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徐州会战 >

第12部分

徐州会战-第12部分

小说: 徐州会战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双方伤亡甚重。日军不断增加兵力,从峄县调来增援部队4000余人,但立即遭到中国守军顽强抵抗,敌人一次又一次的冲进城内,一次又一次被中国守军击退。为争夺一村一地,与敌军反复肉搏一二十次。台儿庄战斗异常惨烈。 
  3月27日,日军伤亡惨重,一时无法集中全力攻城。但敌军有增兵,并倚恃其优势火力,再次以炮兵向台儿庄城四周阵地猛烈攻击,一日间落炮弹达六七千发;更以飞机轮番轰炸,迫使守军逐渐后退。然而守军以血肉之躯与敌方炮火、坦克相搏斗,至死不退,英勇坚守阵地。日军得到增援后,对台儿庄发起第3次猛攻,突破了城东北角,但受到守军的顽强抵抗。双方展开激烈的巷战,守军死伤近3000人,北面的城墙被日军重炮轰毁,城内阵线呈犬牙交错状。日军福荣大佐指挥的攻坚部队主力南下,汇合攻城部队再次向城内猛冲。 
  28日,日军对台儿庄的攻击更加猛烈,日军攻入台儿庄西北角,谋取西门,切断中国守军第31师师部与庄内的联系。战斗形势越来越艰难。日军组成敢死队攻城,已从城西北角缺口处突入城内百余名,城外日军还在继续涌入,中国军队顽强抵抗,激战多时,至深夜战况稍有缓和,敌我伤亡均重。我守备城西北角之王祖献营伤亡殆尽,营长王祖献阵亡。由于日军占领了城西北角阵地,直接威胁着城内守军与城外通道的城西门,加之守城官兵伤亡过大,城内总指挥王冠五产生了弃城撤退的念头。当晚,他在电话中向池峰城报告战况后说道:“敌人攻势过猛,连日来官兵伤亡过半,无法再坚持下去,请师长下令放弃台儿庄。” 
  池峰城对几日来的战况很清楚,本师伤亡奇重,部队刚刚缩编,今日又受重大损失,答应增援的汤恩伯军团又杳无音信,日军攻势有增无减,城内守军益感疲惫和难于支撑,城内阵地也已支离破碎,因此,一向以毅力顽强著称的将领,头脑中也产生出撤退的念头,他对王冠五说:“冠五,情况我清楚,撤退问题,等我请示总司令再说。” 
  池峰城马上接通了孙连仲的电话:“报告总司令,今晚日军突入台儿庄西北城区数百人,虽经我奋力拼杀,失地收复。我部伤亡实在太大,请准将部队撤至运河南岸,让我们喘喘气吧!” 
  孙连仲深知,像目前这样在城内厮杀、消耗,台儿庄守备部队有可能损失殆尽。但此时若放弃城池,则几天来将士们的浴血奋战将功亏一篑。为全局着想,第31师伤亡再大,也不能退出台儿庄。于是,他以坚毅的语气命令池峰城道:“不许撤退,绝对不许撤退,这是命令,台儿庄若失守,军法论处!” 
  池峰城深知撤退已不可能,31师必须与城池共存亡。他再次拿起话筒对王冠五说:“总司令命令,坚守台儿庄!”王冠五争辩道:“城是不能守了,弃城的责任,我一个人负!” 
