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抗日之雪耻 >

第90部分

抗日之雪耻-第90部分

小说: 抗日之雪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六师团的战斗力确实很强悍,这支部队可以说是日本帝国主义武士道精神召唤下的标准产物,战士都是经过千挑万选的铁血勇士,尽管这些经过日本军国主义嫪毐的士兵都不知变通,比较死板。但是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说都无法否认这些人的战斗力确实比国大多数部队要强悍,当然也包括内蒙古军区辖下的一般部队。

不过,韩云华判断在这个的时候第六师团是不会过于逼迫韩云华所部的,如果韩云华将所有的部队都集起来对付第六师团的话,那对第六师团来说绝对是一种灾难。如果是在三个月前有人这样说,谷寿夫会毫不犹豫地煽他的大嘴巴,现在吗,通过和韩云华部三个多月的作战,谷寿夫对**队的战斗力有了新的评估。最起码八路军不再是谷寿夫眼的扛着简陋原始武器的农夫了。

寺内寿一现在是有苦说不出,以前是害怕韩云华所部逃跑,现在韩云华部迫得太紧,让他有种如芒在背的感觉。

沈玉泉那边的攻势很猛,张家口城墙原本就不算坚固高大,在内蒙古军区野战重炮的轰击下很快就坍塌了,沈玉泉指挥部队在一天之内对张家口动了十三次冲锋。山下旅团的反击也很顽强,虽然人数很少,但是张家口原本就是察哈尔重镇,日军在张家口储备了数量众多的武器弹药。山下奉为了加强部队的战斗力,几乎将张家口城里的军火库里一半的军火装备到了部队。此时的山下旅团一个队单单重机枪就装备了三十多挺,比韩云华部的两个营的配置都高。

战斗很惨烈,沈玉泉知道压力不过的话,韩云华那边可就危险了。所以内蒙古军区的部队的进攻很猛烈,张家口的城墙几度易手。但是,山下奉也知道张家口一旦丢了,不止是他们这个旅团没有一个人能活下来,就连他们的老上司寺内寿一大将也会被解职回国的。所以张家口城的安全不容有失,尽管内蒙古军区的部队几度攻占了城墙,但是都被山下奉组织部队夺了回去。

刺刀对拼的场面在这次大战很少见,但是在攻击张家口的战斗,拼刺刀成了常事,双方战士的尸体在城墙下铺了厚厚的一层,鲜血染红了整个大地。断肢残臂在战场上随处可见。山下旅团的火力之强是沈玉泉从未见过的,和鬼子打了这么长时间的仗他还没见过近一公里的长的城墙上竟然安置了三百多挺轻重机枪。这个数字虽然不起眼,但是要知道8年的时候,日军的一个甲等师团装备的轻重机枪也只有9o多挺。

战斗的惨烈程度已经远远出了所有人的预计,就连杨成武和杨瑞华这两个经历过惨烈恶战的人都感到心悸,这根本就是在用人命来砸张家口这座坚城。基本上冲上去一个营,能有一个连的战士活下来已经成了一种奢望了。一天的进攻,沈玉泉率领的部队就伤亡了三千多部队,而且绝大多数的还是绝对损失。

当然,山下旅团的损失也十分惨重,本来山下旅团就是一个被打残了的旅团,当沈玉泉等人围城的时候,山下奉手里一共掌握着四千四百多人,有两个步兵大队、一个骑兵联队、一个炮兵大队、一个战车大队。山下奉知道手里的部队不可能阻挡得住支那八路军的攻击,所以他下令张家口城里的所有日本人都要到守备司令部集结,组成日侨护城大队,短短两个小时山下奉就组建了两个一千二百人的侨民护城大队,暂暂时将手里掌握的部队人数上升到了近七千人。

第一卷:内蒙古风云第一百二十九章:落幕(四)

更新时间:20118183:38:46本章字数:6188

第一百二十九章:落幕

自7月4日晚,沈玉泉率部起对山下旅团的围攻以来,到6日下午…整,山下旅团共计伤亡了四千八百多人,现在能动的已经不足三千人了。幸好从北平来的援军已经到了张家口外围,现在只不过被可恶的支那军队阻在张家口城外不能进来而已。不过,有了这支数量虽然不多,但是战斗力很强的援军的牵制,支那军队已经有了撤退的趋势了,山下奉判断只要在坚持两到三天支那军队就会撤退。

