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维多利亚的秘密 >

第146部分

维多利亚的秘密-第146部分

小说: 维多利亚的秘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舰对岸的隆隆炮声就像中美洲为意大利皇帝登基的皇家礼炮一般喜庆,新皇登基大典之前最后的国际大事,最终的结果是格兰纳达临时政府宣布退出北约,并在卡利与东印度公司签订《印格友好条约》,条约规定在美国内战不见分晓之前,格兰纳达的防务暂时由东印度公司负责,表面上看起来是专门为了针对美国联邦的军事占领,不过……从此大批来自日本、南洋、中国、印度的移民开始陆续到来,明眼人一看就知道不是什么好事儿。

这一次美国现眼可现大了,刚刚拉到一个盟友,盟友的屁股还没坐热,被敌方势力全面军事占领。北约成了被嘲笑的对象,g4个个脸上无光,印堂发黑。

这一次,美国人还是没有见识东印度公司的军事实力,因为他们派去的观察员被逮住了,又是要关押到战争结束,吃好喝好,反正将来这些费用要算在战争赔款上面。

礼炮响完,这边就真正要开始大典了。大典和大婚都在同一个地方举行——梵蒂冈圣保罗大教堂。也就是说,整个梵蒂冈的防务已经被唐宁的安全委员会警卫接管,每一个角落都仔细检查过,以防出现无法预料的事件。

世界各地有多座圣保罗大教堂,因为他是基督教创始人耶稣的十二使徒之一,且天主教会认为他建立了罗马教会,是罗马教会的第一位主教,也就是第一任教宗。梵蒂冈的这座圣保罗大教堂是罗马四座特级宗座圣殿之一,也是梵蒂冈城内最主要的建筑物。

这座教堂可能是天主教最大的教堂建筑,它占地23,000平方米,容量超过60,000人。在天主教传统中这是最神圣的圣地之一,传统上认为这里是圣保罗的安葬地点。

教堂中央是直径42米的穹窿,顶高约138米,前方则为圣保罗广场与协和大道。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师与艺术家多纳托·伯拉孟特、拉斐尔、米开朗基罗和小安东尼奥·达·桑加罗等都曾参与设计。广场的设计人是贝尼尼。堂内保存有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许多艺术家如米开朗基罗、拉斐尔等的壁画与雕刻。所有这些名震江湖的大师们给圣保罗大教堂奠定了尊贵、威严的基调。

新皇以婚礼的名义邀请了自己在世界各地的朋友们,以伦敦为最多,雨果、大仲马、狄更斯、米莱、安徒生、华莱士、达尔文那几个曾经联合签名劝他不要支持南方的老朋友都邀请了,法拉第则因健康原因没有成行。各国元首则邀请了英国、比利时、荷兰、瑞士、瑞典、巴伐利亚、日本、大清等国,并“广谱”邀请其余各国的领袖参加登基大典。不过,这其实是客气话,没有正式收到请帖,哪个国家的元首会自动送上门来啊。

183。第183章魔王登基

唐宁不喜欢热闹场面,不过既然夫人想要搞一场盛大的婚礼,那就随她的心意吧。所以皇帝的加冕典礼被轻描淡写的一笔带过,远远没有对意大利帝国新宪法的介绍来得巨细无遗。在潜移末化中就宣扬了虚君制度的本质,宪法、议会和责任内阁这些东西才是重要的,只有包括皇帝在内人人尊敬法律,每个人的权利才能得到保障。有人说,皇帝这不是傻么?大权独揽多好?

唐宁确实有机会对意大利帝国大权独揽,不过这根本不是科学的领导方法。就像大清治理中华,什么都皇帝一个人说了算,其实是严重地挫伤了士大夫帮助皇帝治国的积极性。法律的神圣才是王道中的王道。法律神圣的地方,不仅士大夫阶级会卖力气治国,连草根国民也知道自己的位置和方向。

茜茜对自己的皇后王冠很在意,再加上丈夫对她的珠宝预算不设置上限,所以打造了一个极为奢侈兼漂亮的王冠,以神像之眼为钻石之首,缀满了大小不一共2000多颗钻石,还有巨大的上百颗珍珠缀在中层围满一圈,戴在她的粟色秀发上可谓艳绝宇宙。

她走的是奢侈路线,皇帝亲自参与设计的皇冠则是科技路线。这个世界上只有神级工匠才能打造的纳米金冠。

纳米级的金会产生小尺寸效应,这是指当颗粒的尺寸与光*长、物质波的相干长度或透射深度等物理特征尺寸相当或者更小时,晶体周期性的边界条件将被破坏,非晶体太纳米粒子的颗粒表面层附近的原子密度减少,导致材料在声、光、电、磁、热、力学等物理性持上呈现新的特性。

