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重生之第二帝国 >

第355部分

重生之第二帝国-第355部分

小说: 重生之第二帝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局了。罗马尼亚全境上都出现了德国军队,侧后方还有大量德军在猛抄自己的后路,这所有的一切都已表明,德国人是早就在罗马尼亚张开好了双臂,就等着己方主力的一头扑入,而后再来一个规模空前的两翼合围!

说好的弗朗索瓦是德军进攻的先锋利剑的呢?阿列克谢耶夫一遍又一遍的在心里哀嚎,对德国人的狡猾和自己的失察感到了万分的痛苦和悔恨。实际上,德军司令部将第11集团军调往北线,也并非完全是出于放烟雾弹的诱敌考虑的因素。由于弗朗索瓦的桀骜不驯和在战场上的屡违将命,使得信奉传统普鲁士军人教条、以纪律和命令至上的鲁登道夫感到难以驾驭而又心中有气;在这种情况下,鲁登道夫便老实不客气的将他扔到了另一条战线上去,来了个眼不见为净。而弗朗索瓦的拉仇恨属性也是max级别的,俄军总司令部的目光瞬间就被他在北线的进攻所吸引,导致对德军主攻方向的判断完全失算。

现在对于俄军而言,他们必须立即集结起一切可供使用的部队,以挫败德军包抄后路的企图。虽然这么做势必将使得前线部队向后收缩退却,有悖沙皇的进攻意志,但在这种情况下的阿列克谢耶夫,显然已经不可能再继续当鸵鸟了。他当即向麾下的各集团军司令下达了相应的撤退命令。然而同样是由于通讯上的混乱和障碍,他的命令势必无法在第一时间内送到各集团军司令的手中,而这些仅仅经过初级加密的电文,对于德军而言也几乎守不住任何秘密!

29日,德国第8集团军继续沿普鲁特河东岸狂飙疾进,快速完成着这道封闭俄军撤退路线的浓墨重彩的一笔。德军骑兵们灵活机动的优势,再次在这场争分夺秒的包围战中展现得淋漓尽致;当这些全员配属步枪、并装备机枪、迫击炮和小口径野战炮的骑兵占领要道关口之后,其挖掘工事进行封锁和防御的能力,较纯粹的步兵亦毫不逊色!

而那些宛若空中城堡般的基洛夫飞艇,此时也大都没有继续执行轰炸的任务,而是满载士兵飞向南比萨拉比亚地区,并于目标地点投下一个个70人组的伞降单元。在清英于边境战役中用过空运这招之后,发现其中价值所在的德军总参谋部,便迅速在陆军当中招募了一批志愿者,进行在战斗中更加行之有效的伞降训练,由是组成了德军当中的第一支空降部队。截止到目前为止,德军已经拥有一支超过2000人的伞兵队伍,投送方式则是钻进基洛夫飞艇那被搬空的炸弹储藏室。不过,由于飞艇速度慢,数量少,其迥然有别于飞机的升空原理也使得其无法在一次性扔掉太多的重物,目前德军正在让军工部门着力研发专为投送伞兵的运输机,从而更高效的实现陆军力量的跨地域飞掠。

为了尽快完成对俄军的封锁,兴…鲁将从西线调来支援他们的压箱底力量都给用上了。伴随着天空飘舞而下的白色雪绒花,拥有728名士兵和6挺轻重机枪的德军第1空降营出现在俄军后方;虽然他们人数不多,但其发动的突然袭击仍是起到了惊人的成效。位于后方的俄军根本没有想到德国人会来的这么快,各种巡逻警戒都疏于防范,德国伞兵趁夜突袭,一举抢下了普鲁特河上的三个关键性渡口,将河上的浮桥尽数炸毁。次日清晨,他们又进行了一场顽强的防守阻击战:面对准备抢回渡口的数千俄军,德国伞兵密切配合,充分利用地形并发挥机枪火力,连续打退了数量占据绝对优势的敌军的四轮大规模冲锋,一直坚持到了傍晚己方骑兵主力的到来。

普鲁特河上渡口的连续失守让阿列克谢耶夫大惊之色。之前为了一战定鼎胜局,他几乎将毗邻罗马尼亚附近的战兵都投入到了这场进攻中去;目前整个南乌克兰都处于前所未有的空虚状态,只有敖德萨还驻守有两个团的要塞警备队,而这些人显然不够从东面发起攻击重新抢回渡口。一旦德军在东岸站稳了脚跟,他的三个主力集团军就全部成了瓮中之鳖!经过一番紧急谋划之后,阿列克谢耶夫决定兵分两路:位处右翼的第9和第11集团军,分别从包围圈内外向同一区域发起攻击,撕裂德军的战线;而在中路和左翼的第7、3集团军则向黑海方向的正东转移,以求从德军尚未涉足的多瑙河流域逃出生天。

