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维多利亚的秘密 >

第12部分

维多利亚的秘密-第12部分

小说: 维多利亚的秘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唐宁:“因为我偏好这方面啊,这才是改变人类发展的最重要的东西,要改变世界,就要从工程技术着手。”

福斯特不置评,只说:“好的,我会帮你留意的。”

唐宁其实是很看重这个事情的,他希望自己回故国发展之后能让亚洲人民,包括中国、印度、日本在内都能用上这样的英语教材。当他看到福斯特不太把这事放在心上的时候,就准备再推一把,说:“也许高手在民间,我准备在你们每日新闻上登广告,等我把内容想好之后让助手去你那里。”

福斯特笑道:“好。”有生意自然是好事,这也让他明白了唐宁是认真想办这件事。

19。第19章电讯

来找bt合作的新闻机构还真不少,泰晤士来了,每日新闻也来了,然后,路透社的创始人保尔?路透也来了,这时路透社才刚刚成立不久,2年,最惨的是路透社是使用有线电报的急先锋,前边不是说过吗?路透社电报公司!无线电报横空出世一举粉碎了路透社电报公司的优势,相当于电报线路的巨额费用全砸了。无线电报好说,带打字机的!还能复印的!你说有线电报那帮家伙们还能有什么盼头呢?保尔?路透是怀着上吊心来找唐宁的。求解救,求合体,干啥都行,救救咱们路透社吧。

保尔本是德国犹太人,1845年到伦敦之后立即从犹太教皈依了基督教,名字也改成了现在这个,可见他本人是拿节操当干粮的家伙。没节操的人往往有商业头脑,这个商人还特别的胆大,在1848年欧洲大革命浪潮中,他是柏林一家书商的合伙人,出版了激进的小册子,遭到柏林当局的监视。于是,他离开了柏林到巴黎发展,工作的地方是查尔斯?路易斯?哈瓦新闻社,法新社的前身。在巴黎的时候,他发挥聪明才智,使用信鸽通信以弥补柏林到巴黎间电报线路缺失的一环。速度稍微快一点点,在新闻界的意义就不一样,金融信息更是如此,因为巴黎当时是欧洲的中心,股市会影响柏林,早几分钟知道消息的收获是很大的。同理,英吉利海峡通电报后,意义更大,因为伦敦是世界金融中心,那里的股市信息会影响全世界。

唐宁不是一个贪得无厌的人,从他随手打赏国会150万英镑就能看出端倪来。他对自己的发展路线有一个清晰的规划,150万巨款到手之后,就要着手重工业了,这个太费时间,而他在争取时间,争取在英法联军入侵故国之时已经拥有了巨大的影响力,不是去拯救腐朽的大清朝,而是能在中国找到合适的人来扶持,改变中国。在这种情形下,他仍然想对获得路透社在日后那样一张巨大的情报网。所以,要么路透社卖给他,要么他自己来建情报网,这个事情太重要了。

鉴于路透先生在言谈中透露出来的商业才华,唐宁决定让他成为重要伙伴,他要买下路透社的50%加1股。充当中央银行角色的英格兰银行才仅仅拥有200万英镑的准备金,有了一个超级大款做靠山,路透先生决定再一次出卖灵魂,好,我卖!

东印度公司实际负责着英国电报公司的全球网络建设,特别应唐宁的要求,在广州、上海、日本建立电报网络。日本现在正在进行着闭关锁国的政策,只允许中国和荷兰的商人在长崎的出岛进行贸易,这个岛国在未来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成为影响世界格局的国家,所以唐宁会重视它的情报。

入主路透社之后,唐宁则让路透社来负责全球情报网络的建设。保尔原来的野心很小,只不过是想在英国贩卖一点金融信息,没想到一下子成为电报业巨人的合作伙伴,唐宁对国际的政治、军事、民生、经济都感兴趣,路透社将迎来一个跨越式大发展。令保尔不明的是新老板太低调了,居然连公司名字都不改。让外界一听,还以为是路透先生在主导公司。

路透社刚刚成立,值不了几个钱,而唐宁为情报网所投入的经费十分充足,无论从哪方面来看,保尔都稳赚不赔,工作积极性极高。

唐宁跟泰晤士报等新闻机构的关系也发生了悄悄的变化,原来泰晤士报希望利用bt电报网建立自己的全球新闻源,这就与路透社产生了利益冲突。还是那句话,路透社的成功与否对自己至关重要,所以,唐宁毫不妥协地拒绝与泰晤士报合作,希望他们以采纳路透社的消息为主。也就是在这一刻,泰晤士报认为唐宁利用自己的垄断优势开始做恶了,原来赞不绝口的态度开始转变风向,特别是bt还拥有组建无线通讯管理委员会的权利,泰晤士认为一个无良的垄断大公司初现端倪。

