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维多利亚的秘密 >

第197部分

维多利亚的秘密-第197部分

小说: 维多利亚的秘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场真正宗教自由的世纪大辩论的赢家是进化论者。

基督徒是这么看至亲结婚的,所以西方对马达加斯加女王的婚姻当然没什么好感。“替天行道”的责任落在了德意志殖民者的肩上,没有人会觉得温莎财团的团长带领尚武善战的德意志大兵会进攻马达加斯加失利,甚至很多人认为这是世界最强海军和最强陆军的结合。后来还有人补充,还有世界最强空军。

马达加斯加王国学欧洲制度还学得有模有样,往英国、法国派了公使,德国外交部便向马达加斯加的驻英公使递交了宣战书,宣战的理由是冠冕堂皇的“腐朽落后的马达加斯加王朝无法带领马达加斯加人民走向自由、公正、脱离赤贫,经过慎重考虑,德意志联邦主席唐宁·冯·温莎先生代表联邦政府和明知如此却不敢宣之于口的马达加斯加人民宣布,马达加斯加王室从即日起失去对马岛的统治权,德国海军陆战队将在近日登陆马岛,请贵国人民做好辞旧迎新的准备。”

马达加斯加这个弱小的非洲岛国,军事自保的可能性无限接近于零,只能求助于国际列强,换言之只能向英国、法国、美国、俄国、普鲁士等国寻求外交支持。

原本自己先看上马达加斯加的法国瞬间化身为英雄救美者,反对德国入侵马岛。俄国当然也是反温莎的急先锋,他们还想拉拢李鸿章政府一起声援马达加斯加王国。李鸿章被温莎帝国主义毫无征兆地入侵一个国家所震惊,在各大势力中,大清外交部的措辞是最委婉的,说是“我们认为随意干涉他国内政为不符合国际惯例的行为,请德意志联邦主席先生三思而后行。”

当然了,这些都是嘴炮党,谁也不敢真出兵去帮马达加斯加,法国要是造次,恐怕战败之后得割让巴黎了。俄国的海军几乎已经全军覆没,想动手也找不到趁手的工具。美国则已经是孤立主义盛行,因南北分裂反而“错过了”被刺杀的林肯总统更是绝对嘴炮主义。

至于大清的******,他甚至还没有把握自己是不是真的完全掌握大清的政权,兵家大事更不敢轻举妄动。

没有殖民传统的德国人果然很尴尬,马达加斯加原住民有不少会*语的,讲英语的也有,因为跟葡萄牙殖民地莫桑比克比较近,讲葡萄牙语的也有一点,但讲德语的几乎找不出来。迫不得已,首批远征军只好召募一些会*语、英语的德国将领和士兵。

德国人做事很严谨,明知绝对不可能在军事上失败,但参谋部还是制定了很保险的计划,先占领马达加斯加西北部的该国本岛之外的第一大岛——贝岛,以便进退自如,再徐图西部港口城市马哈赞加。

西部都是比较干旱的地方,像马哈赞加这种城市,一年之中有八个月处于炎热无雨的状态,严重制约了当地的人口发展,正是温莎帝国擅长的海水淡化技术最有用武之地的地方,德国参谋部认为以这种方式可以保证联邦远征军能迅速在马岛站稳脚根。

德军将与马达加斯加王国的军队一步步遭遇中展示强大的军事实力,以达到不战而胜的目的,只要每一次交战都是完胜,自然就可以把平民的伤亡降到最低点,为以后最后的首都塔那那利佛决战打好基础,估计这最后的决战对方会一触即溃。

在保守进攻的这段时间内,还能让德国士兵适应马达加斯加这种极端炎热的气候,这种事情可不是一蹴而就的。很多士兵都在“适应期”被迫从战士转变为工人,战士是不能享受空调的,以免在真正交战中不习惯残酷的战场,工人则可以。

248。第248章德意志城

在营建马哈赞加德意志城之前,在德国举行了一场声势浩大的热带干旱城市设计比赛,讽刺的是最后胜出的是法国建筑设计师的设计作品,看来还是法国人最了解马达加斯加啊。他的参赛作品名字叫《旅人蕉》,这是马达加斯加的一种特色植物,由于叶鞘呈杯状能贮存大量水液,其树液也可饮用,供旱漠旅人提供紧急的水源,故而得名旅人蕉。

