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重生之第二帝国 >

第93部分

重生之第二帝国-第93部分

小说: 重生之第二帝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贷款发放;不管是1分利息还是外购限制,rì本方面都全盘接受了我德意志帝国所提出的条件。到了最后,rì本还要为我德意志发给他们的这笔贷款而感激涕零;因为我德意志的这笔贷款帮他们填补了实现六六舰队所剩余舰艇的预算亏空,而他们在我德意志订购的战舰xìng能还要远胜于英国,这对他们抗拒俄国无疑都起到了极大的推进。”

“准确的说,现在rì本计划中的海军已经不能再叫做六六舰队了。他们之前是想向英国订购2艘1。5万吨的战列舰、4艘9750吨的装甲巡洋舰和2艘4760吨的防护巡洋舰,但经过你这么一番访问之后,rì本人的计划已经发生了彻底的改变。就在你回国的那段时间里,rì本和帝国所有的大型造船厂都签订了数额惊人的造船合约:他们将在未来2年的时间里,向帝国订购4艘12700吨的战列舰和4艘7000吨的装甲巡洋舰,在总吨位不变的情况下极大的提升了舰队的战斗力。4年之后,rì本海军就将成为一支拥有8艘战列舰和6艘装甲巡洋舰的庞大舰队;到那时,不知道我的那位小尼基表弟,又将怎样在远东应付这些黄皮猴子的威胁?”

威廉嘿然轻笑着,话语中却带有一丝难以名状的嫉妒与失落。由于德国的发展已经极大的挤占了原本属于英国的廉价原材料和海外贸易市场,为了不再行拉取来自于英国的仇恨、确保本国有一个良好的发展空间,德国zhèngfǔ空有1。1亿英镑以上的年收入,却只以每年新建2艘主力舰的速度扩充海军。等到了4年之后的1902年,德国海军真正能战的兵力也就只有8艘战列舰和5艘装甲巡洋舰,纸面阵容比起毫无重工业底子的rì本人都还要逊sè一些。尽管威廉知道这是在国家发展中所必须要做出的战略xìng妥协,等到810年后就可以开始倾尽全力暴兵,但这种忍耐和等待的过程,对于他这种xìng格的人来说也当真是不好受!

“俄国人定然会强加他们在远东地区的海军力量,以此来反制rì本海军受到强化的这一局面。尽管rì本海军在这一次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但他们1200万英镑的岁入就决定了其不可能保持对海军的持续高额度资金注入。由于rì本还要打造一支足以战胜欧洲压路机俄国的陆军,因此他们在完成了这一批8艘主力舰的订购之后,在未来6年时间里都无力再给海军添置新的主力战舰。而俄国zhèngfǔ每年的收入超过了5000万英镑,扩军能力数倍于rì本;只要他们想要发展舰队的话,完全能够以每年3艘主力舰的速度进行舰队的扩充,几年之后就能打造一支规模凌驾于rì本之上的太平洋舰队!在我那位尼古拉蜀黍的眼里,rì本不过是一群不堪一击的黄皮野猴;为了他梦寐以求的黄俄罗斯和不冻港,不可能会在远东问题上作出任何的退缩。”清英胸有成竹的分析道。

威廉眼中露出赞许之sè,道:“没想到你还挺了解小尼基。我这位表弟自从出生以来就是顺风顺水:高贵的出身。俊逸的容貌,尽管前任沙皇亚历山大蜀黍并不十分喜欢他,但他仍旧是俄罗斯帝国无法撼动的头号继承人选。自从他26岁那年登上皇位之后,心中的骄傲更是极端膨胀、变得目空一切,如果不是我这个表哥还干出了一些政绩的话,他甚至都不会把我放在眼里!对于那些rì本人,小尼基会做出让步那才是见鬼了!我敢肯定,小尼基在得知这一消息之后,先是要把我这个表哥给咒骂无数遍,然后开始更加大力的推行他的太平洋舰队扩充计划。由于我德意志目前在波罗的海上的力量还很弱小,奥斯曼帝国的那几艘破烂也完全无法妨碍到他们在黑海上的制海权;在这种情况下,小尼基定然会让他的海军把绝大多数卢布都投入到远东舰队的建设中去,用刀剑为他的帝国犁取远东的土地。而这正是我德意志所乐意看到的局面。”

