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维多利亚的秘密 >

第325部分

维多利亚的秘密-第325部分

小说: 维多利亚的秘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唐宁已经决定打规模打压传统农业,都市农业公司在老板的一声令下之后开始大幅降价。历史上那种工业产业补贴农业的事情在发达国家再也不会出现了,因为唐宁要用都市农业代替传统农业,而以农业为生的人口则引导他们走向渔猎。

所谓的都市农业就是唐宁几年前发明的在家里全自动、智能化种蔬菜、饲养家禽与牲畜的技术。它直接面对终端消费市场,省去了批发商、零售商的盘剥,还解决了食品安全问题,又不用卖方自己出场地,其成本、含量均大大优于传统农业,以前是想着赚钱才给了传统农业生产商机会。

现在是唐老板玩美学导向的时候了,传统农业被价格战所重击,自然活不了多久。在联合国的大都会里,越来越多的家庭家里的冰箱内容越来越少,被厨房三宝所代替。

协约国嘛,农民们受不了突如其来的都市农业价格战,纷纷向政府提出限制垄断要求。而都市农业是协约国政府不约而同默认的战略产业,就算跟温莎财团做对也不能限制的,因为它能保证市民的食品安全,所以协约国也只能给农民一些补贴了事。

如果把都市农业公司赶出协约国,一旦战争中发生食品匮乏,对城市居民来说不堪设想。

唐老板还要变本加厉,要在都市中建造农业摩天大楼。它用最便宜的材料——回收的垃圾来充当主要的建材,随着垃圾的回收越来越多,楼层也越来越高,设计最高能达到50层。

农业摩天大楼最重要的是廉价,所以一切都以这个为出发点,它可以一边建造一边使用,连脚手架都永远不拆除,而且脚手架由管子构成,里面有微型的风力发电涡轮。

跟别的摩天大楼不同,农业摩天大楼几乎把所有的电力转化为食物,根据计算,人体所需的能量、蛋白质全由这些摩天大楼来提供的话,每个小区有一座农业摩天大楼足矣。这个计划如果在全球实施的话,恐怕会导致全球50%的郊区农民失业。

而温莎财团同时在大规模地收购农田,尤其是城市周边的,他要把它们全部变成花园般的菜园,像传统农田那种被田垄分开的死板一块一块的农田要被彻底改造。

这些大片大片的花园式菜园要被来自马达加斯加的鲜活多刺植物围起来,变成伊甸园般的美丽所在,商业模式不再是农场,而是农家乐。以后城市里的居民腻歪了钢筋水泥的生活之后一定会很向往田园诗般的生活。

唐老板创造的这些花园式菜园原则上要比以前所有的田园诗描写的乡村还要美,因为它的目标不一样,真的有美学指标在哪儿呢。在被花与菜、虫与鸟包围的氛围中支起一个田间厨房,想吃什么摘什么,想煮什么宰什么,亲自动,丰衣足食,这是多么强大的值得花费一天功夫的理由。

这个唐氏菜园的强大之处还在于整合了唐老板的旅游资源,几乎全世界所有的城市都会一起展开,这意味着什么?旅行者有了一个完全不同的旅行体验。最典型的旅行方案就是开一辆房车,从一个城市去到另一个城市,每天都住在唐氏花园式菜园里。

这些菜园旅馆已经为房车提供了大量的便利,保证旅行者的体验前所未有的舒心,这里不是家园,却是天堂。这种旅游方式就像是全球连锁的,你去到哪儿都能找到如此贴心的露天天堂。

它的容量不取决于菜园里有房间数量,因为它根本没有一房间。所有的资源跟你自己的房车在一起,居家、旅行完美合体!这会变成唐老板房车产业的一个竞争力。

是的,现在很多的竞争对手都在卖房车,可是请问,你能搞得出全球每个城市都有的房车旅馆吗?而且是这么优美、独特、诗意的。当人们发现租房车住在房车旅馆的成本比住酒店还划算的时候,你就发现,唐老板的生意几乎要把酒店的一大笔都抢去了。

414。第414章树

唐老板居然能把菜园子都变成旅游项目。这还不算完,他还打算把科考基地商业化呢。很多的科考项目都很好玩,为了普天同乐,也为了替科考项目筹集更丰厚的资金,他决定把一些有趣的野外观察动植物的基地变成经营旅游业务的场所。

