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维多利亚的秘密 >

第110部分

维多利亚的秘密-第110部分

小说: 维多利亚的秘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唐宁的游艇上有两个人,一个老朋友,一个新朋友,都是共和派人士,不过,一个是法国人,雨果,另一个是马志尼。

这两位都是理想家,应该说不太适合搞政治,尤其是雨果。但他们都是共和派的灵魂。法萨联盟与奥地利大战在即,法国皇帝有可能在唐宁的捣乱之下一败涂地,所以他邀请雨果来会晤,告诉他这个可能性,共和派则可以做好准备,趁乱从拿破仑三世手中夺下政权。

这两位都不是战争专家,对唐宁的捣乱有如此强烈的效果感到怀疑,难道是要倾所有东印度公司的军队来帮奥地利打仗吗?不过,唐宁的威望使得这两位不敢怀疑他的判断,估计十有*法国和萨丁尼亚是要吃败仗的了。在大土豪的支持下,路透社的情报网络天下闻名,两位有政治立场的人要是连这一点都不相信那就谈不上什么老朋友、新朋友了。

马志尼:“请恕在下愚昧,为什么你帮奥地利人赢了战争,我们共和派就能在意大利执政?搞不明白。”

唐宁:“因为没有我的帮助,输家就会是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连拿破仑三世都不如。我会在关键时刻出手,条件就是伦巴第和威尼西亚总督的宝座,反正哈布斯堡也会失去这两个地方,所以,这个便宜总督他会乐于赠送的。然后,我就会把伦巴第和威尼西亚转变成共和国,由我来设计体制。不会再有贵族。只有精英集团和大众集团,分别成立上议院与下议院,在我看来,这是最合理的社会制度,既保障人权,又保障财产权。”

马志尼:“然而……您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唐宁把话锋一转,问雨果:“维克多,我倒是想问问,你对宗教的态度是什么样的?”

雨果:“我认为,基督教将消失,基督则会永生。”

唐宁:“……什么意思?”

雨果:“有组织的限制人们生活的宗教组织会消失,但信仰是自由的,上帝可以继续存在人们的信仰中,但不要再干涉世俗。”

唐宁哈哈一笑:“说得好!我的纸牌屋计划你们听过吗?我的理想都在里面了,有欧洲议会,国际法庭。意大利,就是我塑造新欧洲的第一个大工程啊。我得展示给别人看,我的欧洲影响力不是吹出来的,我确实是能够影响时局的。你们觉得这是狂妄也好,自大也好,我们理想主义者不都是这么狂妄的吗?当然了,我跟你们不同,政治有血腥与肮脏的一面,要做成事,就必须有忍受一时的阴暗,有人有国家要破灭。这一次是拿破仑三世和我的老朋友欧仁妮皇后倒霉,下一次,可能就是我的连襟,奥地利皇帝陛下了。”

136。第136章维新

萨丁尼亚和奥地利都无法接受国际调停,1859年3月,在加富尔的指挥下,萨丁尼亚开始全*事动员,奥地利也不断地将军队派往伦巴第,他们信心十足,不但因为军事实力,更因为奥地利在伦巴第王国的统治越来越得到当地人的拥护,奥地利此前已经将著名的自由主义者奥地利大公马克西米连任命为伦巴第与威尼斯总督,在他的统治下,这里不但新闻自由,公民的权利得到保障,更是有比萨丁尼亚还要先进、开放的教育制度和科技政策。这也是萨丁尼亚迫不及待要动手的原因之一,不想伦巴第人在奥地利人统治下乐不思蜀。

与欧洲局势呼应的是日本的政局也到了一个重要转折点,井伊直弼在卢森堡大公的最后通牒巨大压力下,劝说刚上任幕府将军不足半年的德川家茂同意将官位和一批领地交还给公家,主动在二条城里举行了大政奉还的仪式,将奉还大政予孝明天皇。天皇颁布《王政复古令》,废除幕府。

表面上倒幕派取得了胜利,但这是井伊直弼的苦肉计,直到此刻,幕府还是掌握着巨大的经济与军事实力。

长州藩、萨摩藩和艺州藩组成的倒幕联盟并不信任幕府的退让,要求幕府把江户、大阪全部交出来,幕府无法接受如此苛刻的条件,与拥护幕府的会津藩、桑名藩联手组成了一万五千人的“大军”,主动由大阪进攻京都。此时的日本藩兵全是职业兵,谁也养不起太多兵,这一万五千已经是压倒性的兵力,倒幕派一共才五千名藩兵。