清英思绪转动,不紧不慢的说道:“如果是这样的话,我德意志似乎还可以在这个问题上再给予尼古拉蜀黍一些推助。3年前,德意志为俄国承建了1艘大型装甲巡洋舰,现在战舰已成,他们也应该领教到我德意志战舰的优越xìng能了。如果我们再度为俄国人敞开承建战舰的大门,俄国人一定不会拒绝,如此便可让他们把更多的资金投入到远东的海军建设中去。是的,上帝,尽管我们给予rì本贷款的行为极大损害了俄国在远东地区的利益,但德意志这么做的出发点是为了平衡访问奥斯曼对英德关系带来的不利影响,而并非是要和俄国成为针锋相对的仇敌。况且是rì本人自己穷兵黩武,要把这3亿马克的绝大部分都投入到海军扩充当中去,我德意志在其中并没有什么责任,尼古拉蜀黍怨恨的也该是rì本人。对于俄国人而言,他们需要我们的先进战舰,而我们也需要他们把钱扔到远东海军这个无底洞里,来减轻我们在东线所受到的压力。只要这一条关键点不变,那么这件事情就一定能够实现。”

在回国的路途中,清英一直都在思索一个问题。对于德国而言,一个在远东战场上大败且受到严重削弱俄国是德国所愿意看到的,因为这可以确保德国在欧战战场上的绝对主导权;但清英本人却不并希望rì本在rì俄战争中大获全胜,而是期盼着双方拼个你死我活,最终rì本以极为惨痛的代价战胜俄国。由于战争之中的不确定xìng,这两者之间本来是难以兼顾的悖论,但在他仔细回想了历史上的rì俄战争的过程之后,心中却有了一个似乎可行的方案。

rì俄战争的主战场虽是在陆地,然而决定战争成败的关键点却是在海洋。原因很简单,如若rì本掌握了制海权,那么战争才有打下去并且获得胜利的可能xìng;而如果俄国控制了海洋,rì本就彻底丧失了反抗的资本,得不到本土补给的前线陆军将在极短的时间里土崩瓦解!

历史上在rì俄战争之前,俄国远东舰队分为两支:一是驻扎在旅顺的主力舰队,拥有5艘战列舰;二是驻扎在符拉迪沃斯托克的埃森舰队,拥有3艘装甲巡洋舰。由于rì本施行不宣而战的鱼雷偷袭,俄国主力舰队被尽数围困于旅顺;而埃森的装巡舰队在战争前期虽有出击,但毛子自造的装巡实在太烂,加之数量居于劣势,被rì本一顿胖揍之后也就再没敢出来。因此,rì本的物资兵员得以不受任何干扰的运往前线,才使得大山岩能够在陆地上成就功名。

清英思来想去,最终觉得强化埃森的装巡舰队是个不错的主意。埃森舰队得到强化之后,就能对rì本运输船展开大规模的攻杀袭扰,这便可以直接影响到陆地战局;因为一旦海军运输船被击沉,前线陆军的物资兵员补给就会受到影响,rì本所承受的压力将会更重,其各项消耗也将变得更为高昂。而由于装巡并非是能在海权争夺中起到决定xìng作用的兵种,给毛子造几艘过去,并不能帮助其夺回制海权、让他们在战争中反败为胜。只要别给毛子太多船,不一下子把rì本的海上运输线直接勒死,就无碍于德国希望看到的俄国在远东流血战败的局面。

而现在的rì本海军,却恰好给了清英一个这么做的机会。由于大东沟海战中的经验教训,rì本海军认为战列舰才是海军发展中的王道正统;因此在这次改版后的舰队规划中,其战列舰实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而装巡仅仅只是保留了原本的战斗力。如果能强化一下埃森所统率的装巡,那么远东战场上不就是一个两败俱伤的局面了么?更重要的是,装巡的烧钱程度不比战列舰弱,给毛子造装巡,同样也是有利于德国的!

第135章落定

听清英将他的观点向自己和盘托出,威廉轻轻唔了一声,道:“想法很不错。对于争夺制海权而言,装甲巡洋舰的xìng价比要远逊于战列舰;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我才否决了阿尔弗雷德的万吨装巡发展计划,而选用了你的那个基于‘战舰吨位适当放大’理论而演变而来的决战型装巡。如果我们能给小尼基的远东舰队造一批价格高昂但xìng能相对落后的装巡过去,对于我德意志的大计则更是事半功倍。不过,在1901年以前的rì子里,我德意志却是无法为俄国建造主力舰艇了。”

清英大为不解,愕然道:“这却又是为什么?”

