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反贼 >

第218部分

反贼-第218部分

小说: 反贼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西安府和潼关的攻坚战,凌风发明了一个新方。

围困西安府之后,官兵们连出城作战的勇气都没有。

凌风立刻调集大量民壮,在西安城墙外三四百米处建起一座座小型碉堡。

在这个过程中,蓬勃发展起来的水泥厂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使用水泥,再加附近采集的石头,以及泥沙,动用了数万民壮,仅仅一个月的时间,就围绕着西安城墙建起了数十座小型碉堡。

小型碉堡的高度比起城墙还要高数米,这下,官兵的优势彻底丧失。

正文第三百三十四章关中王

第三百三十四章关中王

凌家军战士把成排的投石机推到小型碉堡上,火药包雨点一般砸向城头。

轰轰轰——

爆炸声中,无数夹杂在中间的铁片纷飞,城头的官兵成片倒下。

占据了居高临下的优势,投石机的效果出奇得好。

星火兵工厂的生产规模越来越大,凌家军现在财大气粗,火药包像是不要钱一般,一连轰炸了一个时辰。

不光是城墙上,投石机的射程,能够直接越过城墙投到城里面去。

让躲在城墙脚下的官兵也无所遁形。

一个时辰后,看着到处冒烟的城头,凌风帅旗一挥。

杀——

喊杀声中,云梯车搭上城头,凌家军战士蚁附般爬上城头。

看着城头林立的长枪,和富有凌家军特色的、没有刷漆的铁灰色铁甲,凌风知道,西安城已经拿下了。

西安被攻克

这对于凌家军来说,绝对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

刘良佐、李自成、洪金宝、葛奚、黄少涵、瘦猴……一众将领像是约好了一般,不管身在何处,都是快马赶回,直面凌风劝谏大帅登基做皇帝。

占领西安,关中几乎就是凌家军的天下了。以关中做根据地,登基做皇帝,进而谋取天下,这绝对是一个好路子。

有军队,有人口,有资源,有民心……

凌风觉得,现在已经具备了称帝的条件了。

不过,一旦称帝的话,不光要面临朝廷的全力反扑,更会跟其它各路义军走上对立面。那就相当于成为了天下的公敌。

凌家军具备了对抗朝廷的实力,但是,跟全天下为敌呢?

不是不可以凌风也有信心,凌家军不会输给任何人。但是,那么做的话,无疑会给打天下造成很多不确定因素。

但是,属下人人满怀热情,士气可鼓不可泄。这时候,如果凌风断然拒绝的话,很可能会让一部分属下寒心。

毕竟,每个人起来造反,为的是什么?

刚开始可能是为了吃饱饭,但是,随着凌家军实力的壮大,大家的目标也渐渐提高。

现在,大部分人都是为了能够封王拜相。

即使凌风不想当皇帝,可属下人都等着当丞相、当大将军呢

凌风仅仅顶着大帅的名号,让别人怎么办?