由于岛津齐彬亲自参加了欧洲考察之旅,回到萨摩之后不予余力地进行现代化改革,萨摩的经济与军事力量为各强藩之冠,取得了倒幕派的主导权,这一次的军事行动名义上的统帅是炽仁亲王,称“征东总督”,实际上的统帅则是刚刚从欧洲赶回来的西乡隆盛。

西乡的意见是利用岩崎弥太郎在卢森堡大公的支持下创建的三菱汽船会社旗下的万吨级邮轮把士兵直接运到江户附近登陆,一举将幕府的老巢端掉。而炽仁亲王不希望在夺权的过程中太过借助外力,而从陆上击败幕府更能让天下震服。现在的日本跟大清一样,闭关锁国多年,根本就没有航海的自信了,只有用最无可辩驳的方式击败幕府,才是“陆权国家”的王道。

反正结果都一样,西乡最后听从了炽仁亲王的战略,并通过纵火骚乱等手段引诱幕府军主动进攻京都,以便取得地理优势。

强藩的名头不是白给的,倒幕派这边共有500多门大炮,而幕府军仅仅90门,在没有机械化部队的当下,倒幕派这招引蛇出动是相当有必要的。而离开主场的幕府军在战略上就吃了亏。

双方最后的战场在京都南郊的伏见、鸟羽。

大炮的威力已经够客场作战的幕府兵受的,等到西乡带回来的拿着fn1855的一千现代化步兵开火的时候,幕府军全面崩溃,散兵游勇全都撤到了大阪。

德川家茂想从海路逃回江户,但不幸的是他的所有船只被前来助威的东印度公司五艘战舰击沉,大将军被困在大阪城,有如瓮中之鳖。

新政府军大获全胜,日本的新时代开启。

幕府的正式投降还未开始,不过,未来政治制度的讨论在新政府军将领中已经进行得火热。倒幕派说是尊王,其实也不一定拿天皇当回事,在这个关键时刻,就有三种声音出现,第一个当然是君主立宪制,以天皇为执政者,通常以议会的多数党领袖为首相,天皇则应当听从首相的意见行事。第二个联邦总统制,参照美国宪法。第三个是是联邦制,参照瑞士的制度,不设元首,或者说是由七人共同组成的集体总统制,正好现在各藩的藩主威名鼎盛,各藩以联邦的形式联合,除了军事与外交权之外,各藩拥有极大的自主权,有利于迅速团结各藩。

现在这帮讨论日本未来的政治家几乎全是唐宁的学生,他们对唐宁的见识以及大公已经取得的成就非常佩服,大家推选出欧洲考察的优等生桂小五郎来主持制宪会议,而桂小五郎建议邀请卢森堡大公来主持。邀请一个外国人来主持制宪?这个够荒唐的,更荒唐的是这帮人还都同意了,由西乡隆盛这个跟着大公混得最久的将领和最强的萨摩藩藩主岛津齐彬一起出面。

能够参与新日本制宪是个相当有趣的经历,不过唐宁没打算应邀参与,一来他根本不太懂日语,没有参与感,没意思。二来,他还在卢加诺密切关注亚平宁半岛的紧张局势,找机会上下其手,谋取政治筹码,没有余力东顾。他向日本新政府表示“对你们的学习能力非常有信心,你们自己看着办吧。”

当时日本面临俄国的威胁已经挺严重的了,要是没有东印度公司给他们撑腰,恐怕俄国人已经打算直接登陆日本本岛,所以,日本的民族危机意识在制宪过程中起了主导作用,他们逐渐达成了君主立宪的共识,要有一个强有力的政府以对抗强敌,毫无疑问,终身制的元首要比轮流执政要更有力。

这个时候,江户的幕府所有官员自14岁的德川家茂到大老井伊直弼以下,全部被勒令“隐居”,离开了江户,制宪会议就在新的权力中心江户举行。

正当日本人快要达成共识行君主立宪时,卢森堡大公忽然脑洞大开,建议日本实行瑞士的联邦制。他的学生们个个面面相觑,这是为啥?不是说好不管我们的吗?

于是,日本政客与将领们又开始重新辩论。大公没有给出他的意见的理由是什么,只是说比较“喜欢”,他的真实理由其实是实施全民直接民主和去中央集权的日本更好控制,这个理由当然是不能向日本人明说的,至于这事儿成不成,他也不在乎,也就这么一说。

他这么一说,不管君主立宪的理由有多么充足,仍然受儒家传统影响严重的日本政客都得极端重视,因为大公是他们的老师。桂小五郎这个优等生首先反水,他也没有坚定的立场,他在辩论时给大家的理由只有一个:“因为这是大公说的。”

后藤象二郎吼道:“难道大公没有给出任何理由我们也要相信他吗?”

