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北宋小官人的幸福生活 作者:大苹果(纵横中文网2013-10-31完结) >

第353部分

北宋小官人的幸福生活 作者:大苹果(纵横中文网2013-10-31完结)-第35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欧阳修出列行礼后道:“启奏皇上;臣已经查的清清楚楚了;臣于元日前后在寿州会同淮南路使王启年大人提审了抓捕到的土匪头目大老王;经他供述;苏锦确曾在八公山上提及招安之事。”

苏锦一愣;欧阳修这是要干什么?晏殊也疑窦满腹;难道欧阳修果真靠不住;终于趁机会来落井下石了么?

晏殊苏锦惊讶;吕夷简也惊讶;欧阳修和苏锦在扬州打得火热;本以为已经沆瀣一气;却没想到欧阳修居然会顺着自己说话;吕夷简提出此事;只是理由之一而已;真正的理由还在后面;现在没想到这第一枪就要命中;矫诏之罪一瞪立;苏锦的罪便重了一层;原本的小罚也要升格为大罚了。

“这么说;苏锦确曾矫诏招安么?”赵祯皱眉问道。

欧阳修拱了拱手道:“启奏皇上;据那大老王所言;苏锦确曾提及招安之事;但……他并没说自己有这个权利;只是说将回朝廷奏请礼部有司前来商谈招安示意;并说皇上面前他有几分薄面;信誓旦旦的保证若招安必会成功;矫诏之事倒是没有;只是有些对圣上不敬之意。”

群臣又是大哗;形势急转直下;这欧阳修卖了个关子;将所有的人都戏弄了一番;苏锦若只是拍胸脯吹牛皮的话;那只是些微末汹罢了;不要说对皇上有不敬之言;便是在朝堂上也有些犟脾气的老家伙们当着赵祯的面都会骂娘;这也算罪的话;赵祯手底下也不知道要砍了多少人头了。

吕夷简脸色一阵难看;问道:“欧阳中丞;此事你确实查清了吗?那大老王确实是这么说的?”

欧阳修道:“吕相;口弓押俱在;当时王路使亦陪同审讯;案卷将呈报审刑院审核;吕相若感兴趣;可过几日去查核。”

吕夷简心里纳闷;为什么王启年写来的信中不是这么说的;当时说大老王明明白白的说苏锦拍胸脯称自己是朝廷派来招安的使者;还说自己能全权安排招安后他们的职务;许诺的天花乱坠;怎么到了此时;忽然改了口供。

只可惜匪酋沈耀祖被欧阳修提走;此事皇上一直在过问;自己也不好强行问讯;不然问问这个沈耀祖也可得到印证。

苏锦暗挑大指;赞叹欧阳修有本事;居然能让大老王翻了供;估计那王启年也傻了眼;不过又一想;身为御史中丞;肚子里的花花肠子自然不少;若是对付不了一个小小的土匪头目;那他这么多年的道行也算是白修了。



第五六零章 大庆殿风云(六)

事出意外;但吕夷简倒也没有特别的惊讶。

从政三十年;早已经修炼到宠辱不惊的地步;何况这只是个开胃菜;原本他便估计到;欧阳修去查苏锦;定然查不出什么有价值的东西来。

刚才欧阳修神兜兜的卖了一个关子;显然是要卖弄一番出出风头;不过不是朝着自己卖弄;而是对着晏殊在卖弄;这两人一定是心照不宣的达成了某种交易;自己也是个中高手;岂能不懂这当中的关窍。

吕夷简微微扯了扯嘴角;淡淡道:“如此甚好;竟然查明苏锦非矫诏而为;老夫要倒要恭喜苏专使了;不用说;那些其他的诸如贪功冒进之类的罪名也并不成立了是么?”

欧阳修道:“确然如此;本人已经查明;苏锦当日是派了马军士兵前去送信请寿州和庐州两地的官兵前去救援的;马军两名士兵的都有证词;庐州知府朱世庸跟苏锦有私仇;借此假公济私;故意拖延不援;而寿州的王路使则是因为当日并不在府衙;送信的马军士兵将信件送至路府衙门;接手的师爷却将此事忘却了;待几日后苏锦等人已经大举攻山了;那师爷才想起来这件事;告知王路使的时候;苏锦已经上了八公山寨;所部将领未得苏锦之命;怕打乱苏锦的部署;给尚在险境之中的苏锦带来危险;所以没有让王路使的人马参与攻山。”

苏锦一听这话;心里顿时明白了大半;看这架势;在寿州的短短几日里;王启年也被欧阳修给搞定了。

苏锦知道;王启年其实一直都在寿州城;不在府衙之类的话只能骗骗三岁孩儿;按照苏锦的初衷;王启年决不能放过;但既然欧阳修已经将他拉下水;这件事也得到稳妥的解决;自己也应该尊重欧阳修的意思;毕竟此人还是在维护自己。

赵祯点头道:“欧阳爱卿辛苦了;此事终于可以澄清;也算是还了苏锦一个清白;王启年原本以为是苏锦贪功;现在看来却是误会一桩;那误事的师爷须得严加惩办。”

欧阳修拱手道:“已经拿办了;以渎职之罪治罪。”

赵祯点头;转向吕夷简道:“吕相请继续说。”

吕夷简沉着脸道:“这一条便算揭过;苏锦罪责之二乃是抗旨之罪;这一条却是证据确凿;皇上想必也是知道的。”

赵祯皱眉想了想道:“吕相说的是殿前军副指挥使张美去扬州宣旨留人之事?”