考虑清楚这些问题,权衡利弊之后,凌风决定一步步来

先称王,再称帝

这,就是凌风的打算。

跟赵武等人商量之后,暂时决定,凌风自封“关中王”。

瘦猴、刘良佐、李自成、洪金宝、葛奚、黄少涵都被封为国公。

几大集团军中,只有高桂英没有得到封号,不过,大家都明白大帅的意思,一个个笑而不言,倒把高桂英闹了个大红脸。

凌风还打算封赵武为丞相。但是,赵武因为自己身上有残疾,自认为不能居于庙堂之上,坚决拒绝。

后来,在凌风的坚持下,赵武才答应暂代丞相之职,等王国一切走上正轨之后,在另择贤能。

凌风暗笑,只要上了套,就别想跑。

至于什么官仪官威,他还真是不太在乎。

官威这东西,并不是你长得帅就有的。主要靠的是实力

有实力在手,没人敢不服你

而这时候,潼关大捷的消息也传来了。

潼关,就是进出关中的门户。拿下潼关,凌家军进退自如,彻底占据了主动。

而这时候,崇祯二年的冬天也到来了。

凌家军不得不暂时放缓扩张的脚步。当然,军队也不能闲着,趁着冬天的时间,加强训练,再次扩军。

而且,陕西偌大地盘,凌家军也才占领了延安府和西安府两府之地而已。剩下几府几卫趁机拿下,正好当做练兵。

整合好两府资源之后,小规模扩张开始了。

第一集团军的四万民兵,已经全部转变为正式军队,加上老战士,总共五万人马,负责防守西安府和延安府。

第四集团军葛奚三万人马,负责驻守潼关。

凌风亲自率领近卫集团军坐镇西安。

其它四个集团军,则是分为四路,开始进攻西安各府县。

战斗进行的相当顺利。

凌家军声势之大,让官兵们根本就没有抵抗的信心。

而且,凌家军攻城已经形成了自己的套路,每次都是先在城外建起水泥堡垒,将投石机推到堡垒上,居高临下,简直是攻无不克。

同时,凌风也在开始为第二年的农耕一事忙活。

整个陕西连年遭灾,崇祯帝集合全国的力量都还救不过来,现在这个担子彻底压在凌风的肩头。

最迫切需要解决的,就是粮食问题。

对于凌风来说,无非是两种方法。

一是劫富济贫。凌家军所到之处,所有富豪人家全部别洗劫一空,粮食财富充公。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儿,如果不这么做的话,凌家军没有军费,没有粮食,即使有再多的生铁和水泥,即使战斗力再强,也随时可能哗变。

二是重视来年的春耕。

春耕,凌风的目标,是种植红薯。既耐寒,又高产,当做主粮的话,常年吃口感会不如米面,但绝对能够解决饥荒。

凌风在第二条上打得主意比较多。

派出了赵灵儿的父亲赵厚德,让这个商人扮作从陕西逃亡的大富商,携带着重金前往江南购买红薯做种子。

随行保护的,是200名穿了武师服饰的凌家军战士。

而且,凌风给驻守潼关的葛奚打了招呼,如果商队出了问题,大军随时可以南下去接应。

现在凌风有恃无恐,强大的军力做后盾,没什么好害怕的。

一切进展都很顺利。

当春暖花开的时候,陕西省全境内,只有凤翔府个别地区和府谷一带被其它各路义军控制,全境都已经落入凌家军的手中。

而赵厚德也带来了好消息。

果然同史料上记载的一样,这时候的江南,已经出现红薯了,只是数量比较少而已。而且,都被作为上不得台面的东西。

有银子开路,赵厚德很顺利地买回一大批红薯。

凌风把它们分为四份,分别在延安府、西安府、汉中府和宁夏卫四个地方开辟出专门种植红薯的田地。。



正文“高晓松体”写手版

“高晓松体”写手版

我们这个行业,卖身卖文卖青春。以屌丝北漂,献爱与自由。从未巧取豪夺,鱼肉乡里,干过什么伤天害理之事。写好了,鞠躬拜票谢读者,扑街了,诚惶诚恐不成眠。盼一二载虚浮名,挣两三吊泡饭钱。终归零落成泥,随风散去。读者总会有新宠,不复念旧人。看在曾带给大家片刻欢娱,能否值回些人间温暖?