旅人蕉的枝干和叶脉细看非常精美,枝干像扇子,维管束当然是扇骨,叶脉也是相当规整的对称分叉,这个设计主要考虑的是严格的供水干线和支线,分别用扇骨和叶脉来象征,水管就像旅人蕉的维管束一样分叉。这种规整对称的设计一下子征服了德国建筑师评委的心,成了德意志城的大热门,唐宁也喜欢。

城市的设计主要是道路、供水、供电管道的设计,至于这些枝干上长出来的建筑则宽松多了,设计师把唐宁以前发明并盛行的各种预制件建筑都放了一些在效果图上面,有日本榫桙木构建筑,贝壳建筑,膜结构的大型公众建筑。

旅人蕉建筑群可能是人类有史以来最规整的城市,热爱严谨的德国人相当衷爱,马哈赞加的房地产业首先发展了起来,预售出了不少度假别墅。它的初期建设可以容纳三万人生活,但所有的设施都可扩展,已经建好的主干道只要有需求,立即可以新建一条“扇骨”,原本有十道扇骨,每一道都可容纳三千人的居民区。

这三千人的居民区相当于一片叶子,拥有20条对称的叶脉,每一条叶脉可滋养150人。这条叶脉止的居民共用一个大水塔,如果自来水主干道出故障,水塔可保证“脉区”的居民丝毫不受影响地供水两天,这样的分布式设计可保障居民的最重要生存需求。

即使是在撒哈拉大沙漠,天空中都有水汽存在,不过它们绝大部分都在落到地面之前被炎热的近地空气所蒸发,所以,实在遇到短时间内无法恢复的故障,水塔还可以系上一只飞艇式的集水系统,此时可供脉区的居民饮用,限制洗澡。

鉴于马达加斯加经常受到热带气旋的袭击,为德意志城供电的风车必须具备足够的防飓风能力,所以大多设计成了均衡牢固的h型、q型。与分布式供水系统一样,风车也分置于各个脉区,与主干道分叉处和叶脉的终端都有,在供电主干道出故障时,座落于叶脉首尾的两座风车同样能够肩负起保障居民用电的责任。

光是从设计上来讲,德意志城就肯定是马达加斯加生活品质最高的地方,想必德国工程师、工人的超强执行力也不会让预购了度假别墅的有钱人失望。马达加斯加是一个交通极为不便的地方,只要把交通要道派军队保护住,基本上就可以保障殖民地不受攻击。

反过来,“空军第一”的温莎帝国协助下,原住民的日子就没那么舒坦了,一旦巡逻的飞艇发现稍有规模的军队在殖民地附近集结,就会派出uh64直升机去扫荡一番,只要三五架直升机组成的编队就可以把原住民的落后军队打得人仰马翻、逃之夭夭。

很快,马哈赞加城附近及以北的地区,大约四分之一的马达加斯加领土就处于入侵者的牢牢控制之下。一场声势浩大的殖民地建设也将展开。在贫穷的马达加斯加,很长时间内都没有钱去修建真正的公路,那些泥土路旱季看起来很有情趣,一旦下雨就成了废品,人走在上面就跟走在沼泽地里一般。

殖民者第一要务就是建造一座水泥厂和钢铁厂,为预制件式的建筑与公路提供原材料。积极昂扬的联邦地理学会很快就发现了钛铁矿,因为这种矿石含有弱磁性,勘探的飞艇很快就发现了磁异常现象,从而成为马达加斯加公司第一项拥有经济潜力的产业。其储量相当大,光是这一个产业就能让马哈赞加的殖民者致富。

铁就不用说了,钛是一种品质相当出色的金属,在机械性能高、重量轻、耐腐蚀三大重要属性方面它超过铁和铝,未来的高速飞机会使用钛合金来作为外壳。而在现在,钛铁矿的二氧化钛化合物被称为“世界上最白的物质”,只需1克二氧化钛就可以把450多平方厘米的面积涂得雪白,可用在涂料和造纸。

路德维希港的颜料生产商“巴登苯胺纯碱公司”很快就加入马达加斯加的工业建设,这家公司在后世成为了全球第一大化学公司巴斯夫。钛铁矿的发现纯粹是偶然,但它再一次刺激了马达加斯加公司的股票上涨,似乎印证了温莎财团宝剑出鞘必不空回的传说。

看样子马达加斯加的冶金工业可以供应撒哈拉以南地区,而北非市场可交给意大利、以色列,温莎大财团很快就能调解好内部的市场分配。联邦远征军参谋部受发现钛铁矿消息的刺激,加大了入侵力度,远征军很快就逼近了马达加斯加的首都塔那那利佛。

