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重生之第二帝国 >

第414部分

重生之第二帝国-第414部分

小说: 重生之第二帝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按照威廉的想法,是要将谈判会场安在柏林的。因为这不仅能彰显战后德国的欧洲中心地位,更能让跨海而来的美日代表感受到公海舰队的鼎盛阵容,从而在气势上压倒对手。不过,由于英德之间刚刚才结束战争状态,为了彰显此次谈判的诚意和公平,清英提议将地点选在中立的美国首都华盛顿。最终美国人接过了这次会议的主办权,而清英则要加入由政要和军官们组成的代表团,远航美洲。

ps:感谢书友潇湘夜雨异乡客、龙城晓一、卡纳瓦罗5的月票支持,和zhouyu1976的打赏~~~

第607章谋划与开端

经过十天的航行,北美大陆已经遥遥在即。

残阳如血,晚风习习。美利坚合众国首都华盛顿沐浴在一片灿烂的晚霞里,在繁荣富丽当中又多了几分闲适的安宁。在欧洲列强激战正酣之际,这个地理位置得天独厚的国家,仍在5000公里外的大洋彼岸安享着最令人羡慕的富贵与和平。他们的人均收入分别是英国的1。5倍和德国的1。85倍,其财富总量更是超过了英、德、法、奥、俄这5大欧洲列强的总和。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这个国度都是上帝的私生宠儿;即便是不用经受血与火的磨砺考验,他们也能凭借自己那无与伦比的底蕴强势崛起,并成为当前这个星球上最瞩目的核心!

走下霍亨索伦号皇家邮轮,清英便被这片土地上所展现出来的繁荣气韵所深深震撼到了。那鳞次栉比的峰岳高楼,纵横宽广的巨型工厂;开阔马路上来往如梭的小汽车,遮空蔽月般密集的广告牌和霓虹灯……如此种种场景,即便是德国最繁华的金融中心法兰克福,也都无法与之相比。这一春秋鼎盛的情景,他在20年前的伦敦也曾有所领略。然而那时的大英帝国却是如午后之烈日,虽然极尽璀璨热烈,却是在无可挽回地向下沉去;而当今的美利坚却好似清晨时分的朝阳,随着时间的推移,其所绽放出的光华必将更加灿烂而辉煌!

不过,见到这一幕的清英却是没有任何敌强不可敌的退缩和气馁,反倒是充满了熊熊斗志和强烈的好胜之心。在吞并了东欧大片土地和海量殖民地之后。以德国主导的中欧同盟同样膨胀到了一个可怕的程度;他们再不缺乏此前所一直掣肘其发展的粮食、各种工业原料、和商品倾销地。其势力触角更是延伸到了世界五大洲的所有土地。与这个天之骄子进行毫不退避的正面博弈。才是符合德国那从中欧一路浴血奋斗、并最终宣告崛起的光辉历史和顽强精神的选择:而清英始终坚信,勤劳严谨、勇敢坚韧的德意志国民,必将是未来世界舞台上的核心主角!

值得庆幸的是,今天的美国还远不像历史上那般恐怖。由于这一位面的欧洲大战之持续了一年时间,美国依附其上大发横财的程度有限;而德国在陆海战场上都取得了巨大的胜利,其世界地位和言语重量一时间无可比拟。这次即将召开的限制海军军备会议,就是德国一个挟欧战大胜之势、在谈判桌上压制美国的绝好机会。如果美国海军在此次会议中被大幅削弱,德国就能在战后从容实施自己的布局:无论是间接干涉别国的内政外交事务来使德国获利。还是直接在美国的后花园安插楔钉,手中大棒不够分量的美国都无法予以反制和抵抗。

对于接下来在会谈中的谋划,清英在航海途中已经勾勒出了一个完整的轮廓了。这次谈判固然是结束海军军备竞赛,以便为战后的德国赢得一段健康发展的时间,但也同样是德国用来打压假想敌、从而提升自己国际地位的一次良机。而为了确保自己的意志能得以施行,德国有必要联合多方势力来在谈判桌上增加自己的言语分量。奥匈虽然忠诚度绝对可靠,但在海军领域的话语权却几乎是与会列强中最低的;经过一番思量之后,清英把搜寻潜在盟友的目光投在了日本身上。

1905年5月28日,波澜壮阔的对马大海战在日本岛附近落下帷幕:远征3万公里的俄国太平洋舰队几乎全军覆没,而以逸待劳的联合舰队却只付出了微不足道的伤亡。这一海战的结束最终奠定了双方的胜败格局。尽管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使得日本那脆弱的农业经济濒临崩溃。战后那在英法两国的压力下所签署的“不割一寸土地,不赔一个卢布”的《朴茨茅斯合约》更是让死亡12万人、军费开支近10亿日元的日本经济雪上加霜。但一个事实却是无法否认,那便是日本战胜了俄国这台欧洲压路机,取得了亚洲国家对欧洲列强的第一个胜利!

