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抗战之红色警戒 作者:大刀老猿 >

第759部分

抗战之红色警戒 作者:大刀老猿-第759部分

小说: 抗战之红色警戒 作者:大刀老猿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再次出马的喷气式战机斩获颇丰,100多架各类喷气式战机出战,实战测试演练,一共击落日本各类战机345架,6个日本王牌死于喷气式战机之手,而喷气式战机的损失只有5架被击落,1人牺牲。

这也坚定了孟享加快喷气式战机的更新换代的信念。

大量的基地造喷气式飞机,快速的消耗在数量翻倍的高级训练场上,而华夏自产的新式喷气式战机一架架的走下生产线,半数服役,半数装进了战略机库中,以做后备。

虽然孟享对于那些用能量超时空转换而来的基地造武器是否稳妥一直抱有怀疑,但对于它们已经发挥出的作用,却是持着肯定的念头。

即使时空管理局再牛逼,能让被基地造武器打死的人死而复生?能把用基地武器学会的技能从人的脑海中随意抹去?能让基地造机械挖下的大坑都恢复原样?

在小花那里已经总结出了时空管理局并没有随意改变各时空能力的孟享,即使对基地造的建筑不怎么信任,逐渐的缩减了基地生产的建筑材料的应用范围,但却加大了基地工程机械类的应用力度。

一系列的改造地球的活动,在基地能源充足的情况下,在华夏大地上轰轰烈烈的开展着。

深藏被挖空的大山腹地或者地底的战略机库只是其中的一项。

即使基地的可靠性值得商榷,孟享就自建基地,

在边境,在内陆各要害区域,在重点城市边缘,在太行、秦岭、唐古拉山、横断山、祁连山、大兴安岭、南岭,以及天山、乌拉尔山、锡霍特山、外兴安岭、切尔斯基山脉、兴都库什山、勃固山等诸多大型山脉上,都陆续的造起了新基地和防御体系。

当然这一切都是在不影响华夏民间经济体系的情况下偷偷进行的,有一百五十万转行的工程兵和建设兵团的团员,在基地的主要劳力支撑下,在建造着华夏自己的庞大防御体系。

即使不可能一口把华夏的防御体系建设完成,但至少多了抵御美国势力或者其他外界势力对华夏的威胁。

借助基地的工程力量,尽力榨干基地的每一点力量,孟享把规划更加合理的三线计划冠上了“地下长城”的名字,提前启动了。

涉及海陆空多个军种,建筑交通冶金制造等多个行业,导弹和核弹等各类研制计划的基地,也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为百年计!”孟享一开始就按照应对核战争的标准而来,力争在一切意外面前,保留华夏再次复兴的元气和种子。

当然,孟享也明白这只是最后的一招,甚至软脚的美国人很可能早早的和华夏妥协,甚至基地不会有意外发生,但留后手是每一个计划和行动的必备。

孟享也不会为这个庞大的需要一两代人甚至更长时间完成的计划来过多的消耗国力,让这一代刚刚从温饱中挣扎出来的百姓为此负担。

他只是在榨干基地的每一份能力,以免浪费。

甚至在他的调节下,基地的改造作用可不仅仅限于军事,华夏大地上的运河、大坝、水库等大型水利工程也处处有着基地力量的影子。

只有经济和科技等各方面实力都提高了,百姓安居乐业,民富国强,华夏才建立起一条抵御外敌的野心的真正的无形长城。

“建立在每个国民心中的长城才最为坚固、长久!”这又是一句记录在新史中的孟氏名言。

提升整个国民各方面水平,把国民的权利和义务等理念随着低保政策灌输到每一个国民的心中,才是孟享为防御意外而做出的最大努力。华夏已经初步建立起的相对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强大的军事力量也得益于国民素质的提高。

更多的合格工人,合格的军人,成为了华夏实力提升,逐渐强大起来的一砖一瓦,也成为孟享信心逐渐增强的源泉。

“前线战局已经稳固的差不多了,日本人空中力量也消耗的差不多了,不能干等着让日本人把我们的战利品去换美国援助来对付我们!该到了再次发力,一举定乾坤的时候了!”孟享的命令再次发出。

第二卷扬帆,1938到1939 第965章 进攻近畿之地

日本人还是对美国人防了一手,日本海军主力抽调回来的要慢一些。而且还要兼顾运送陆军回来,在日美谈好的前两周,主要是提前返回的日本战机以及本土的陆军对华夏展开的反攻。