吕夷简道:“皇上英明;正是此事;张美奉命前去扬州宣旨;回来禀报说苏锦当众抗旨不遵;在张副使抵达之际依然掷出令箭将犯人斩首;事后还百般抵赖;说什么没听见张副使的叫喊之声;而且后来还怂恿宋庠和欧阳中丞不接圣旨;这是藐视朝纲;无视皇上之罪;此事当着扬州数万百姓的面发生;当无可抵赖。”

赵祯看着苏锦;脸上的笑容隐没无踪;冷然道:“不错;你不提朕倒是差点忘了此事;苏锦欧阳修;你作何解释?”

欧阳修张张嘴;却发现没什么理由好编的;迟疑间;就听苏锦大声道:“皇上;此事确然有之;但微臣这么做是有原因的。”

“抗旨便是抗旨;哪有那么多的原因。”庞籍看不惯苏锦的嘴脸;忍不住插话道。

苏锦对庞籍有种莫名其妙的恼恨;决定教训教训他;于是道:“庞大人;这事与你有干系么?皇上在问我话;什么时候轮到你来插嘴?你当这大殿是你家宅院不成?想插话便插话。”

庞籍怒道:“你……”

苏锦晒笑道:“我什么我;庞大人该去反省反省为何西北战事一败再败;而不是来管我的事;我办我的粮务;你守你的边关;我粮务办好了;你也应该打胜仗才是;这才叫各司其职。”

庞籍气的暴跳;指着苏锦连声对着赵祯道:“皇上;您瞧瞧这小子;简直跋扈上天了;这种人如何能在朝堂上立足?请皇上为老臣做主。”

赵祯有些惊讶苏锦的忽然爆发;他可不知道苏锦为什么对庞籍这般的不留情面;自上殿以来;也算是规规矩矩的守礼;怎地忽然便跟炮仗一般蹦踧了起来。

赵祯看庞籍被羞辱的面红耳赤;心里暗自好笑;身为皇上;很多话都说一半留一半;从不能尽情宣泄;三川口和好水川两战败退之后;他很想痛斥西北的这几个当事人;但是他还是忍住了;苏锦的一番劈头盖脸就好像是圆了自己的一个心愿一样;让赵祯竟然感到一丝痛快的感觉。

但毕竟是朝堂之上;如此的挖苦讽刺;实在不成体统:“苏锦;不得无礼;庞爱卿来我朝脊柱;两朝元老重臣;岂容你如此肆无忌惮;快快想庞爱卿认个错。”

苏锦见赵祯发话;无奈之下冷冰冰的道:“庞大人;下官口不择言;还望海涵。”

庞籍气的要命;这是道歉还是给脸色看;这样的道歉还不如不要呢;只是在朝堂上又不好不给皇上面子;于是狠狠瞪了苏锦一眼;哼了一声一言不发的归班而立。

杜衍看在眼里气在心头;苏锦数落庞籍吃败仗;其实形同当众抽自己耳光;因为兵败之事自己也要负上责任。

“苏专使;军国大事一堆等着处理;你这功过是非愿不该这么多人来为你浪费时间;你却在此扯东扯西的说个不休;你抗旨之罪认是不认?”

苏锦看了杜衍一眼;冷冷的道:“杜枢密看来是日理万机了;皇上都没催;你倒是催的紧;杜枢密难道比皇上还忙么?”

杜衍没想到苏锦竟然连自己也敢顶撞;一下子反应不过来;傻愣愣的不会说话了。

赵祯心里简直要乐死了;这小子是吃了火药了;忽然间便逮谁咬谁;看来吕夷简说他抗旨惹怒了他了。

“皇上;微臣和欧阳中丞杀扬州贪官奸商和乱民首恶之事;您是否下过旨意?我和欧阳中丞是不是奉旨处决罪犯的?”

赵祯忍住笑;答道:“朕接到欧阳爱卿的奏折;确实下了就地斩杀的旨意。”

苏锦道:“那我和欧阳中仡旨问斩人犯有何过错?”

赵祯愕然道:“那道圣旨在先;后来朕听两府众爱卿提议;觉得过于草率了些;这才派张美送去第二道圣旨;便是要你等将人犯押解至厩再加审讯定罪。”

苏锦道:“请问皇上;欧阳中丞关于扬州一干人犯的复议奏折所附的案情即证据可有谬误或不当之处?”

