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重生之第二帝国 >

第292部分

重生之第二帝国-第292部分

小说: 重生之第二帝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公海舰队主力,大舰队将无任何与之一战的底气。然而杰利科却并非是一个只顾自己眼前情况的纯军人司令。他深刻意识到,地中海由于其萦系海上生命线和非洲殖民地的属性。同样是不列颠这个岛国所绝对不容许失去的核心要地,绝对不能坐视同盟国在其中搅动风云。而费希尔最终会点头同意丘吉尔的方略,也正是看到了这一点的原因!

平心而论,杰利科在内心深处,甚至觉得丘吉尔的这一临场变通是神来之笔。相比于兵锋威势都已臻顶点的德意志,它的一众卫星国成员显然是这个战争群体的软肋;如果英国能成功避实就虚,将自己的一记重拳猛击向这些杂鱼,那么当前的整个战局都将得到大幅的改善,甚至能以此而凝聚起全体2。5亿协约国军民的胜利信心。出于这一考虑,向来以加强大舰队实力为最高任务的杰利科。这一次竟也是平静接受了丘吉尔对自己兵权的锉削,只是提出将乔治五世级换成早两年开工的巨人级。连数量都没有提出任何异议。不过,杰利科心中却有一道挥之不去的忧虑,那就是执行这一任务的指挥官人选,不是别人,正是贝蒂。

在普通英国民众的眼中,42岁的贝蒂无疑是皇家海军的新时代的纳尔逊。此前二十余年的服役生涯中,贝蒂已经将他那年富力强、精力充沛、斗志昂扬的形象,深深刻印在了每一个皇家海军官兵和不列颠国民的心中。而随着大战的爆发,大舰队司令杰利科因为其“胆小怯懦的不作为”的蹲坑式指挥,而遭到了英国民众仅次于对海军大臣丘吉尔的声讨与指责;迫切渴望第二个特拉法尔加的英伦国民,要求贝蒂这位“天赐神将”取代杰利科,成为本土舰队总司令的呼声更是甚嚣尘上。然而,费希尔和杰利科都清楚的明白,这位勇武锋锐、军事素养过人的天才年轻将领却有一个相当致命的弱点,那就是其性格过于冲动,并由此可能引发的在战场上的胆大妄为的行动。

“给他的船越多,他的胆子越大。”这是杰利科在继任大舰队司令之后,对这位同僚下属所作出的最中肯的评价。贝蒂那侵略如火的好斗性格,对于舰队而言无疑是一柄双刃剑;皇家海军既有可能凭借其卓绝的战术指挥而收获一场大胜,也有可能因为他的热血上头胆大冒险,而陷入损兵折将、损失惨重的灾难性局面。而对于“交战双方唯一一个能在一个下午就输掉整场战争”的杰利科而言,面对实力空前膨胀的当前的德国公海舰队,大舰队却是必须处处小心,如履薄冰!

因此,以贝蒂的性格,显然并不适合在当前的这个时间点上,担任皇家海军主力舰队的核心指挥。然而他的出众专业指挥能力,在英国海军中却又是找不到另外一个人能予以取代。有鉴于此,杰利科也只能遂了丘吉尔的意愿,提心吊胆的让贝蒂指挥着威柄仅次于他的快速舰队,并始终约束着这头公牛的行为。在6月初所爆发的赫尔戈兰湾海战中,杰利科之所以只让贝蒂率领3艘战巡做后备支援,就是担心给他的战舰太多,会让他因为信心爆棚而犯下什么不可挽回的损失!

然而,丘吉尔却并没有看到贝蒂的这一缺憾。这位贵族出身、同样年少气盛的海军大臣,对年轻有为的贝蒂信任备至,将其视为皇家海军中最值得他信赖和托付的人。为了能在这场突入地中海的行动中一举获得胜利,丘吉尔特意亲命他的爱将戴维?贝蒂来执掌指挥权,为此不惜让贝蒂和第2战列舰分队司令莱维森互换职位。对于这一决定,杰利科心中颇为忧虑。这一次,贝蒂手中拥有8艘超无畏,从某种程度而言,其整体实力已经超过了他之前所统率的9艘战巡。然而由于相同的原因,无论是第4战列舰中队司令斯特迪、原第1战列巡洋舰司令贝里、还是第1战列舰队副司令伊文?托马斯,他们或是比贝蒂更加脾气暴躁,或是远不如贝蒂那般独立果勇,都没有取代贝蒂执掌舰队的资格和条件!