岩崎弥太郎言道:“我也很喜欢瑞士,你们不知道吗?大公也是瑞士的公民,在大公的企业带动下,瑞士人现在极其富裕,可能比不列颠人还有钱,也许我们日本也希望像瑞士一样。”

大久保利通灵机一动:“有了!大公一说话我们就照办?哪有这么便宜的事?我有个主意,请大公加入新日本国籍,就像瑞士那样,只要在国际上大家知道了这个事,俄国人就不敢打过来了,大公也不可能让自己的国家受侵略,还会继续帮我们拿下阿拉斯加对不对?”

脑洞全开的维新领袖一致认可这种“国防策略”,把大公变成跟日本人在一条绳上的蚂蚱。

征东总督炽仁亲王很愤怒:“你们这帮言而无信的家伙,打算把天皇陛下抛在一边吗?这是利用完公家就狡兔死走狗烹吗?”

桂小五郎忙赔笑道:“大人息怒,不烹,绝对不烹!天皇陛下还是会受尊敬的!”

炽仁亲王两眼一翻:“哪里还有尊敬?联邦制里哪有天皇的位置?”

这倒是个难题啊,难题先搁置,桂小五郎这个主持人学习英国议会还是很到位的,立即动议,把这个问题搁置桌上,先看看能不能取得大公的入国籍许可先。

唐宁哪有不同意的道理?用一个虚无的国籍换来日本采纳联邦制,这个很划算嘛,至于俄国人的威胁,唐宁根本不放在心上,等他的超级重巡洋舰下海,保护远东地区是小菜一碟。

至于天皇的问题,那是小事,日本人也太不懂变通了,就让京都成为天皇统治的特区好了,既然是联邦制,出一个小王国也是正常的。

日本的官制从唐朝那里继承了某某省的习惯,有一些最初提出的建议文绉绉的,通过无线电传真功能传过来之后的汉字唐宁根本看不懂,如财政部叫大藏省,法务省叫弹正台,后来凡是唐宁都看不懂的省部一律更改成浅显的汉语,最终定下的名称只要懂中文就能看懂。

bbc正式向全球播报了新日本的诞生,正式国号为“日本联邦”,定都江户,将其更名为东京。在未进行第一次大选前,临时政府先由倒幕功臣们内部商议决定,最高的行政机构的联邦委员会委员分为八个,分管政府的八个联邦省厅:

总务省:处理琐碎又重要的杂事,如:联邦选举管理会、公害等调整委员会、消防厅,主持日本联邦的选举制度建立。日本的小木屋火灾频繁,新政府成立期间都发生了一起火灾,使他们很重视这个杂务。这也是卢森堡大公这个外国人在新政府当中拥有如此高的威信的重要原因之一,由唐宁组织设计的防火型木屋曾经大规模地推广和演示,其中防火带使用了氢氧化铝,这种物质有一个很神奇的功效,遇热会产生水,既隔断了物料与空气中氧气的接触,又起到降温的功效,引得围观者一惊一乍,大呼小叫,引以为神迹。这比加了氯的阻燃剂更环保,不会产生有害气体。总务省首任委员为桂小五郎。

法务省:下设检察厅、公安厅,主持日本联邦的司法改革。首任委员为大久保利通。

外务省:负责外交事务和在外公馆事宜,日本的小语种人才奇缺,在实际运作当中,很多小国的公馆暂时由无所不在的路透社代理,各国国际学园的毕业生充当了日本在外公馆的相当多的外交官,这个时候,他们不需要懂日语,只要懂英语就行。首任委员为岛津齐彬。

财务省:下设国税厅和日本银行,在金融改革方面,日本人没有任何经验,委托苏黎世银行协助中央银行和金融制度的建立,甚至唐宁成为日本银行第一任行长。原来的日本制度跟大清是一模一样的,采取银两本位,换算相当复杂,各地的银两含银量都不同,换算成铜钱也不是整数。由于金属银的大量开采,贬值的趋势明显,再以银为本位,那么银两会越来越不值钱,这导致以英国为首的国家逐步淘汰银铸币,再次造成银过剩,加速金本位的主导地位,这事儿要不是唐宁来主持,日本人会过很久才发现。唐宁没有亲自去日本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