然而具有讽刺意义的是,这份命令电报在俄军前线指挥官们接到之前,却已经先一步被德军的通讯部门截获破译,并送到了兴…鲁二人的手里。而这也使得俄军的最后一丝逃生机会全部化为乌有,德军很快便在“奔向黑海”的竞赛中取得了决定性的先机。到了10月31日,一个依托黑海的巨大包围圈已经完全形成,德军接下来所要做的,就是发起最后的总攻击了。

ps:感谢书友鸽子款的更新票支持~~~~

今天作者登陆才发现,昨天上传的那章竟然没发出去,作者向大家道歉了。。。。。。

现在章节已发,这是今天的一章

第522章瓦解

月影疏淡,星辰寥落,黑蓝色的天穹中云层翻涌,随风飘动,不时将星月的光辉遮掩其中。位于布拉索夫的德军前线指挥所里,鲁登道夫和霍夫曼正分别在地图和沙盘前,仔细的盘算推演着当前的时局战斗;而就连兴登堡也罕见的走出了他的卧室,军装笔挺的出现在了二人的面前。

11月初的东欧凌晨,已然有了些许隆冬时节的彻骨寒冷;饶是指挥所内已经烧起了壁炉,但其前身作为小旅馆的四面漏风的属性,却仍是让人感觉不到多少暖意。对于上了年纪且愈发嗜睡的兴登堡而言,在寒冷的凌晨熬夜简直是一件不可想象的事情,然而这一次的情况却是和之前迥然有别:俄国整整3个集团军已陷入包围圈,而他即将创造的是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围歼战役的胜利!

“报告,第8集团军第1后备军发来电报,他们再一次击退了俄第11集团军所发起的大规模夜袭;战斗中各部共击毙俄军超过5千人,抓获俘虏逾2千,目前各处路口阵地仍旧归我军所有。”一名副官快步推门走进了指挥所,从文件夹内取出一张电报纸交到鲁登道夫手中后大声道。

鲁登道夫微微点头,将副官屏退之后一目十行的观阅起来:俄军里应外合的突围行动又一次宣告失败,除了扔下足够多的尸体之外再无任何收获。对于他而言,这却早就是意料之中的事情:如果在事先获悉了俄军进攻区域的情况下,都还挡不住这帮武器缺乏、战技拙劣的灰色牲口的话。德军干脆趁早自行解散得了!

事实上。这也是当初波兰战役中。兴登堡在人数居于劣势的情况下仍旧合围吃掉了俄军3个精锐军团的核心原因。事先早有准备的德军或集中兵力正面硬扛、或从侧翼后方发起反攻以拖延时间;救援解围的俄军一记重拳挥出,要么直接撞在铁板上被打得头破血流,要么没走几步就烽烟四起,被迫将大量军力用于保护风声鹤唳的侧翼、后方运输线、和后勤基地,空有一身力量却无法施展。几番交手下来,俄军上下都被打得信心全无,行动起来畏首畏尾,而这更加使得德军有了广阔的纵深舞台。当前在包围圈外的俄国第11集团军虽然号称军中精锐。但他们的真正战斗力,却还不及战争前期的那批俄军。连第一批俄军都尚且不能撕开德军的防线,现在的这支俄军就更别想了。

“俄第11集团军的解围行动已经持续了四天,仍旧被我军拦阻在防线之外,在普鲁特河以西苦苦挣扎的那些军队见同胞始终没有出现,应该也丧失了斗志才对吧?”鲁登道夫将这封电报递给伸过头来的霍夫曼,竭力用平静的语气开口,然而在他旁边的兴登堡,却仍是清晰感受到了自己搭档的话中所难以抑制的激动之意。作为这场如此宏大的包围战役的组织者和实施者,他们的名字必将永隽世界战争的历史。军人能够做到这种程度,此生还有什么可遗憾的?

