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明帝师 >

第423部分

大明帝师-第423部分

小说: 大明帝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军拔营结束以后,一起朝着蓟州府的方向走去。
  临近黄昏的时候,天上出现了漂亮的火烧云。江夏骑在马背上,看着那火烧云,心中有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
  但是很快,走在队伍最前方的谢腾飞骑着战马飞快地跑了回来。见到江夏以后,谢腾飞道:“将军,大事不好了。”
  江夏眉头一皱,问道:“什么事?”
  谢腾飞道:“永平府逃难过来的百姓说,山海关已经被鞑靼的兵马攻破。负责镇守山海关的大军已经被杀得溃散,现在永平府也已经被攻破了。鞑靼的兵马正朝着蓟州府的方向杀过来。”


第五九六章 入蓟州府

  山海关的重要性,相信稍微懂点儿历史的人都很清楚。纵观华夏历史,当初清军不过十数万人,但却能杀到京师,问鼎中原。究其原因,其中最大的一个原因,莫过于吴三桂投靠满清,引清军入关。而此处所说的关,其实就是山海关。
  在明末的时候,为保山海关不失,山海关特设了关宁铁骑。而深知山海关重要性的江夏,则在山海关设了双重保险。
  山海关处,江夏设了雄武军。其中精锐战兵四万,骑兵两万。如此兵力,基本已经可保山海关不失。为求保险,他还在永平府设了建州卫,驻军五万,作为山海关的后援之处。
  这两只兵马里面,有大量讲武堂的子弟在。按理说,就算大明出现大乱,这些讲武堂子弟也肯定是能够守好山海关的。对于这一点,江夏很有自信。
  所以当谢腾飞报告,说山海关已丢,并且永平府也被破的消息时。江夏心中的第一个反应,首先便是不可能。
  当然,这是感性的一种想法。理性告诉江夏,谢腾飞绝对不可能会无的放矢。他若不是问的清清楚楚,是绝不可能来向自己禀报的。
  江夏眉头一皱,他一扯马缰道:“走!带我去问问。”
  “是!”谢腾飞应了一声后,立刻调转马头道:“大人这边请。”
  江夏跟着谢腾飞一起来到队伍前面,从京师出来三万人,现在人数已经涨到了近七万人。所以队伍的行军线拉的很长。
  江夏来到队伍前面以后,一眼就看见一波逃难的难民正聚在一起。周边有士兵围着,以防他们逃跑。不过他们口中正在啃干粮,一看就知道是行军用的面饼。
  “将军到!”谢腾飞沉喝一声,围着那些难民的士兵立刻撤开。那些难民一听见“将军”二字,赶忙从原地爬起来,对着江夏跪地行礼道:“参见将军,求将军饶命啊。我们只不过是逃难过来的难民,身上值钱的东西在路上都已经被山贼土匪抢光了。求将军留我们一条性命啊。”
  江夏从怀中取出一叠大明宝钞,他把宝钞扔到这群难民面前,说道:“把山海关和永平府的消息完完整整的跟我说一次,说好了这些都是你们的。说的不好,格杀勿论!”
  江夏说的杀气凛然,其实心中根本没有要杀他们的意思,只不过是吓吓他们而已。但江夏是何人,久居高位的他,随便一个眼神都能让人感受到莫大的压力,更别提他还说了一句“格杀勿论”了。
