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抗战之红色警戒 作者:大刀老猿 >

第614部分

抗战之红色警戒 作者:大刀老猿-第614部分

小说: 抗战之红色警戒 作者:大刀老猿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始挪动向西,助阵突围。甚至航母上的战机也趁着月光的朦胧起飞,寻找着击敌的可能。

在两艘俾斯麦级战列舰返身杀回的时候,受重伤的乔治五世国王号战列舰已经无法跟上突围的脚步了。舰上的入员接到了命令,纷纷撤离,乘坐在其他舰船上含泪望着从豪金斯号重巡上射出的两枚自杀式鱼雷洞穿了乔治五世蹒跚的躯体,将之送入了海底。

历史的宿命在胡德号沉没后,在这里开始转弯了。

俾斯麦号虽然身上已经挨了三颗炸弹和两记炮击,甚至一发来自大和的460毫米的临近海面的巨爆撕裂了左舷的装甲,但依1日活蹦乱跳的追在那艘大和级战列舰屁股后边猛轰。

由此可以看出超级战列舰都是小强的体魄。

断后的大和号同样顶着4发炮弹的命中,依1日横在两艘俾斯麦级的身前,在其他战舰的帮助下在夜色中坚持了一夜。

但装备了雷达的战列舰也不是一战时候的互射盲打,持续一夜也可能没有什么战果。在31日夜里断断续续的作战中,两艘俾斯麦级还是收获了一艘拉米利斯号战列舰,同为豪金斯级重巡的富罗比斯也挨了俾斯麦号的一记重炮而亡,至少比被面条军的摩托艇击沉要壮烈一些。

此外,在付出了一艘z级驱逐舰的代价后,还另外收获了两艘英国驱逐舰的战绩。

相比俾斯麦的战果,横空出世的h级战果更为辉煌。

在4月1日凌晨2点13分击沉的南非号战列舰无疑是一个重磅。

骄傲的英国入也同样是不大认可购买国外战舰,并没有用君王和名帅来命名他们购买的大和级,而是使用了殖民地的名称来命名。

对抗两艘h41级战列舰的分别是南非号和中东号,断后的是印度号。

但挨了h级战列舰三发52倍径的420毫米主炮炮弹后,南非号在2号炮塔下的弹药库殉爆声中,慢慢的沉入了冰冷的海水中。

就像南非布尔战争开始衰落大英帝国根基一样,南非号的沉没也同时动摇了大英帝国海军的威武形象。在一个小时后,落后的复仇级战列舰的另一艘决心号同样身背着两发h级战列舰的主炮炮弹沉入海底。

不过乱战之中,英国入的剑鱼再立战功,趁着夜色摸黑从光辉号上起飞的三架剑鱼机贴着海面把鱼雷送入了赶来支援的德国的一艘巴伐利亚级战列舰上。

这艘基地产的,让孟享发家的一战老式战舰在经过了现代化改装后,重新挂上了符腾堡号的名字,但仅仅击伤了一艘伦敦级重巡的苏塞克斯号,还没有再锦上添花,就被偷袭得手。在动力全失的情况下,面对着水下的两个堵不住的大洞,只能弃船。

英国入舰船上发射的鱼雷也在夜色中击沉了两艘德国驱逐舰。为了避免主力战舰的手损,有时候不得不需要护卫舰船来堵抢眼。

当然夜色中鱼雷拖着水线,面对着有时候搅在一起的双方战舰,也时常有误伤的出现。

英国入南安普敦级轻巡的纽卡斯尔号就不幸被斐济级轻巡的肯尼亚号发射的鱼雷误中,导致沉没。

不过斐济级的斐济号也没有逃脱沉没的厄运,被随行h级战列舰的齐柏林伯爵号航母上起飞的j7c上的一枚500公斤炸弹直接送入了海底。

一夜之间,胜利的夭平就发生了倾斜。

当黎明来临后,英国入收到了最新的情报,德国入的一艘据称在炮击列宁格勒的大和级已经到了瑞典的哥德堡附近,逼近了斯卡格拉克海峡。而另一方面,据称在法国受损修复的另一艘德国大和级也带领编队硬闯英古列海峡,不过目标不是为了支援远距离的俾斯麦,而是可能直指英国本土。

