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抗日之雪耻 >

第588部分

抗日之雪耻-第588部分

小说: 抗日之雪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各方面军司令根据大本营的企图定下了决心。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奉命以第47集团军、突击第3集团军、突击第5集团军和近卫第8集团军的兵力从屈斯特林登陆场实施主要突击,于战役第一日突破第一、第二防御地带,保障近卫坦克第1集团军、近卫坦克第2集团军进入交战。至战役第六日,方面军主要集团应攻占柏林,尔后,突击第3集团军辖坦克第9军务于第八昼夜进至柏林以西地域;第47集团军则于第十一日前出易北河一线。第61集团军和波兰第1集团军的兵力在屈斯特林以北,而第69、第33集团军和近卫骑兵第2军的兵力在屈斯特林以南分别实施辅助突击。第3集团军为方面军第二梯队。近卫骑兵第7军担任预备队。步兵和坦克应利用夜暗于拂晓前1。5—2小时,在30分钟炮火准备之后发起冲击。

7月16日清晨,战斗以炮击揭幕,数以千计的大炮和喀秋莎火箭炮开始炮轰德军阵地。炮击持续了数天之久。同时英美联军也从柏林西部发起攻击,数以万计的火炮向着德军发起了猛轰,每小时落在德军阵地上的炮弹超过二十吨。

日出前,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越过奥得河展开攻击。同日清早,乌克兰第1方面军也越过尼斯河展开攻击。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虽然军力强大。但分配予它的任务比较困难,更要面对大部份德军。

历史上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的进攻一败涂地。因为当时海因里希已预料到红军进攻,早于红军炮击前已经把第一道防线的兵力彻回。红军原本有意用143盏探射灯的灯光扰乱德国守军的视线,却因为早晨的浓雾而分散,反而让德军看清楚红军的编队。而沼泽地亦妨碍了红军的攻势,还暴露在德军炮火之下,红军死伤枕藉。缓慢的推进令朱可夫感到挫败,他收到斯大林的命令,把原本计划直至有突破性进展才动员的后备军也投入战斗。到傍晚时,红军前进了大概6公里并取得一些地区,但德军防线仍然原封未动。

但是由于现在进攻的时间发生了变化,而且又有了美英联军的帮助,苏军进展极为顺利。虽然防守的德军反击的极为勇敢,但是最终经受不住苏军狂潮般的冲击,开始向柏林市区方向退却,7月18日晨,苏军终于攻占了泽洛夫高地,歼灭守敌近3万人,并继续向柏林城挺进。20日晨,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先头部队第3突击集团军在库兹涅佐夫上将的率领下,抵达柏林近郊,使整个柏林城市区处于其榴弹炮和加农炮的射程之内。20日下午1时30分,苏军的地面炮兵群首次向柏林城内轰击。

7月29日突入柏林中心区,与德军展开激烈的巷战,巷战极为惨烈,整整4天的巷战才使得盟军进入柏林的核心区域,3日下午开始强攻国会大厦。8日希特勒在总理府地下室自杀,15日柏林卫戍司令h。魏德林将军率部投降。20日德军统帅部代表凯特尔元帅在柏林签署向苏军和盟国远征军无条件投降书。整个战役,苏军共消灭德军70个步兵师,23个装甲师和摩托化师,歼灭德军近70万人,其中俘获官兵约48万人,缴获火炮8600门、坦克和自行火炮1500余辆、飞机500架。苏军伤亡40万人、坦克和自行火炮2156辆、火炮1220门和飞机527架。以美英为主的盟军西欧部队也伤亡不小,但是由于进攻柏林的主力是苏军,所以他们的伤亡要略小一点。柏林战役的结局以及德国的投降,标志着法西斯德国的灭亡、苏德战争和欧洲战争的终结。

 

第二卷跃马太行第六百六十七章:扬刀跃马入东京(一)

更新时间:201210260:28:30本章字数:6607

。第六百六十七章:扬刀跃马入东京(一)

希特勒作为德国的元首,他的自杀大大促进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进程。柏林战役的胜利结束,标志着德国法西斯的彻底灭亡,是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进程的重要里程碑。

其实在战争进行到最后的阶段,希特勒仍在做不切实际的幻想,他对柏林守备司令魏德林说“局势会好转的,我们的第9集团军即将到达柏林,同第12集团军一起,对敌人实施反突击,俄国人将在柏林遭到最惨重的失败。”

