发使者去休息,五个常委就在屋里琢磨开了。

李岩分析道:“他这是效仿秦大将王翦,出征半途与秦王提条款,以安秦王之心。

他的信说的很客气,跟朋友聊天一般。可是,愈是如此,愈让人觉得,他背后藏着阴谋与利刃!”

王烁笑道:“多尔衮能知道秦朝这个典故?不可能。”

王翦这个故事,王烁还是记得的。当初王翦率秦国所有主力出征伐赵,担心秦王把全国的军队都交给他以后不放心他,就在行军途中不断跟秦王索要房产田地。

秦王见他总是要这些个人财产,知道他还惦记着回来,不会有背叛自己的意思,反而放心了。

可多尔衮一个半生不熟的鞑子,知道点《三国演义》他倒相信,连中国的战国典故他都清楚,王烁就不相信了。

就算他知道,要模仿王翦,无非是要他们放松警惕。

他要他们放松什么警惕呢?王烁心中不由一动。

就听李岩继续说道:“秦时典故他不一定知道,但殊途同归。多尔衮十分聪明,自己想到这个办法也说不定。

看来,他是要迷惑我们。其真正意图,正如咱们猜的那样,解决掉张献忠,他就要对我们动手了。

在动手之前,先给咱们灌点迷魂汤,让咱们以为他还是要笼络咱们,没有要动用武力的意思。”

经李岩如此一说,大家就明白了,纷纷表示同意李岩的看法。

宋献策道:“四川、北京相距遥远。多尔衮要对咱们动手,首先他得知道在四川的豪格已经消灭了张献忠,准备返回,或者正在返回。

恐怕,他已经获悉了豪格在四川获胜的消息,在向咱们派出使者的同时,命令豪格进攻咱们的命令也一并下达了。

如此算来,他的使者到了咱们这里,豪格也会同时接到他进攻咱们的命令。”

王烁一时没反应过来,问道:“那又如何?”

宋献策看他一眼道:“兵者,诡道也。即便咱们中了他的计,不做防范,也是短时期的事情。时间拖的越长,他的诡计就越容易暴露。

所以,多尔衮只有算出豪格的大军很快就能进攻我们,他才会给我们写信,派信使来迷惑我们。

这就是说,豪格此刻,应该离的咱们不远了。”

大家顿时醒悟,豪格恐怕已经在进攻陇中的路上了!

