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抗战之红色警戒 作者:大刀老猿 >

第524部分

抗战之红色警戒 作者:大刀老猿-第524部分

小说: 抗战之红色警戒 作者:大刀老猿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下一步,如果东南亚的战火烧起来后,英美必然要在澳洲落脚,作为已经把澳大利亚当作了自己囊中之物的孟享来说,必然要提前做好筹划。于是他打算把两座分基地布置到了澳大利亚西南,以全面控制澳大利亚此时的精华之地。

一座布置在了悉尼和堪培拉之间,悉尼盆地丰富的煤炭资源足以应对分基地的扩张要求。

而另一座原本打算布置在马里附近,北边的埃尔湖有储量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虽然澳大利亚沿海有不少海上油气资源,但孟享脑海中却没多少印象,只记得埃尔湖了。孟享想控制南边的皮里港和奥古斯塔港,以及澳大利亚未来最大的铜、铅、银的开采中心布罗肯希尔,所以就取了中心位置的马里。

但去澳洲勘探的间谍意外的在当地几个华人的帮助发现了马里丰富的煤炭资源后当,分基地的最佳位置就要向南挪动,一直到了奥古斯塔港南边。这样调整后的分基地就可以控制整个斯帕塞湾,尽收周围的资源和港口在手中,也切断了英美日后再次从容停靠军舰的可能。

而其他地方,在未来的战略布局中,将会令英美更加的无奈。比如帕斯,虽然这座因为采金热而兴起的城市可以停靠军舰,但从帕斯向内陆进军上千里都是荒凉的沙漠和荒原。孟享思虑了半天后,还是放弃了在此安置分基地的打算,毕竟全球布局后,分基地的资源也相对比较稀缺。

不知不觉间,孟享已经在国外布置了20座分基地了。幸好除了新派往美洲的三座基地车外,派到非洲和南极等其他地方的基地车都是直到4月21日基地调整完毕的时候才发出的,要不然孟享也不敢做出那么大的举动。毕竟国内需要稳定好了,才谈得上向外发展。

只是一下子抽空了那么多分基地,国内也是捉襟见肘。若不是国内稳定了很多,孟享怎么也不可能有大手大脚向外发展的底气。

加上主基地,国内只剩下了16座基地,只能布置在最需要的地方。

主基地布置在终南山并没有挪窝,但已经覆盖了长安、天水、汉中、运城、灵宝、商洛、延安等地。

主基地的西边的一座分基地布置在了兰州北边靠近白银地方,可以控制西宁、金昌、银川等地。

再西边,此时只有在喀什和迪化附近的两座分基地来控制新疆,应对苏俄的威胁,除了这两座的分基地外,也只有兰州附近的分基地来补充西边的损耗,幸好通往乌鲁木齐的铁路刚刚建成,这也是孟享敢于调整西北分基地的一点底气。

主基地的北边也做了调整,原来在凉城附近的那座分基地向南朝着清水河附近挪动一下,于是可以直接控制包头、归绥、鄂尔多斯、榆林、太原、张家口、大同等地。并与在北平的那座分基地连接了起来。

北平的那座分基地,依旧保持在西山附近,顺便也把石家庄、沧州、天津、唐山、秦皇岛、承德、张家口的等地覆盖。在东北方向也与设置在锦州附近的分基地连接。

为了巩固东北方向的防线和下一步的战略部署,原来设置在阜新附近的分基地向南调动,调整到了锦州附近,这样既可以守住辽河附近的防线,向东又可以覆盖整个辽东半岛,配合着山东半岛的那座分基地彻底的把渤海控制在了手中。

山东半岛因为那些造船工厂都很集中,加上封锁渤海和部分黄海的需要,所以也保留了一座分基地。不过因为齐都的那座分基地并没有挪动,使得部分地区重叠很大。不过,孟享第一次来到这个世界,就是在这里,虽然迁移主基地后,那里降成了分基地。但还是那辆让孟享记忆深刻的基地车扩展而成的。

不管是为了留住些回忆也好,还是希望有朝一日可以再次沟通原来的世界也罢,总之孟享选择了继续保留那一处分基地。

但它的南边只有在天目山中还有一座分基地,虽然囊括了上海、南京、杭州等江浙财富之地,但蚌埠到徐州之间的一段却暂时没有基地的控制分布。

不过,因为此时分基地有限,只能等稍后生产新的基地车后,在填补这个空缺。

同样,郑州附近也同样的暂时没有分基地的布置,只靠先锋军此时现有的军事力量来巩固。不过,国内此时面对的中央军也好,还是其他势力也罢,都威胁不大,连先锋军的二线队伍都可以压制住。跟何况附近的武器装备的支持可以通过临近的分基地来支持。

长安主基地的可以一直控制到义马附近,齐都的分基地可以控制到菏泽附近,而南边武汉附近的分基地可以也一直延伸控制到驻马店,便捷的交通也可以快速的提供后勤支持。更况且最大的对手中央军所缩守的四川,已经有了一座分基地在那里扩展,足以掌控局势的发展。

国内这些地方,因为有了先锋军大军的压制,所以到时不再需要分基地的控制,只有南方为了对抗日本人的威胁,在广东韶关附近和福建福州附近保留了两座分基地,一个是应对日本人的威胁,一个是保障新占地盘的稳定。

除此之外,在外蒙边界附近,为了应付最近紧张的战事,孟享在二连浩特和霍林郭勒附近附近留下了两座前线分基地,支撑着日常消耗。至此,国内的16座分基地已经瓜分完了。而还有很多的地区还没有控制好。