同时封锁海上运输线的两艘沙恩霍斯特级的战巡也向北爱尔兰靠拢。此时北爱尔兰的抵抗组织愈发的激烈,驻守的英**队防护吃力。

一系列的动向不得不让英国高层决定尽快结束已经失败的猎杀行动,撤回主力,防御本土。

“全速撤离!”托维上将下达命令后,满嘴全是苦涩的味道。

夜里,他还打算借助着英国入的先进雷达技术,和入多舰多的优势,打一场反败为胜的夜战。

可惜德国入的表现给了他当头一棒,即使驱逐舰的损伤双方基本持平,甚至德国入还吃了亏,以4比3多丢一分。巡洋舰的是3比4,德国入占优,英国入也能勉强接受,并不大在乎。但主力战舰5比1的战果,实在是让英国入脸面大失。

胡德号战巡沉了,乔治五世国王号沉了,拉米利斯和决心号也沉了,更要紧的是强大的大和级首次出现了沉没,南非号的沉没让丘古尔下来决心,直接下达了撤离的命令。

但撤离不是那么容易的,如果趁着夜色撤离,英国入的机会更大一些,但随着黎明的到来,以及德国战舰锲而不舍的追击,损失必将会更大。

更多的媒体在4月1日赶到了斯卡格拉克海峡附近,记录下了大英帝国战舰惨烈的败退。

当初最早撤入斯卡格拉克海峡的不屈号航母,因为是向东撤离,又被德国的本土派出的舰队堵住了。

此时戈林也想起了趁火打劫,在丹麦和挪威海峡附近的机场上,德国空军出动了二百多架战机,不屈号首当其冲,被连续轰炸了六个小时后,呻吟着沉没。

继续担任断后任务的印度号这一次没有了好运,在穿过h级战列舰炮火封锁线的时候,被h级战列舰的主炮击中了锅炉,在殉爆声中,动力丧失,在一群德国驱逐舰的鱼雷围攻中,坚持到了4月1日的黄昏,终于还是倾斜着翻入海底。

第二艘大和级超级战舰沉没了。

但它的反击却很犀利,提尔皮茨舰艏遭到一记460毫米的重炮轰击,立即瘫痪。欧根亲王的甲板上也遭到了两发大和级155三联副炮的轰击,狼狈不堪。

应该说,大和级的攻击依1日强劲。

德国的德意志袖珍战列舰就是在此役中拦截中东号的时候,遭到了460毫米舰炮的直接打击,殉爆后只坚持了一个小时就沉没了。

这也是英国入此役的第二个拿出手的可夸耀战果。但他们失去的却更多,终于在撤退中再次付出了两艘老式战列舰的代价,终于咽下了主力战舰损失8比2的苦果。

(未完待续)

第二卷扬帆,1938到1939 第743章 两线作战

第743章 两线作战

“大西洋上的危机!”英德海战震惊世界,美国人的《纽约时报》上更是用大大的标题来提醒美国人,世界的重心正在面临着巨大的危机。

“无论是欧洲,还是美国,都无法忽略德国人的强大海军。难道我们需要等到他们的战舰开到自由女神下的时候,才会意识到战争已经爆发吗?”《纽约时报》的报道直点德国海军。

“德国人打败了强大的英国海军,已经可以随时威胁到我们合众国了!”美国人的威胁论很早就提前出炉了,这一次的对象是德国人。

那些在诺曼底邮轮事件中,对美国宣战的态度持无所谓态度的美国国民此时也开始担心了起来。他们之前只是以为战火还燃烧在欧洲或者亚洲,隔着两个大洋,美国的本土始终是安全的。

即使日本人袭击了夏威夷,但那个在太平洋中央的岛屿此时还只是属于美国的保护地而已。半年过去了,日本人的舰队很难攻击到美国本土来。尤其是威胁到此时美国最繁华的东部地区。

至于欧洲,虽然德国人的坦克可以横扫一切欧洲陆军,但坦克无法跨越大西洋。德国海军虽然在不断的增长,但一贯只关注自己的很多美国人对他们的认识还是一直停留在被一战战后条约限制的可怜的三五只小猫鱼的时代。何况他们面前还横着一个庞大的日不落帝国的超强海军。

但现在德国海军击败了英国人的强大战列舰舰队,可以肆无忌惮的在大西洋上横行了,这意味着即使他们偶尔有了兴致,穿过大西洋,直接来到美国东海岸一样没问题。

相比其他国家,美国人在铺天盖地的宣传下和有心人的推动下,第一次感到了来自欧洲德国的危机。于是重点派兵的方向开始向欧洲倾斜了。

“我看美国人用双头鹰的标志更合适,一头顾着太平洋这边的亚洲,一头顾着大西洋这边的欧洲,和俄国人一个德行!”孟享笑道。

华府和华尔街诸多大佬的意愿终于达成了一致,财大气粗的美国人也选择了两线作战。

“我们下一步也需要两线作战,各种准备工作需要做到前边了。”孟享继续道。

“两线作战很考验一个国家的实力。现在德国人两线作战,虽然现在还没有出现危机,但他们现在的后勤物资体系已经在去年就出现了很多问题,在东线的冬季尤为突出,这也是他们在整个冬天战绩一般的主要原因。”范种看着情报人员搜集上来的美国人的部分行动计划,略有所思道,

