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重生之第二帝国 >

第232部分

重生之第二帝国-第232部分

小说: 重生之第二帝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自从20日贡比楠战役结束以来,俄军就和德军脱离了接触,“德军正在仓皇溃退”全系俄第一集团军司令莱宁坎普一厢情愿的天真判断。吉林斯基不疑有他,直接将原话转给了艰苦跋涉中的萨姆索诺夫。而此时的德军根本没有溃退,而是通过铁路快速集结的部队,准备给来犯的俄第二集团军以致命的一击。

ps:感谢书友hugetiger额月票支持和二月三十戒书的打赏~~~订阅持续悲剧中╮(╯_╰)╭

第343章神奇的俄国人

根据德国飞艇部队所发回的报告,莱宁坎普的第一集团军已经于23日重新前进。鲁登道夫唯恐莱宁坎普杀到他的后方,造成不可挽回的失败,因此急于先同萨姆索诺夫的第二集团军决一死战。他命令第一阶段的战役于25日打响,由弗朗索瓦所统率的第一军首先发动进攻。然而弗朗索瓦却并没有遵循这位比他小了近10岁的年轻少将所下达的命令。

自从东线战争刚爆发的那一天起,第一军司令赫尔曼?冯?弗朗索瓦便像是一匹极富攻击性的狂烈骏马;他屡屡违抗来自司令部的命令,并按照自己对战局鞭辟入里的洞察分析展开行动。早在贡比楠战役之前,弗朗索瓦就曾违抗原司令普利特维茨的撤退命令,将一支轻敌冒进的俄国部队打得落花流水,甚至抓获了三千多名俘虏。尝到了甜头的弗朗索瓦,从此更加相信自己的判断要比司令部的决定更加睿智;而这一次,他又基于自己对战场的判断而违背了鲁登道夫的指示。

由于德国第一军是乘火车从贡比楠前线长途转运而来,其全部的重炮部队和一部分步兵目前还在下火车的过程中,没有进入出发阵地。没有足够的大炮支援,缺乏充分的弹药供应,弗朗索瓦完全有理由相信,如此贸然的进攻必定会导致惨痛的失败,因此他当即对鲁登道夫的进攻命令表示了拒绝。

上任后的第一道命令就被部下给无视,这让鲁登道夫为之怒火万丈。他亲自和兴登堡乘车赶往弗朗索瓦的司令部,坚持前令不变。而面对的却是这位宿将“只能以刺刀进攻”的拒绝和抵触。二人随即在司令部里面对面咆哮了一个小时。正当盛怒之下的鲁登道夫准备不听弗朗索瓦的解释。用他参谋长的权力向弗朗索瓦强行摊牌的时候。一名通讯主任突然匆匆走进室内,向始终在旁边一言不发的兴登堡交上了两份截获俄国人的明码电报。兴登堡看不片刻,即便是平静如他,脸上也骤然流露出了震愕、激动、狂喜、疑惑等诸多神色。

第一封电报,是俄第一集团军司令莱宁坎普在今天凌晨发给下属部队的进军命令。它显示俄军的进军方向从直逼德军而来的西南方转到了正西,而其行军速度也远没有德军所预想中的那么迅疾。根据这一情况来看,即便是德军将进攻日期推迟到28日甚至29日,俄第一集团军也不足以威胁到德军的侧后翼。而第二封电报是俄第二集团军司令萨姆索诺夫下达给他的直属部队的。他在电文中把德国第20军的转进回马说成是全面溃退,并且下达了追击被他视为败北之敌的进军路线和时间。

自从一个希腊卖国贼为波斯人带路绕过塞莫皮莱、使波斯人一举攻破了这座让他们久攻不克的天险要塞的近2400年来,再也没有哪位指挥官收到过如此完美的礼物了。看到这两份电报之后,鲁登道夫、霍夫曼、弗朗索瓦等人尽皆呆愣在原地,而后脸上满是震惊兴奋和难以置信的神情。霍夫曼的顶头上司格吕特纳将军反倒被这两封电报给弄得犹豫不决,因为它们实在是太完整了,完整到俄西北集团军群25个师的所有行动计划都一应俱全。然而这两份电报和当前德军所掌握的一部分情况又是如此的契合,俄国人即便是想伪造也是伪造不出的!

