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重生之第二帝国 >

第332部分

重生之第二帝国-第332部分

小说: 重生之第二帝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488章皇帝统帅

残阳西照,晚霞如血,宏伟高耸的冬宫沐浴在灿烂的落日余晖里,窗花剔透,玉壁如银,反射着白金青蓝的壮丽光漪。

当中一间流金嵌银、极尽华贵的宽敞房间里,华服加身的沙皇尼古拉二世正在一张柔软弹韧的沙发上默默静坐,低首沉吟。随着岁月的流逝,当年俊逸英挺、称羡欧洲的年轻帝君也早已步入中年;那唇上的一大把褐色胡须,更为他整个人增添了些许来自于岁月的沧桑气息。

“……8月29日和30日两天,我军继续撤退。德国人的骑兵不断穿插突进,配合他们在后方跟进的步兵,一次又一次的对我军的各师、旅形成了包围。帝国的第4、第5集团军从华沙出击已有四天,期间一直都处在急行军和激烈战斗的状态,官兵的体力损耗极巨;而总司令部所下达的全军撤退的指令,则更是让他们失去了抵抗的意念,在一片混乱的逃亡道路中大量成为了德国人的俘虏。由是不到一天时间,曾经在华沙以南同德国人浴血奋战的第4集团军就损失了超过半数的兵力,并在随后的战斗中被德国人几乎彻底分割围歼……”

一张高悬墙壁的巨幅东欧地图前,腰如水桶的俄国陆军大臣苏克霍利姆诺夫正为尼古拉汇报着当前的陆地战局;那双绿豆一般的小眼不时瞟向坐在上首一言不发的帝主,唯恐自己禀报的败讯会触碰到这位皇帝敏感的神经。为了洗脱自己在战前因极度轻视装备生产所导致的当前败局的罪责,苏克霍利姆诺夫或暗示、或推诿,运用春秋笔法将屎盆子全部扣在了陆军司令尼古拉大公的头上。涉及到自己的责任时则竭力淡化。一笔带过。在苏克霍利姆诺夫的描述下。尼古拉大公的无能指挥是造成前线战役接连惨败的罪魁祸首,而他自己则摇身一变,成为了一个兢兢业业、为前线竭力提供兵员和物资的股肱官员。

“说说吧,我们在这场波兰战役当中,一共损失了多少兵员和土地?”尼古拉二世抬起头来,用略带沙哑的声音对陆军大臣说道。

苏克霍利姆诺夫吞了一口口水,嗓子发干的说道:“陛下,我们的第4和第10两个集团军。已经在战役结束后不复存在了。而其余几个集团军也都受到了不小的损失,官兵死伤都极为惨烈。由于详细的统计数字还没有得出,我军的死伤人数保守估计在15万人以上,另有不少于25万人被俘。这其中绝大多数都是我军撤出华沙之后,在撤退过程中被德军骑兵不断包抄围堵所造成的损失。德军的死伤则只有不足5万人。而本来我们曾抓获了他们为数不少的俘虏,但由于整支军队的灾难性撤退,这些人都因为俘虏他们的军队被击败而重获自由了。”

“波兰呢,华沙呢?”尼古拉再度开口问道。

“我军溃败之后,便再没有力量去保卫华沙城了。德国人已于29日将其占领,德皇随即便在次日后访问了这座城市。当前。我军已经全面收缩到波兰东部的边缘地区,距离白俄罗斯只有一线之距。”苏克霍利姆诺夫拿起指挥棒。在地图上画了一条让尼古拉二世为之瞳孔收缩的的蜿蜒战线,“当前,我们能用于打击德奥的整个波兰突出部都已经彻底消失,德国东普鲁士和奥匈的加利西亚连成了完整的一片。唯一值得庆幸的,便是我们又有30个师将在未来的一个月中陆续抵达前线,后方6个集团军的组建也将在11月之前完成动员。”

尼古拉深深吸了一口气,心中已然满是愤怒痛恨之情。在东普鲁士的坦能堡和马祖里湖区,俄军接连损失了45万的军队;罗兹战役中,他们又有近30万人死伤和被俘。再算上这场战役的惨痛损失、以及先前在加利西亚地区与奥匈主力之间的鏖战搏杀,俄军的损失竟已超过130万人之众!虽然尼古拉对自己帝国那近乎无穷无尽的人力资源深信不疑,但在这仅仅100天的战争中就损失了如此多的军队,仍是让他感到愤怒屈辱,痛苦交集。现在连罗马尼亚这个三流国家也来反对他了,而这正是俄军在东线战场上的节节失利所引发的一连串的恶性效应!、