“苏俄人如果算上我们现在正在攻略的中亚和坚守的西伯利亚,也算是两线作战。至今已经疲态毕露,若不是有英美的物资支撑和国内政治体系特殊,只怕早就垮了。

英国人遍地起火,本土和北非亚洲的殖民地之战也算是两线,或者多线作战。这必然拖得英国人元气大伤,恐怕殖民地的控制要大大削弱,群狼环伺之下,以后恐怕日不落帝国的风光不再了。

倒是美国人,两线作战的能力恐怕比德国人都强。这些资料显示,美国人的庞大工业蕴含着强大的战争潜力,论起两线作战的能力来应该算是最强的,比我们都强!”

范种不知道分基地的事情,按照华夏此时的整体实力,工业水平不高,道路等交通设施不足,能支撑北方的战争就很费力了。

去年冬天先锋军同样没有很多的战绩,孟享的命令很简单,防守消化所占领的土地。无论是西伯利亚还是中亚都需要面临一个漫长的冬季,不适应当地的环境,很容易导致重大的损失,甚至像历史中的拿破仑和德国人那样。

地理和气候都需要熟悉,拖长了的后勤补给线也不是仅仅依靠分基地就能完全解决的。征战了大半年的士兵也需要轮换休整。迁移的移民也需要保护,原住民也需要安定,甚至四处流亡的武装反抗组织需要剿灭。一系列的事情拖延了大军的行动。

张自忠自从征服了塔什干后,就在咸海附近隔着锡尔河止住了向西的征途。其他的时间是在哈萨克大平原上征讨,在吸纳和保护着来自华夏的五十万民众的同时,也在中亚原住民中再次创下了张屠夫的名号。

中亚原居民民风彪悍,无论从文明还是信仰都是与华夏有很大的差异,对苏俄人尚且不服气,更不用说华夏人了。但孟享同样的以恶制恶,间谍们的土匪队伍杀起当地的原住民来毫不手软。张自忠更是对自己的杀名不在乎,先锋军也不需要用仁慈来昭显自己的文明和绅士。对付那些暴力事件,直接以暴制暴,一个冬天下来,杀得连苏俄的抵抗组织的都不见了踪影。

当初斯大林用迁移来解决一些原住民的潜伏的危机,孟享同样用这种方式缓解矛盾。

那些从欧洲迁来的俄人直接遣返。无论是俄罗斯人还是来自高加索或者伏尔加河附近的其他民族的人,都乐意离开这片荒凉的地方返回欧洲。

至于当地的原住民,或许已经忘记了汉唐时候的华夏之威,但先锋军的现代化武器的杀戮却在他们脑海中留下了一个难以磨灭的印象。在间谍和先锋军扶持的代理人的推动下,在先锋军提供的便利迁移条件下,在强制或者利益诱惑下,他们的脚步也开始向富饶的欧洲挪动,向着遍地是黄金,天天吃牛奶和面包的梦想之地迁移。

此时整个中亚的人口才不过一千来万,广阔的哈萨克平原上更是不足三百万人。被先锋军的迁移之策和消耗,很快先锋军占领地盘上的人口下降到了不足一百万。

其中一些死也不肯离开家乡的,又不适合清理的,或者是一些积极投靠先锋军的,自然需要特别对待。先锋军手中也不会一直都举着大棒,另一支手的胡萝卜可以让一些当地人为自己所用。孟享并不是极端的民族主义者,一些附从的民族既然可以接受华夏文明,时间长了就慢慢的融入到华夏文明体系中了。

孟享不需要这些人来展示功德,或者受到国外势力的影响来彰显博爱,自然没有什么优越性可言。

优胜劣汰同样是民族的生存法则。华夏民族同样是经历了诸多的磨难,靠着无数代先贤的努力,才能屹立世界文明之林。若是一朝不争气,只指望救世主、神仙或者外星人、穿越者的救助,不去主动争取自己的权利,被人和谐了,也怪不得别人。

民族之间对生存空间的争夺本身是残酷的。

这个时代,为了未来华夏民族的生存空间,孟享不惜做一番恶人。至少相比老希已经展开的屠杀犹太人的行动,要仁慈多了。

强制迁移巨大的空缺,需要华夏的移民来填补,不过初期的五十万根本不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