但是,山下奉却知道,想要在这么猛烈地攻击凭借手里不足三千的残兵败将坚守三天阵地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山下奉一天之内给寺内寿一大将了三次救援电报,山下奉明确和寺内寿一大将说,如果足够数量的援军在7日前不能到达的话,张家口将不保。

山下奉的电报还是很起作用的,当晚张家口外围又来了一个联队的援军,这是寺内寿一从逐鹿和涞源抽调的两个步兵大队和一些直属部队暂时合编成的一个临时联队。人数也不多,只有6oo人左右,武器装备虽然很牛,但是战斗力却很有限。

7月7日夜,突击一旅对张家口守军使用了黄一号特种烟,毫无防备的山下旅团在特种烟的攻击下,几乎毫无反抗之力,城墙在短短一个小时内全部丢失,沈玉泉率领部队攻入城。山下旅团残部在旅团长山下奉少将的带领下据守着张家口守备司令部,进行着最后的顽抗。

沈玉泉所部进城后,以便迅清理城里的残敌,一边组织部队进攻张家口外围的那两个鬼子联队。同时、沈玉泉命令杨成武所部拆运张家口城里的财务,尤其是缴获的大量的武器装备和粮食物资。

一时间,张家口出现了一种诡异的现象,原本大占上风的八路军则忙着撤退,上百辆军用汽车和骡马车连夜从张家口城开出,向着张北县城驶去。而原本处于绝对劣势的日军则不要命的进攻,甚至动用了珍若性命的战车部队。

沈玉泉看着张家口守备司令部这个不起眼的地方忧心不已,他原以为部队进城后,一个小小的守备司令部还不是手到擒来。实在不行动用野战重炮不就行了,这是沈玉泉进城时的想法。但是,进城后他才现,这个不起眼的守备司令部很不简单,从一开始使用迫击炮到现在甚至动用了野战重炮都是无益于事。张家口的守备司令部简直就是一个碉堡群,战士们一次次的冲锋都被打退了,损失很惨重。

其实有一点还真被沈玉泉猜了,这个守备司令部以前还真是一个碉堡群,是山下奉驻防张家口后修建的专门用于储放特种烟和个人财物的碉堡群。同时也是山下奉最后的避难所和防空洞,整个守备司令部一共由三十多间钢筋混凝土房屋和六十多间普通民房构成,普通民房还好说,几颗迫击炮炮弹下去便成了废墟,但是那些由山下奉亲自监督赶工的房型碉堡可就不是短时间内能攻破的,就算攻破了也得不偿失。

沈玉泉问清楚守备司令部一共逃进多少鬼子后,果断地命令战士们停止了攻击,只留下一个步兵营围困守备司令部,不让这些侥幸存活下来的鬼子出来给添乱即可,沈玉泉想来这不足百人的鬼子残部也翻不起什么大浪。

7月8日,在内蒙古军区各部的通力配合下,冀东的日军全线撤退,回援张家口。关东军入关的人数也由三万五千人增至四万六千人,整整增加了一个步兵旅团。关东军南下的作战目标也由围歼内蒙古军区司令员韩云华所率领的该军区主力变成了驱逐冀东的抗日武装出境。

第二师团、第一混成旅团、奉天守备旅团在关东军参谋长东条英机将的率领下乘坐火车入关。7日凌晨点到达秦皇岛,在秦皇岛休整了个小时后,东条英机将便指挥部队清理冀东的乱局,他知道冀东东部并没有八路军的主力作战部队,在南下冀东之前,东条英机便让特高科暗粗略的调查了一番,得知在冀东地区没有支那国民政府的正规部队存在,而八路军主力作战部队也只有一个人数不详的第四纵队,虽然韩云华部在冀东的武装力量还是很强大的,据特高科的情报人员预计,韩云华手里最少还有四万多人的精锐部队,但是其主力尚在承德一带,短时间内到不了秦皇岛。所以东条英机将将部队分成五个攻击分队一个紧急预备队,每个攻击分队都由一个步兵联队、一个骑兵联队、一个炮兵队组成,兵力约在六千人左右。而其余的大约一万八千多人的部队则是由东条英机亲自率领,组成了紧急预备总队。