霍夫曼将战报详细览毕。发福的脸上也流露出了喜悦的神采:“之前的几天时间,我军主力也一直都在对包围圈中的俄国军队进行不间断的炮轰和冲锋,而后路被截断的他们缺乏弹药补给,其反抗火力也出现了明显的减弱。预计用不了多久,他们就会像当初的萨米索诺夫集团军那样,在一片绝望中崩溃解体了。俄国第11集团军的努力注定将不会有任何的收获。唯一有些遗憾的,就是我们没有把这支俄国集团军也一并装入口袋,他们只被我军击溃了一个军团,让俄国人在乌克兰还保留了最后一支可战的力量。”

“这都是那群无能的罗马尼亚白痴催促我们提前进军的结果。如果我们再等待2天时间,俄国第11集团军的大部主力,也必将因护卫另外3个集团军的右翼而渡过普鲁特河,如此一战就可瓦解俄国在整个西南区域的军队支柱!”听到霍夫曼的话语,鲁登道夫兀自有些愤愤不平的开口,对罗马尼亚军方的胆小怯懦表示了极大的不屑和愠怒。他深吸了一口凌晨夜间的凉气,道:“现在到我军全面收网的时候了。我们要让罗马尼亚人好好看看,这些打得他们闻风逃散的俄国军队,是怎样在德意志的战车履带下像爬虫一样被彻底碾压的!”

一旁久未出言的兴登堡眼中光芒一闪,缓缓点头道:“埃里希所谋甚笃。当前东欧的气温已临近冰点,而我军官兵却几乎仍是穿着秋季战役时的军服;如果长时间在这种环境下作战,情况只会有利于早已熟悉寒冷的俄国人而不利于我们。我军有必要尽快结束罗马尼亚战役,而后准备厚重的冬装迎接冰雪中的交锋。导致拿破仑皇帝兵败俄国的任何一点原因,我们都不能有丝毫的疏忽。”

在三人的谋划下,一道道军令随即从司令部的电台中快速发到了前线各军的指挥官手中。对于司令部的总攻命令,早就是利箭在弦的德军各部无不欣然领命,而与他们并肩作战已久的奥匈第1集团军也是没有任何违拗。德奥主力大军那令人望而生畏的重炮集群,顿时在夜空中发出了惊天动地的轰雷狂吼。在太阳升起前的一个小时,各炮兵部队的轰击停止,以便让侦察兵有时机会进行侦查,并派出工兵清理铁丝网和障碍物。当灿烂朝霞映亮了东方天际时,密集的预备性炮轰再度响起,在飞机和热气球的观瞄校射下,俄军那临时构筑起的简易防御工事纷纷碎炸塌毁,再无法起到任何掩蔽阻拦的作用。

“我们的大炮几乎没有进行任何还击。少数炮兵连曾试图架设起他们的76毫米野战炮,但根本打不出几发炮弹,就会被对方射来的一片毁灭性的密集炮火所完全淹没。”一名幸存的俄国上校,在战后沉痛地回忆起了当时的场景,“军心士气也彻底垮掉了。士兵们所携带的随身粮食已经吃光,连续数日的战斗使得弹药的匮乏到了灾难性的地步;被德军包围的消息像瘟疫一般在军队中蔓延开来,人人惊恐万分,坦能堡灾难即将再现的梦魇笼罩在所有士兵的心中。而当那些巨型飞艇和装甲坦克再度出现在战场中之时,我军士兵的抵抗意志更是彻底丧失殆尽;只要有这些家伙参与进攻的地方,后续跟进的德国步兵便不会遇到任何抵抗,他们一个排俘虏我军上百人都是再正常不过的现象……”

在德军的进攻下,包围圈中的俄军开始像细沙做成的塔楼一般迅速解体。在西部和南面,大量俄军惊恐绝望的在森林、原野、和乡镇间如潮水般涌动跑荡,只求能躲开德军那恐怖之极的兵锋;在北方,俄军一次又一次拼命做着逃跑的最后努力,但无论是散兵游勇还是成群结队,无论是白昼强攻还是夜间突袭,都遭遇到了德国第8集团军的无情炮火,被重新驱逐回原来的部位。普鲁特河中漂满了土灰色的尸体,鲜血让整条河流不再清澈;经常有一队又一队的士兵,跟在牧师高举的十字架后面,想冲过德军的防线,但他们无一人能越过天堑。

“敌军几乎没有进行任何像样的抵抗。原本我们预计这可能会是一场艰苦的战役,但却完全没想到俄国人的虚弱竟然到了这种程度;到处都是排成一长列纵队的俄军士兵在没有任何部队的掩护下向我军缓缓走来,其中当先一人用步枪高高挑着白色的衣物,表示他们认为继续抵抗是徒劳的,愿意投降。我们参与进攻的每一个军团都能如入无人之境。你能难想象我们所面对的,是总兵力超过70万人的整整3个俄国集团军么?傍晚时分,侦查飞机发现大量俄军在各空旷地集合,这使得我们的参谋长大为惊慌,后来才发现,这些俄国人都是战俘。因为我军那少得可怜的押送队伍被完全淹没在了土灰色的人群里,被飞行员给直接忽略掉了。”霍夫曼在当天的日记中如是记载道。

11月5日,首当德军兵锋的俄国第7集团军率先崩溃。萨哈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