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抗战之红色警戒 作者:大刀老猿 >

第886部分

抗战之红色警戒 作者:大刀老猿-第886部分

小说: 抗战之红色警戒 作者:大刀老猿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这样也没办法,他们实在是没有第三颗原子弹可以来证明他们的肌肉确实强大。

但是当美国人通过一系列手段向其他人证明辐射也足以杀死人的巨大威力的时候,却接到了华夏的通告:介于美国人向华夏战舰投掷原子弹的行为,华夏将实施报复。

“必须在两天之内就把第三枚原子弹完成!”杜鲁门厉声命令道。

他心中发毛,一想到华夏数百万势不可挡的装甲大军,一想到难以阻止的基洛夫飞艇大轰炸,没有人乐观的认为美国人能支撑多久。在华夏被激怒的情况下,甚至首都华盛顿都可能被当做轰炸目标成为一片废墟。

此时他们唯一能依仗的只有原子弹。尽快实施第三次原子弹爆炸,即使扔在美国本土,也能震慑华夏人。

“这一次一定要测试好!”杜鲁门还不忘多嘱咐一句。

第一枚原子弹提前爆炸,第二枚原子弹威力不足,已经让很多美国人揪心原子弹的不稳定,若不是第三枚原子弹再出意外,不止是没法洗清自己的名声,恐怕在华夏加急的快攻下,也不一定能撑到第四枚原子弹的爆炸。

“全体戒备,执行最高战备等级!”首先搞定了原子弹的事。杜鲁门才下达了全体戒备的指示。

而为了堤防华夏人的报复。撑过这两天,美国人也豁出去了,不止派出重兵阻挡在橡树岭前,还把各种先进防空武器集中护卫在橡树岭。确保原子弹底牌的万无一失。

他们也不相信华夏人会如此无能。至今还不知道橡树岭的存在。

“发现华夏的导弹!”橡树岭果然首先发现了华夏极具威胁的攻击报复。

“该死的。它太快了,我们没办法阻拦……”和时刻关注这里的华府联系的声音直接中断了。

“轰!”随着一声巨大的蘑菇云在橡树岭基地飘起,一阵大地的震颤连华盛顿都能感觉到。

“完了!”接到橡树岭传来消息的很多美国人一下子瘫软。只以为他们的依赖被导弹殉爆了,却不知道华盛顿的地震观测仪器上记录下了两个震源。

“我们还有一线希望!这次爆炸正说明了我们原子弹的威力,肯定能吓住华夏人。橡树岭虽然毁了,但我们还在费城预留了部分原料,或许只需要一个月,我们又能制造出新的原子弹!”杜鲁门像赌输的赌徒一样,赤红着眼睛爆吼道。

一些人眼神猛然点亮,如果再加上一些其他运作,或许真能挽回最后一丝希望。

“华夏人发表了声明,宣布橡树岭是他们的原子弹摧毁的!”但此时有人带来了一个糟糕的消息。

“什么?胡扯!橡树岭的爆炸明明是我们的原子弹造成的,怎么成了华夏人的?”立即有人跳出来喊道。

即使测试仪器上的数据连美国人自己心中都怀疑了,但依旧硬挺着准备和华夏打嘴仗。

“理他们做什么,用事实告诉他们什么是真理,什么是现实!”孟享也没有想到华夏发射的第一枚搭载3万吨当量级的战略导弹竟然闹成了这样,不过转瞬毫不在意的再下指示道。

美国人即使猜到了华夏人有原子弹,但也抱着华夏只有一两颗的侥幸心理。但他们怎么也没有想到仅仅华夏自己制造储备的不同当量的核弹就已经超过了10颗,其中还突破了氢弹的难关,有了2枚氢弹。

只是因为核弹小型化和洲际导弹的一些技术还不完善,所以第一次攻击,尤其是面对防空武器像树林一样密集布防的橡树岭,孟享还是选择了更为稳妥的基地核弹。卫星锁定后,战略导弹一发射就完成,数倍音速从天而降的弹道导弹根本不是美国人的那些防空武器能抵挡的住的。可没想到,这样的攻击竟然被美国人无视了。

