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重生之第二帝国 >

第17部分

重生之第二帝国-第17部分

小说: 重生之第二帝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ìng能下降,引发严重的上浪。以至于在历史上的大东沟海战中,原本计划10分钟发shè一发的320毫米大炮,竟然要一个小时才能发shè一发,且准头全无,其设计的初衷可谓完全失败;真正在海战中发挥作用的,反而是舷侧装备的120毫米口径的阿姆斯特朗速shè炮。

这一章有6200字,本来想拆开发的,但这样会有损其间的连续xìng,于是作罢。。。看在作者这么辛勤的份上,给点免费的收藏和推荐吧。。。。。。

第25章大东沟(前奏)

夜幕深沉,苍穹高远,一轮满月斜挂在东方天际,散发着清冷的仙辉。

微风吹过,海浪轻摇,不断地冲刷着沙滩旁边的礁石,冲涌起漫天飞舞的白sè水花。渤海之滨的港湾大连,已经进入了甜美的睡梦里,偶有螃蟹沙沙爬过沙砾,更给这苍茫的夜sè,平添了几分恬静祥和的气息。

一位年近花甲的老者站在旗舰“定远”号宽阔的飞桥上,极目远眺东方海天相接的暗夜,神情凝肃,似有所思。听见身后传来淡淡的脚步声,他耳廓微微一动,道:“刘盛休的军队都上船了么?”

随着脚步声的逐渐清晰,一名身材敦实,蓄着八字浓须的中年男子从黑暗中走了出来。他走到老人身边,开口道:“四千铭军已经登船大半,不过武器辎重却转运的异常缓慢。依照这个速度,估计要到子时完全过后,才能全数登毕。”

老人徐徐转过身来,昏黄的竹丝灯光下,映照出一张面sè蜡黄,两颊微陷的脸庞。他微微摇了摇头,徐徐道:“不成。咱们在这个地方已经逗留了6个时辰,早就超出了预定的时间范围;若是因此而贻误了前线的战机,怎生了得?传令下去,让刘盛休的铭军加快速度,务必要在子时中刻之前尽数登船。”

中年男子应了一声,转身又没入了黑暗中,只留下海靴与木板亲密接触的声响,证明他刚才曾经来过这个地方。

这位老者,自然就是号称远东第一舰队的北洋水师提督,陆军将领出身的总兵丁汝昌。

1894年9月7rì,rì军完成了兵力的集结与整备,开始向朝鲜重镇平壤开进;北洋将领叶志超向国内发电,急需人员和物资的增援。面对这十万火急的前线军情,李鸿章立刻电令驻守在大连的刘盛休所部共4000铭军,必须于5rì之内集合完毕,乘运输船从海路前往大东沟登陆,随后沿陆路前往平壤增援。为了避免丰岛海战的悲剧重演,确保这次大规模海上运兵万无一失,北洋舰队受命全体出动,为这次行动护航。

为掩人耳目,9月14rì深夜,“超勇”、“扬威”号撞击巡洋舰,“平远”号近海防御铁甲舰,“广丙”号鱼雷巡洋舰,“镇中”、“镇边”2艘蚊子船和2艘鱼雷艇组成的小分队首先离开威海卫,丁汝昌则率领北洋舰队主力随后出发,先前往成山头一带巡弋之后,于15rì再绕回大连同先遣部队会合。不过没有想到的是,由于刘盛休的铭军携带了大量的辎重、马匹和火炮,整个登船过程异常缓慢,原计划晚上7时出发的舰队,现在拖到了深夜12点都还没有全部上船。

丁汝昌陆军出身,早年率领淮军铁骑同太平天国部队浴血厮杀,大小激战数以百计;时间对于陆军的重要xìng,这位白手起家,32岁便晋升总兵官(相当于今天的师长)的淮军骁将再清楚不过了。叶志超若能凭坚固守,砥柱中流,这支4000人的部队晚几天去都没什么大事;但如果前线难以支撑,平壤城摇摇yù坠,那么早到半个时辰,都有可能对战局产生决定xìng影响!

他低头瞄了一眼手中的怀表,一长一短两根指针呈30度夹角,直直指向11点钟。夜风吹过,森寒刺冷,丁汝昌把披在身上的灰sè大衣又裹紧了些;远远看去,他就像是一尊雕塑一般伫立在哪里,唯有那翻舞的衣袂,给这位一动不动的老人抹上了几分属于活物的生机。

“陆军的弟兄们听好了,丁军门有令:加快速度,务必在半个时辰之内将岸上所有的武器辎重全部运上船!”