在日本军国主义政府的狂热煽动下,日本民众已经全然将俄国无法在远东投放全部力量的这一战胜俄国的最主要客观事实给彻底无视:在他们的眼中,自己已国家经成为了超越那台欧洲压路机的力量,即便是较真正的欧洲列强都完全不遑多让!这种骄傲振奋的情绪如同瘟疫一般席卷国内,最终又反过来促使了军队政府在武力扩张道路上的愈演愈烈。尽管战后的日本经济始终气若游丝、市面上的米荒面乏更是如同家常,但野心勃勃的日本人还是通过了数额庞大的扩军预算:1910年,曾为联合舰队铸造了海战中坚的德国船厂,便不出意外的收到了2艘满载排水量高达2。9万吨的河内级战列舰的订单,连同图纸在内的总包价格超过485万英镑。而为了维系和当时仍是世界第一强国的英国之间的关系,日本又在半年之后向威克斯船厂订购了满载排水量超过3。2万吨的战巡金刚。随着他们对图纸的研习完毕,3艘与金刚号相同的战巡姊妹和2艘继承于河内的重型战列舰也在之后两年间于本国造船厂内相继铺下龙骨:如果不出意外。日本海权野心的第一步“四四舰队”即将完成,而其海军力量也将因此超越意大利,成为仅次于德英美三国的世界第四的存在!

虽然这一位面的德国占领了北部菲律宾,并即将从法国手中接过印度支那,已经较历史同期大大牵涉进了远东地区的斗争漩涡;不过,日本南下的格局却也没有因为德国的殖民而出现根本性的改变。菲律宾南部还在美国的掌控当中,马来西亚、荷属东印度、以及最南端的澳洲,仍旧是极其诱人的膏腴目标。而一旦日本对这些地区产生领土需求,则必然会触发同美国之间的斗争矛盾,这便是德国所最愿意看到的结果。日本海军的强劲阵容必将牵扯住美国的大部分精力,如果能爆发如历史上一般的太平洋战争就再美妙不过了。

诚然,在德国已经拥有了丰厚远东利益的当前,与日本之间的合作无异于是有着相当程度的矛盾:不过参考在日俄战争后还继续延续了下去、并直到今天还没有彻底废除的英日同盟,清英认为以德国取代英国还是不难做到的。毕竟与这头恶犬联合所带来的收益,要胜于它可能造成的反噬危险。

不过,由于这里是美国人的地盘,加之自己身份所带来的瞩目程度也实在是太高了点;如果就这样在美国人的眼皮底下、同他们的潜在对手日本进行拉帮结派的接触,清英也难以保证在谈判中会出现什么意外的变故。为了稳住美国人,同时也为了在日本人面前摆出矜持的姿态、以求今后让他们在合作中做出更多的让步,清英便没有第一时间去联系日本方面的全权代表加藤友三郎,而是静候会议的揭幕。7月2日,世界瞩目的华盛顿海军会议终于拉开序幕,包括法国和奥斯曼这两个酱油代表团在内,共有8个国家参加了这次没有硝烟的战斗。

宽敞开阔的会场中,各国代表团泾渭分明地聚团端坐。除了主场作战的美国人阵容庞大之外,其余各方的代表都只有三五之数:其中一到两名资深海军将领做为专业指导,另外两到三人则代表政府,随时准备与各方展开激烈的嘴炮角逐。

正中央的讲台上,身材高瘦的美国总统威尔逊正在进行着滔滔不绝的长篇叙述:其话语中充斥着和平、友善、阳光、幸福等词汇,在花团锦簇之余也让卯足了劲准备厮杀一番的各方代表们昏昏欲睡。不过,当今的大国外交却还有必要为其披上一层光鲜亮丽的外衣,以便向民众们展示这其中的正义之意。

眼前前戏进行得差不多了,威尔逊轻轻咳嗽一声,原本的和缓语调也为之骤然一变:“根据合众国政府在六周之前所推出的全新法令,我们将在未来的三年时间内建造不少于20艘的主力舰。然而为了让世界重新归于和平发展的格局,避免再出现自进入20世纪所骤然加剧的相互敌视甚至是战争对立,合众国政府愿意削减我们的舰队。我们拟定了一份经过仔细斟酌之后的限制军备方案,愿为世界和平做出一份属于顶尖工业国家的微薄贡献。”