在东侧继续扼守住敦贺,逐渐控制住琵琶湖周边,依靠地势截住东来的援军后,登陆的华夏军队的主攻方向是向西,逐步攻占了福知山和丰冈,和从松江登陆又占取了米子的华夏部队一起,夹击仓吉和鸟取。

随着华夏在若狭湾向外的扩张,日本人有些沉不住气了,开始抽调神户、大阪、京都、名古屋等更多防御部队去就近支援若狭湾。

九州岛的告急也让日本人抽调广岛、福山等地的兵力,以及四国岛上兵力。

日本面向鲸海一侧的城市,个个如临大敌,不敢抽调部队。但在和美国签订了密约后,日本人把防守太平洋一侧的精锐部队抽调向九州和若狭湾,甚至连东京湾周围的兵力都抽调了一半过去。

更多的民兵正在组织起来,首批返回本土的10万日本海外作战的老兵,也正在撤回的途中,让日本人心中略安。更重要的是随着夏秋季之季,鲸海海域上台风逐渐增多,华夏在鲸海来往的补给船只骤减。这让日本人觉得就像元朝时期的神风一样,如有神助。

华夏军队按照上级的指示,把更多的精力稳固防守,忙于在占领地的掠夺行动,也让日本人产生了错觉,觉得华夏进攻乏力了。

于是匆匆抽调本土的主力,妄想着加一把油,就能华夏人赶下海。

只是他们又一次忽视了华夏一直最为犀利的空降战术。或者说他们自信他们已经警戒了,而且还有大量的战机返回。

可是随着日本人空中实力被削弱,日本本土上的天空再一次被华夏统治。

随着孟享下达了展开第二阶段计划攻势的命令,10月3日。日本本土上空再次卷起了一层层黑压压的乌云。

三千多架运输机和两千多架轰炸机以及护航战机的编队,遮云蔽日,螺旋桨卷起的气流远远的就震碎浮云,向下方的日本本岛露出了狰狞。

日本重兵集结的地方都遭遇了扑头盖脸的闪着金属光泽的炸弹轰炸。而在广岛、吴、神户、京都、大阪、名古屋等工商业发达城市或者军事重地的上空,却飘起了洁白的伞花。

吴,是日本海军的据点,也是日本当时十大城市之一。

吴海军工厂是日本海军舰艇的中心建造地,员工是横须贺、佐贺、舞鹤三个工厂的总和。那里密布着大大小小的各种让孟享垂涎的机器设备。

在先锋巨炮近距离轰击和分基地建筑就近支援下,佐贺以及日本另一处重要的造船基地——长崎,也已经大半落入华夏军队的手中。长崎造船厂。长崎的三菱军工基地,没等日本人舍得炸毁,已经被华夏军队控制并开始拆卸,准备拆解搬离。

而广岛也是日本极为重要的重工业基地和军事基地,日本人秘密研制的原子弹工程,主要基地就是在广岛。

不提京都同样遍布华夏痕迹的各种文物,以及神户和大阪等日本核心工商业区之一聚集的财富,仅仅神户和大阪兵工厂就让孟享不肯放过。还有一个号称日本四大兵工厂的爱知县名古屋兵工厂。

在伪满和朝韩都被华夏收复后,靠着提前的算计和保护,沈阳和仁川的那两座日本人精心经营的兵工厂基本上无损的落入了华夏之手。现在正转向专门生产华夏新标准的武器。

日本人的四大陆军兵工厂就剩下了东京小仓兵工厂和名古屋了。

对于防守格外严密的东京地区,现在孟享想要自己无损,战利品也无损的攻占下来,很不现实。

东京是这次计划的第三阶段的目标,通过多方位的紧逼,大阪湾周围的兵力已经被调动的弱了很多,又靠近分基地的直辖范围,所以此次的目标是这些地方。

毕竟空降兵的人数和火力先天的不足,若不是附近的若狭湾隐藏着一支大军即将作为主力向关西地区进攻,孟享也不敢莽撞的在没有基地就近支持的情况下。只靠空降兵去攻克名古屋以及整个爱知县。