中年男子走到“定远”号舰尾,气沉丹田,向着不远处停泊在码头的运兵船高声呼号;声音浩荡高朗,在这静谧的夜sè里显得格外清晰而雄浑。吼完这一嗓子,中年男子觉得心中压抑许久的憋屈和仇恨得到了完全的释放,他忽然不想回到尾甲板之下的提督会议室,只愿再多看一眼这即将远去的壮美河山。

如果没有这些该死的倭人,阳光下的世界将是多么美好……

“哟,我还以为是谁这么大声,这不是亲爱的刘么?”一个腔调怪异,明显有别于普通中国人的声音在背后响起;接着在舷梯之上传来一阵皮鞋蹬踏的响动,不多时便转成了落在甲板上的声音。

中年男人循声望去,只见一个熟悉的洋人施施然朝自己走来,他身材高大,灰发蓝眼,唇上那两撇小胡子更给他增添了几分邻家大叔的和善感觉。唯一美中不足的是,他的脑袋上脱发严重,虽然没有被螨清强制剃发,但其地中海的程度,已经比螨清规定的界限还要深多了。

中年男人显然是和面前的洋鬼子关系非常熟稔,他哈哈笑了两声,道:“近rì心绪不宁,想趁这个机会发泄一番,于是乎我这个管带就客串了一把传令兵,倒让汉纳根先生见笑了。”

原来这个灰发蓝眼的洋鬼子就是德国人汉纳根,他1879年从德**队中退伍,随后被中国驻柏林公使聘请来华,在天津担任军事教官和李鸿章的副官。1891年曾回国,1894年再度来华,现在在清廷中的职位,是北洋水师总教习兼副提督,总兵衔。

汉纳根走到中年男人身边,其1米9的身高几乎可以傲视整个定远号铁甲舰上的全体人员。他习惯xìng的摸了摸自己光亮的脑袋,道:“现在正是秋天,晚上的风吹多了,会得你们所说的风寒症;刘管带,还是随我到会议室里去吧。”

中年男子刘步蟾摇了摇头,微笑道:“你先回去吧,再有半个小时就该我轮班,寒冷的秋风对我来说是最好的清醒剂。再者……”他抬起左手,指了指在定远号右舷停泊着的那艘拥有3座主炮塔的巨大战舰,其甲板上也站着一个衣着整齐的身影,道:“你的那位同胞还在坚守着岗位,我怎么能先他一步撤退了呢?”

虽然汉纳根之前和克劳德素昧平生,但他们毕竟都是来自于同一个国家的人,一个多月的交往下来,彼此都对对方了解的差不多了。听得刘步蟾竟然是这么一个理由,汉纳根忍不住摇了摇头:“亲爱的刘,我不得不提醒一句,你这么做是没有意义的;克劳德当初在德意志帝国的时候,可以说就是海军里面绝无仅有的夜间生物,每天晚上都要活动到2点钟!与其在这里干站着吹冷风,还不如回到温暖舒适的会议室里面,跟大家一起商讨军务呢!”

刘步蟾淡淡一笑,却丝毫没有要回船舱的意思,汉纳根白了他一眼,自己也靠着栏杆欣赏起这大连的夜景来:苍穹高远,山影朦胧。一阵冷风吹过,寒意扑面,汉纳根忽然觉得膝盖一阵彻骨的剧痛;他低呼一声,身体一个趔趄,幸得右手及时的紧紧抓住旁边的栏杆,这才没有跌倒。

刘步蟾沉声道:“你的风湿病还没好么?”

汉纳根叹了口气,苦笑道:“在海水里泡了4个小时,原本就不弱的病根再次加重了。”他脸上浮现出一丝恨怒的神sè,语气也变得狠戾起来:“这群该死的rì本黄皮猴子,竟敢悍然击沉属于英国的商船‘高升’号,若不是我当年在军队中服役的时候就是著名的游泳健将,早就溺亡在丰岛汹涌的海水中了!不彻底杀光这些喽啰,怎能消我心头之恨!”

“丰岛一役,近千名淮军将士,只有200多人幸存,余皆葬身于茫茫海洋。此仇此恨,我刘子香刻骨铭记,一刻也不敢忘却。”刘步蟾声音虽然不大,却蕴含着斩钉截铁般的意志和决心,“此番出巡,不遇上rì本舰队倒也罢了;如若有一只rì本舢板胆敢进入我的视野,定叫他化为齑粉,而后扬灰挫骨!”