“陛下,或许我们可以考虑与德国人议和,就此退出这场战争,不要再为民主国家的利益而流尽我俄罗斯帝国的血了。”

苏克霍利姆诺夫看着面色痛苦愤恨的沙皇,小心翼翼地开口说道:“进行一场国家级战争,需要海量的武器装备和各种作战物资;然而现在的我们,却是在这一方面上出现了相当程度的亏空缺陷。随着罗马尼亚的宣战,我们通往外界的联系几乎被彻底隔绝,唯一所能得到英法物资输入的,只有北方的阿尔汉克斯港口、以及远在8000公里外的符拉迪沃斯托克!我们的输入比战前下降了98%,从西伯利亚铁路运来的一点物资根本不够前线战场的海量消耗;现在阿尔汉克斯也将在半个月后进入封冻时节,帝国的输入更加变得举步维艰。”

见尼古拉并无反应,苏克霍利姆诺夫鼓足勇气,又道:“法国人已经快要支撑不住了,天知道巴黎什么时候会在德军的轮番狂攻下失陷;英国海军更是遭受了空前的惨败,他们在北海、大西洋和地中海上的颓势几乎不可逆转。德国人即将重现他们在1871年所收获的荣誉。帝国和柏林之间并没有核心利益冲突,完全可以在双方还没有彻底打出仇恨来的当前选择停手,不去当英法这两个注定会失败的国家的陪葬物。通过之前的战斗,我们早已经尽到了身为盟友的责任,现在他们大势已去,帝国另谋打算也是无可厚非的事情了。”

“现在要求停战?然后再以当前的军事分界线为新的领土边界,向德国人拱手让出整个波兰;并自此彻底退出巴尔干半岛,舰队永远被封锁在黑海之内?”

尼古拉淡淡开口,其话语中所蕴含着的冷冽之意却是让苏克霍利姆诺夫的后背瞬间寒毛直乍。见陆军大臣噤若寒蝉,尼古拉不由得冷冷哼了一声。过不多时,他脸上流露出一丝复杂之色,似痛苦、似庆幸、又似悲哀,道:“八年之前,帝国和日本之间所签署的合约没有割让一寸国土,没有赔歀一个卢布,然而这一情形在今天却是不可能再有了。当年的英国人和法国人都需要我们来牵制德国,所以才竭力向日本施压,令其不能在谈判桌上索要太多的利益。而在今天,我们又能有什么条件来与德国人和谈?”

听到沙皇的话语,苏克霍利姆诺夫心中发苦;作为任职六年有余的陆军大臣,他非常清楚俄国的军火工业在自己先前的执掌下究竟虚弱到了一个什么样的地步;而经过这三个多月的战争之后,他更加明白这些东西对于前线战争而言究竟起到怎样至关重要的作用。骑兵和马刀的辉煌已经成为过去,现在的战争早已是大炮和机枪决定胜负的时代,而俄军最为缺乏的正是这些东西。虽然苏克霍利姆诺夫此刻已经有心亡羊补牢,意图通过结束战争来重整俄国的军工体系;然而看到尼古拉那坚定决绝的神色,他又怎么敢在这个节骨眼上再多说一言?

“尼古拉?尼古拉耶维奇,在兵力占据绝对优势的情况下却被德国人接连击败;不仅损失了大量兵员和武器,更丢掉了整个波兰超过20万平方公里的领地,俄国巨人的声威在他的指挥下声败名裂。”尼古拉二世轻声开口,话语中却满是不容违拗的命令之情,“因此,他已经不再适合担任俄罗斯帝国的战时总司令,北高加索将是他最适合去指挥的地方。”

苏克霍利姆诺夫心中微微一凛。虽然他和尼古拉大公有着很深的过节,然而他却不得不承认,大公是当前俄国军队中难得的拥有不俗军事素养和指挥才能的核心将领。而当前听尼古拉二世的意思,竟是准备免去尼古拉大公的总司令职务,改派到鸟不拉屎的北高加索山地去和土耳其人作战!看着尼古拉那张已经写满了“我意已决”的脸,苏克霍利姆诺夫开口问道:“不知陛下准备让何人来接替大公的职务?骑兵上将阿列克谢?勃鲁西洛夫颇具才华,或许能胜任总司令一职。”

尼古拉摇了摇头,道:“这些军官们已经被德国人给吓破了胆,让他们指挥军队,只会在德国人的进攻面前一退再退。这一次,我要亲自前往前线担任帝国军队的战时总司令,统领大军击败德国人,重新夺回失去的华沙等地。我离开之后,朝中大小事务均由皇后决断。有圣师格里高利?拉斯普京的辅佐,朕的帝国同样会运转地井然有序!”