英国报纸的新闻源习惯与欧陆还不太一样,路透社成立之初,几乎很难把自己的消息卖给报纸,路透先生已经很卖力了,但最初在伦敦的表现很不妙。

于是,唐宁拍板决定,创办自己的报纸,哼,泰晤士报这个风向也太容易变了,仗着自己是老大就操纵舆论,甚至还呼吁要更换英国电报公司的总裁,士可忍孰不可忍?

泰晤士报和某些议员也太幼稚了,不要说有罗林森和塞缪尔两大盟友在bt,单论他那些控制在他手上的高能电池厂、纸带厂、油墨厂、打字机厂,唐宁大人在bt的地位是不可动摇的。

既然要发行自己的报纸,对于自动排版机的研发就显得更重要了,在自动排版机发明之前,手动排字工的工作可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也正因为如此,这个时代发行量最大的泰晤士报都没能超过8版,因为工作量太大,当排字工作太大时,并不是增加排字工的人手可以解决的。

活字印刷术虽然是中国人发明的,可是在中国并未被大规模地采用,因为汉字数量太多,几千个字,活字跟死字几乎没有太大区别。18世纪初,巴黎曾刻出一套十万余字的木刻汉字,但规模过于庞大,难以使用。19世纪初英国的瓦兹曾造出一套准确的活字,但成本如此之高,普通汉字印刷没有希望能够使用。英文可就完全不一样了,总共才26个字母,活字拼在一起的难度很小。

唐宁最想做的事不是一个大发明家,而是手下有一大帮发明家,在自动排字机的研发过程中,他主要交给了在世博会上招揽的传真机发明家贝克韦尔。当时的排字工人是一个字母一个字母地给报纸排版,可谓活儿多人囧。由纸带机来完成排版流程的原理并不复杂,但贝克韦尔最初的方案需要庞大的字母库,简直可以让机器崩溃的庞大,这位老发明家又没吸取在发明传真机时的教训,信息量过载对自动机器来讲是致命缺陷。新闻中所需要的字母数量是不可预料的,唐宁不得不亲自出手,提出用少量模具即时生产所需的活字,这就是热金属排版。

铅是一种比较理想的金属,熔点仅300摄氏度出头。可惜现在根本没有电可以用,电气时代还没到来。需要明火来使机器铸件加热。活字通过自动排字机排成一行之后就把它们熔在一起,成为一个版面的基础构件,在方框里逐步排列成版之后锁定,一个版面就新鲜出炉了。

以这种速度排版的报纸,别说8个版面无压力,80个都无压力啊,只需要多找几个编辑校对打字机上打印出来的文档就行了。

唐宁对字体还不太满意,请艺术家重新设计。在研发排字机的过程中,他一直在不断地要求字体设计师们改进,最后选定了一种类似helvetica的优雅等细度字体,印刷出来的样张果然给人焕然一新之感。唐宁觉得这个比泰晤士报的字体好看多了。这也是他的报纸的竞争力啊,漂亮的细节给人的感觉是不一样的。

印刷效率比别人高,离一份报纸的成功还远着呢,他还是先老老实实当印刷厂厂长吧,给每日新闻报和早晨邮报等追求成本的“便士报”做印刷厂。为了最好地利用自己的渠道优势,除了正常的每日发行渠道外,他最给自己的报纸起名《电讯报》,只要是租用bt电报机的用户都可以自行打印报纸,这种“电子”方式发行的报纸,使用的是电报租用者自己的油墨和纸张,电讯报公司的成本可比印刷还便宜,所以卖得比《每日新闻报》《早晨邮报》更便宜。还有一大优点就是这样的电子报可以每天更新多次,最初《电讯报》就是每四个小时更新一次,若是有突发新闻,唐宁要求主编在十分钟之内写好稿,然后加入电报发行序列。论新闻的新,谁也比不过《电讯报》。马路上有个哥们被马车撞死了?看看《电讯报》有没有更新,没准儿就已经出新版了,囧。

这种模式还可以发行很多个版本,什么金融版,文学版,科普版,简易英语版,那就是以后的事了。反正唐宁自己是很喜欢这样的模式,消息是如此地快速传递,达到了这个时代的巅峰。