现在有了从若狭湾扑来的10万大军,空降兵的任务只是趁敌不备,占领各战略目标,争取到大军的到来前,保住那些胜利果实不被逼急了眼的日本人玉碎。

到目前为止,大多数日本人还抱着打退华夏人。从华夏人手中夺回来这些家当的念头。

只是华夏在北海道和北九州的疯狂拆迁,让不少日本人担心,要求玉碎,不留给华夏资敌的呼声越来越多。

日本高层还在犹豫,毕竟毁坏了,想要再建立起那些设备,恐怕至少耽搁几年,甚至更长。这无疑会耽搁日本重新崛起,甚至在华美之间当渔翁的收获。

“即使华夏人能把这些搬到华夏,以后我们也能再搬回来!”很多日本人都这么安慰自己道。

不过,也有少数疯狂的日本人,惘然自顾,要和他们的工厂和一些财产同归于尽。

一点半点的孟享也不在乎,日本人的很多设备已经是破烂货了,跟不上未来电气化发展的脚步。若不是华夏家大业大,需要更多的设备支持家底,先追求数量,孟享对这些也看不上眼。

现在德国忙于战争,美国人对华销售设备减少,为了大范围推广工业化进程,只能先勉强用着,以后尽快现代化升级或者加快折旧就可以了。

本着蚊子肉也是肉的原则,华夏军队在横扫的时候,能在不危急自身安全的情况下,能尽量保留更多设备和物资,就尽力为之。况且,这一次华夏空降兵去抢着控制的地方都是日本工业的精华所在,很多设备也是目前世界先进水平的。

前世日本人搬到华夏去的一些二流货色,都被华夏人用到了跨世纪,这些重量级的设备由不得孟享不特意保护,而且还有日本人积累下来各种科技资料。

工业中的很多技术资料,都是通过大把的砸进资金和时间,通过几十次,上百次,甚至上千次的实验得来的。

即使有钱,也不一定能快速的积累起来。孟享虽然舍得投入,但毕竟缺少积累的时间,国内在一些领域还有些欠缺,虽然有德国和美国的技术支持,但日本人的一些研究也很有自己的特色。

其中,日本人可以毫无顾忌的拿着大量的人体做**实验,为它们的医学和生物化学研究积累了很多别人无法得到的第一手资料。美国人的很多相关研究的资料就是从日本人手中得到的。

日本人能在二战后快速崛起,也是得益于他们扎实的基础。通过劫掠来的大把财富和为战争狂热的精力,日本人消化补足了不少工业的基础短板。

而华夏若是兼取众长,必然是更胜一筹。

甚至为了更好的吸纳日本人的劳动成果,孟享甚至打算把那些日本专家和科技人员也掳走。

无论什么时候,人才才是不断创造财富和灵感的源泉。能利用,就榨干他们的最后一丝价值,不能利用时,也处理的干净绝不留给日本人。

……

当日本从各地抽调的援军聚集在琵琶湖周边,聚集在京都和舞鹤之间,准备和华夏来一次决战,一战而胜的时候,华夏的坦克装甲部队率先冲了过来。

因为运输的不便,又没有分基地就近支持,在若狭湾积攒了那么多天,华夏也只是聚集了1200多辆突击用的坦克。

不过,这已经够了。在京都和名古屋的两路各出动了六百多辆坦克,已足以在日本人的援军阵势上凿穿一个大洞。后方搭乘多功能步兵车的各2万机械化步兵一股风的卷过了日本人的防线,直扑向后方脆弱的近畿之地。

而主力军队都调向了前线的日本人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华夏装甲车辆的离去,继而又被后方从若狭湾步步逼来的摩托化步兵把防线上的那个洞口撕得更大,并被反复的碾压。

即使坦克部队主力以及暴风一样的席卷向近畿都市圈,但那些笨重的虎王等坦克和众多的重型自行火炮依旧留下来,足以把日本人的防线蹂躏一遍又一遍。(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二卷扬帆,1938到1939 第966章 腰以下的都吞掉

“我们返回京都去支援吧?” 梅友吉及少佐参谋劝说自己的长官道。

长野祢次郎大佐赤红着眼睛,咬破了嘴唇也没有吭声。

他之前执意要把华夏军队阻挡在近畿之外,根本不相信华夏军队野战无敌,现在他终于见识到了。

面对华夏坦克和火炮以及空中轰炸机、攻击机的联合轰杀,让他心中只剩下了无奈。

“八嘎,你这个笨蛋,怎么还不退回来,去支援大阪?”上司的大吼终于让他有了台阶可下。

“转进,我们去支援大阪!”长野弥次郎也吼向梅友吉几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