微风低语,钟摆轻扬。过不多时,杰利科眼中的复杂神色渐渐淡去,又恢复到了最初时候的平静和清明。作为历史上能在20秒钟时间内做出关乎不列颠命运的抉择的优秀将领,杰利科显然不会为优柔寡断式的忧虑而遮掩住内心。既然事情已成定局,他也只能平静地接受下来,并采取一切措施来确保此次行动的胜利。更何况从另一个角度上看,贝蒂获得胜利的可能要远远大于他在地中海内折戟。光是他手中的8艘超无畏,就足以战胜同盟国联合舰队的所有主力舰;再加上法国的6艘丹东级和大批辅助舰艇,决战的胜负已经失去了悬念。

“你走之后,莱维森将军会去坐镇狮号战巡,并率领全部9艘战巡出海,实施例行的战斗巡航,以造成你戴维?贝蒂的侦查舰队、以及本土舰队全部的主力舰,还一如从前呆在英伦的假象。”带着一丝疲倦的语气,杰利科对贝蒂最后说道,“我能为你做的,就只有这么多了。不要让整个不列颠失望!”

繁星闪烁,明月高悬。锅炉生火的轰鸣声,打破了斯卡帕湾中的寂静,远远回荡了开去。漆黑的煤烟从烟囱中喷出,隐匿在了同样漆黑的夜色里,不过空气中却渐渐出现了一丝刺鼻的气息。由于这一时代水管锅炉的技术所限,战舰锅炉通常需要在升火2到3小时之后,才能产生出足够满足轮机使用的过热蒸汽;在此之前,这些优雅而恐怖的海上巨兽,都将老老实实地呆在自己的泊位中。

标准排水量22200吨的猎户座号战列舰上,贝蒂轻轻摩挲着放在司令室床头的那本联络密码,心潮汹涌,踌躇满志。虽然他这次所指挥舰艇的不再是他所熟悉的快速战巡,但这些真正支撑起不列颠世界海权的一根根国之柱石,便像当年的罗马重步兵一样沉厚威严,令人能莫名的对其生出信赖的感觉。无论是最大厚度300毫米的主装甲,还是5座双联装343毫米l45重炮,猎户座级以21节沉稳坚实的步伐,换来了大她4000吨的狮级都远不能与之匹敌的防护和火力。而19700吨的巨人级,仅仅是比猎户座级少了一座主炮塔,其他性能都与之持平;贝蒂仿佛已经看见,胜利和荣誉已经在未来前方等着自己了!

ps:感谢书友neilkuo和放心二份的月票支持~~

第431章联合舰队成立

碧天澄净,白云如玉,灿烂的朝阳从东方海天交界处冉冉升起,空气中满是环地中海气候的独特气息。

浪花纷扬的塔兰托军港中,一艘艘浅白色涂装的战舰整齐停泊在一片区域,正是这座港口的主人飘扬着意大利皇家海军旗的舰队。装备3座三联装、2座双联装305毫米l46主炮的2艘加富尔伯爵级战列舰,和装备4座三联装同型号主炮的但丁号战列舰位居正中,向世人展示着属于这个地中海传统海军强国的底蕴和威严。在它们旁侧,4艘埃琳娜皇后级、2艘玛格丽特女王级、2艘迪。圣。波级、和3艘更加古老的翁贝托级旧式战列舰,如同众星拱月般的环卫周围。再加上2艘圣。乔治级、2艘比萨2级、3艘加里波第级、2艘比萨1级装甲巡洋舰,和一大票的防护巡洋舰与鱼雷艇,意大利舰队俨然一副地中海豪强的雄壮场景。

千余米外的泊位中,一支通体灰黑色的舰队与意大利舰队迎面相对:高耸摩云的粗壮桅杆上,红白相间的皇冠旗正在海风中猎猎飘飞。包括1艘联合力量级和3艘拉德茨级在内的奥匈帝国核心舰队,也几乎以全部阵容出现在了塔兰托军港内。虽然其辅助战舰的数量较意大利舰队有些寒酸,只有6艘哈布斯堡级前无畏、5艘旧式装甲舰和6艘新旧不一的轻巡洋舰;但凭借着这支在地中海内仅次于法国的无畏舰群,奥地利人也完全拥有雄心万丈、憧憬未来的底气和本钱。

8月3日,奥匈海军的全部一线舰艇从波拉海军基地拔锚。经由奥特朗托海峡。抵达位于意大利半岛靴底根部的塔兰托军港。这是此前意奥两国海军在经过十几次联合海军会议之后。就双方组成联合舰队事宜所达成的唯一共识。相比于深入封闭的亚德里亚海最北部的奥匈海军基地波拉港,直面东地中海海域、进可攻退可守的意大利塔兰托,显然更适合联合舰队展开行动。