按说以关东军的战斗力以及这近五万的精锐,和韩云华部作战,胜负还真不好说,关东军不但是战斗力强悍,而且还是精力充沛的武装力量。而韩云华所率领的部队则是久战的疲敝之师,在精神状态上就远远不如关东军各部。可以说和关东军对决,韩云华部并不占什么优势。但是关东军现在主要的任务是提防北方的那个红色巨无霸,诺门坎之战已经完全摧毁了日本帝国高层的信心,日本军绝大多数将领都很忌讳谈苏联,但是苏联的威胁却实实在在地存在,而且还是直接威胁着日本心不容他人染指的“满洲国”,所以关东军的责任重大。

也正因为如此,关东军入关的时间也不敢太长,如果在关东军入关的时候苏联从后面杀来,那后果可就严重了。虽然苏日两国刚刚签订了一些军事协议,但是国**和苏联的关系谁都知道,虽也不敢说苏联一定不会从后偷袭日本。

关东军不能也不敢和韩云华耗得太久,所以上至将司令官东条英机,下至普通士兵都知道,战决才是王道,才是他们这次出击冀东所能采用的最好的战斗方式。

关东军参战,冀东地区的起义部队纷纷溃退,短短两天的时间,在关东军五路大军的强大的攻势下,抚宁、昌黎、乐亭等地的起义军被歼灭了大半,剩下的则逃到山里打游击去了。左副参谋长为了探一探关东军的战斗力的程度,所以命令四纵集结重兵和鬼子在卢龙地区打了一场阵地攻防战。

此战的结果是,占据了绝对地里优势的四纵在开战三个小时内损失了两千三百多人,而关东军仅仅被打死打伤五百多人,最后四纵不得不无奈地选择了撤退。

鉴于此,左副参谋长只好命令冀东的各路起义军交替掩护撤出战斗,迅撤往承德一带,和韩云华司令员的内蒙古军区的部队会合。

关东军对冀东的地形不熟悉,只要不和其打阵地攻防战,关东军的战斗力也就很难体现出来,在各部队的通力配合下,冀东起义的部队大部分撤到了承德,只有少部分被关东军击溃或者俘虏了,其就包括高志远和其率领的一部分部队。

左副参谋长到达承德后,立即带着邓华和宋时轮、李运昌等人赶来和韩云华会合。由于赶来汇合的部队实在是太多了,所以韩云华这个承德城实际上的控制者不得不出来安排这些八路军、游击队、护**、救**等各起义部队。所以,当左副参谋长到达承德时,韩云华并没有去迎接,而是派了李定国率领飞龙特战队到承德县早早等待着了,并且由飞龙特战队一直护送到承德。

当晚八点半,韩云华终于和左副参谋长见了面,刚见面左副参谋长便给韩云华一个热情的拥抱,同时大声说道:“云华同志,辛苦了,没有你们在这边顶着,冀东人民抗日武装大起义也不会取得这么辉煌的战果。”

韩云华给左副参谋长敬了个军礼,说道:“这是全体指战员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云化不敢贪功。参谋长,请跟我到会议室来……。”

会议室里,韩云华、左副参谋长、李定国、邓华、宋时轮、李运昌等人围着一张豪华的会议桌坐定了。先韩云华起身道:“长们、同志们、战友们:经过进一个月的艰苦战斗,我们八路军在冀东和察哈尔、绥远同鬼子十几万大军死死打了一个月。在这一个多月,我们取得了辉煌的战果,狠狠打击了日本帝国主义的嚣张的气焰。不但杀死杀伤了大批鬼子的有生力量,摧毁了鬼子在塞北地区的统治势力,严重动摇了日伪在冀东的统治基础。同时我们给日军统治区的经济造成了巨大的损失,更重要的是我们在这近一个月的战斗将绥远和热河两省的省会城市收复了,两天前内蒙古军区政治委员沈玉泉同志指挥内蒙古军区留守部队又将察哈尔省的省会张几口市收复了,可以说我们此战已经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韩云华的话还没有说完,会议室里便想起了热烈的掌声。掌声刚停,韩云华又继续说道:“同志们,虽然我们取得的战果不少,可以说是我们八路军前所未有的巨大胜利,但是我们的损失同样惨重。现在具体的部队伤亡还没有用统计出来,但是我想绝对不会小于日军。而眼下我们的形势依然相当严峻,现在有请左副参谋长为我们讲话。”

在一阵热烈的掌声,左副参谋长站起来说道:“同志们:冀东人民抗日武装大起义之所以能取得这么辉煌的战果,这是广大指战员不惧牺牲不怕流血,在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后取得的,是整个**八路军全体努力的成果。除此之外我们还要记住内蒙古军区的战士们,是他们用血肉之躯吸引了十多万的日伪军,是他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