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难得岁月静好 >

第51部分

难得岁月静好-第51部分

小说: 难得岁月静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至于国公爷被罢官什么的,她才不在乎呢,反正袁泰连长子都送到太子身边去了,那就铁定是铁杆的太子党了。有袁兆和刘易的情分在,罢官又算什么呢?今天罢了,改天也就恢复了。

倒是老太爷怕是觉得老脸不好看,毕竟这是刘易在打他一个老人家的脸,想必也就是因为这个,袁恭把她叫了回去,为的就是哄老爷子开心。

于是张静安就赶紧跟程瑶交代了一声,叫过家里的几个孩子,赶紧整理好行装,赶紧往回赶了。

什么情况?我掏出来一看,发现我的钻石又到了200了,难道我今天又要加更?不要啊,我真的好崩溃啊。

不过答应大家的要做到,我先更一更,晚上回去再弄一章。

女主是第一位的,男主都是配角,因为后头还有故事,所以要做一点的铺垫,不过大家放心,我必然这个星期要让男主和女主的关系突飞猛进一下下的

第52章 耍宝

元宝在路上告诉张静安,在张静安等人在田庄上休闲打发时日的时候。

朝廷出了大事,原本很安定的安西一线突然乱了,早些年被赶到了漠北的俺答残部也不知道是吃了什么神仙药,竟然敢趁着秋长风起的时候突破了长城袭扰,而驻守安西的驻军追击竟然遭遇了泥石流,三万多人,在一处山谷当中死伤过半。鞑靼人于是更加肆无忌惮,西北三省竟然全境烽烟,一片溃烂。

而偏生皇帝的身体是愈发不好,缠绵病榻的时候,已经安排了太子监国。

面对这样的大事,太子监国,头一件事情,居然是杀掉了兵部尚书,内阁大学士何进。

何进出身将门,他的祖父乃是前朝镇边大将军何山。何山和英国公太夫人白氏的父亲一起,死在西北抵抗鞑靼人的阵前。

现如今西北边军可以没有皇上,但是不能没有何家军。

刘易不仅杀了何进,他还杀了何进的两个儿子。

还把自己的贴身大伴派到了西北去督军。

张静安在马车上颠簸得半死,对于刘易这样的行为她只能说。

不作死就不会死。

上一世张静安生生将自己作践死了,而刘易又何尝不是?

刘璞虽然有反心,可是他就藩的地方是蜀地,距离京城十万八千里。如果不是刘易今天杀这个,明天杀那个,弄得群臣离心,刘璞能在三年之内就攻过了黄河直逼京城吗?

杀何进只是作死的第一步,上一世何进的弟弟何全被逼反险些降了鞑靼,后来是跟刘璞合兵,一南一北夹击中原。攻破西安城的时候,杀了廖贵妃一族。连三岁的孩子都没放过。

更可笑的是,原来这么早的时候刘易这个傻冒就打算要太子亲征,体验一把先祖威震天下的霸气了?

先不说他这个太子有没有足够霸气,且说如今这个形势亲征合适吗?皇帝摊上他这么个爱拉仇恨的儿子就够倒霉的了,如今病成这个样子,你不好好在龙床前伺候,跑出去要闹哪样?

安西距离京城一千七百里,消息传到京城,八成那些鞑靼也都跑的差不多了,那可是鞑靼,人家是为了过冬抢东西,一般都是抢了东西就跑的。你现在去还有什么意思?还要调动京城四卫一起出动。你这样搞,安西是何家军的地盘,你刚杀了何进,这会再带大兵过去,引发了兵变要怎么办?

而且从前年开始。湖广就有水灾了,这两年光是赈灾和剿匪,朝廷不亏空就不错了,偏偏又增加了内帑的支出,户部的人还因为杨阁老和南阳匪案被换了一多半,如今谁还能给你弄出钱来?

朝堂上很多人都看不下去了,不仅仅是文官串联上书反对亲征。

就连最热衷战功的武将功勋世家也反对,他们不反对征剿鞑靼。但是他们反对太子亲征。如果太子下定决心,要效仿先祖,彻底涤荡北疆,彻底消灭鞑靼,那么武将勋贵人家八成倾巢而出也是愿意的。问题是如今这个情况,看着就像是太子一时兴起想要过家家的味道。而且,打过仗的人都知道,打仗一半打的是钱粮,现如今这个时候,恐怕朝廷根本扛不起如此一战。所谓经战方知战之险,那些当真打过仗的人虽然不至于丢了闻战则喜的豪气,但是也知道国家虽大,好战必亡的道理。

如今朝廷内外,总归还是一番开明的风气,江南那边打烂的河山,经营了这三十多年,也大有起色,就是京畿这一片,虽然还略有苍茫残破,可是生机也不知道比开国之初万物凋零得时候好到哪里去了。

不过是再熬个十年八年的,把天下当真稳住了,养富了,不过是俺答剩下的些许跳梁小丑,还用御驾亲征?就是派一员上将,一举就能荡平了他!

