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北宋小官人的幸福生活 作者:大苹果(纵横中文网2013-10-31完结) >

第222部分

北宋小官人的幸福生活 作者:大苹果(纵横中文网2013-10-31完结)-第22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愿缮妫蛔龊昧耸侨镜墓停话煸伊艘彩侨镜墓恚荒汴淌獍盟陀盟蛔苤鹿啬阕约业娜偃璋樟恕

至于晏殊为什么要用苏锦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子;众官私下里倒有些议论;有的说晏殊是因为苏锦乃太祖爷托梦之人;用他其实是秉承皇上的意思;表示对皇家的尊重。

也有人说;晏殊用苏锦原本就是想秘密的进行粮务之事;此事牵扯太广;唯有出其不意之策方能建功;而苏锦确实有这份本事。

更有无聊者随意揣度说;苏锦和晏殊之间原本就有关系;又说苏锦长相倒是有些像晏殊;虽然身材上相去甚远;但后脑勺看起来相差无几;凭着这相似的后脑勺;大抵可以猜测出晏殊和苏锦之间怕并不是简单的爱才惜才这么简单。

事情到了这个地步;赵祯也很尴尬;他是皇上;但是他是个聪明人;当然不会因为有了这封信便胡乱的揣度晏殊是否和此事有关;晏殊平日的办事风格可当的上是左右逢源;除了跟朝中个别人有些芥蒂之外;还从没听说他和什么人红过脸;这样的人打死也不会给苏锦出这样的糊涂主意。

苏锦是晏殊举荐之人;出了这么大的事儿;在处理之前;怎么也要听听晏殊的口气;赵祯虽然愤怒;但是还不至于糊涂到无视晏殊感受的地步。

一片寂静中;赵祯缓缓坐下;开口道:“此事当真让朕难以相信;剿灭土匪是好事;但是矫诏而为;不顾官兵生死拒绝援兵;而且胡乱许诺匪首官职;这些事不是剿灭一个小小土匪山寨的功劳便能抵消的;若真是如此;朕也不能坐视不管了;关于此事;我想听听晏爱卿的看法。”

晏殊思绪如潮;心中郁闷愤怒交织在一起;滋味难以形容;他实不知苏锦会捅了这么大的漏子;其实他最愤怒的事情还不是苏锦所做的这些事儿;而是关于此事苏锦居然只字未提;怎么丢的粮食;怎么打得土匪;苏锦只是泛泛而过;细节几乎没有;除了结果;过程一切皆无;从而导致今日在朝堂上被吕夷简打了个措手不及;自己居然还无还手之力;这正是让人恼火的地方。

赵祯问他意见;他不能再保持沉默;他终于打定主意先拖住这件事再说;虽然众人都嘴上说此事与己无干;但是怎么能没关系?人是自己推荐的;现在出了漏子;脱得了干系么?现在杜衍庞德他们巴不得将此事赶紧查实降罪苏锦;那样自己虽不会获罪;也会背上识人不明之过;若是罪名坐实;那么相位之争恐就成水中花镜中月了。

“皇上;臣实不知从何开口;这件事你问臣的意见;臣不好说;毕竟人是臣举荐上去的;还是避嫌为好。”

吕夷简、杜衍等人偷着乐;晏殊这是要撇清啊;出了事立刻往后缩;这家伙打得好主意;但是皇上恐怕不会让他如此轻松。

果然;赵祯温颜道:“你心中如何想便如何说;说到底你举荐人办差只是为了朝廷;而非为你个人私利;此事朕也是首肯了的;若说有过;朕其实也有过错。”

众人一愣;皇上这也是在帮晏殊撇清啊;皇上偏心眼;哪有这么说话的;杜衍一肚子不高兴;偷看吕夷简一眼;吕夷简清瘦的脸颊上都快能刮下来一坨屎了。

吕夷简杜衍都明白;皇上说这话;便是要晏殊说几句自责的话;然则此事便不了了之;即使拿办苏锦;也和晏殊毫无干系了;皇上简直就是个和稀泥的;有些时候这种和稀泥的性格自己觉得挺好;但此时却觉得不能接受;本来就是借机把火烧到晏殊头上;皇上不帮着扇风;可也别帮着灭火啊。

“皇上……”杜衍急性子;忍不住便上前要说话。

赵祯岂会让他有机会;摆手道:“先问晏卿家意见;杜卿家莫急;稍后朕自会问你们的意见。”

杜衍吃瘪;一番慷慨陈词之语全部被赵祯一巴掌打进肚子里;噎的翻白眼;正郁闷间;晏殊开口了。

第三五九章 罪与罚下

“臣以为……”晏殊拖长声音道:“苏锦是否有过错……尚无法定论。”

晏殊一句话;如同抡圆了的一记耳光;照着朝堂之上所有人包括赵祯的嘴巴子上狠狠甩了上去。

众文武瞪着晏殊;仿佛不认识这个人一般;此人还是那个左右逢源圆滑如鼠的晏殊么?到了这个时候还是如此的不认风头;放着皇上搬来的梯子不下台;反倒像是煮熟了的鸭子嘴——死硬死硬;难道是忽然脑子短路;气糊涂了不成?

