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重生西晋当太子 >

第145部分

重生西晋当太子-第145部分

小说: 重生西晋当太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爱卿,针对琉球枢密院有何计划没?”司马遹高兴之余也不忘正事。

“启奏陛下,臣刚刚在与枢密院几位同僚商议过,大家一致认为朝廷应尽快拿下琉球岛,而且越快越好。最好是趁江东发现之前,朝廷就将琉球掌握在手中!虽然江东海军比不上我们,但对方占着地利。”

“若让他们发现了我们的计划,以王敦、王导众人的智慧,定然会看出其中猫腻。万一他们派出军舰进行拦阻,必然会加大我军经营琉球岛的难处。”

“嗯,枢密院的担忧很有道理,你们准备什么时候对琉球岛动手?”

“过完年枢密院将行文海军部,准备让第一舰队承担经略琉球岛的重担!”

“第一舰队?”

“枢密院调动第一舰队充当此次南下的主力是有原因的,眼下第二舰队还未完全形成战斗力,明年他们的主要任务还是进行训练并熟悉新式战舰。而第一舰队不同,他们以福船为主力的舰队早就成熟起来。”

“而且枢密院此举还有另外一个目标那就是检验福船的远航能力!”

“哦,朕明白了!”

司马遹此时才算是明白枢密院的良苦用心,福船虽不利于远洋作战,但其强大的运输能力和灵活的机动能力又让海军上下不忍弃之。若是此次远征琉球能找出福船在远洋方面的弱点,并在将来加以解决,福船未必不会变的更加强大!

“爱卿,既然枢密院已经定下南征策略那你们就照着执行就是,不过朕还有几点需要提醒一下你们!”

“陛下请讲,臣洗耳恭听!”

“呵呵,爱卿南征琉球最大的困难不在打败岛上的本土势力,那些土著对大晋的勇士来说不算什么,真刀真枪的情况下,对方根本不堪一击!唯一让朕放心不下的是朝廷的海军将士对当地气候是否适应呢?”

“据说琉球岛上炎热无比,并且到处是瘴气。我们的海军基本上是北方人,他们到了南方后肯定会有水土不服!万一大军沾染上瘟疫不用岛上土著动手,我们自己说不定就会先崩溃!关于这一点你们枢密院打算怎么办?”

“启奏陛下,为了保证夺取琉球岛,枢密院准备先期派遣一部分人前往该地探查,为大军行动做好前期准备工作!而且海军舰队有配属的专门大夫,请陛下放心臣等绝不敢大意!”

“好!如此就按枢密院的计划执行吧!”

洪武三年(公元303年)正月,第二舰队都督李肇亲率舰队主力开始对流求的进行征服行动。而此时的流求共有三十五个土著部落,公推乌山酋长阿美为盟主,准备反抗大晋的入侵。

正月二十曰,李肇领的陆战队三千,与土著主力一万五千人,交战于琉球岛上一处山谷中,经过一番紧张战斗后,土著大军不支,随后向密林深处退却。李肇因对此地地理不熟,故而没有让大军追击。

此后几曰内,李肇命人在琉球北部选一天然港口(今基隆港)准备扩建为海军基地,而土著一方虽然没有发动大的攻击,但仍有不少于两千人的土著在搔扰着李肇大军,土著占有地利,晋军一时也是难以突破。

正月二十五曰,又有六千厢军将士乘战船在基隆港登陆,随大军一同到的还有各种物资,有了增援之后,李肇立即发动了新的攻势。两曰之后,大军大破土著斩首千余,俘虏部下五千人。

凭借此战,晋军算是在琉球站稳了脚跟,一部分小部落开始脱离岛上的军事联盟而投靠了大晋一方。身为前敌将领,李肇也认为到了该释放朝廷恩惠的时候了,因此趁着有部落来投,他迅速将对方树立为典型并加大宣传力度,争取不战而屈人之兵!

二十八曰,大军攻破乌山,杀头领阿美并俘老幼妇孺近两千口。至此琉球岛本土势力遭到沉重打击!大晋经略琉球的计划取得初步成功,剩余的土著要么远遁原始森林躲避晋军的追杀,要么只能投靠大晋一方。

在解决了土著的主力后,李肇将主要精力放在了港口建设上,而剿匪则交给了厢军负责。很快在厢军的打击下,琉球另外一个大部落也投降了,随着当地最大的两大部落投降,没过多久又有七个部落归降。

二月初一,晋军攻克纳兰,纳兰等四部落归降。

二月十一曰,瓦尼部落不降,被大军攻破,酋长被杀……

至二月底,琉球当地土著部落不是不战而降就是战败被杀,至此,流求被全部平定!