如今开国元勋里头活着的,袁老太爷就算一个,豪气一起,他就被几个会说话的故旧撺掇着进了宫跟皇上说话,皇上强撑着病体起来,否决了太子亲征的建议。

朝堂上下一片的欢腾,可安国公袁泰五城兵马司都督的位置也没了。

明摆着,太子刘易对袁老太爷倚老卖老很不满。

这还是看在袁兆的面子上。因为袁泰没有了职务,但是袁兆却升了领侍卫大臣兼任内城指挥使。可以说现如今半个宫城都在袁袁兆的手里了。两世人,袁兆都是铁杆的刘易的人,这一世,他升得更快就是了。

张静安对这个一点也不感觉吃惊。

可凭借着跟皇家的亲近立家的袁家众人却觉得天都塌下来了一样。老爷子已经将自己都关在寿安堂不出门好多天了。

也这是这样,袁恭才叫张静安赶紧把弟弟妹妹们都带回来。

顺路还绕了一趟柴家堡。

等他们一路上风尘仆仆地赶回家里的时候,可谓是众望所归,大家都望眼欲穿了。

多亏张静安这个时候带着家里的孩子们都跑了回来。都围着老爷子讨好尽孝,老爷子才算出门有了个笑脸。

且说张静安为什么绕路绕了趟柴家堡。

就是为了买那有名的柴家熏肉。老爷子一闻那味儿就高兴了,早年他跟着圣祖的时候,就在口外吃过这种熏肉,那种特殊的风味特别得他喜欢。

不过老了,有些东西就不大记得了。

张静安这回专门买这熏肉是因为记得上一世,老太爷有一个老部下来看他,两个人提起来的时候,老太爷一脸神往的样子。

她这回去了马市口,虽然行程不大愉快,但是马市口距离柴家堡,不过七八十里地的距离。而且这熏肉用柏树枝熏的,就算是热天,放个十天八天风味依旧。她特意早早赶回来讨老太爷喜欢的。

小关氏看着就挺酸的,相对于张静安,她对家里长辈万般讨好,可还是总受夹心气,可张静安肆无忌惮的,随便弄点小手段,就讨好了家里讲话最算数的老太爷。老太爷不说话,家里都气闷好几天了,她一回来,老爷子就笑得有牙没眼的。

而且张静安讨了老爷子的好,其余的几个孩子也开始耍宝卖乖。

如果说孙子里头老爷子如今最疼谁?那肯定是袁举,袁举拿了个苹果往老爷子怀里一坐,老爷子就高兴的不得了了。再有就是袁江也是个活泼的,气氛一好,他就跳出来,手比口讲地把一路上的见闻讲得绘声绘色的。一家子大人看着他都笑,他反而越说越高兴,就差没把屋顶给掀翻了。

连带着一直情绪不佳的袁佳和袁惠出去回来精神也好了许多。两个姑娘的脸也有点晒伤了,微微泛着红。可是她们却毫不在意,眼睛亮晶晶的,显然很快活。

这一竿子孩子一回来,前几日沉闷得跟个罐子似的国公府一下子就欢快了起来。

回到屋里,袁恭难得的拐着弯儿表扬了张静安,“幸亏让你出去玩了这一趟。”

顺便想问问张静安有没有想他,可这种话想必问也是白问,于是囫囵口儿就变成了,“马市口好玩吗?”

马市口当然不好玩,他那表情就在告诉张静安,看,傻了吧,不听男人的,吃亏了吧。

张静安就无视他,径自指挥丫头收拾自己带回来的行李。

袁恭就继续没话找话,“瞧着晒黑了一点啊。”

张静安惊了一惊。立马就去瞧镜子去了,可瞧了又觉得也没什么变化,就知道袁恭又在开那没意思的玩笑了。

想了想,突然一股子小小的恶意就在心里泛起,随手从行李里翻出一盆子金灿灿的橘子,示意翡翠去洗了送上来。

翡翠就顿了顿,可还是默默地洗净了,用个水晶盘子装了,就放在了张静安的手边。

张静安兴致勃勃地开始剥橘子,亲手剥了一个递给袁恭,“没想到吧,我那庄子上居然生了一株福橘,你尝尝,甜的很呢。”

张静安亲手给他剥橘子?