  此时的池峰城,只感到胸口一阵发紧,忽然间低头吐出一口鲜血。一旁的参谋见状,接过话筒,大声对王冠五说道:“台儿庄得失存亡,关系甚大,此时放弃,我们将前功尽弃,不仅对不起死难的官兵,更对不起国家和人民。上峰的命令必须执行,台儿庄必须死守,谁再言放弃台儿庄,格杀勿论!”王冠五听罢,鼓起勇气道:“照命令办,请师长放心。” 
  蒋介石十分关注台儿庄方面的战况,日军决心攻克台儿庄的意志以及前线的战况,很令他担心, 
  28日深夜,孙连仲接到正在徐州督战的军令部次长林蔚转达蒋介石谕旨的电话:“台儿庄屏障徐海,关系第二期作战至巨,故以第2集团军全力保守,即有一兵一卒,亦须本牺牲精神努力死拼,如果失守,不特该军全体官兵重惩,即李长官、白副总长、林次长亦有处分。” 
  李宗仁命令所属部队,坚持到最后胜利。 
  孙连仲立即传达各部官兵,并命令道:“为保持本军过去之历史,即牺牲到最后一滴血,亦奋斗到底。为督饬各部作战,派42军冯安邦军长赴右翼27师督战,田镇南军长赴左翼30师(该师于28日夜抵达台儿庄运河一线)、独立44旅及31师督战,对退缩不前与作战出力官兵,依法惩奖。” 
  各师、旅长接孙总司令命令后,立即执行。池峰城还向全师官兵下达命令:“台儿庄是全师将士的光荣所在,也是我部官兵的坟墓。虽剩至一兵一卒,也要坚守阵地。从士兵至师长,任何人不得撤退,违者严惩无误。” 
  第31师的全体官兵奋勇抵抗,与敌展开肉搏,坚守了阵地。 
  在台儿庄一线31师与日军拼杀的同时,27日,位于台儿庄东的27师开始向日军据守的村寨发动进攻,79旅一部6时将裴庄攻下,7时又击溃刘桥之敌。第80旅159团将岔路口、前、后枣庄、杨家庙、张楼各村收复,160团攻克邵庄,并将刘家湖之敌包围。日军据寨抵抗,炮兵也连续射击,坦克车辆往返冲突,战况激烈。第27师遂电请孙连仲总司令,请炮7团协助向刘家湖之敌进行炮火压制,双方战至中午,战况有所缓和。下午,日军以步骑兵五六百人、坦克7辆,在猛烈炮火掩护下,进行反攻,敌军且战且增。中国军队官兵拼战不退,师长黄樵松亲至阵前督战,士气激昂,战斗十分激烈。相持至下午7时,战况才渐趋和缓。   
  一线浴血厮杀(3) 
  28日下午孙连仲将由集团军指挥的炮7团1个营(山炮8门)及由第31师指挥的坦克防御炮2门调归第27师使用。 
  29日晨3时半,27师第79旅向敌开始猛攻。中国官兵奋勇异常,将裴庄之敌击溃。 
  在台儿庄内,中国守备部队趁27师在城外发动进攻之际,极力向入侵之敌进攻。一线的守卫将士们,抱着宁死不失一寸阵地的决心,与敌人作着殊死的搏斗。战场上,随处可见赤着臂、跣着足,挥舞着大刀,冒着枪弹向敌人阵地施行反冲锋的守军士兵。杀声、喊声、枪声、爆炸声使台儿庄一带沸腾了。 
  为了收复失地,池峰城决定组成敢死队,当官兵们知道这个消息后,报名请战者上百名。 
  池峰城对我官兵的英勇壮举、牺牲精神深为感动,当即选定了57位。 
  入夜,在炮火的掩护下,57名敢死队员,均穿戴日军军服、钢盔,腰间挂满手榴弹,手持短枪。他们分数路爬墙入城,插入敌背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冲入敌阵。一时间敌阵内喊杀声四起,爆炸声轰鸣。中国敢死队员在敌掩蔽部内与敌人展开激烈的拼杀。敢死队员受伤倒下了,便拉响身上的手榴弹,与敌人同归于尽。激战至午夜,收复掩蔽所5个、房舍数幢。西北城角之敌明显受到削弱。 
  战斗结束后,英勇的敢死队仅剩下13人。池峰城亲自接见他们,对他们的勇敢献身壮举表示赞赏,并决定每人奖大洋30元,以资鼓励。勇士们对池峰城表示道:“感谢师长的奖赏和鼓励,然而钱我们不能收。我们以必死的决心去战斗的目的,是要确保我们以及我们的子孙不做日本帝国主义的奴隶,是为了争取民族的生存。比起死去的弟兄,我们是幸运的。如果收下了钱,我们将对不起死难的弟兄们。” 
  为了鼓舞守军的士气,第5战区向军委会请求,派中国军队飞机对徐州战场作“象征性参战”,即不要求空军承担保卫指挥中心徐州市的任务,也不要求其长期配合陆军作战,只对台儿庄一线敌军阵地,作数次示威轰炸。 
  30日清晨,台儿庄附近的空中传来飞机马达的轰鸣声。 
  不一会儿,碧蓝的天空中果然出现了9架银燕,日军阵地上的鬼子们见有飞机来临,以为又是他们的飞机前来助战,便纷纷晃动太阳旗,以示前线敌人阵地的位置。岂料,飞机在阵地上空盘旋了几周后,突然向日军阵地俯冲投弹。日军阵地顿时全面开花,浓烟滚滚。日军在毫无戒备的情况下被这突如其来的轰炸弄蒙了,日军嗷嗷乱叫着,四处乱窜。 
  中国军队飞机完成轰炸任务后,相继飞临中国军队阵地上空,低飞摆翼,向坚守阵地的英勇官兵致敬。此时,已认出中国军队飞机的卫士们纷纷跃出战壕掩体,举枪脱帽,欢呼雀跃。许多士兵流下了激动的热泪。中国空军首次在台儿庄上空的出现,对坚守阵地的我方将士起了很大的鼓舞作用。 
  当台儿庄的守卫将士们与敌拼死搏杀、苦苦支撑之时,30日晚,第31师接到几日来杳无音信的第20军团之第52军关麟征军长的电示:“军以任务关系,不克及时南来,殊引为憾,现奉命以全部攻击台儿庄之侧背,31日午后可与敌接触,我辈铁血男儿,决当与敌一拼也。” 
  截止28日,台儿庄激战从23日开始,第31师已与南下的日军进行了5天血战,早已超过了汤恩伯要求其坚守3日的期限。但汤恩伯并没有兑现他战前许下的诺言:一旦31师与日军接战,第20军团即挥师南下,夹击日军。那么,第20军团这几日在干什么呢? 