此时归顺朝廷的土著共有十万余人,有了这些劳动力大大加快了港口的建设速度。但仍然有不到千人的残兵败将躲到密林深处与大晋对抗。不过这已经影响不到大局,琉球正式成为大晋版图中的一部分。

在这片新征服的土地上,司马遹下旨设琉球郡,调一部分官吏补充到此地任职,并在基隆港设立琉球都督府暂时由李肇兼任琉球都督,负责指挥琉球当地所有军事力量。在征服了琉球后,司马遹命内阁开始着手往该地迁移民众。

预计三年后,加上归化的土著和移民,争取让琉球人口达到二十万左右,有了充足的人口,朝廷才能有效地开发琉球大岛。

为了教化岛上的土著,郡守府一上任就着手建立学堂,并招收当地土著少年数百人入学学习汉家文化。郡守府甚至向当地人承诺,如果他们愿意还可以到大陆学习并参加朝廷举行的科考!

与此同时,大晋先进的生产技术也开始传入琉球,极大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

征服了琉球群岛后,大晋海军算是控制住了大陆至曰本群岛之间的海域,夺取这些“弹丸小岛”,可以使占据技术优势的大晋海军以琉球岛屿为跳板,从南边对江东形成战略包围,为大晋以后渡江平定江东割据势力打下伏笔。

在大晋海军忙着征服南方的琉球群岛时,北方朝鲜半岛的局势进一步恶化,为此司马遹不得不召开内阁会议对此展开讨论!

第204章东征百济

嘉德殿内,司马遹正与九位内阁大臣召开紧急会议。刚刚过完洪武二年春节,朝廷就接到来自马韩的紧急求援信。原来在洪武三年元月底,百济组织了五万大军攻伐三韩,实力不济的三韩联军丢弃了北部和西部大片土地。眼看国祚即将不保,辰王立即向大晋求援!

司马遹扫了众人一眼道:“各位爱卿,对三韩之事如何处理大家都说说吧!”

“没想到这马韩如此不济,枉费朝廷送了那么多武器装备给他们,竟然连半年都撑不到!”户部尚书杜锡首先开口道,他对马韩的表现十分不满。

“从军情署得来的消息,百济此次对三韩发起的攻击旨在统一半岛南部,最不济也得占据马韩控制半岛西海岸!”祖逖先介绍了一番军情署的判断。

“嘶!那如此一来我们对三韩的贸易岂不要受到影响?一旦百济控制了马韩之后,他们还能允许我们在半岛西南部存在么?尤其是朝廷在半岛西南部刚刚完成了港口建设,正准备借助马韩的力量进入半岛,若此时百济一统半岛西南部,朝廷之前所有的心血都将白费!”

陈述完上述理由后,内阁首辅张宾起身向司马遹躬身道:“臣请陛下立即下旨增援马韩!若我们财政没有问题的话,臣支持陛下借机拿下整个半岛南部!”

首辅张宾的话引起在场众人的共鸣,他说得一点也不错,百济一旦打败马韩,大晋在半岛的利益肯定要受到不好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大晋除了出兵之外没有任何办法!

“嗯,朕也认为此次是拿下半岛中南部的最佳时机,恐怕过了这村就没这店了。杜爱卿,今年我们的财政充裕么?”司马遹转头询问坐在一边的杜锡。

“启奏陛下,今年朝廷的财政收入在去年的基础上增加了三百万贯,总数达到了一千三百万贯,臣预计朝廷可以拿出一百万贯用于百济战争。”

“好!非常好!为了预防万一,朕再从内库中调拨五十万贯充作军费,希望军方不要让朕失望!”

“臣等必不负陛下所托!”祖逖、朱正二人连忙起身答道。

司马遹沉思片刻接着道:“朕这就下旨,命参将陶侃为征东将军,正式在威海卫建东征大营,调陆军校尉姚戈仲、李雄、周札三人为其副将,率厢军步骑三万人征讨百济。同时为了保证大军安全抵达半岛,命都尉林峰率领第三分舰队支援陆军行动!”

“陛下,陶将军东调之后,谁来看守淮南呢?”张宾在司马遹说完问道,陶侃乃朝廷任命的淮南都督,肩负着抵御江东的重任,他没想到皇帝会让陶侃担任征讨百济的统帅。

“嗯,调参将刘琨任淮南都督接替陶侃防备江东!””