赵祯道:“倒也没有;案情清楚;证据确凿。”

苏锦道:“那不就结了么?既然案情已经水落石出;为何偏偏要送往厩呢?既劳力又劳财;何必多此一举。”

吕夷简喝道:“大胆;你是说皇上行为不当是么?皇上要发什么旨意;还要你来同意不成?天子旨意一言九鼎;皇上既然下了第二道旨意;你们便遵旨而行便是;难不成还要讨价还价不成?”

苏锦毫不相让的瞪了回去:“吕相;你身在厩岂能了解扬州城当时的情形;没有调查便没有发言权;你若硬是说我抗旨;那我便承认是抗旨;而且是我一人故意抗旨;欧阳大人和宋知府想拦我都没拦住;我就是要在圣旨宣读之前斩了那帮蛀虫;因为这是替皇上着想;替社稷江山着想。”

吕夷简嗤笑道:“你果然是抗旨;既然自行承认了;本相也不跟你多说;这条罪名便是成立了。”

苏锦暗骂一声‘老狐狸’;居然给自己往下解释的机会。

晏殊及时跟进;上前道:“苏专使自承抗旨;却又说是为皇上着想;为大宋社稷着想;想来必有缘故;不妨说说看?”

吕夷简冷声道:“狡辩而已;有什么好说的。”

晏殊漫不经心的道:“他已自承抗旨;罪名已定;但听听理由又有何妨?便是草民犯罪也有申辩的机会;何况苏锦乃是办理粮务的有功之臣;吕相襟怀广阔;却不容三言两语么?”

吕夷简冷哼一声不再说话;众人将目光转向赵祯;就听赵祯轻咳一声道:“那便说说看;朕也想听听为何抗旨倒还是为了朕着想;这倒有趣了。”

第五六一章 大庆殿风云(七)

…。。

苏锦早在扬州抗旨杀人之后便已经想好了托辞,此刻更是不假思索,将准备好的说辞滔滔道来。

“皇上难道以为微臣想背上这个杀人的名声么?想微臣过了年才十七岁而已,为了办粮务杀了那么多的人,就算杀的是该杀之人,于我名声似乎也没多大好处;微臣回庐州之后,四乡八邻皆敬而远之,浑不似以前在庐州之时那般亲密,微臣还狠纳闷,后来微臣的娘亲点破了窗户纸,原来众乡邻都说我杀了不少人,身上有股子煞气,都不愿与我交往;微臣原本看上城东李员外家的千金,拟回乡托人求聘,原本是十拿九稳之事,却吃了个憋,人家一口便回绝了;媒人婆子回信说,那家小姐嫌微臣杀戮过重,不愿嫁我。皇上您说,微臣弄得人人敬而远之,媳妇都娶不上为了什么?微臣这不是自讨苦吃么?”

群臣中有人不由自主的笑出声来,晏殊大皱眉头,这小子信口胡诌,也不顾体统,大殿之上拿自家的琐事来说道,真是教人无语。

吕夷简杜衍等人冷眼看着苏锦,心道:看你还能出多少的丑,此事解释不清楚,必不与你干休。

赵祯本板着脸,闻听此言不禁莞尔,忙咳嗽一声掩饰住,肃容道:“这是何道理?苏专使为朝廷办事,铲除贪官本是大快人心之事,百姓当爱戴推崇才是,怎会有此等事发生。”



赵祯安慰道:“苏专使一表人才,别人看不上你是他们没有这个福气,百姓们暂时会有误解,一旦了解真相之后,必会爱戴尊敬于你。”

苏锦拱手道:“多谢皇上夸奖,微臣也不是为此事烦恼,微臣只要能为朝廷为百姓做些事情,哪怕受人误解,一辈子打光棍也无所谓。”

吕夷简终究忍不住,喝道:“苏专使便是因为此事才抗旨?”

苏锦没理他,面朝赵祯继续道:“微臣也曾和欧阳中丞商议过干脆将此案移交刑部审理,落得个无事一身轻;可是当时扬州的形势实在不容乐观,众多官员在押,冯犯的手下门徒甚众,很多官员的私养的护卫和龙虎门的众多弟子皆在城中,可疑情形每日可见,也有人趁乱煽动,散布谣言,百姓们也惊慌失措。在这种情形之下,我和欧阳中丞才决定向皇上请旨,将犯人在扬州正。法。”

赵祯托着下巴,缓缓道:“你们是想借正。法之际震慑宵小,压服余孽?”

苏锦点头道:“正是作此想法,扬州经历数十天的饥荒动乱,微臣负皇命前往,虽然拿了首恶,惩了墨吏,但若不能让形势平息下来,这差事也只算是办成了一半;微臣可不想做一半留一半,要做便做到位。”

赵祯赞道:“这种态度还是可取的,百姓们自然希望有个安定的生活,光是拿了人,城中的人心不能平复,还是会酿出事端。”

苏锦道:“皇上圣明,加之街头上不知何时传出一股谣言,说这些官员若是押解上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