德军的疾风般攻势令马达加斯加王国政府惊慌失措,在直升机侦察的呼啸声中受到刺激后,女王与她的兄弟兼首相兼丈夫往南逃窜,并跟巴西皇帝一样,号召全体马达加斯加臣民誓死与侵略者周旋。

当德军占领塔那那利佛之后,便在国际上宣告了马达加斯加公司为马岛所有者,将在马达加斯加实施宽松的自由主义政策,所有的战俘一律释放并发放必要的盘缠。这是历史上第一次使用直升机作为攻击主力的大规模军事行动,进展神速,宣告了制空时代的到来。

蓝鲸级飞艇第一次参加战争后勤,其巨大无比的载重量和百公里的时速造就了史上第一的控制60万平方公里核心城市的侵略速度记录。异常干旱的地区有一个好处,矿产很容易被发现,澳大利亚如此,马达加斯加也是如此。德国联邦地理学会发现马达加斯加简直就是一个矿物博物馆呐,钴、镍、铂、锆等稀有金属都有储藏,甚至还发现可能有石油,至此,马达加斯加公司的股票已经上涨了十倍。

虽然这些是好消息,但唐宁没怎么放在心上,他关心的是普遍旱季为半年的大岛将如何发展农业,这才是有挑战性的问题,农业被称为第一产业,要是一个地方吃饭没有保障,它往往也发展不了工业,唐宁认为这是马达加斯加百姓一直生活在赤贫边缘的最大原因。

他发现马岛跟巴西塞拉多大荒原有一个很像的地方,猴面包树像白蚁丘一样多,而且它是那么的出众,周边就没什么像样的植物能跟猴面包树相比。经过植物学家的鉴定,这些普遍高达三十多米的巨大植株经常有一千多年的寿命!简直是树中祥瑞。它们那如大象般的大肚腩里储藏的巨大水量达10万升,完全可以供一家五口吃喝拉撒整个旱季。

猴面包树的果实内部可以吃的部分像面包块一样,卖相就很解馋,味道也不错,它的叶子味道也很好,可以当蔬菜食用,唯一的大问题就是采集果实与树叶相当不容易,它们通常有三十米高,而且树干像能装下一头大象的瓶子,连猴子都难爬上去。

只有温莎财团才有能力创造的飞艇收割机就这么闪亮登上历史舞台了。有了这货,整个被高地雨影区笼罩的“非农业区”都变成了天然种植园。几千年的生命赋予了这种奇树超强的生命力,它也有塞拉多荒原上树种那样的厚厚木栓层,可抵御野火的袭击,粗壮的树干又可抵挡风灾的肆虐。

半年的可持续农业收割可以为当地居民带来的经济价值足以支撑整年的食物开支。而公司只需要雇佣少数的农民就可以养活这片十几万平方公里的居民,通过再分配的方式,差不多算是以第一产业获得该地区所有的劳动力,这么想想看,似乎经济就真能发展起来了。

至于降雨量充足的中部高原地区那就更好办了,即使什么也不做,把慕尼黑大学的农业技术推广一下,使用高产种子,优质的化肥配比,马达加斯加的农业经济就能上一个大台阶。更进一步的举措是把原有的不太平整的狭窄的梯田全部改造成能够大规模机械化作业的高标准梯田,生产力则成百倍的上升。

那些贫瘠的山地可能是因为各种原因,有些是因为酸性或者碱性,有些是因为营养元素缺乏,这些都可以通过科学地改造而使其焕发生机。需求最能刺激科技的发展,德国的工程师很快就创造了改山造田的理论并设计出专门开凿梯田的机械,这些机械不仅能搬运土壤,还能筛选掉土壤中的小石块等干扰种植的因素。通过专门设计并机械平整过的梯田,在空中看上去美丽得难以置信,简直是欧氏几何的图案。整个欧洲都为马达加斯加即将到来的机械化梯田农业时代感到振奋。

不仅是中部高地的梯田,连西南部那几万平方公里的多刺森林都在创新大师的手下有了新的意义。大家都知道仙人掌的故乡在沙漠中,这种最著名的多刺植物已经很明显地提点了我们刺是用来干什么的。马达加斯加的多刺森林是全世界独一无二的生物多样性多刺植物群,跟沙漠中的仙人掌还不一样,它不单调。

不管是乔木、灌木、藤本还是草本,都长满了锋利的尖刺,每当清晨阴凉之时,这些地球上罕见的顽强生物就令人惊诧地收集了相当丰富的露珠,跟唐宁发明的高空集露网有一拼。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