威廉闻言白了清英一眼,哼道:“我们之所以在未来2年多的时间里无法再为俄国承建主力舰艇,是因为我德意志造船业的产能所限,已经没有多余的力量再为我那可爱的小尼基表弟生产玩具。连这么显而易见的事情都反应不过来,你如何能在以后继承我霍亨索伦家族的大业?”清英闻言暗自汗颜,自己前一阵子的事情太多,竟然连产能这么重要的因素都被自己给忽略了!

当下,德国虽然在重工业领域凌驾于英国之上,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然而在关系到海洋霸权的造船这一领域,传统陆权国家德国和称霸海洋300年的英国仍旧有着不小的差距。以英国的造船水平,能以每年新开工9艘主力舰的恐怖速度发展舰队;而德国由于工人数量和产能所限,只能达到平均每年新开工6艘主力舰的建造速度,规模和吨位都仅为英国的65%。而在今后的3年内,德国国内的主力舰建造产能都已被各种订单给尽数包干!4个月前,德国通过旧舰出售的方式从西班牙的口袋中捞到了一笔360万英镑的巨款,而后将今年开工的主力舰数量从往年的2艘骤然增加到5艘,今年几乎便没有了任何的冗余。而在明后2年,德国又将为rì本承建8艘主力舰,加上本国计划中自用的4艘,造船产能更是被安排的满满当当。因此德国如果要为毛子承建大型装甲巡洋舰的话,似乎的确是需要等到今年这批主力舰竣工的1901年。

清英仔细思索,忽然疑声道:“产能的问题的确是我疏忽了,不过我们似乎还有一点造船力量没有用尽才对吧?我们今年只开工了5艘主力舰,还有1艘的冗余;而明后两年为rì本建造的8艘主力舰的单舰吨位并不大,也能省下不少的技术工人和工程量。用这些挤出来的份额,在3年之内建造3艘装巡没有任何的问题。至于船台,那些用于建造大型邮轮的船台就完全可以直接拿来用!”

威廉微微一笑,道:“的确是这样。不过这一部分产能也已经有主了。就在你启程回国的这一个月间,我起身访问了伊斯坦布尔,并直抵那些中东异教徒的伪圣地耶路撒冷,还给那群家伙们捐了一座瑰丽恢宏的异教徒伪教堂。尽管我对此次进入异端邪教圣地的这一行为深以为虑,回国之后就对着主忏悔了一上午,不过我的牺牲所换来的收获却是极丰。那帮塞尔柱人不仅和我德意志签署了有关于加深双边关系和贸易往来的一大堆条约,为了反制希腊海军在法国订购的那3艘4800吨的铁甲舰,他们还向我们订购了2艘排水量为10800吨的主力舰。加上塞尔柱人的这一部分,我们的造船产能就再没有了任何的剩余。”清英眼中流露出一丝惊讶的神sè,他倒是真没想到威廉此访竟然能取得这么大的收获!

在他的记忆里,时任奥斯曼帝国苏丹的阿卜杜勒·哈密尔二世是个不折不扣的反海军主义分子;由于投资了大量财力的海军在俄土战争中并没有起到什么作用,这位xìng格本就残暴恣睢的乖戾皇帝对海军失望透顶,自此奥斯曼海军便一直裹足不前,直到土耳其青年党上台之后才得以改善。历史上威廉也曾在这个时间段访问伊斯坦布尔,可在海军领域却也没有获得任何的进展,为何此次塞尔柱人竟然如此上道,还一下子就订购了2艘超过万吨的主力舰?清英心中疑惑,忍不住开口问道:“父亲,我听说奥斯曼帝国皇帝一直都很讨厌海军,此番我德意志是怎么能够从他手上拿到2艘万吨主力舰的订单的?”威廉道:“那是因为我给他带去了整整2亿马克贷款的缘故。目前他的统治并不稳固,急需要外部资金来增加大棒的分量和胡萝卜的甜度;我给了他2亿马克,利息还是极为人道的4厘,他自然要在一些地方上予以回报,而向我德意志订购战舰便是其中之一。”

“2亿马克!”清英吃了一惊。平心而论,虽然德国在短时间内流失了这一笔将近1000万英镑的巨额财富,但却把奥斯曼帝国往德国的怀中重重的拉了一把;如果土耳其人能够早早就倒向同盟国的阵营,无论是对地中海的局势影响还是对俄国的战略封锁都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清英并不为这笔钱的投资而感到可惜,反倒是为了德国能提前结好奥斯曼帝国而暗自欣慰;他所惊讶的,还是威廉发放这笔贷款的数额问题。之前威廉对自己亲口说过,给予奥斯曼帝国的贷款只有1亿马克,即便是这样他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