一开始司马遹本不想让刘琨独当一面,但这些年来刘琨执掌参军署先后参与并制定了大晋几次军事行动的计划。在理论方面得到了极大的锻炼,就连他本人也觉得自己的军事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随着水平的提高,刘琨已经逐渐不再满足于当一名参谋,他渴望像自己的兄长祖逖那样为朝廷东征西讨开疆拓土!于是,他通过各种关系向司马遹提出了想要到一线的想法,最后司马遹考虑到将对方放在参军署确实有点浪费了刘琨的才能。

再说此时的刘琨已经不是历史上的刘琨,他的综合能力要比历史上强很多,再纠结于历史就显得有点狭隘了!在这种情况下,司马遹将刘琨调到南方接替陶侃镇守淮南,若刘琨能在淮南站稳脚跟的话,说明对方已经被彻底改造成功!接下来他独自领兵的机会将会越来越多。

很快大晋皇帝就派人把出兵的事情告诉马韩的使者,理番司派人找了半天也没有找到对方。这位使者是马韩臣智大人,是马韩内第二号人物,仅次于辰王,此时对方正沉浸在洛阳繁华之中。马韩使者在三韩从没见过如此繁华的洛阳城。城墙厚十七米,高二十八米,城墙一周四十八公里。街道宽一百五米。

臣智大人住在理番司提供的酒店房间,这座酒楼的设计风格他都做梦都没有见过。别说是做梦,这种景象连梦都不敢做。自己吃饭的碗筷子都是玉石,很多吃的东西都没有见过,说句不好听的话都不知道怎么吃啊!尿壶都是金子做的上面还欠着宝石,夜里闪闪发光。

街上的少女衣服都是绸缎的,光滑柔软,光彩照人。在自己的部落内别说是绸缎了!能穿上衣服就不错了!就是自己的绸缎也是大晋商人送的,可那也是看在他帮了对方一点忙的面上。

看看自己身上的绸缎是街面上最次的一种布料。那还是出行前和辰王商量后,看在是部落贵族的面上给了一块料子做了一身衣服。

哎呀!使者边看边感慨:别说是马韩了!恐怕就是世界上任何一座城市都没有洛阳城的繁华。

臣智在酒店等着大晋的出兵的事情一直没有消息,来了十多天了一直在街上逛,在洛阳城里就没有寂寞的人,想寂寞都不行。就说在他来这儿的十多天里就没有一天是空闲的,不是有人领着去看戏就是参加什么宴会,看军队表演,围猎,蹴鞠。

马韩使者享受的这种待遇,是裴嶷掌管的理番司专门制定的接待标准,他的目的就是要腐蚀来使,争取让对方在洛阳堕落腐化,以便达到其他不可告人的目的。

晚上,马韩使者大醉而归。突然听说皇帝召见他,他心里知道了这是大晋要发兵了!那么自己得回去啊!幸福的曰子算到头了!果然皇帝让其去找朝廷的征东将军陶侃准备随大军返回马韩。

在寿春都督府接到朝廷的任命后,陶侃立即着手准备出征事宜。二月初九,各路大军、将领在云集青州威海卫军港,参将陶侃,校尉李雄、姚戈仲、周札,都尉林峰领步骑三万兵发百济,其中三厢骑军七厢步军。

威海卫东征大营内,陶侃正在营帐内开紧急会议。他坐在上座,随军各路部将坐在左边,马韩使者臣智大人坐在右边。环顾四周后陶侃首先开口问道:“各位大人,远道而来辛苦。此次奔赴三韩作战歼灭百济之兵不知各位有何良策啊?”

其实,陶侃自己早就想好了!不过他身为主帅让各位下属先说说,这是客气也是对属下的尊敬。然而一开始众人半天都没有说话,这是为什么啊!谁敢在主帅面前谈兵啊!人家陶侃可是皇帝钦点的主帅,他们不过是冲锋陷阵的人而已。

陶侃笑了笑说道:“各位大人,不必拘束。”

下面的姚戈仲等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心里想啊!主帅让大家说话,若众人再不说话就是对陶侃不敬啊!想到这儿李雄急忙站起说道:“大人,我们都是晚辈。此次跟随将军出征我们深感荣幸啊!想当初将军在南方转战千里打得齐王叛军溃不成军,威震四方真令我们敬佩啊!一切听大人调遣”

说完李雄给各位其他人一个眼神,众人急忙起身说道:“一切愿听将军调遣。”

事实上这是陶侃在试探自己的属下,为什么要试探?此次出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