袁恭简直受宠若惊,不过他也不是那容易晕了头的。

所谓反常为妖。张静安自嫁过来,别说剥橘子。就连一杯茶也不曾给他端过的。

他眯起眼睛看那橘子,倒真是好外貌,金灿灿的浑圆硕大,看着确实很有些诱人。

可搭配起张静安那充满期待的目光就很有问题了。

用膝盖想,袁二爷也得知道这橘子有问题啊。

偏偏的,他就是不忍心就这么戳破张静安的小阴谋。

于是,他接过橘子,盯着张静安殷切的关注,撕了一瓣含入了嘴里。

那又苦又涩的滋味儿还没弥漫开,就看见张静安乌溜溜的眼睛亮了起来,差不多就要笑逐颜开了一般,他不由得就眯起了眼。

张静安巴巴儿地看着他,嘴角的笑几乎含也含不住,“怎么样?好吃吗?”

袁恭看着她不说话。

她索性就自己笑了起来,“甜不甜呢?”

袁恭真是不知道说她什么好了,就这点小把戏。看把她笑的。

说起来,张静安嫁到他们家,这还是头一次笑得这样开心呢。

看她笑的跟个小疯子似的,他不免也起了促狭之心。他咀嚼了一下,又撕了一片含下去,“有那么好吃吗?我觉得很一般啊。”一脸的无辜。

张静安的笑声就戛然而止,很有些不可思议地看了看他,很有些狐疑地盯着不放。

袁恭就点点头。似乎正在品味,“要说吃,也还算甜,不过比起南边送来的福橘,那还是差的远。”

张静安的笑容就渐渐收敛了下来,基本上全变成了观望和犹疑,“真的差很远吗?”

袁恭很肯定的点点头,“还是不如,不过也很难得了。下次你们一干闺中密友聚会,很可以拿出来宴客,也算是个稀罕物儿。”

张静安就不说话了,袁恭反而奇怪地看着她,“怎么?不信?真的还行。”还招呼翡翠,“寻个碟子,给祖父那边和各房都送几个过去……”

张静安就有些慌了,抓住他的胳膊。“一共也没有几个,就不要送了把……”示意翡翠不要听袁恭的,袁恭就刮了刮她地鼻子,“如此小气……”一口气又吃了半个,剩下的就放在了小茶碟上,“我去书房和大哥说话……”翩翩然走了。

张静安松了一口气,却只盯着那半个橘子不做声了。

她那庄子里确实很稀罕地长了一棵福橘树,长了一树漂亮的福橘。可所谓橘生南为橘。橘生北为枳,袁江手快摘了许多下来,可吃了一口就都吐了,却带回来骗张静安好吃。张静安就傻傻吃了一口,那个又酸又涩又苦的味道,简直让张静安记忆犹新。

剩下这不多的橘子,都是她带回来恶作剧的,怎么袁恭吃了大半个都没有一点反应呢?

难道只有她和袁江吃的那两个是苦的。而其他的都是甜的?

不可能吧。

明明是同一棵树上长的果子呢。

或者,只是袁恭吃的这个没有问题?

回想袁恭将将的表现,真的一点波动都没有,压根就是吃了个很普通的橘子的表情啊。

还怪自己小气来着。

她绕着那橘子转了一圈又一圈,简直都要坐卧不安起来了。

绕了不知道多少圈,终于鼓起勇气,站起来,一把把那半个橘子拿起来。撕了一片塞进了嘴里。

“哇……”苦到想哭。

她瞬间明白了,她被袁恭坑了。

她想坑袁恭一把来着,她就是这么被袁江坑了的,可为什么袁恭却不上当,回头还反坑了她呢?

好像显得她好笨似的。

呸呸呸……

真是欲哭无泪。

而袁恭根本没去袁兆那里,而是在书房里坐着,装模作样地拿了本书在那里等着,就等着小丫头过来回话呢!

张静安最近在院子里添了几个八九岁的小丫头跑腿儿,袁恭将将从张静安那里出来,就交代了个在廊下玩髀骨牌儿的小丫头,让二奶奶待会要什么东西,就过来报一声。

果不其然的,他刚翻了两页书,那小丫头就跑过来了。“回二爷的话,二奶奶那儿要蜂蜜水来着……”

袁恭就满意地眯起了眼,“知道了,下去吧。”小丫头刚出去,他就拿书拍桌子,大笑了起来。

要不是怕张静安羞恼,他真的想回去看看张静安那吃瘪的小脸。

张静安和弟弟妹妹一回来,家里的气氛可是一松,就仿佛老爷子诤谏引发的风波也不算什么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