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抗战之红色警戒 作者:大刀老猿 >

第647部分

抗战之红色警戒 作者:大刀老猿-第647部分

小说: 抗战之红色警戒 作者:大刀老猿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然如果能有点金手指的金光点亮他的钛金狗眼,他就能认出这些很像后世的知名武器ak47的武器,依旧叫冲锋枪,不过它们的名字叫做五六式。

……

随着新联合政fu的成立,孟享突然发现基地又有了新变化。

“这是不是就是说,虽然二战后的那些国外知名武器依旧是原价甚至是两倍的价格,但红色华夏的62年前的武器已经可以享受半价,甚至四分之一的优惠了?”由于小花越来越配合,孟享有事就直接问小花。

“最低可以到六分之一!”小花补充道。

孟享不由欣喜若狂,这意味着众多先进的武器可以大范围装备了。62年前的红色华夏在武器装备上可是毫不含糊。虽然苏式武器较多,但当时的苏俄武装已经占了半壁江山了。

“是新国家政权引起的变化?”孟享按耐住喜悦,再次问道。

“没有标准答案!”小花的回答让孟享无语。

不过,这不妨碍他快速的把新武器交付到了前线使用ak47的部队先使用。

索米在历史中没有经受热带雨林的考验,但ak47却是后世丛林的杀手,为了减少伤亡,孟享特地高价生产了不少ak47装备了精锐部队,也有更多的部队有相关的训练。五六式的生产正是时机。

于是日本人在从林中再次体验到了先锋军的弹雨攻击。

第二卷扬帆,1938到1939 第793章 诱敌深入

第793章  诱敌深入

随着华夏军队的进攻,三十万接应部队组成的一道道绿色迷彩的洪流席卷着整个边界线,用一道道弹幕敲击着日本人构筑的各条阵线。

五十万华夏先头部队携裹着三千多辆钢铁装甲坦克完成了最后破碎日本防线的一击。

日本在东南亚防御的重点虽然就是华夏的这一面的边界,也不过才30多万人而已。虽然边界线上地形险要,难以展开大军阵型,但那里阻击的日本人面对的却是钢铁坦克的冲击。

基地可以生产红色华夏武器的信息来的太晚,孟享只来得及生产各类更适应丛林作战的轻武器。

坦克装甲依旧采用了m5等二战廉价武器。

m5轻型坦克性能并不是孟享在东南亚长时间测试的二战坦克中性能最好的,但却是得到了历史实战考验的。

德国人的三号坦克和四号坦克虽然经历了北非热带沙漠的考验,但沙漠毕竟是沙漠,不是丛林。而苏俄人的柴油发动机的坦克,仅仅噪音就成了最大的问题。反而m5等高大的身形有茂密的植被遮挡,不是最大的威胁。

美国人在太平洋的表现至少证明了它的可靠性的优点,m5还是m3斯图亚特坦轻型坦克的升级版本,整个家族的动力和灵活性以及防御能力都大增,至少对付日本人的豆丁坦克还是压倒性的优势。况且日本人在南方装备的装甲车辆很少,他们的任务主要是对付步兵。

这个时候,甚至连那些只能对付堡垒工事的m4谢尔曼中型坦克都有点多余,反而是那些更加灵活的装甲车成了主角。

除了那些多功能步兵战车重新调来南方,成了轻型机械化部队的主力外,即使是摩托化部队和山地部队作战的时候,也大规模的装备上了搭载着m2或者mg42机枪的吉普车。

而这个时候,日本人只能呆呆的觉悟到,他们需要和各种钢铁怪物来对抗。

除了肉弹,他们的三八大盖没有多少用武之地。就连肉弹,也要有不被弹雨撕成碎片的幸运。

日本军队根本无法阻挡这支用钢铁武装起来的队伍,除了那些被背后的弹雨洗地清理的阵地外,还有更多的防御阵地是被这样的钢铁队伍硬砸垮的。

钢铁洪流下,日军兵败如山倒。

到了20日中午,东南亚和华夏现有土地接壤的边界阵线就一半多失守。

其他阵地也被切割孤立,求援告急的电文雪花般的飘向日本南方军的司令部。

“和先锋军对比火力是不明智的!”寺内寿一低叹道。

因为国内有人指责寺内寿一掌控华夏华北的时候,坐视先锋军的崛起,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这使得寺内寿一再次起复的时间拖后了很长时间。