  这些难民想也没想,赶紧七嘴八舌的开始说了起来。若是一般人,肯定会让他们住口,然后一个一个的说。但是江夏没有。他认真的听着,分辨着。从这些人的口中,山海关和永平府的情况,他大致算是已经听出来了。
  原来山海关的守军内部,发生了叛变。一部分人想带着兵马去投靠鞑靼人,所以和另外一部分坚守山海关的人打了起来。双方在打斗期间,鞑靼人趁着这个机会,一举攻破了山海关。
  然后雄武军开始四分五裂,只有一部分自称“讲武子弟”的人在山海关和鞑靼人战了整整一天,最终全军覆没。
  不过他们的牺牲也不是一点作用都没有,山海关附近的百姓趁着这个机会得以安全撤退,同时永平府也得到消息,做好了迎战鞑靼大军的准备。可是不知道为什么,鞑靼大军竟然十分熟悉永平府的地形,一支鞑靼士兵不知道从哪儿竟然进入到了永平府城内,和永平府外的鞑靼大军里应外合,一举攻破了永平府。
  如今鞑靼大军正朝着蓟州府赶来,明显是准备一路攻到京师,趁机染指中原。
  听过这些难民的话后,对于山海关、永平府被破的消息,已经由不得江夏不信。他深吸了一口气,顿时感觉事情有些棘手了。
  棘手的方面有三。第一、山海关和永平府被破,要想凭借蓟州府阻拦住鞑靼大军,真的是很难。第二、鞑靼大军能够神不知鬼不觉的策反山海关的守关将领,能够找到密道进入到永平府内部。这代表着鞑靼大军那边,有一个对大明边关十分熟悉的人。这个人究竟是谁江夏还不清楚,但江夏猜测,这个人以往在大明肯定不是一个简单的人物。
  第三、江夏绝对不能让鞑靼大军打到京师。现在京师外围,各方势力均虎视眈眈。江夏凭借着自己以往的威信,这才震慑那些势力直到现在。但是如果鞑靼大军杀到了京师,那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大明其他各处的势力,一定会趁机进攻京师,以图分一杯羹。
  所以眼下的情况已经由不得江夏犹豫,他当机立断道:“从传令下去,全军全速行军,务必在天黑之前赶到蓟州府!”
  “是!”谢腾飞也知道现在情况紧急,所以应令以后立刻前去传令。
  战马奔腾,步兵奔跑。数万兵马立刻开始全速前行,幸亏江夏他们本就离蓟州不远。即便现在已经临近黄昏,但最后依旧还是在天黑尽之时,赶到了蓟州府。
  蓟州府在之前的时间里,早已经被镇朔卫的人控制。江夏他们赶到以后,立刻带着镇朔卫的指挥使,前去解救蓟州府知府,夏家林。
  在城中一处豪门大院的地窖之中,江夏带着镇朔卫的那指挥使见到了夏家林。夏家林以前是见过江夏的,并且严格算起来,夏家林应该也是属于江系的人马。
  所以当江夏走下地窖,看见夏家林以后,夏家林只是微微怔了怔,然后便立刻跪在地上对江夏行礼道:“微臣夏家林,参见皇上,愿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江夏点了点头,伸手扶起夏家林道:“夏大人,让你受苦了。”
  那指挥使用一种像看见鬼了的表情一看着江夏,口中颤声叫道:“皇……皇上?”
  江夏看着那指挥使,微微笑道:“知道朕的身份还不下跪,可知是死罪?”
  那指挥使猛然一惊,下意识就准备跪下。但是江夏却一掌拍在了他的头顶,淡淡地说道:“现在跪已经晚了……”