吕夷简和杜衍虽然惊讶;但是却暗自窃喜;这老小子失心疯了;人证物证均在;居然当面翻案;这下看皇上还怎么护着你;你自己不识抬举;需怨不得别人;我们也没想把你怎么着;只是不想让你抢相位罢了;大不了你还干你的三司使;但是这样一来;怕是你三司使也干不成了。

在吕夷简和杜衍幸灾乐祸的眼光里;晏殊缓缓道:“皇上;臣这么说并非说苏锦矫诏无罪;而是因为苏锦在给我的呈报中并未提及此事;眼前所有的证据仅仅从吕大人手中的一封信而起;真正的证据臣一个没见到;事不目见;而凭耳闻岂能定罪;何况是这么大的一个罪责;臣不敢随便相信。”

“你是说老夫捏造不成?”吕夷简一蓬胡子吹得老高;激动地满脸通红;手脚都有些颤抖;抖着嘴唇道:“皇上;请你给个公道话;我吕夷简何时在朝堂之上敢于胡言乱语?晏大人如此说;便是在公然怀疑老臣的人品;请恕老臣不能容忍。”

赵祯沉着脸看着晏殊;心里极其不痛快;这个晏殊也不知中了哪门子邪;居然胡乱说话;刚才不给自己面子便罢了;自己也不是第一次被人驳了面子;但此刻却又胡搅蛮缠;指谪起吕夷简的不是来;这实在是不应该。

晏殊拱手道:“吕相误会我的意思了;我可不是说吕相捏造证据;我只是提醒吕相;仅凭一封私人信件上所言;你便能认定苏锦所做之事么?要定罪起码要有呈堂证供;不仅要有人证物证;还需对质相询;看看是否严丝合缝合乎逻辑;若是戮力办差之人反倒受了冤案;岂不是教人齿冷么?”

“笑话海南路转运使还敢捏造?这封信虽是私信;但在老夫看来;上面的话怕都是事实;给个天做胆;王启年也不敢糊弄老夫。”吕夷简大声咳嗽;喘着气道。

杜衍忙上前搀扶道:“吕相息怒;身子要紧;可切莫为了此事伤了身子。”转头朝晏殊怒道:“晏大人;你太过分了;当着皇上的面随便怀疑朝廷命官的诚实;你这是要干什么?”

晏殊正色道:“杜大人此言差异;事关一人生死名节;而此人又新立大功;岂能马马虎虎?必须要谨慎再谨慎;若是随便便为人所诬;弄出冤案来;岂非有损朝廷尊严。”

“转运使信中都说了;匪首大老王亲口招供;还写下供词画押;难道这还有假不成?”杜衍怒道。

晏殊冷然道:“供词呢?匪首‘大老王’呢?你见到了还是吕相见到了?本官愿意相信这一切都是真的;可是总要有真凭实据吧;而且说句你不爱听得话;对于苏锦的罪责;州府路一级的供词均不足以采信;须得由大理寺、刑部、御史台三堂会审取得证人证词方可足信;岂是一名路转运使的一份私信所能定罪;这也太儿戏了吧。”

“你这是强词夺理……”杜衍失态;指着晏殊道:“你是怕你自己推荐之人获罪;你难逃罪责;故而才如此狡辩。”

晏殊喝道:“杜枢密;你这话是在当着皇上的面给本官定罪么?万事讲程序;你们喜欢不讲程序便议罪对待别人可以;对待老夫所荐之人断然不成需知此人还在扬州顶风冒雪殚精竭虑跟那些个屯粮jian商争斗;甚至还有生命之危;你们可以不管粮务;我三司却要为此事处处操心;苏锦也正为此事呕心沥血;眼下十一月二十的限期已过;各地缴收粮食已经到了关键时刻;各地粮库日渐空洞;西北元昊虎视眈眈即将进击;还是多考虑考虑如何渡过这艰难的冬天吧;这些事交给刑部、御史台和大理寺去处理的好;莫要乱了轻重缓急”

“你……”杜衍一时语塞;晏殊嘴皮子太厉害;明明在说苏锦的事情;转眼便扯到缴收粮食;西北战局上去了;而且大义凛然到无可辩驳;简直快要把人给气死。

“晏大人说的有理”有人出来帮腔了;一听那尖细的声音;不用看便知道是御史中丞欧阳修了。

“御史台肩负查勘官员罪衍之责;皇上;臣请命彻查苏锦矫诏招安一事;这本是御史台分内之责;吕相、杜枢密、晏三司等尚有大事要做;岂能因此事分神;还是臣去办为好。”欧阳修跪倒阶下向赵祯请命。

赵祯一直没吭声;他在揣摩晏殊的话;晏殊看似是在帮苏锦鸣不平;实际上是在为他自己鸣不平而已;粮务确实是当前最重要的一件事;为了此事晏殊已经数十日在三司衙门不眠不休;头发都熬白了许多;成效也颇为巨大;至规定期限为止;报上来的官仓收购的粮食居然有八百万石;虽然离粮食缺口尚差的远;但足可佐证苏锦的民间存粮巨丰之语;有了目标便有了动力;晏殊干的也起劲;忽然之间有人拆台;拿苏锦说事;也难怪晏殊这么大的反应。

赵祯甚至有些懊悔自己先前反应过激;苏锦将棘手的扬州之事这么快便平息下来;其中就算有些什么过失之处;难道自己便真的抱着这个皇家的脸面不放;治他矫诏之罪么?