直到南方军进展神速,扩充的太快,加上各方利益的平衡紧张,才有了他复出替代皇族揽下了这带着一堆麻烦的事情。很多事情毕竟不适合日本皇族亲自出面,而寺内寿一这个贵族爵爷倒是有着很强的人脉压制。

至于他在先锋军面前的败绩,已经被众人忽略了。

此时日本将领中,没有领教先锋军教训的已经不多了。随着南方战事的紧张,大批曾经在华夏失利的日本军官起复就是一个明显的信号。在东北被华夏收复后,寺内寿一奇迹的又回到了历史原位置,坐上了南方军总司令的宝座。

只可惜他刚刚坐上这个位子不久,先锋军又挥军南下了。

“这难道是我的宿命?”寺内寿一情绪有些低落。

“不能和他们在边境过多纠缠,我们最好退守各地的险要关卡,死守待援!”南方军总参谋长清水规矩见寺内寿一沉默不言,着急的献策道。

日本人也没有太好的办法。

如同寺内寿一所说的,硬去堵华夏军队的进攻根本不行。

这是实力上的差距,只能通过其他天时地利等外在因素来弥补差距。

边界上的很多险地被背后的突袭打了日本人一个措手不及,但丛林地带这样的险地很多,提高了警惕的日本人也不会轻易的再放松背后的防御。

虽然舍弃了边界,但处处都可以建立新的防线。

“他们有空中的优势,还有炮火的优势,那些险要的关卡很难挡住他们的攻击!”寺内寿一微微摇了摇头。

前方的战报他已经了解过了。

边界的防线也不乏许多险要的关卡。

先锋军中不凡当地的华人向导,而且先锋军在三年前就开始准备详尽的地理环境资料,一些地方比日本人还熟悉,经常从日本人防御薄弱或者想不到的地方,直接用迅猛的火力闯关成功。

即使一些地方难以冲开,接下来就会有空中火力支援,或者是后边跟随的炮火支援。

虽然东南亚地形复杂,道路难行,但边界地区的先锋军炮火在准备十足的情况下,还是依旧犀利,依旧有用炮弹砸开一切阻碍的气势。

而日本人自从攻占了东南亚后,根本没有太多的时间来布置坚固的要塞,简单的工事无法防御重炮的轰击。

南亚和澳洲的战事也使得防空力量向前线集中,要么是集中向伪满朝韩,甚至是本土,这使得日本人本来就脆弱的防空力量更加的分散,集中在东南亚的更少,根本无法抵挡先锋军铺天盖地的空中火力。甚至在不多的防空武器被摧毁后,眼睁睁的看着先锋军的伞兵部队在空中火力掩护下直接空降某些险关要塞。

“单纯的要塞防守挡不住他们!”寺内寿一继续重复道,“况且他们人太多。即使一两个关卡没有失守,他们也能用部分兵力制约甚至围封杀,其他主力绕过去,继续向前攻击!”

“不过,他们人多即是他们的优势,也是他们的劣势!”寺内寿一终于缓过神来,慢慢的说道,“丛林看似物产丰富,但实际可以担负的物资是有限的。有些地方不是人多就行的。人越多,消耗就会越多。在丛林中作战,没有强大的后勤保障是不行的!尤其是先锋军那样的消耗,更是会加重后勤的压力。”

寺内寿一挺起了腰杆低沉道:“即使我们失去了关卡,躲入丛林,袭击他们的后勤部队。只要切断他们的后勤补给,就能让他们的大军瘫痪。”

一边说着,寺内寿一的眼神越发的明亮,他快步走到地图前,重新昂扬道:“放他们进来又如何?丛林能藏百万兵,卡住他们的补给线,和他们在丛林中拼一次刺刀!”

……

日本大本营接受了寺内寿一的放华夏军队深入,拖长华夏的补给线的提议。

当初日本攻占东南亚的时候,就曾经为后勤发愁过,但幸好有海军的运输补给,才得以那么顺利。

而现在日本舰队还扼守着南海,依靠陆地运输,能负担多少?