但是希特勒根本想不到,德军将领一向对希特勒“报喜不报忧”,使的希特勒根本不了解外面的局势已经恶劣到了一种什么样的程度,被希特勒给予厚望的部署在柏林东南的布施将军指挥的第9集团军此时已被苏军分割包围了,无法向柏林运动。在柏林西南防守易北河的第12集团军,由温克将军率领拼命向柏林靠近,但终因受到美军的牵制和苏军的阻击,在进至费尔希地域后就再也前进不了了。几乎与世隔绝的希特勒,呆在总理府的地下暗堡里不清楚上述情况,仍不断地发出由他签署的无线电报,调兵谴将。实际上,一些将领已不再那么坚决地执行他的命令了。

直到苏军攻入柏林市的第9区,凯特尔才给柏林打来一个道出实情的电报,电报承认第12集团军不能继续前进,第9集团军也无法突出合围。希特勒最后一线希望破灭了。柏林守备司令魏德林向希特勒提出了守军从首都突围的计划,并保证“国家元首安全撤离柏林”,他还报告说,弹药只够2昼夜了,粮食和药品几乎告罄。陆军总参谋长克莱勃斯将军支持魏德林的突围建议,认为从军事的观点看,这个计划是有可能实现的。但是,希特勒意识到他已彻底输掉了到这场由他发动的战争,他拒绝离开柏林,他要在这里坚持到他生命的最后一刻。

随后,希特勒宣布与等了他十二年的爱娃。布劳恩举行婚礼。婚礼之后,希特勒口述了他的遗嘱,指定海军元帅邓尼茨为他的接班人,他决定自杀并希望他们夫妇的遗体在总理府进行火化。30日下午3点30分,希特勒与结婚才一天的妻子在地下暗堡的寝室里双双服毒自杀,并且,希特勒在服毒的同时,还举枪对自己的太阳穴扣动了扳机。接着,戈培尔等人将希特勒和爱娃的遗体抬到总理府花园的一个弹坑里,浇上汽油进行火化。

德国投降最受打击的莫过于墨索里尼和日本裕仁天皇,墨索里尼的结局和历史上倒是没什么差别,依然被吊死在了米兰广场。但是日本的命运将会走向哪里没有人会知道,包括韩云华。

此时美国的原子弹还没有研制成功,肯定不会给日本人那样大的震撼,此时的日本政府依然做着本土决战以及一亿玉碎的打算,因此日本的最终结局是什么谁也猜不到。

8月19日韩云华一行人返回了北平,并且将这次雅尔塔会议的详细经过报告了主席等人,同时提出建议,希望中央立即派出代表团进驻外蒙古,同外蒙古现任的领导人一起商谈关于外蒙古回归的相关事宜。ishu。

主席等人没想到韩云华竟然能从苏联人嘴里将外蒙古给掏出来,惊喜之余哪还有不答应的道理,主席当即拍板,命令政务院立即组成代表团前往外蒙古。

8月25日,罗斯福总统发来电报,希望中国能够派出军队参加对日本本土的登陆战,同时还给中国划定了一片占领区。作为回报,美军将会把25艘俘获日本的各种战舰无偿赠送给中国海军,其中还包括一艘护航航母。

中央原本对于登陆日本作战并不是很感兴趣,因为此时的中国太需要休养了,连续几十年的战争已经将整个民族整个国家都搞垮了,此时的中国最需要的就是止戈修养。但是韩云华却知道,对于日本这个国家一定要一战到底,要彻底将日本的军官国主义思想从根子上消除,不然总有一天会死灰复燃的。

韩云华作为军委会副主席,同时也是中国此时麾下兵力最多的军事将领,他的话在整个军委会上还是很有分量的,韩云华坚持对日出兵作战,还要在日本驻扎常驻军,哪怕是一个步兵师也好。

最终中央决定,由韩云华挂帅,从全国挑选精锐部队组建中国远征集团军,整个集团军分为陆海空三个兵种,陆军人数最多,整整4个集团军13个步兵师28万人,空军虽然只有一个航空旅,但是全部是由美国支援的

29空中堡垒轰炸机组成,海军各种舰艇一百余艘。

这是中国海外作战最大的一个军事集群,总兵力达到了45万之巨,除了军事上的考虑之外,中央还考虑到了政治影响,日本人给中国带来的伤害实在太大了,中国人民从心底需要一次发泄,当然这次发泄并不是报复性的发泄,而是一种民族自尊的觉醒。到日本本土作战并不需要像日本人对待中国人那样残暴,但是在日本本土作战却可以提高中国人民的自信心和凝聚力,因此此战是势在必行。