  说穿了就是力避与日主力相遇,保存实力,根据战局发展,相机而动。从汤恩伯和第20军团的行动看,汤军团并没有贯彻本战前制定的作战计划。其第85军没有在24日拂晓前解决枣庄附近之敌、占领枣庄,第52军也没有在24日拂晓开始向峄县进攻。 
  其实,汤恩伯对于第5战区能否守住台儿庄、临沂是缺乏信心的,在他看来,如果这两个方面不保,那么,他的第20军团在峄县与日军主力接战,就有受到日军夹击的危险。反之,如果台儿庄、临沂中国军队能守住阵地,挫败日军进攻,最大限度地消耗敌军,那么,打疲惫之敌是更容易、更省力,更有把握,也更便于获得战功的。 
  因此,汤恩伯一方面做出了避免与日军主力接战的部署,一方面谎造军情,应付李宗仁和31师的不断来电。以主力先攻击枣庄之敌为由,将第20军团主力置于枣庄以北山地,按兵不动。 
  直到28日汤恩伯仍没有全部南下的决心和部署,置李宗仁的命令于不顾,一再寻找借口,将第85军留于山区,而命第52军的一小部分南下侧应孙连仲军,以机动的态势,可打可走。当时的52军,除军直属部队外,还有8个团的兵力,按汤恩伯的计划,仅派出3个团。这样的分散使用兵力,关麟征一开始就是不赞成的。他主张要打就集中力量打,而不要零敲碎打。因此,关麟征在28日并未做出派3个团迅援台儿庄的部署。 
  李宗仁见汤军团迟迟不来,于28日晚10时给汤恩伯发去电令:“台儿庄方面孙集团陷于胶着状态,敌我均在困难中,贵军应为有力之援助迅速南下夹击之。” 
  接到李宗仁电报,汤恩伯仍一再拖延。 
  29日深夜,李宗仁再次给汤恩伯发去命令。但汤军团这时的行动仍然迟缓,第52军第2师的侦察小队虽于29日下午曾抵达台儿庄以北10余公里处的张楼一带探察敌情。但其主力此时却在台儿庄以北30公里以外地区。   
  一线浴血厮杀(4) 
  30日晨,第52军始抵台儿庄东北约25公里处的兰陵镇,随后向西南方推进。但直到30日下午,孙连仲仍未能与52军取得联络。 
  李宗仁对汤军团的避战行为十分不满。将汤军团的避战情况电呈蒋介石知晓,同时于30日晚8时再次电令汤恩伯:“着贵军团长以一部监视峄县,亲率主力前进,协同孙军肃清台儿庄方面之敌。限时(31)日拂晓前到达,勿得延误为要。” 
  汤恩伯接此电令后,知军令不可再违,方开始督促所部加紧进攻,他本人也于当晚前往洪山镇、兰陵镇指挥。 
  52军接令后,其主力于31日拂晓前,从距台儿庄以北十几公里处的甘露寺,向日军侧面压过来。在中国军队优势兵力的猛攻下,日军节节败退。战至午后3时,中国军队先后攻克马庄、大庄、张楼、贾家埠、小集、兰成店、三佛楼等地,收复村庄十余座,将战线向前推进4公里。 
  至此,台儿庄一线防御的压力暂得到缓和。   
  生死大决战(1) 
  台儿庄大捷,汉口举行胜利大游行——孙中山画像后面的军队、学生和民众的游行队伍一望无边。 
  31日,台儿庄及其附近日军已被第2集团军和第20军团第52军完全包围,正当中、日两军在台儿庄进行阵地争夺的殊死战斗之时,在台儿庄北部外围的战线上,日军坂本支队对第52军侧背形成威胁。受困的日军在得到支持之后,立刻发动逆袭,台儿庄各处阵地都遭到日军强烈的反攻,孙连仲部又陷入苦战之中。 
  4月2日第5战区司令部给各参战军团下达任务: 
  一、第20军团(含第75军)以一部消灭洪山镇北方之敌,以主力于3日保持东南正面,向台儿庄附近之左侧背攻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