复杂多变的丛林可以消除部分炮火的优势,使得双方拉平差距。

这也是日本人为制约华夏人的南下进攻而预先考虑的其中一个预备方案,早有了一定的准备,随着寺内寿一的提议而迅速得到实施。

“放他们进来,让他们有来无回!”日本人被先锋军火力压制,窝了一口气想要讨回来。这个计划的实施,让他们看到了打败先锋军的希望。

在这个战略的部署下,日本人快速调整,大军开始后撤分散。

这也使得华夏军队在突袭攻破边界的一系列防线后,压力骤轻。

……

“不对劲!”白崇禧皱起眉头自语道。

此次攻击,白崇禧不仅仅是作为南下远征军的总参谋长。就像孙立人担着远征军副司令的职务外,还指挥着缅甸一路的进攻一样,白崇禧还担负着从广西出击越南的任务。

越南的两路大军都是在他亲自指挥下。

日本人熟悉边界环境的优势在桂军面前是荡然无存。

已经鸟枪换炮的桂系军队成了冲击的箭头,一路过关斩将,在一周多的时间内就攻到了永安和北江附近。

“这一路的进展有些太顺利了。凉山攻取的也太轻松了吧?”白崇禧疑道,

自古以来,攻破凉山,就意味着越南北部的天险告失,河内危急。可一周的时间就穿透了凉山,又快速的突击到河内附近,日本人就像是不设防一样。即使是华夏军队火力迅猛,但也不至于到这个地步吧?

“这不像是日本人的拼杀劲头!难道在诱敌?”白崇禧立即致电总指挥部。

“白建生已经看出日本人在布口袋阵了!”早从间谍那里得到了消息的孟享笑对范种道,“可惜,日本人这一次打错了算盘。我们后边还有一百万军队,难道就守不住通道?况且我们早就做好了物资储备!”

早有准备的孟享并不十分在意这个,他的心思跳过中南半岛的两座分基地,集中向最近波动的国际交往上。

第二卷扬帆,1938到1939 第794章 还需要日本人顶缸

第794章还需要日本人顶缸

随着分基地直辖范围的半径扩大到了六百公里,一座分基地可以控制百万平方公里后,孟享重新对一些分基地做了调整。

36座分基地只留下国内一半已经足够使用,其他都调到了世界各地去长期布局。

东南亚本来在苏门答腊岛上有一座,已经被别人误解为保护伞公司的基地之一,范围可以直接覆盖马来亚地区。

加里曼丹岛上还有一座经过了多次调整的,这一次依旧保留,既能控制加里曼丹岛,又能控制爪哇岛。

因为东南亚的领土相对分散,两座分基地并不能完全覆盖。

为了南下的准备,孟享特地从国内调整了两座分基地。

一座安置在缅甸,借助缅甸的煤炭和石油资源,控制整个缅甸和泰国的部分地区。另一座安置在了老挝南部,利用越南北方的煤炭和泰国清迈附近的煤炭资源,直辖区域覆盖越南、老挝和柬埔寨等法属印度支那地区以及泰国的部分地区。

如此,除了新几内亚岛无法控制外,整个中南半岛已经完全被分基地直辖控制。

只需要两座就能应对50万前锋大军的基本弹药供应,更何况日本人能不能截断先锋军的后勤补给线都是一个未知数。

日本人始终还是忽略了空运的威力,或者觉得空运的成本太过高昂,不符合作战需求。

但对于先锋军来说,飞机油料都是廉价货,成本比起跋山涉水的长距离陆地转运所消耗的人工和工时,有时候还要便宜。

所以无论从什么方面看,孟享都不惧怕日本人的诱敌计划。

“我们准备了三年多,确实不怕日本人的封锁!”范种点了点头道,他不可能知道分基地的存在,只以为是孟享的提前布局安排。在38年的时候,孟享手下已经向南洋渗透了。提前安置一些战略物资储备仓库也很正常。至少范种知道孟享储备物资一向是很有把握的。

“唯一担心的是分散的日本军队若是逃入山林,清剿难度恐怕会加大!”范种沉吟片刻又道。

“嗯,这个需要多注意一下!”孟享应了一声,但心中却是另一番想法。

参谋部早就对各种问题列出了对应的计划,虽然计划不如变化快,但有个应急的计划总比什么也不准备强。参谋部就是需要需要未雨绸缪。

孟享心中对日本人散开后的清剿也早有定论。

即使日本人被全歼,也需要凭空造出一支日本溃军来继续在东南亚祸害。

东南亚不同于西伯利亚。

整个西伯利亚和远东的人口不过才一千多万人,而东南亚的土著人口此时已经超过了一亿。

除了其中部分华人外,尚有部分有着华夏血统,或者亲华势力,以及一些只认种族部落,不问国家的土著等,这些都是可以争取,用于支撑南洋的稳定。

但尚有部分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