“一颗不够,那就多扔几颗,一直到美国人打服了为止!”手握比美国人更充沛的底牌,孟享也无所谓,懒得和美国人打嘴仗,直接命令发动再次的核弹攻击。

为了减少使用红警核弹对时空干扰的压力,也为了用实战检验华夏自造核弹的威力,4架图22M1逆火A变后掠翼超音速轰炸机搭载着1枚华夏自造核弹飞临了纽约的上空。

1。88马赫的最大时速瞬间穿透了美国人手忙脚乱才开启的防空网,直接扔下了一枚致命煞星。

“轰!”炫光、火团、蘑菇云、冲击波、光辐射一样都没有少,只是和美国人的原子弹有些差异。

三百万吨级的氢弹自然是跟原子弹有些不同,但威力更为巨大。

有效杀伤半径达到10公里的三百万吨级核弹,那314平方公里的有效杀伤范围直接把整个纽约变成了地狱。

最开始几秒的光辐射和贯穿辐射把爆炸核心10公里内的所有暴露在外的人群全部抹杀,纽约的无数高楼立即在高温下燃烧,帝国大厦成了最高的一个大火炬,而那个举着火炬的青铜女神像已经在高温下开始融化残缺。

随即而来的冲击波瞬间就爆裂了纽约城的所有玻璃,高速飞舞旋转着如散弹般的横扫每一条大街小巷。就连那些汽车也在空中飞舞,携带的汽油让它们变成了一个火种,把火焰带到了更远的地方。

整个纽约都像是被点燃了,陷入了流淌着岩浆的地狱中。

一瞬间就有数百万吨的碎石抛飞留在地面的豁口似乎就像是地狱打开的大门,把无数的暴怒通过那高耸入两万多米高空的蘑菇云一口气宣泄向天堂。

纽约完了,只需要一颗氢弹。

虽然为了担心华夏的攻击和报复,很多人都从纽约撤离,但还是有不少重要人物留在纽约。

不过,华府已经顾不上这些重要人物的失踪,他们集体被华夏抛出的超级炸弹惊呆了,呆滞到他们都不知道该怎么反应才好。

“这还是原子弹?明明比原子弹还要厉害,一颗真的彻底毁灭了一个大城市。

什么时候华夏人有了这么厉害的武器?连美国人生产原子弹都需要费劲千辛万苦,那个落后的华夏能解决这一个接一个的难题?即使有山寨公司帮助,也难以解决电力和铀浓缩的困难啊!这不科学!尼玛,太不科学了!”

美国人满脑子都是疑惑,百思不得其解。

直到华夏紧接着又用十万吨级的一枚原子弹再次扔到了费城的头顶,把费城也拖入了地狱,华府才被这不断向华盛顿延伸过来的核弹的火焰彻底惊醒。

“投降!我们投降!”甚至不需要华夏的最后通牒,华府已经主动认输了。

他们绝不敢赌华夏只有这三颗核弹,与其逐渐被灭,还不如主动投降争取一些机会。

整个世界都被华夏扔出的核弹震惊了。

原来原子弹不禁美国人有,华夏人也有。

那些倒向美国人的小弟们脸色立即煞白。

这个时候,苏俄人刚在伏尔加河地区发动了一次大规模战役,正和华夏打得火热,闻听美国人投降,斯大林差点把下巴都闪下来。

不甘心的他正在纠结,一颗核弹在高尔基市上空炸响。

再一犹豫,梁赞上空再次升起了一股蘑菇云。

“我们和谈,无条件和谈!”苏俄人也举起了双手。

“我们投降!”英国人反应更快,不等华夏把西非某地王室所在地列为打击目标,立即高呼着投降,把这两个字喊得理直气壮。

其他一众小弟们更是纷纷举起了双手,唯恐晚一步,核弹就会落到自己的头上。

华夏还不等向外下发通牒,就突然发现自己的敌人都竖起白旗了。

整个世界竟然一下子和平了。(未完待续……)

第二卷扬帆,1938到1939 第1158章 敲打美国

世界真的和平了。

华夏的五枚核弹一爆,立即让全世界人民牢牢的团结在以华夏为核心的华盟周围,共同打造起了和谐地球。

即使华夏刮地皮的动作再狠一些,也没有人再叫嚣着战争跳出来。

抗议还会有,讨价还价也还有,甚至摩擦和小规模的战斗也还有,但大规模针对华夏的战争却消失了。

谁也不敢冒险挑起一场可能会被核弹灭国灭族的战争。华夏除了刮地皮和暗地里的各种活动外,明面上至少还是保持着文明的克制,也给了各国人民无限希望。

即使暗中的各种动荡很多是跟华夏推手有关,但谁也拿不出具体的证据,甚至连那些各国情报机构们最多抓住一些克隆间谍的影子,根本追究不到华夏的头上。这也似乎坐实了华夏喊着的不轻易干涉他国内政的口号。