植物的观察站就不用说了,没什么含量,重点在动物的观察。唐宁把单向玻璃技术用在了动物观察上。只能观察者看到动物而动物看不到观察者,这是多么好的研究方式。

为了不引起动物的注目,开这个种隐蔽观察站的团队还千方百计把观察站的外形改造成了多种自然界的常见物。第一个被模仿的外形是大石头。模仿技术再好也不如真的,团队直接把观察场地附近找到的巨石搬回去改造。

科学家像伪装艺术家般琢磨狡计,在巨石的底部装上轮毂,其实就是把石头改造成了一辆汽车,它能慢慢地移动,甚至能够在动物的眼皮底下完成悄然入侵的任务。

如果要观察狮子,它能够以蜗牛般的速度靠近狮群,估计那群狮子还在纳闷,我怎么猛然间来到这块石头边上了?

而它的观察孔也是经过深刻思考,没有直接打孔,而是在石头上开凿一道一道的裂缝,透过裂缝加单向玻璃,动物们打死也想不到这块石头里还有不速之客正在窥视它们的*。

有些场所不咋有石头,这时科学家们可以伪装成大土墩,这种伪装品的工艺就更简单了。同样是土墩的裂缝加单向玻璃构成可移动式的土墩车。视观察需要,可载一至五名乘客,在平坦的路面能够达到一辆自行车的速度,平时科考工作人员也喜欢把它们当成交通工具。

比较有技术含量的是带有超级吸氧物质的水下观察站,同理,科考团队会建议到当地的水下去找一块长满青苔的石头也改造,也有建议拿一块落入水中的朽木来当伪装物。

唐宁把超级吸氧物质的秘密保持得很好,那些科学家们都不知道那些设备居然是可以直接吸取水中的溶氧从而保证团队可以长时间呆在水底观察的,他们在初期使用时经常担心自己会缺氧而死,所以有怀疑精神的科学家都自带一个氧气浓度监控器,他们被仪表上几乎永远不会动的氧气浓度数值所折服,是真服了。

联想能力强的水下科考科学家已经把这种技术跟温莎海军用来封锁航道的超长下潜时间的潜艇给联系起来了。他们在进入设备的第一天起就被告知要对这种设备保密。

温莎科技帝国像是地球科学界的一个保护者,大多数的科学家都认为自己是从属于温莎帝国这个组织的,所以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任何一个科学家违反约定去揭露这种秘密武器。

这种黑科技设备可能是唯一一个不能在对公众开放时使用的。

下一个有趣的伪装来自于观察昆虫的需求——伪装成一颗树。即使是一颗可以移动的树,有那么多假叶子没用的呆在树上,还不如干脆把这些树叶都变成有用的东西——光伏电池。

世上只有温莎大土豪能够为了观察昆虫而将树叶光伏电池变成了一个产业,负责的团队花大量的金钱与精力打造这种仿树叶的电池板。数千片的钙钛矿结构叶片要安装也不是件容易的事。

开发团队把树干和树枝全做成空心,当需要安装树叶时,叶子从树干仓库中沿着导轨奔赴出叶地点,到了点儿之后叶片从缝隙中纷纷钻出来,就好似摄像头对着一颗树拍摄了整个春天然后在一分钟之内快播完成一样。

树干中有一组高能锂电池,能够储存200度电,而这一组高达5米的树叶电池板的最高功率是20千瓦,十个小时能充满整个电池组,工作人员夜晚用电也毫无压力。

这种树叶接收电阳能的能力比真的树叶儿还强,因为它可以转动,实验室里已经设定好了这些“向日葵”树叶的转动模式,能够追逐太阳的方向,始终保持着向阳姿态。

20千瓦相当于20几匹马力,这辆伪装成大树的树车的运动能力可不小,可以直接拿来当交通工具使呢。其实,如果不是要一定得模仿树叶,这些树叶还可以做成小风车呢,也不用大动干戈,只要把三片树叶聚拢在一起就变成了一个小风车。

科学家们的大本营不需要伪装,他们也使用这种很好用的能源收集系统,到了晚上或者太阳能量小于风能的时候,他们的太阳能树就变身为风能树,树叶三个一组地变为小风车,煞是好看好玩。

这种模拟成直径1。5米大树的产品后来成了野生动物园的主力军,因为唐宁已经想到了一种吸引野生动物主动过来被观察的好办法——动物自动贩卖机。这种机制对聪明的动物最适合了。