很多电报机放办公桌上的老板喜欢读《电讯报》,因为这很有高科技的感觉,而且总是看到比别人更新的新闻,优越感很强烈。

20。第20章史上第一作

无论是编撰简易英语教材计划,还是收购路透社、办电讯报,都没有花多少钱,真正大开销终于来了,尊敬的白金汉公爵大人来找这位大财主,希望他能买下他的庄园——思陀园。公爵这个爵位是仅次于亲王的尊贵,贵族基本都是以生活奢侈著称。

正常情况下,公爵拥有庞大的土地,光是地租的收入就能有几万英镑一年,然而,工业革命以来,农田的价值一直在萎缩。过习惯了奢华生活的公爵大人的债务状况越来越不容乐观,在这种情况下,公爵大人居然死要面子,为了把新登基的女王和她的丈夫阿尔伯特亲王接到庄园来住一段日子,不作就不会死的公爵大人举债购入了大量名贵的家俱和名画,嗯,面子是赚来了,女王和丈夫欢天喜地地在这里住了好久,然后……公爵大人就惨了,这些年来积累了巨额的债务,巅峰时达到?1,464,959,被称为“史上最牛债务人”。牛到巅峰时,他不得不逃到外国去躲避债权人。

1848年正是欧洲大革命风起云涌,平民的狂欢年,贵族的悲催年,悲催的公爵回到伦敦时,发现儿子已经把他的不动产差不多卖光了,位于伦敦蓓尔美尔街的白金汉楼卖了,位于爱尔兰、汉普郡、格洛斯特郡、萨默塞特、康沃尔、牛津郡、北安普敦郡和米德塞克斯共计36000英亩的土地全部卖了。花无数心血精选的名贵家俱、艺术品和21000瓶红酒、500瓶白酒也难逃出售厄运,而这一切总共才筹集到?75,400,欠债数目的一个零头,巨额债务清风拂山岗般岿然不动。

当拍卖结束之后,思陀庄园的土地缩水到一万英亩,园林工人由原来的40人缩减至4人,保着园子不彻底荒废就万事大吉了。公爵自个儿已经住到“绅士俱乐部”去与“穷人”为伍了。

潦倒的白金汉公爵最后找不到最重要的财产思陀庄园的买主,而太贱又舍不得,直到国会传来英国电报公司诞生身价300万英镑土豪的消息,他才“屈尊”前来找唐宁,这个捐款150万不皱一下眉头的超级大买家。人生得意需尽欢,买座庄园是必然。他看到唐宁在伦敦东郊的蓬荜蜗居,一问,还是租来的!他更有自信了——好好宰大富豪一顿。

这些日子,有各种各样的投资机会找上门,这么名贵的庄园却还是头一回,这个思陀园还是挺有名的,唐宁都有所耳闻,对这个“史上最大债务人”更是印象很深。

英国有“债权人监狱”,专门关押像白金汉公爵这样的欠债人,不过,贵族就是贵族,他居然没事!可能也跟他曾出巨资资助皇家白金汉郡义勇骑兵团有关,并不是所有的债务都是因为奢华生活欠下的,他还为国家出过大力呢,他曾经在威灵顿公爵的指挥下参与过与法国皇帝拿破仑的大战,那可是英法两国的生死之战,咱们的不擅理财的公爵大人也是立过战功的贵族。

斯陀园被认为是18世纪英国最优雅的园林之一,彰显了那个时代顶级景观建筑师的技艺。园内到处都是轻缓绵延的山峰、林地和湖泊,自然美景中点缀着多处宏伟的新古典主义建筑和雕像。

一万英亩真心很广袤,而且这还是“缩减”之后的土地,更神的是园林设计师给思陀园的围墙方案是“隐垣”,嗯,隐藏的墙,思陀庄园被这由小河构成的隐垣分割成独立的世界,但你一眼看去却又看不到实体的墙,对生活在园中的人来说,视野风景极大地扩展了。

为了区别于整个庄园,我们把居中的宏伟建筑叫作思陀宫,这座金色宫殿的正门由6根罗马柱耸立在前面,极有气势。很像,但少于罗马万神殿的8根巨柱。罗马柱的前面是巨大的草坪,而草坪再往前,是宽阔的湖面。现在是11月份,湖面的莲花已经残了,也无人力收拾,但可以想象这在夏天将是一道美丽、宜人的景观。

迈进宫殿的第一个大厅是南厅,无奇,往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