但这个前提是算清战争账目之后。

除了某些特殊情况外,这个星球上战争打输了都需要赔偿,这已经是世人皆知的明理。华夏的要债似乎也是天经地义的,只是华夏狮子大开口的要债让很多人崩溃。

有的国家可能甚至一百年都翻不过点来。

但除了讨价还价多争取到一丝缓和机会外,其他也只能忍着。谁让自己属于战败方。

不过只要看一看周围,心中一般也就心理平衡了。

在盟友德国人都不帮忙的情况下,华夏几乎是单挑全世界。摘得了胜利者的桂冠。这样也就使得差不多全世界的各国都成了战败者,包括美国、英国、法国、苏俄等诸多老牌强国,都需要向华夏赔付。这也就相当于除了华夏外,其他国家又处在了一条起跑线上。

反正现在也没有人再对实力高不可攀的华夏下手,而德国虽然被华夏劝架,打不起仗来,但也因为在华夏最危难的时候,没有站出来尽到盟友之责,而失去了品尝胜利蛋糕的大部分机会。

经过几次试探,欧美各国已经试探出了华夏不会对德国对其他国家的索赔要求提供支持。立即变脸以各种借口拒不赔偿。最典型的借口就是当初德国人已经保持有限中立,退出了后来的华夏单挑全世界的战争。

德国人私下里向华夏和解,缴纳各种条件的保护费,不被欧美清算已经是最大限度的幸运了。还要跟华夏一起平等的坐在全球利益的胜利餐桌前就餐。想都不用想。

在各国都要缴纳赔偿的情况下。如何赔付最少,最先恢复元气,在和其他国家竞争中如何最早站在世界第二人位置。或者成为周围临近邻国的领头羊,就成了各国最为迫切的念想。

争不过华夏,压过身边人就行。甚至连华夏之下的世界第二人的宝座也有很多国家都在垂涎。

昔日最为强大的美国已经倒下了,除了赔付各种赔偿外,还要面临被肢解的下场。

最终美国人向华夏缴纳的战争赔款是五千亿美元。

这对比美国此时一年可以达到三千亿美元的国民生产总值来说,是看起来似乎不算多,但不要忘记这是纯粹的财富转移,不是GDP。

而且一次付不清,还需要在以后大把大把的支付利息的。

况且这还是在华夏军队在占领地区不断展现刮地皮神功后的基础上,赔付的也不是不断贬值的美元,而是以黄金白银等贵重金属的等价结算赔偿。即使那些机器设备也是一再的折旧贬值后才被新标准标注出一个地板价的价值来。

在美国人主动投降后,华夏军队进驻了美国剩余的其他各个城市,金库等有价值目标早在第一时间被刮走了。甚至在战争平息前的混乱中,一些资本大鳄们也和他们的贵重财物一起被神秘失踪,悄无声息的充实了华夏的国库。

在刮遍了全球后,孟享发现他掌控的国库黄金竟然超过了4万吨,比起前世美国人掌控世界75%的3万多吨黄金量还夸张。

其实如果把德国人和日本人劫掠的还没有埋藏的黄金算上,再加上华夏从包括美洲非洲在内的二次搜刮,以及一些金矿的提前开采,达到这个数字也不稀奇,这还不算上向来喜欢黄金的华夏人的民间藏金。

相对于从美国不断装船运送向华夏本土的各类机器,孟享对这些黄金并没有多么热切。

华夏从全世界劫掠机器设备、技术和人才后,军事实力已经居于世界第一,对基地的需求正在减弱,况且基地需要矿产和一些能量就能产出,并不是单一的只需要金银硬通货。

而且在华夏大胜之后,华元更为坚挺,只靠着信用就足以支撑,这些黄金不过是锦上添花而已,决定华夏未来命运的还是在劫掠基础上不断扩充的经济实力。

美国工业太强大。

即使华夏这些年不断培养人才,奠定工业基础,一时也难以消化整个美国工业,况且还有整个欧洲的精华在等着华夏来消化吸收。

即使华夏不断吸纳各国人才,甚至为了充分利用德国人才,放德国一水,但在文明背景的隔阂下,还是不足以吞下整个美国工业。

“留一点也行!”一些工业设备和技术都是有时效的,放任那些过时还不如留给美国人一点。

漏一点残渣,也能让那些心中滴血的大鳄们看到重新崛起的希望,减少不必要的麻烦。更为重要的是,此时的华夏从很多方面来说,还不足以担当起工业先锋扛旗者的角色,这个时候无论是欧洲还是美国的一些技术甚至经济和文化上的发展就可以有借鉴作用。

只要套上了笼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