听得威尔逊那不紧不慢、字正腔圆的美式英语,清英的眉头不禁微微一皱。美国人果然一上来就扯着自己的工业能力做大旗,先发制人的暗示自己完全有能力和你们这帮没钱的草根把海军竞赛进行到底,这摆明了就是准备漫天要价的节奏。不过,德国却也是有着自己的底牌:他们现在已经积攒起来的海军家底、以及随时可能抛出的德日合作,都是捍卫自己利益的最好工具。

ps:感谢书友鸽子款的月票支持,和zhouyu1976的打赏~~~

第608章战列舰角逐(1)

“德意志帝国主导欧洲,并在海军领域取得了非凡的成就;考虑到柏林政府通过战争又获得了大片的海外殖民地,因此拥有一支50万吨的主力舰队是完全必要的。大不列颠联合王国拥有遍及世界的领土和数量最多的商船队,保留一支30万吨的主力舰队来维护航运是国情所需的结果。日本帝国正越来越积极地参与到国际事务当中,有必要具备一支20万吨的舰队来彰显其地位。而奥匈帝国和意大利王国则是地中海内的安全支柱,并同样在海外建立起了自己的利益,双方各保留一支15万吨的舰队,是能够维护地区和平、且可以理解的份额!”

威尔逊铿锵的声音回荡在会场中,直接将刚才还是一团和气的氛围推到了刺刀见红的战斗高峰:“美利坚崛起北美,雄踞两洋,经济和工业实力已臻顶点:从未来在世界中所扮演的角色来看,我们至少都应该拥有一支60万吨主力舰的海军。不过,为表示对此次裁军谈判的诚意,合众国政府愿意自动将舰队主力削减到50万吨的规模。对于需要将海军分布在两个大洋中的美利坚而言,50万吨的数额已经是我们所保障国防要求所需要的最低数额。”

听的威尔逊的话语,清英心中不由得冷笑了一声。美国人还真是敢提要求,张口就要世界第一的主力舰比例;虽然历史上他们的确是在战后取得了和英国人并列第一的地位,但那却是在英国被四年世界大战给拖得精疲力竭、根本无力再迎来一轮新的造舰竞赛的时代背景下的结果。当前的美国实力既没有得到后续三年大战的爆发式增长,其海军规模也没有扩充到1918年末停战时那不逊于德国公海舰队的阵容;正因如此。清英才准备借助此次谈判对这个开挂国度进行限制。

“关于贵国所提出的主力舰分配比例。德意志帝国无法赞同。德意志今天所拥有的海军地位。不是靠着任何一个国家的施舍赐予,而是凭借我们手中的利剑,通过一场场艰苦卓绝、波澜壮阔的海战所最终缔造的!除此之外,我们当前还积累了超过70万吨的无畏舰;这一远超当今任何一个国度的数额,也是6700万德意志民众在此前十年间所创造的宝贵财富。”德国外交国务秘书基德伦率先反击,言语中尽显一个战胜了皇家海军的新兴势力所应有的骄傲和强硬,“贵国所提到的两洋分兵,在未来的局势中将几无实际的限制意义可言:因为连接两洋的巴拿马运河即将竣工。贵国只需两个月就能完成全部舰队的集结。如果当前只有不满25万吨无畏舰、且没有经历过任何一场战斗的贵国海军,也要求拥有与德意志相同的世界地位的话,那么此次会谈也就没有再持续下去的必要了。”

“我大日本帝国身为亚洲国家的唯一代表,兼负维持西太平洋地区和平与稳定的重任;区区20万吨的主力舰根本不足以满足我们的需要,同时这也是对整个亚洲的区分与歧视。”日本驻美大使币原喜重郎随后跟进,对美国人的方案提出了尖锐的异议。且不说他们不日即将完成的“四四舰队”,其总吨位便超过了这一限额,光是美国人所提出的这5比2的份额比率,就是在对俄战争胜利之后野心急剧膨胀的日本所绝对无法接受的。如果这一方案得到施行,那么只有对方4成实力的日本就失去了任何敢于在日后扩张的底气;即便是最不待见海军的日本陆相。也是不可能和美国人签这种条约的!

与此同时,意大利和奥匈两方也是心怀愤懑。当前。刚刚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