周郎羡在此为新书《异世之机械公敌》求月票

正在冲新书月票榜,急需大家的支持月底了,相信大家手里都有货。

俺这本《反贼》现在基本上不挣钱,但还是坚持给个结局。看在这个情谊上,请大家投出张月票吧

本页下有链接谢谢了。



正文第三百三十五章烽火铳

第三百三十五章烽火铳

分作四块种植,自然也是为了降低风险。以免某地不适合红薯生长,或者是被人为破坏,种子全部被毁的话,可就苦笑不得了。

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

红薯种子数量有限,第一年的产量不会太高。

凌风的计划,自然是全部留作种子,这样,第二年就能在全陕西境内普及了。

在红薯开始作为食物供应之前,凌家军只能继续劫富济贫。

还好,明朝的士绅们是非常富有的,家里的存粮一个比一个多,供应凌家军统治下的人们一年之用还是绰绰有余的。

而且,凌风的目标可不光是陕西境内的俯富绅,而是全国的富绅。

……

崇祯二年的冬天,凌家军还有一个大进步,就是燧发式火枪已经投产。

这种燧发式火枪,属于后装撞针枪。

按照历史的步伐,后装撞针枪是到1840年,普鲁士军队最先装备的。

不过,在凌风这个军事爱好者的指导下,有了一定军工基础的凌家军只用了几个月的时间,就将这项研究拿下。

后装撞针枪大大提高了火铳手发射的速度和安全性,使用的环境要求也大大放宽。

由于凌风的重视,星火兵工厂发展迅速,现在每天的产量都能够达到百支左右。

这么强大的武器,凌风自然不可能装备其它集团军。

就连优先装备的近卫集团军,也才有300人能够如愿拿到新式武器而已。

这三百人,都是精锐中的精锐。

后装撞针燧发式火枪,使用的是铅弹,虽然是铅弹——是现代意义上的子弹,而不是小铅球。

每分钟两发的射速,在同时代绝对是无敌的。

有了这种火枪,凌风的底气才真正足起来。

在大家的建议下,凌风亲自给这种火铳命名,叫做“烽火铳”。

“烽”字谐音凌风的“风”字。而且,烽火一燃战况起,也取义这种边关的紧急。

凌风自信,装备了烽火铳的军队,绝对会给敌人一个惊喜的。

……

春暖花开,正是军队扩张的大好时机。

凌家军扩张的路线总共有两条。

一是南下,江南富裕,金银粮食多,占据粮仓,这是凌家军扩张的根本。

一是北上,这个不消说,京城是政治中心。只要拿下了,全国基本上就是你的了。

凌家军将领们各执一词,有想南下的,有想北上的。

凌风一语定乾坤,兵分两路。

李自成率第三集团军南下;凌风亲自率领近卫集团军、第二集团军、第四集团军、第五集团军和第六集团军北上。

江南富裕,但是官兵并不多。李自成属下三万人马,足够搞定。而且,凌风给了李自成很大的去权利,让他可以一路扩张军队,将第三集团军总兵马扩张到10万人。

至于会不会因而产生尾大不掉的现象,凌风一点都不担心。

有烽火铳在,即使李自成有一百万人马,如果他敢造反,也只有被打得屁滚尿流一途。

只要掌握了星火兵工厂,就能掌握整个天下。

崇祯三年三月,李自成被封为南征大元帅,率军出潼关南下。

凌风亲自担任北伐大元帅,于同一刻出潼关北上。

两支大军,一路之上都是势如破竹,短短三个月的时间,南征军连破襄阳府、承天府、武昌府、安庆府等数座重镇,兵临应天府城下。

而北伐军,更是势大。

为了尽最大可能扩大战果,凌风兵分数路,互相之间相互照应。

每一个集团军,就是一路人马。

这是绝对的自信,凌风相信,即使朝廷集中兵力,也不可能拿得下凌家军任何一路兵马。

第二集团军东进,以济南府为目标。

第四集团军北上,以太原府为目标。

第五集团军协同扫荡河间、保定一带,为近卫集团军攻打京师作保障。

第六集团军则是临时调转方向,被派往四川,平定川中。

全国上下一片烽火。

当近卫集团军兵临京师城下的时候,第五集团军首先传来捷报,河间保定一带的官兵不战而降,凌家军兵不血刃拿下两座重镇。

凌风立刻通过放风筝的形势,将这些消息写成小传单,散播到京师城中,造成全城人心惶惶。

拿下河间保定之后,凌家军算是有了根本的基地,凌风立刻从关中调集工匠,开工建造水泥厂、兵工厂分厂。

水泥厂无所谓,反正这东西以后是要民用化的。

兵工厂最重要的就是保密工作。因而,在保定河间一带的兵工厂只能生产一些简单的火药和子弹等消耗品,至于烽火铳,则是只有早盛塬的星火兵工厂总部才能生产,只此一家,别无分号。

水泥厂和兵工厂的建立,让大军的后勤压力顿减。

一座座小型碉堡围绕着京城建造起来。

烽火铳的装备,让小型碉堡的作用更多了。不光是投石机,就连战士们,都能站在碉堡上,居高临下地用烽火铳射杀守城官兵。

官兵用城头的火炮轰击小型碉堡。

但是,起到的作用却是不大。

小型碉堡都是用水泥和石头为主建造的,中间填充泥土,端地结实无比。偶尔被轰塌一个角落,到了晚上很快就能修补好。

反倒是城头的明军,白天不敢露头,晚上不敢点火,一天天过得胆战心惊。

围城第三天,有大臣上奏,建议投降,被崇祯帝当场棒杀

崇祯帝虽然无能,但却绝不是没有骨气的。

恰恰相反,他是一个有志气而又勤奋的皇帝。

只不过,他的无能导致他的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