这样的话,李岩率机动兵团出击汉中,消灭豪格主力于汉江两岸的计划,恐怕就落空了。

第363章 多尔衮发坏坑豪格 宋献策猜谜猜不着

豪格率两黄旗剿平四川之后,上书顺治帝报功,却接到了多尔衮要他立刻北上出川,剿灭西北王烁的命令。

多尔衮原本料想张献忠不好打,才会派豪格带他的两黄旗去,剿灭张献忠的同时,消耗两黄旗的实力。

万一豪格在进占四川的过程中,犯下什么错误,或者被张献忠击败,他就会找到惩治豪格的理由。

不让豪格出去,整天把他留在家里,豪格也不傻,有了上一次在盛京胡说八道,让多尔衮抓住话把,差点要了他命的教训,他也不会同样的错误去犯两次。

所以,放豪格在家里,就很难找到抓住治他罪的理由。

这就是现代机关里人说的,什么也不干,就什么错误也不犯;干的越多,犯错误就越多。

历史上,豪格也正是因为出征四川,被多尔衮抓到了错误,以“贪腐冒功”再次剥夺了亲王称号,关入大狱,不明不白的死在狱中,连福晋都让多尔衮给抢了去。

多尔衮没有料到张献忠这么不禁打,清军几乎没费什么力气,就彻底剿灭了大西政权。

既然你豪格这么容易就立了大功,那我就再给你一个立功的机会,从四川回来,直接去打王烁。

我就不信,你运气这么好,回回都不费吹灰之力就能立大功。

王烁不比张献忠,这小子兵强马壮,连蒙古人都怕他。这回老子倒要看看,到底是王烁厉害,还是你豪格厉害。

他要办的,只是豪格一人,同时削弱一下两黄旗的实力,便于他将来除掉豪格之后,好管带这帮皇太极打造出来的骄兵悍将。

他没有要把两黄旗送到王烁嘴里,让王烁吃掉的意思。

是以,他命令豪格进军陇中的同时,写了封信跟王烁要火铳,试图分散王烁的注意力,让他不犯防备。

即便王烁不犯防备,豪格两黄旗加上投降汉军十几万人,也不是王烁三十多万大军的对手,何况王烁还有厉害的杀器,新式火铳呢。

所以,他又命令驻守大同的阿济格,率镶白旗悄悄南下榆林,在豪格于南面发动进攻,将王烁主力吸引至南边的时候,从榆林向宁夏攻击前进,从东面直捣兰州。

同时,命令在蒙古的多铎,也向榆林进发,做为阿济格的后援。

想法是挺好,可惜他忘了宋献策这智多星在王烁那里呢,画蛇添足给王烁写信示好,让宋献策看出了破绽。

宋献策看到多尔衮的书信,立刻猜到了这家伙的意图。

他从信使来回时间上推断,豪格已经出了四川,至少,他现在已经向汉中前进了。

汉中出关中道路众多,谁知道豪格走哪条路出来?在这种情形下,李岩再率机动兵团主力出击汉中消灭豪格,恐怕就不现实了。

此去汉中,路途遥远,耽搁日久。李岩到达汉中的时候,说不定豪格已经从别的路上自汉中出来,向陇中这边来了,两方正好错过。反而造成自己主力在外,敌军却打到家门口的不利局面。

可是,如果不能迅速消灭或者打垮豪格,待北面阿济格和多铎杀过来,西北军两面受敌,就危险了。

消灭他也得先找到他啊,但那时没有侦察机,更没有卫星定位,根本无法知道豪格在哪里。

宋献策分析道:“豪格自汉中向咱们这边过来,有几条道路可供选择。一是由汉中向西,与当年诸葛孔明一般,走祁山,攻击天水关。

然祁山道路繁复,险关林立,沿途西城、礼县都在我们手中。为防张献忠大西进犯和山中盗匪,我们于各关隘要路都设兵把守。

其一旦进入祁山,必然被我军发现,那时我们派军包围他,地形又比他熟悉,他必然吃亏。

豪格应该知道这一点,不会选择容易被我发现的这条路,失去攻击的突然性。

即便祁山没有我军把守,其没有诸葛孔明聪明,带着大军在山中瞎转,恐怕过不了几天,自己就转迷糊了。

别说进攻我们,恐怕他连祁山都出不来。估计他不敢走祁山。

另一条路,就是走陈仓道,由勉县、略阳,经凤县,翻越秦岭,攻击散关,占领陈仓。

这条道路经历代官府修凿,路面宽阔,便于大军行走,其走这条道路的可能最大。

再往东看,汉中向北,还有一条道路比较好走,那就是走褒斜道,由褒中经太白进关中,然后再沿渭河向西攻击陈仓。

这样走的好处就是,在向我们发起攻击之前,他的大军可以不与我们发生战斗就走完不利骑军作战的险路,直接进入平原地区,便于他的骑军征战驰聘。

这条路,他走的可能性也极大。

再往东,还有骆谷道,但道路艰险,不利大队人马通行,是汉中到关中最不好走的一条路,估计豪格不会傻到去走骆谷道。

再往东,就是子午谷道了。这条路是通往长安的,当年道路险阻,须由石泉午谷一路翻山越岭,最终到达北面的子谷,翻越子谷,方可抵达长安县城附近。

是以当年魏延献计于诸葛亮,带五千军马走子午谷偷袭长安,孔明觉得过于冒险,没有接受。

然唐明皇为杨贵妃能吃上新鲜荔枝,大修子午谷道,凿通许多关隘,使得单骑快马可以通行,以便于川产荔枝可以由汉中七日之内运抵长安,保持新鲜。

这条路战马缓慢通过是没有问题的。可是此路已经接近长安,离的我们远不说,又行军缓慢,豪格不可能走。

现在看来,只有陈仓道和斜谷道可以供豪格选择。然我们却无法确定他到底要走那一条道路。

万一判断失误,把豪格放进来,后果当真不可设想。“说罢不由皱眉思索。

王烁真是佩服极了这位智多星。他在现代时也看过《三国演义》,还看过《三国志》,又有卫星地图参照着,可到现在他也没弄明白《三国演义》里这些孔明北伐时走的道路在哪里?

甚至就是祁山,他也只知道几个风景点,这山到底方圆多大,从哪里到哪里,他一直稀里糊涂。

你看人家宋献策,说起这些道路来,简直如数家珍,甚至连唐明皇给杨贵妃快递荔枝,走哪条路都知道的清清楚楚。

原先,王烁一直以为那荔枝是从广东运来的,原来是从四川运来的。宋献策不说,到死他都不会知道,原来四川在古代还出荔枝。

不服不行啊,幸亏有这么个参谋长,活地图,要不然上哪儿找豪格去?

可是宋献策也不是万能的,他最终只能将豪格的行军路线缩小到两条路之一,再也没有办法精确下来。

这么着,还是不知道豪格到底在哪儿,宋大参谋长啰里啰嗦一堆,等于没说,净瞎耽误功夫!

第364章 随机应变改打阻击 一事未完又起一事

打仗,时间决定一切。

王烁可等不及宋献策这书呆子想明白。等他想明白了,说不定豪格已经杀到家门口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