“我毫不怀疑我们有这个实力。更何况,我们还有‘勃兰登堡’号……哦错了,现在应该叫‘开远’号,海上主力决战我们一定能够获胜的!”汉纳根看着右舷那艘已经升起了赤黄龙旗的德国战列舰,自信满满的说道。

刘步蟾微笑着点了点头,心有戚戚。一个月前,清廷刚把这条船买下的时候,由于其作战效力远胜于北洋水师现役的“定远”级铁甲舰,他和丁汝昌等一众海军将领,还曾经为是否应该更换旗舰而讨论了一整天。不过考虑到刘步蟾离不开定远舰,而丁汝昌这个不谙水战的海军司令又离不了jīng通海战的刘步蟾,最终放弃了更换旗舰的想法。这一个月来,除了几艘实在老掉牙的战舰之外,北洋水师各舰都在加紧cāo练,为勃兰登堡号的加入而磨合阵列。一个月的时间下来,北洋海军官兵士气高昂,包括高级军官在内的每个人都摩拳擦掌,准备和rì本海军大干一场。而在历史上,北洋水师的高级军官由于对这支舰队了解深刻,对和rì本作战普遍缺乏信心。

“好了,既然你不进去,那我就先走了,我可不想在这个地方受罪。”汉纳根向刘步蟾做了一个再见的手势,转身朝通往甲板下的梯子走去。刘步蟾对着汉纳根的背影挥了挥手,和善的脸颜上露出了一个笑容。

不知不觉间,陆军登船行动已经接近尾声了。

再次鞠躬感谢nkj8084的评价票~~~海战拉开序幕了,求收藏啊

第26章大东沟(2)

时间进入9月16rì,4000铭军部队终于全部登上北洋所属的5艘运输船。

随着海军提督丁汝昌一声令下,定远号铁甲舰的桅杆上升起了起航信号,高亢的汽笛长鸣响彻云霄。数十名水兵费力绞动巨大的圆盘,黝黑粗壮的铁锚从水中被缓缓提起,在舰艏特定的位置紧紧固定。在动力舱里,鼓风机已经开始向圆形锅炉中充入新鲜的空气,水兵们将一铲铲煤炭被送入锅炉内,炉火熊熊,机械轰鸣。高温高压的水蒸气在特定的区域内尽情释放着它所蕴含的内能,推动蒸汽机做着有规律的往复运转。

凌晨1时,庞大的北洋舰队起锚出发。排水量超过11000吨,现已改名为“开远”号的大型战列舰一马当先,航行在舰队的最前面。在她身后,“定远”、“镇远”、“致远”、“经远”、“靖远”、“来远”、“济远”、“广甲”、“超勇”、“扬威”、“平远”、“广丙”、“镇中”、“镇边”等主力战舰,以及鱼雷艇“福龙”、“右一”、“右二”、“右三”依次进发,排成两行纵队前进,即北洋水师所称的双鱼贯阵。由于时间紧迫,没有足够的时间来编连适合开远舰的新阵型;加之李鸿章压根就没想让北洋水师去和rì本主力舰队硬碰硬,这艘舷侧作战的战列舰,就这么被诡异的编入了北洋水师所一直秉承的舰首迎敌阵列当中。

虽然丁汝昌非常想快速把陆军运输到朝鲜登陆,但是他更明白,这场大规模海上运兵行动,在安全上绝对不容许出现丝毫的纰漏。为了保险,他命令5艘满载士兵和物资的运兵船比护航舰队晚1个小时解缆出发,沿着北洋水师主力开辟的航道前行。如此一来,即便是舰队半路遭遇rì本海军主力,战舰们也能先一步发现rì本舰艇,从而掩护身处后方的运输船转向撤离。

皎洁的月光下,无垠的黑夜里,一行二十余艘各式舰船实行战时灯火管制,向东方缓缓前行。涛声隐隐,机械微鸣。如果翻开朝鲜半岛海图,对应旗舰“定远”号上此刻的罗经盘,这次航行的目的地已经很明确。提督指挥所内,眼中血丝隐隐的丁汝昌将手指按在了低比例海图上,一个令对中国近代海防有深刻了解的有志之士永远忘不了的地名,在昏黄的灯光下聚焦了所有人的目光。

“大东沟!”

丁汝昌环视众人,徐徐道:“根据中堂军令,舰队将沿着辽东半岛的海岸线前进,最终在鸭绿江口的大东港卸载下船。这次行动的成败,将直接决定朝鲜前线的战局,其重要xìng想必大家心里都能明白!接下来的6个时辰里,所有当差的人都必须给我打起十二分的jīng神,小心行事,都听清楚了么?”

“谨遵军门钧令!”众人神sè一肃,齐声答道。

刘步蟾看着站在首位的海军提督,神sè复杂,yù言又止。丁汝昌敏锐地觉察到了股肱臂膀的异常。他转过头来,目光直接对视刘步蟾的双眼:“子香,你可是有什么话要说么?”

刘步蟾咬了咬牙,道:“敢问军门,陆军在大东港登陆之后,北洋舰队又当如何?”

丁汝昌有些不悦的道:“两rì前,舰队从威海卫出发的时候,不是已经制定好了此次行动的所有步骤了么?待到陆军在大东港登陆完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