第五九七章 昔日对手

  “皇上你看,蓟州府北连喜峰口、龙井关。一旦丢失,那等于丢掉了长城东北方三成以上的防线。所以此地绝对不容有失啊。
  现在咱们手上有七万多兵马,并且城中还有十数万老百姓。真要是死守蓟州府,至少也能守他个一两个月。如果我们从现在就派人回京师请援,援兵必然能在半个月以内赶到此处。到时候我们和援兵合兵一处,肯定能把这些鞑靼兵马赶出山海关!”
  镇朔卫指挥使关押夏家林的地方,是蓟州府内有名的豪门大户,陈继海家的大宅。陈继海一家已经被镇朔卫的指挥使迫害致死,所以江夏也图方便,干脆就把这陈家大宅当做了自己的临时行宫。
  这陈家大宅中庭正院的正厅,如今已经被江夏变成了临时指挥所。他手下的心腹如今都在此处,在大厅的正前方主位处,此刻挂着一幅详细的蓟州府周边地图。
  夏家林对于蓟州府的情况很熟悉,在经过他的介绍以后,江夏对于蓟州府也有了比较详尽的了解。
  蓟州府的确算得上是抵御鞑靼入侵的最后一道屏障,若是这里丢了,那么接下来鞑靼肯定就是长驱直入,直接杀往京师。因为在这蓟州府后面,已经再无任何成规模的城池可以守。而有滦河作为天然屏障的蓟州府,则算得上是唯一一个尚且成规模的城池。
  夏家林很希望江夏能够下定决心坚守蓟州府,毕竟他为官一任,不希望自己的治所被战乱涂灭,变成废土。
  江夏沉吟一下后,点了点头道:“好,我们就先尽力把守蓟州府。接下来我分配一下接下来大家各自负责的事宜。”
  “皇上,您该自称为‘朕’。”夏家林小心翼翼地打断江夏的话说道。
  江夏微微笑了笑,点头道:“好,那朕给大家分配一下大家各自需要去负责的事宜。首先是张猛,朕就派你配合夏知府一起,带人重筑城防。同时四下查找一下,看城里还有没有从外面通进来的密道、暗道之类的地方。”
  “是,属下遵命!”张猛道。
  “是遵旨!”夏家林略有一些不满地说道。张猛脖子一缩,连忙改口道:“对对对,属下遵旨!”
  江夏笑了笑道:“夏大人,朕刚登基不久,暂时就不要太在乎这些繁文缛节。我们现在还是以商议如何抵御鞑靼大军的好。”
  “是,微臣遵旨。”夏家林对着江夏躬身行礼应道。对于像夏家林这种正儿八经两榜进士出来的官员,皇权至上的心态那早已是根深蒂固,要想其改变,这根本就不可能。并且,话又说回去,这对于江夏来说,似乎也没有什么改变的必要。
  江夏点了点头,不再继续说此事,而是接着安排守御蓟州府的事宜。他对千绝行道:“绝行,你最擅长的是追踪和逃遁,所以朕就派你带一部分精锐探马,出城去打探现在鞑靼大军的下落。最好弄清楚,他们现在在何处,人数大概有多少,大概多久能够到蓟州府。”
  “是!”千绝行应了一声,然后下意识地看了夏家林一眼,赶紧又补了一句:“属下遵旨。”
  江夏嘴角露出一丝微微的笑意,目光看向萧杀和谢腾飞道:“萧杀、谢腾飞,朕就命你二人前去整编,训练兴州军和镇朔卫的人。能够留下的人就留下,那些屡教不改的,一律杀无赦。”
  “是!”二人应命。
  接着江夏对冷雨和杨贝贝说道:“冷雨、杨贝贝,一会儿朕给你们二人一份手谕,你们二人就立刻带一支骑兵回京师去,找到杨一清,让他立刻派兵增援蓟州府。告诉他,记得要让人多带几门炮来。”
  “是!属下遵旨!”
  最后江夏看向马云峰、于忍他们,江夏道:“好了,剩下的人就带领着大家准备一下守城的器械。巨石、檑木、铁蒺藜、陷马坑、护城河、弓箭、火油……等等物品,必须一应俱全。”
  “是!属下遵旨!”剩下的众人,齐声应命道。
  永平府的抚宁卫,一批鞑靼骑兵在此处等候。看他们的装束和带着的装备,这批鞑靼骑兵很明显应该是属于想军队里面探马的角色。
  果不其然,很快密集的马蹄声响起。远远的,一支蜿蜿蜒蜒的鞑靼大军正朝这边行军而来。这支大军里面以骑兵居多,当然步兵也不少。对于人口稀少的鞑靼,要集合如此一支大军并非是一件易事。
  以此推论,要掌控如此一支大军,成为这支大军的统帅,那更是难上加难。
  鞑靼大军的先头部队走过以后,剩下的便是中军。一般来说,主将都是位于中军处的,一来便于指挥,二来也是因为安全。
  那批在抚宁卫等待的鞑靼骑兵,见到中军处的一名中年男子后,立刻驱马上前,然后翻身下马跪地行礼道:“参见万户大人,前方我们已经探过了,没有人在,看样子都已经逃难离开了。”
  中年男子点了点头,自言自语道:“今时今日的大明,早已经不像之前的大明了。江夏果然是厉害啊,先帝当年没有信错人。若是当年,我亲自带兵攻打山海关,哪里可能打这么久。那个时候的明军,盛产最多的都是怂包软蛋,哪里会有以性命相拖延,让百姓先安全撤离的兵马。讲武堂?呵呵,不错……挺有意思的。”
  很奇怪的是,几名鞑靼骑兵对中年男子说的是蒙古语,但是中年男子自己自言自语时,则说的是汉语。
  他说完以后,抬起头来看向前方道:“传令下去,全速行军。我们务必要快一点赶到蓟州府,攻破蓟州以后,立刻攻打京师!”
  “是!”几名鞑靼骑兵听后,立刻应命,前去传达那全速行军的命令。
  若是江夏在这里,看见这名中年男子肯定会惊呆。因为这名中年男子,已经是他的老相识了。只不过在江夏原本的理解当中,他以为这男子早已经死了。却没想到,他不仅还活着,并且还成为了鞑靼的一名万户。
  昔日的对手,看来这次又要交手了……
  ps:祝各位读者新年快乐,新的一年里面,希望你们身体健康,万事如意,财源广进。在此老虎感谢你们一直的支持和厚爱,没有你们,这本书不可能走到现在。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