比如猴子。在它们的栖息地附近弄一颗伪装的大树,树下放一个透明玻璃的贩卖机,被发现之后,猴子们一定会过来尝试一下能不能打开玻璃箱。这时候,打开玻璃箱的按钮闪动着绿色的光,聪明的猴子一定会被吸引着去按绿光按钮,这时“贩卖机”就把食物送出来。

只要经过一两次,猴子们一定能找到规律——绿灯闪,有食物。以后当有游客来野生动物园观光的时候,他们就出钱提供食物,吸引来猴子吃免费午餐。科学家经常拿来做动物实验的啮齿类动物也是很聪明的,用这种办法也可以培养不是饲养胜似饲养的野生动物。

这种动物园可真是省钱啊,只有游客来访的时候才闪灯,然后一大群动物就主动过来受赏,野生萌宠必杀技。这种方法甚至可以以不同的灯的颜色来吸引不同的动物。

在按钮上面做点文章,使用弱电流探测动物的神经电流模式,可以确定对方是什么动物,如果不是目标对象就不给食物。啧啧,如此一来,游客们可以自由地翻牌了,想看美猴王看美猴王,想看美鼠王就看美鼠王,想看渡鸦就看渡鸦。

有了野生动物园的运营保障,几乎所有的野外观察点在废弃之后都可以改造成低成本的动物园,所得收入用来支持更多的观察点开发。这种双赢的方式将大幅地降低温莎科技帝国的科考成本。

人与自然的关系从未如此亲密,这是多么好的自然主义教育方式啊。最受欢迎的项目一定是自由自在生活的野外的动物踩着欢快的步伐来到游客的面前,而传统的把动物关押在臭哄哄的固定场所肯定会越来越被埋汰。

而科考团队所发明的树型太阳能风能一体设备效能很给力,能够为满载的微型卡车提供整车50%的动力,而晚上要是搁置吸收风能的话,100%的动力都能供应,非常合适在能源网络不发达的老少边穷地区。

通用动力以此技术为核心,开发了理论上零能耗的微型卡车,年租金仅10欧元。这几乎是一个标志性的事件,因为它的出现相当于把物流成本降到了一个新低,一辆微卡每天运营10小时的话,每年能够出勤3500个小时,能够将6吨货物运输18万公里,从赤道的一面运输到另一面才20万公里呢。

它又相当于把1080吨的物资在一千公里的路途上跑运输。这个成本啊,你就算是拉一车煤到山西去卖也许也能赚钱。拉一车水到稍微干旱点的地方也许也能赚钱。

偏远地区的物流成本都这么低,繁忙公路的运输成本当然也不可能更高,以后的行道树再也不用拿真树来栽培,不划算,直接上马人造能源树,其底部与电缆相连为整条公路提供源源不绝的能源。

公路的电气化也提上了日程,其方法是与智慧公路的荧光线结合,其下埋设电缆,i系列的汽车底部都有一个集电器,离地仅2。5厘米,相当于是2。5厘米距离的无线充电器。

i系列的汽车跑在智慧公路上是不需要损失燃料的,全都由路面电缆包办了。智慧公路的成本完全参照上述的微卡,每6吨跑一千公里就是两顿快餐钱。从北京到广州这2100公里嘛,就相当于吃了一顿丰盛的火锅。

古代中国最名贵的木材,紫檀、黄花梨什么的,砍下来的时候值一两银子,送到北京之后变成了6万两,物流费用净消耗数以万两计,如今却只用一顿火锅钱,真是天壤之别啊。

而协约国,包括发达的英国在内,由于温莎能源帝国、温莎交通帝国的制裁,其物流成本将是联合国的十几倍,在俄国、大清国的偏远地区,成本能够达到上百倍。这些都是无形的东西,表面上看不见,实际在经济发展与军事上将逃无可逃的体现出来。

在不远的将来,英国的物流成本比非洲大陆要高的时候就比较搞了。

415。第415章福利

超低价格的物流使通用动力旗下的家庭系列汽车全面进入免费赠送可供行驶9万公里的氢燃料。也就是说,只要买了温莎系的汽车,每天可以免费行驶5个小时,基本上不用再考虑省油的问题了。

如果你在北京工作,而家在150公里之外的天津,每天开车去上班划不划算?如果你使用的是温莎系的家庭轿车就划算。这150公里的路程大部分都可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