但是事情已经出来了;捂着盖着也不是办法;而且似乎杜衍吕夷简也不肯罢休;两边都是倚重的人;让谁心里不痛快都不好;自己虽乐于看到两帮人互斗;越斗自己便越容易把握住他们;但是在这个冬天;内斗可不是好事;在玩这种猫戏老鼠的把戏;弄不好会把江山社稷给搭进去。

别的不说;一想到拿了苏锦之后;晏殊万一撂挑子不干;粮务这一摊子事无人问津;赵祯便浑身冒冷汗了;这可不是说着玩的;这个冬天可不是混混便能过去的。

欧阳修一出现;赵祯顿时松了一口气;这小子出现的太及时了;此事大可交给他去办便是;省的众人乱吵吵;三堂会审赵祯太明白了;先是御史台派人去搜集证据;再会同大理寺刑部斟酌;然后再报自己知道;自己再下旨命他们三家联合设立公堂会审;一审二审之后拿着结果再报自己知晓;然后才会有最终的结论;就这么查着查着时间便过去了;到时候差事也办好了;危机也过去了;再慢慢的考虑这件事该如何办理便是;一个拖字简直妙用无穷;赵祯得意的笑了。

“你们说的都有道理;朕认为此事还是交予御史台先查勘证据为好;所以朕准欧阳爱卿之请;欧阳爱卿;朕命你提拿人犯;查勘口供证据;一定要尽心尽力不可马虎;其他人便不要在这件事上多烦心了;今冬乃多事之冬;还是将主要精力放在那几件大事上。”

“可是皇上;这事……”杜衍急道。

“不要再说了;朕有些累了;就这么办吧。”赵祯毫不客气的打断道。

晏殊沉声道:“敢问皇上;苏锦的差事何人接替?”

“接替?为什么要接替?”

“御史台查勘之时;苏锦岂非要停职配合么?”

赵祯摆手道:“不用不用;御史台查御史台的;苏锦办自己的差;两不相干之事;停职作甚?你写信敲打敲打他;朝廷有些规矩他恐怕不懂;别这会子没事;过段时间真出事了;办差也要讲规矩的。”

“多谢陛下提醒;臣一定给予他精告;同时也将朝廷对他此番立下首功的褒奖之意带到。”

赵祯翻翻白眼;心道:“我什么时候要你带去褒奖之意了。”摆摆手道:“晏爱卿看着办吧;朕的头又有点昏了;退朝吧。”

众人眼睁睁的看着赵祯逃也似的走下宝座回内宫去了;吕夷简坐在椅子上面色木讷;杜衍笼着手脸色铁青;两人大眼瞪小眼虽心有不甘;但一时毫无办法。

第三六零章 站好队;跟对人

众人陆续下朝;晏殊磨磨蹭蹭的留到最后;直到众人散尽;这才慢慢出了大庆殿;正yu转身从殿旁台阶下去往北;忽听一人叫道:“晏大人留步”

晏殊回头看去;却见路边侧门内一人站在一丛苍翠yu滴的万年青前朝他招手;正是御史中丞欧阳修;晏殊赶紧拱手上前道:“欧阳大人怎地没回去;在此欣赏皇宫花草么?”

欧阳修哈哈笑道:“下官正在等候三司大人呢;这个时候;谁还有心情欣赏花草树木。 ”

晏殊愕然道:“你怎知道我要从这侧门走?”

欧阳修神秘的眨眨眼道:“三司大人难道不是去见皇上么?大殿上人多口杂;许多话怕是开不了口;本人判断三司大人必会从此经过;入内宫求见皇上。”

晏殊心中一惊;这个欧阳修看来不简单;嗅觉比狗鼻子还灵;居然算准了自己要去见皇上;却不知他用意何在。

“欧阳大人真不愧是御史台出身;揣摩心理;查勘细节当真一流;不错;老夫正是要去内宫见皇上;想向皇上回禀近期粮务进度以及出现之弊端;请求皇上指点对策。”

“顺便和皇上说说粮务专使苏锦之事;是么?”欧阳修插嘴道;脸上带着若有若无似笑非笑的表情。

晏殊呵呵笑道:“欧阳大人多虑了;此事皇上既已委派给大人全权办理;老夫怎会不识相从中插一杠子;那苏锦虽是老夫举荐之人;但是否有罪老夫可真不敢担保;刚才在朝上;老夫只是希望有确凿的证据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