过不多时,鲁登道夫拿着这两份电报走出了第一军的指挥部,称是要回指挥部中详加研究战况。跟随在旁边的兴登堡心下雪亮。自己的参谋长已然全盘洞悉了整个战局:方向错误且行动缓慢的莱宁坎普已不足为虑,德第八集团军完全可以在未来的一周时间里排除这支俄军的干扰。专心收拾从南方冒进而来的俄第二集团军。

相比原定计划的25日发动攻势,将这一时间推迟两到三天要更有利于德军的战斗:德国第一军可以在此期间内集结他们的重炮部队,而俄军也将在持久的推进中耗尽他们的物资和体力。鲁登道夫之所以还要借口回指挥部详加分析局势,不过是为了维护他的威信、不愿当面承认弗朗索瓦的抗命是更正确的决定罢了。伴随着发动机的轰鸣,敞篷指挥车开始再度开动起来,坐在后排的兴登堡看着旁边表情复杂、一言不发的鲁登道夫,一丝困意悄然在他脸上浮现了出来。

一切都已准备就绪,现在无事可做的他,到了该好好睡上一觉的时候了。

正当德军完全排除了后顾之忧,准备在南线大干一笔的时候,已经被德军视作猎物的俄第二集团军却是毫不知情,正一头往德军的包围圈里钻去。非但如此,他们当前的状况还糟糕的惊人,比起上一场战争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5月23日,俄国第二集团军终于进入了德国境内。对于司令萨姆索诺夫来说,此刻他的部队情况已经陷入了一片相当糟糕的局面:来自后方的补给几乎完全中断,零星送来的些许给养对于这支13个师23万大军而言根本是杯水车薪。尽管各军司令下令部队自行筹集粮食和草料,然而附近的德国村庄早已是人去楼空,根本没有什么可供俄国人搜刮。士兵们被迫开始吃他们随身携带的预备粮,而这些食物只能供他们吃上两天。此外,经过一周每天长达12个小时的连续不断的行军,俄军上下已经是人困马乏,各军司令纷纷向萨姆索诺夫反应,请求休整一到两天之后再行前进。

然而这却是不可能的。随着一天前法国第三集团军主力在阿登山麓被围歼,法国大使更是呼天抢地、一把鼻涕一把泪地请求俄军快快发动直捣柏林的进攻,拯救法兰西于危亡当中。这些要求几经辗转,最后所有的压力都落到了原本就比计划中晚了两天出发的萨姆索诺夫将军的头上。在无数次咒骂法国人的无能之后,萨姆索诺夫只得驱赶着他的疲惫之师继续前行。而来自东北方莱宁坎普的报告也让萨姆索诺夫放宽了因大踏步前进而有些忧虑的心:德军正在仓惶败退,目前已经没有什么能对他的部队造成威胁。这如果由于他的逡巡不前、而导致原本应该落入彀中的德军主力逃之夭夭的话,后果则就不是他一个集团军司令所能够承担得了的了!

5月25日夜,推进到马祖里湖附近的俄第二集团军已经疲惫不堪。预备粮吃尽的他们饥肠辘辘、筋疲力尽、跌跌撞撞地走到目的地后,也不扎营,就这么以地为铺天为盖,头枕步枪倒头大睡。萨姆索诺夫急电西北集团军群司令吉林斯基,要求立即组织一支正规的军需征集部队,然而远在300公里外的吉林斯基对前线部队的处境缺乏感性认识,仍旧是催促萨姆索诺夫使劲前行。

如果仅仅是这样倒也罢了,不知道俄军具体部署的德军未必敢放开手脚大干一场;然而作大死的是,俄军在情报通讯上却出现了令人瞠目结舌的巨大纰漏。

由于严重缺乏电线架设自己的线路,进入德国境内的俄第一集团军几乎完全依赖德国的电报线路和电报局。而当他们发现这些东西都被德国人破坏掉之后,就用无线电明码发送电讯,因为他们各部分的参谋部、处都没有密码和密码员!在贡比楠战役打响之前,由于该部俄军深入德境不远,电线还堪堪够用,因此德军还对俄军的部署一片空白;而当莱宁坎普于23日重新前进后,电线不足的他们便立即原形毕露了。新上任的兴、鲁二人不费吹灰之力,就意外得到了俄第一集团军所有部署的情报,而这对于他们而言无疑是如虎添翼。

俄第二集团军的情况虽然稍好一些,但总体情况同样如此。一个兵团的电线已经用尽,正在靠传令兵骑马传送命令,而另两个兵团竟然没有彼此用的密电码,根本互通不了信息。为了保证命令能够得到传达,萨姆索诺夫只得使用无线电明码发布命令,而这则被德军轻而易举地截获并破译,于是便有了此前德军高级将领们在第一军指挥部中目瞪口呆的那一幕。俄国军队组织能力底下、后勤补给混乱、技术人才寡缺、通讯设备稀少等问题,在决战来临之前得到了最集中的体现。