苏克霍利姆诺夫瞳孔收缩,心中已经满是震惊和难以置信的神情。

ps:感谢书友虚哥的月票支持,和zhouyu1976、丁zi的打赏~~~

第489章新一轮部署

9月2日,尼古拉大公被解除了俄军总司令的职务,并被派到北高加索指挥和土耳其人的战斗。由于俄军在战场上远甚于历史的巨大失利,使得这位颇富才华的将领在仅仅担任了四个月的最高统帅之后就黯然去职了。然而俄国接下来的举动,却是让各交战国都大吃一惊:接替尼古拉大公担任总司令一职的,并非是任何一位现役的高级将领,而竟然是沙皇尼古拉二世本人!

在欧洲的历史中,君王直接担任战时最高司令的情况其实并不少见,而有的君主甚至还是在整个人类历史上都能排的上号的英明统帅。无论是以一己之力独斗法奥俄三国长达七年之久的普王腓特烈大帝,还是几乎横扫了整个欧洲的法皇拿破仑,都展现出了比他们的手下将领还要杰出的军事才华。然而,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当今的沙皇都完全不是他们那样的天纵之才。

他没有在军校中受过系统的教育,之前的日俄战争也只是呆在距离前线超过9000公里的皇村之中等候消息;而唯一一次涉足战争的军事决定,便是让波罗的海舰队发起3万公里的超长远征,并将一票根本不适合远洋作战的老舰都给硬塞进了远征舰队当中,以求为俄罗斯帝国夺回荣誉。而这么做的结果也已经是尘埃落定了。俄国舰队在对马海战中狂送人头,不仅造就了日本海军那无与伦比的空前大胜,更彻底掏空了俄国在波罗的海的力量,以至于当前的波罗的海舰队。被德国的几艘老前无畏就压制得连芬兰湾的门都出不了!

盖因此故。当兴…鲁得知自己的正面对手变成了沙皇本人的时候。心中那原本还对俄国军队留有的最后一丝忌惮之意,也随之彻底消失殆尽。现在唯一让他们感到忧虑的,便是己方兵员的补给。经过之前的连续几场大战,德军同样蒙受了相当程度的伤亡,当前各军的减员几乎都达到了满编时的四分之一;这主要是由于奥匈军队战斗力有限,使得最为关键性的硬仗都不得不靠德军顶在最前的原因。对于这一情形,兴…鲁已经无力再去责怪队友,他们只能向后方发出求援电报。期盼统帅部能将更多的兵力调往东线战场以应对时局。

“东线那对孪生兄弟又来找我们要兵员和装备的补给了。”

沙盘垒砌,地图高悬;位于法国梅济埃尔的前线司令部里,总参谋长小毛奇正看着副手施泰因中将递来的电报愁眉不展。由于性格使然,尽管当前德军在东西北三条战场上都取得了令国民为之无比振奋的辉煌胜利,但在最终停战合约的签订之前,这位“可悲的恺撒”始终会因为眼前的困难而忧虑沉吟。由于马恩河之役中清英的救险,使得德军如历史上一般的雪崩式退却并没有出现,而小毛奇也因此保住了自己的总参谋长之位,继续执掌这架令人望而生畏的战争机器。

当前,德军主力仍在一如既往的狂攻巴黎;各集团军所部轮流参战。重炮和炸弹的怒爆声更是一刻也没有停歇。自从公海舰队在北海大胜英国本土舰队之后,德军陆军统帅部对于一鼓作气拿下巴黎的渴望更加强烈:除了不想被他们所一向看不起的“平民海军”给比下去之外。意图通过在短时间内的连番决定性胜利来打击协约国军民的作战意志,也是相当重要的一个原因。因为如果德国在陆地和海洋上都能同时取得决定性胜利的话,协约国军民的战斗意志将极有可能就此崩溃。如此一来,德国便能快速结束这场战争,直接问鼎欧洲的绝对霸权。而兴…鲁那一封封发来的求援电报,却是要将德军那攥在一起的五指给分散而开,将对抗俄军提升到了与击败法国几乎相同的高度上来。

“毛奇阁下,陛下对于这封电报是什么意思?”见小毛奇又进入了烦闷忧虑的负面状态,副手施泰因中将不由得轻声开口问道。

“陛下和首相出于政治角度的考虑,都倾向于将一支不弱的军队派到东线以为支援。我们在这座巴黎城下受阻的消息,全靠东线同期的那几场对俄国军队的辉煌胜利给掩盖了下去;而在媒体吹嘘过头了的大肆宣传之下,目前整个德国都闪耀着东普鲁士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