不过,当谈到舰队指挥权的归属问题的时候,双方就没有这么好的默契了。

在意大利人看来,舰队指挥权无疑只能属于他们一方。拥有近50万吨现役舰队的意大利海军,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都比只有32万吨海军的奥匈更配做这只领头羊。除此之外。意大利人还不无优越感的表示,他们的舰队长年在地中海中巡弋,对这片海洋的气候水文情况了如指掌;而奥匈舰队却只是龟缩在亚德里亚海这方池塘,绿水气息浓厚,海军资历浅薄,根本不具备指挥意大利舰队的任何资格。

面对意大利人的自信叫嚣,不甘示弱的奥地利人当即予以了反驳。他们毫不留情地翻出近半个世纪前的利萨海战、以及上世纪末的埃塞俄比亚战争,在一众意大利高级军官几欲杀人的赤红目光中,言辞凿凿地证明对方实在是外强中干,只适合研究美食拉面而根本不擅长战争。奥地利人明确的表示。虽然自己在舰队总吨位上不如意大利,但在形成战斗力的主力舰领域上却是远胜于彼;在无畏舰决定海战胜负的今天。简洁精炼的奥匈舰队,显然是比臃肿不掉的意大利海军更具活力。因此,联合舰队的指挥官只应该是由奥匈舰队司令安东?豪斯上将担当,而旗舰也只应该是装备了8门350毫米l42。4重炮的联合力量号超无畏。

之后的三天时间里,奥匈和意大利各执一词,毫不退让,反复枯燥的争吵让守卫在会场门口的士兵都昏昏欲睡。而随后率领海雷丁号战列舰和4艘鱼雷艇前来会盟的土耳其海军少将拉乌夫,也无法忍受这两个明争暗斗了半个世纪的盟友的谈判闹剧。由于俄国黑海舰队的威胁尚未完全消除,将刚竣工满100天、人员设备仍需磨合的苏丹塞利姆号留在了本土的土耳其人早没有了任何的野心;当意大利和奥匈吵得不可开交的时候,拉乌夫便选择在塔兰托港中钓起了鱼。

然而没过几天,奥匈和意大利之间那原本似乎还能持续一个世纪的争吵,却是瞬间出现了根本性的转折。

8月6日,意大利陆军再度在西阿尔卑斯山遭受惨重失败。一支由三个师组成的意军主力集群,在向法国边境守军发动大规模进攻的时候,其侦兵忽然在侧翼山林中发现了另一支作迂回状的法国军队。出于对这个欧陆第二大强国的发自内心的恐惧,意军随即认为有大批法军正在接近,并不日就会对他们实施合围。在没有进行任何侦查确认的情况下,惊慌失措的意军以十倍于他们来的速度飞速逃窜,沿途大量扔弃辎重、火炮和军火,只恨爹妈为什么没给自己多生两条腿。实际上,这股法军只是隶属于当前法国第78后备师的一个由当地人组成的山地营;而他们之所以会出现在意军侧翼,完全是因为师长布里斯准将感觉正面抵挡意军无望,由此想通过这支由本地人临时编成的部队,利用熟悉地形之便,在山林中袭击意军的补给线,为前线减轻一点聊胜于无的压力罢了!

意军的狼狈撤退让法国人目瞪口呆,随即狂喜过望。布里斯准将当即集结起他这支连同文职人员在内还不满8000人的部队,一路向前掩杀。法国山地营虚张声势,四处鸣枪,刺激惊吓逃跑中的意军;而后方遭到法军追击的意军部队,对有大批法军前来合围的揣度更是深信不疑。大批意军狼狈逃窜,甚至一波波的高举步枪,主动走向法军所在地向他们投降。一名步枪损坏的法军一等兵,仅仅挥舞着一把捡来的意大利手枪,就在一次单人冲锋中俘虏了17名意军士兵。

2天之后,这支意大利军团便从三个师缩水到了不足三个旅;近3万名俘虏、120门大炮和90挺机枪成为了胜利者的战利品,而法军的损失只来源于最初的几场追击战,连稍重一点的皮肉伤都算不上。正在巴黎城中与德军逐屋逐巷惨烈拼杀的霞飞登时如获至宝,立即将法意边境战役中的这场胜利宣扬到全国,并称之为法兰西“自1792年来所获得的最伟大的胜利”。而布里斯准将更是成为了法国人心目中的当代拿破仑式的英雄,所获得的勋章已经能挂在胸前当防弹衣!

意大利陆军的接连惨败,无疑极大震动了包括首相乔利蒂在内的所有意大利高层人员。据他们规划的战争剧本,是意大利陆军长驱直入法国腹地,将法国富庶的东南省份快速扫入囊中之后,再与他们和谈。整个战争过程将不超过两个月。

然而现在的情况却是,法国人仅仅依靠数个后备师的边防部队,就将意大利的主力陆军打得溃不成军,如果不是法军兵力不足,难以在两百多公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