26日破晓,萨姆索诺夫下令他的中路军团向阿伦施泰因发动攻击。他仍旧以为眼前的德军只是从东边撤退下来的残部,然而德军的包围圈已经完全展开。德第八集团军的全部主力已经尽数集结于此,除了人数之外,德军无论是在火力、体力还是战场部署上,都较这支使用明码发报、且早已精疲力竭的俄军占据了压倒性的优势。

ps:感谢书有zhouyu1976的打赏~~

第344章致命一击

5月26日清晨,担任俄第二集团军右翼的第六军忽然得到消息,一支德军已出现在他们的侧后方。该军军长认为这是从莱宁坎普那里败退下来的部队,遂决定迂回过去进行攻击;然而这支部队根本不是什么溃军,而是前来进攻的德第17兵团。

尽管鲁登道夫截获了俄军的明码电讯,知道俄第一集团军在此后的一周时间里很难威胁到自己的侧后翼,但萨姆索诺夫的兵力甚至还要胜过德第八集团军;如果没有充足的作战时间,便很难对其造成有效的打击,实现最初的作战目的。既然乘火车远道而来的弗朗索瓦所部需要等待重炮,那么鲁登道夫便默认其按兵不动,先让就近的马肯森兵团从俄军右翼发动进攻。

为了准备这一仗,德第17军已经在出发阵地养精蓄锐了两天,体力士气都处在巅峰状态;而俄军官兵经过近十天的长途跋涉,又兼粮食缺乏,早已是疲累无已。他们赖以支撑到现在的因素,全是堵住德国人撤退的归途、并重现500年前格伦瓦尔德战役对条顿人的大胜的殷切渴求。而此刻,预想当中不堪一击的梦呓绵羊竟变成了狂烈凶暴的咆哮狮虎;俄军不仅在心理上难以接受,在实际战斗中更是无力抵挡。到了傍晚,在士兵体力、战斗技能、指挥技巧、火力密度等除兵力外的所有领域被全面碾压的俄第六军,便在马肯森的汹汹狂攻中被打得落花流水;他们伤亡人数过万,并损失了三十余门大炮。而在夜间。昏了头的俄第6军司令勃拉戈维斯钦斯基所下达的一连串反复无常的撤退命令。则更加剧了俄军的混乱:各个队伍在道路上互相交混。马嘶人喝,一片狼藉。到了第二天清晨,整个俄第六军已经溃不成军,向后狼狈逃窜。萨姆索诺夫的右翼被马肯森的一记重击给打垮了。

在这一情况发生的时候,由两个军又一个师俄第二集团军主力部队,正在向面前由朔尔茨将军指挥的德第20军发动攻势。虽然俄军在兵力上占据绝对优势,但其战场火力支援在拥有飞机校射的德军面前甚至还要稍居下风;经过一天的激战之后,如愿攻下了阿伦施泰因的俄军并没有取得预想当中的胜利。德国第20军退而不败。仍旧在前方与俄军主力对峙。此刻,俄军主力部队已经再没有任何的推进能力了。一名英国随军记者在他的报告中记载了当时的情形:“这些俄国士兵在连续十天的艰苦行军后,又进行了持续一整天的英勇战斗,此刻已经筋疲力尽到了可怕的程度……他们已经有三天没有面包和糖下肚。部队从24日起就没有拿到军粮,一点供应也没有送过来。”

26日晚,萨姆索诺夫还没有得到他的第六军全面崩溃的消息,但他已经意识到战况已然风云突变:现在不是自己包围敌人的问题,而是如何避免自己被敌人包围。尽管如此,他仍旧决定在原地继续打下去。因为只要他的部队能在这里缠住德国人,那么从东方掩杀而来的莱宁坎普集团军必将能给予德军以致命一击。他命令他的第一军务必守住俄军左翼末端面对弗朗索瓦的阵地。要“不惜任何代价,保住全军翼侧”。萨姆索诺夫深信。即便是一支颇具优势的敌军,也不能突破“赫赫有名的第一军团”的抗击。

然而萨姆索诺夫却失算了。他的计划是在原地守上两天时间,等到第一集团军到来之后内外夹攻,然而他却没料到莱宁坎普为了稳住德国人、不让其匆忙逃出包围圈,其行动完全超出了事先计划的规定。莱宁坎普不仅在贡比楠战役结束后就原地趴窝了三天时间,其重新开拔后的方向和速度更是发生了不小的改变;俄第二集团军要想等到这支部队来援,至少也要在原地坚守到5月31日。从开战之日起就缺乏协调的两个俄国集团军,其各自为战的弊端在这场战役中体现无遗:随着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