部队的组建工作很快就完成了,这次远征部队的总政治委员是聂荣臻,参谋长为杜垏明。四个集团军司令员分别是李定国、李大勇、王剑以及许世友。部队主要来自于原内蒙古军区的老底子,另外还从杜垏明的远征军中抽调了3个步兵师编入远征部队当中。

9月2日,中美联合海军35艘运兵船在数十艘军舰的护卫下驶入上海港,部队登船前往琉球群岛集结待命。另外韩云华这次出征还有一个任务就是收回琉球群岛的主权,虽然琉球群岛上的日军已经全部被消灭了,但是整个群岛的主权却是在美国人手里,韩云华这次就是要收回岛屿的管辖权,另外还要在群岛上建立政府部门和武装力量。

对于琉球群岛的战略地位美国人现在还没有太多的概念,因此接到韩云华发来的照会之后,罗斯福同国务卿商谈了之后决定将琉球群岛的主权立即归还给中国,但是希望中国能暂时将琉球群岛划为盟军的军港,直到战争结束,因为琉球是盟军进攻日本本土的最重要的前沿基地。。

这个请求很合理,所以韩云华同意盟军的请求,但是要求盟军士兵只能在划定的范围内活动,绝对不允许盟军士兵随意在岛上惹是生非,尤其是严禁禁止盟军士兵在岛上肆意犯罪。韩云华可是知道美国大兵那点出息,每到一地性丑闻不断,有些事情提前打上预防针还是很有必要的。

为了彻底打败日本侵略者,盟军于9月15日之前重新制定了登陆日本本土的作战计划,代号为“暴雨”。

登陆日本本土作战也是不得已而为之的,其实盟军现在也已经没有几个人愿意打下去的了,连续多年的战争已经使得世界各国遭受了巨大的人员伤亡以及财产损失,很多士兵军官都认为只要日本投降,占不占领那几个小岛也没什么必要。而且此时的日本已经遭到中美国海空军数月的战略轰炸和封锁,使得日本国内战争资源濒临枯竭。综合衡量,日本已无力再战,除了投降没有其他出路。

但大多数日本军官,尤其是高级军官仍决心拼死一战,抗争到底。在他们看来,就是老百姓全死光,也比无条件投降要好。面对日本军队的顽抗,美**方在如何结束这场战争上发生了分歧。有的主张继续进行战略轰炸,用160万吨炸弹迫使日本投降;有的坚持海上封锁,切断维系日本经济命脉的原材料来源,以此促成日本投降;而马歇尔和麦克阿瑟将军却认为在有限的时间内,迫使日本投降,唯一的办法只能是进攻日本本土。最后,参联会选择了马歇尔将军的建议,联合中苏英三国,共同制订了代号为“暴雨”的直接进攻日本本土的作战计划。

这个计划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代号为“奥林匹克”,计划于1944年10月在日本南部的九州岛实施两栖登陆,目的是建立海空军基地,支援以后的作战行动。准备执行“奥林匹克”计划的是美第六集团军以及中国第一、第二集团军,辖19个陆军师和三个海军陆战师,共48万多人。同时苏联远东舰队立即出兵攻击日本北部防御较弱的岛屿,建立前进基地,并且快速在日本北海道登陆。所以这次日本登陆战的兵力规模比诺曼底登陆的规模还大。

第二部分代号为“皇冠”,定于1944年12月1日到1945年1月在本州岛靠近东京的关东平原实施第二次大规模登陆作战。用于执行第二步“皇冠”计划的兵力是5个集团军,外加14个师的预备力量,兵力规模更大。

从盟军指挥部回来之后韩云华沉默了很长时间,登陆日本本土作战的计划其实历史上美国人也有过,但是就在双方都在为这最后的殊死搏斗准备的时候,情况发生了重大变化。1945年7月16日,美国的原子弹研制成功。8月6日和9日,美国分别在日本广岛和长崎投下两颗原子弹。这两座城市顷刻间被夷为平地,三十多万人伤亡。8月9日,苏联对日宣战。150万人的苏军越过中苏边界,横扫日本关东军。这一切彻底击溃了日本人的心理防线,促使日本天皇作出无条件投降的决定。

但是由于他的出现,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亚洲战场、欧洲战场、北非战场提前结束了一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