其中的光学效应的一个应用就是在紫外光照射下,不同粒径量子点可以激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在纯金冠的外缘镶上一层纳米金的话,就可以在阳光下散发出梦幻般的红、橙、黄、绿、青、蓝、紫的光辉。

这个魔幻的效果某人没有用来当天神下凡真是太可惜了。这种魔幻王冠又叫彩虹金冠,冠内偷偷地置入紫外线灯,能够用拇指微妙的动作打开。这样一来,即使是在室内没有阳光的地方也能起到魔幻效果。

现在是罗马最晴朗的时候,被称为“罗马的美丽十月天”。不料,加冕大典这天却乌云蔽日,大白天看起来就像黄昏一样,迷信的罗马教徒顿时在心中快活起来,认为这是上帝在惩罚无神论者。

温莎皇帝有加冕典礼独特之处在于他没有禁止不同政见者参与在圣保罗广场前的集会,所以有不少的死硬派教徒竟然在这个皇帝大喜的日子里手里打着“基督万岁”“上帝永生”之类的标语来给皇帝添堵。

在场有来自英国王室、比利时王室、荷兰王室、瑞典王室、巴伐利亚王室、日本京都皇族的成员,基本上国王都来了,除了天皇之外。其中荷兰和比利时的国王跟唐宁没啥交情,荷兰国王倒是不小心面露笑意,等着看新皇帝的笑话。

新皇帝非但没有让警卫把那些人赶走,还请他们到广场前离皇帝很近的地方。新皇帝将要用大喇叭做一场别开声面的演讲,特别得让这些不同政见者听到。

好吧,既然皇帝这么客气,游行者暂时放下横幅,傲然斜视着高高在上的皇帝演讲者。

即使在这个乌云满天的日子里,整个广场依然如潮水般挤满了数万人,某曾经是共和派人士的皇帝的典礼果然与众不同,没有像其它的欧洲皇族进行的典礼那样仅仅是一些亲近的高级贵族与神职人员在大殿之内举行。

看来天公不作美啊,唐宁刚刚想开口,就年到一道巨大的闪电划破天际,毫无疑问瓢泼大雨近在眼前,长篇大论什么的已经没法开展了。

“皇帝惹怒上帝了!”教徒们如是说,连支持皇帝的罗马人都心下惴惴不安、印堂发黑。

台下本来已经安静,现在又躁动起来,奇的是倒是没有什么人去避雨,因为这是百年一遇的新皇登基啊。

为了使台下安静,皇帝灵机一动,提前让教皇给他戴上金冠。等庇护九世离开后,他启动了紫外灯,为了达到天人合一的效果,这盏灯是有十秒钟的延迟效果的,所以没有人能发现他的貌似整理皇冠的小动作其实已经将魔法启动。然后魔幻皇帝对着乌云天空张开双臂,口中念念有词。

大伙儿正莫名其妙,忽然间,纯金色的王冠变得流光异彩起来。

“啊——”不管是信神还是信魔的臣民们都咋忽起来,不由自主地又划起十字架来,这一次划十字架的人比欧仁妮和茜茜在凡尔赛宫扮冰雪俩女王的时候更多,因为天空中的那道闪电给神迹、魔迹做了一个响亮、夺目的注脚。

丈夫又在搞怪了,皇后陛下赶紧捂住要笑喷的小嘴巴。

在信徒们惊恐万分当中,雷神皇帝在彩虹环绕中做了一个简短的演说:“各位意大利的公民们,各位远到而来的贵宾们,天气不好,我就说两分钟。今天,对于意大利的2500万民众来说是一个新的起点。

一个大皇帝诞生在这片文明已久的大地上,并不意味着他要剥削你们,恰恰相反,因为我们有宪法的保障。

意大利曾经在文明复兴之时是欧洲之师,现在,她那耀眼的文明光辉已经黯淡下去。人们提到世界列强的时候不再提到意大利的名字。不要忧伤,因为做不成老师,我们还可以做好学生。

100年前,英国首相威廉·皮特曾在国会的演讲中说:‘穷人的房子,可能已经破败、摇摇晃晃,风在其中穿梭。但风可以进、雨可以进,英格兰的国王却不能进,他的权力止于这间破房子的门槛。’

这就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只有将保护私人财产列为头等大事的国家才是大家的国家,它的存在不是为了维系某个圣人的统治,而是为了所有人的福祉。我在此向天空中的乌云和闪电宣誓,我,意大利皇帝,唐宁·温莎,永远铭记今日此刻的誓言,我的存在是为了保护每一个意大利公民的利益,而不是让意大利公民来为某个独裁者服务。

宪法虽然没有规定,身为意大利唯一一个拥有私人武装的人,我会保证我的兵工厂提供给意大利国家军队的步枪和火炮与我的皇家军队一模一样,而且皇家军队永远不会超过国家军队的三分之一。”

此时已经有雨点洒下,皇帝匆匆结束演讲:“现在,大家可以去避雨了!”

皇帝引用的那句“风可以进、雨可以进”真是应景啊,现在风雨交加了,但热情豪放的意大利人全部在原本应该庄严肃穆的圣保罗大广场上跳起欢乐的舞蹈来,仿佛自己的在自家的破房子里,一切不公与剥削都被拦阻在意大利的国境线之外。

那些信徒们受到气氛影响,也跳起舞来,“基督万岁”的横幅早就抛弃在雨地上,被万人踏为一坨垃圾。

意大利人太天真了,步枪和火炮一样,不代表军舰、飞艇也一样啊,嘿嘿,皇帝阴险狡猾地窃笑不已。

后来,各大报纸纷纷用“魔王登基”之类醒目的标题来传播这场非同寻常的闪电下的加冕典礼。没有人能解释那从来没有人见过的会发出七彩魔光的金冠,因为太妖艳。上一次冰雪女王那个过冷效应还是有人知道的,这一回则在很长时间内成为不解之迷,涉及到物质波粒二象性的东西自然要很久才被提示。这一手明显把那些天主教信徒震慑住了,上帝没人见过,可是魔王显灵那么多人都见过了,还有记者及时抓拍到了那骇人的画面,被大报纸高价收购到。

184。第184章罗马风云

李斯特现在终于有机会实现自己的承诺,为国王和皇后指挥演奏瓦格纳的那首婚礼进行曲。权倾天下的意大利新皇帝迎娶艳绝宇宙的茜茜公主,真是世界上最完美的天作之合呀。

唐宁正在以最帅气的笑容喜迎四方贵宾,有一个眼熟的家伙走了过来,他第一个反应是看花了眼,眨了眨眼睛再定睛一看。几乎所有的人都朝这位来宾看去,全都惊诧莫名。

这位,是唯一一位没有被邀请但不请自来的国家元首,美国总统亚伯拉罕·林肯。

真是个令人大跌眼镜的贵宾!温莎财团正在跟美国联邦暗战,南方诸州叛乱也是如火如荼,这个节骨眼上林肯不远万里来到罗马,实在是太出人意料了,而且他像是微服出访,瞒天过海躲过了所有人的耳目,直到石破天惊地出现在圣保罗大教堂。

想象一下拉登正在娶媳妇儿,奥巴马忽然登门拜访,这是什么场面?现在的场景就像极了这种情形。

林肯用mit毕业生倍儿感亲切的美语说:“我有没有荣幸参加温莎先生的婚礼?”

当然!就算是本·拉登也不好意思拒绝这么不辞辛苦、日里万机当中抽出珍贵的时间万迢迢赶来的美国总统啊。大家也注意到林肯的措辞中称某皇帝为先生,以示对帝制的蔑视。

在场某些敏感的记者听到这个五雷轰顶的重磅消息,立即纷纷施展飞毛腿向这边聚拢过来,唐宁准备给林肯在瑞士和日本这两家跟美国一样是联邦制度的国家领袖那里安排一个座位,在林肯还没有落座之前,就有美国记者飞奔赶到,第一时间发问:“总统阁下您好!我是纽约联合通讯社记者,可以荣幸地问您一些问题吗?”

民选元首就是有着天然的道德优越感与自信,因为他是真正代表着美国人民的心意,其合法性超过任何靠军功、靠宗教、靠传统来维系的君主,而且他根本不怕敌人,他要是出了问题,副总统很自然地接班,美国的接班序列清晰明朗。

林肯自信地请纽约联合通讯社记者发问,记者赶紧组织语言提问所有人都关心的问题:“总统先生是受到意大利官方的邀请还是……”

林肯:“不,我是不请自来的,美国人对科学家相当景仰,作为美国的民意代表,我向全世界最伟大的科学家致敬,恭喜他跟新娘终成眷属。”

记者:“温莎先生的婚礼固然值得恭贺,但您此行应该肩负着更多的是政治使命吧?请问是和谈吗?格兰纳达退出北约,并已经被东印度公司军队全面占领,是否意味着美国牵头的北约遭到了巨大的挫折?”

美国记者的提问果然相当地尖锐。他一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