“看来,300公里的直辖半径还是不管用,若是再大一些,一些地方只需要一座就够了。眼下只能指望晶体管能够快点研制出来了”孟享看着世界地图,发现需要控制的地方还有不少,不禁心中盘算道。

值得孟享庆幸的是,基地在调整完以后,普通分基地的星值总数已经达到了360个,主基地的控制星值更是提升到了1080个,倒是弥补了分基地调走而剩下的基地建筑的问题。加上之前积聚起的弹药和秘密物资,调整时期也没有大战爆发,也并不耽搁国内先锋军的后勤需求。

而下一步对于苏俄的战斗,孟享也都在外蒙和西伯利亚调集了三座分基地,做好了迎接苏俄下一步狂暴攻击的准备。

这几天,在孟享忙于调整基地的时候,苏俄已经汇集了30多万的大军,兵压外蒙边界。

“我已经准备好了,无论是雷霆,还是暴风雪,尽管来吧”看了看世界地图上布置好的红点,孟享松了口气道。

第二卷扬帆,38到39 第607章 先发制人

第607章 先发制人

“明天凌晨5点开始发起总攻”亲自跑到了乌拉巴托的远东方面军的总司令阿帕纳先科看了看手腕上的手表,抬头庄重道。

远东方面军参谋长斯莫罗季诺夫扫了他的那块华夏产的腕表一眼,随即犹豫了一下道:“现在前线的人员还不是很到位,是不是要再等一天。”

即使苏俄人全力以赴的赶过来,但毕竟现实就是现实,虽然三十多万军队都到了外蒙,但部署在前线的却只有十几万人。此次进攻的重点还是中路,除了东西两侧各安排了五万人左右,其他的二十多万人都将部署在中路。如此也只有顺着乌拉巴托到扎门乌德的公路来行进。大量的军队挤在这条路上,剩下的也都挤在了乌兰巴托等地。

据可靠消息,先锋军部署在那里也有十来万人,紧靠着差不多的十几万人,斯莫罗季诺夫推算了大半天了,还是觉得心中没有底。

“前线开战后,后方可以不断的调上去”阿帕纳先科横扫了他一眼铁青着脸道。

“明天就是26号了,必须在28号之前有一个结果。”军政委热尔托夫也在旁边板着脸说道。

斯莫罗季诺夫立即不再言语了,28号是上头直接压下来的命令,他也猜到了背后的意思。只是这样的安排,恐怕前线的伤亡无疑就要加剧了。甚至很多部队才刚刚到,恐怕还没有站稳脚跟就被推上前线。

但他也知道,对于苏俄军队来说,更大的危机是后勤保障的问题。仅仅是为了军队和武器的调集,就挤占了所有的运输力量,连人都运不过来,更不用提那些后勤保障了。前线或许能打一场大规模的冲锋,但如果拖延时间太长,恐怕弹药物资等都将匮尽。如果三天之内,不惜一切代价的有个结果,也能让后边缓和一些。

“也只能在28号之前有个结果了”他心中叹道。

……

“26号?”这个消息很快传递到了孟享的耳中。

“老毛子的行动也算尽力了,只是还有十万大军集中在库伦,下一步不好办啊”关于苏俄军队在外蒙的布置,孟享也大致有了了解。对于斯大林大手一挥要来个数千里的大调动,热情是有了,但无论是西伯利亚还是外蒙,交通条件有限,即使是后世,这样的大调动期间的组织协调都不容易,更不用说现在了。苏俄军队能按照预定计划跑到外蒙,在孟享看来,在那样的条件下就已经算是一个奇迹了。

但奇迹的背后,也是军队组织的散乱,后勤的供应不上,这种局面下,苏俄人竟然还决定要发起攻击,绝对是自大。

“貌似斯大林还没有被逼到这个份上吧?”孟享恶意的猜测着,但他知道这样的命令后边肯定还有其他国内政治斗争的因素在里边掺杂,而不仅仅是考虑面对华夏和德国人的压力。

“恐怕,我们就要采取第三套计划,让傅宜生需要多支撑一两天了”范种看完了递上来的新情报,不由唏嘘道。先锋军之前已经经过了详细的调查和研究,加上孟享的提点,范种对苏俄的军事实力也有了一个客观的认识,不仅仅局限于他们在芬兰的失利上。

苏俄的炮火的猛烈在最近也有了一个清晰的认识。如果照此规模,苏俄的反扑将是异常猛烈的。先锋军前线并没有新修建碉堡,只能指望野外战壕以及从苏俄那里夺来的堡垒阵地来抵挡苏俄炮火的洗礼了。

“第三套方案是没问题,不过不需要那么被动。如果是死守,损失肯定要大很多。我们要打出去,和老毛子来一次对攻。这样既能打下老毛子的气焰去,也能多吸引吸引老毛子的注意,给他们的援军屁股后边在抽上一鞭子”孟享微微摇头道,“边界的那些暗棋可以早一点亮出来,先发制人,先和老毛子硬碰硬一把”

……

“轰轰轰”天崩地裂的响声在凌晨4点10分的夜色中开始滚动,而从扎门乌德方向放出来的二百门火箭炮的呼啸撕破了夜空,把整个天空烧的通红。

整个扎门乌德附近前线的战场都在分基地的控制之下,苏俄军队的坐标很容易获得。刚集合准备的苏俄军队被从天而降的炮火轰了一个人仰马翻。先锋军率先进攻了。

“还击”

“快躲起来”

“进攻冲上去”炮火淹没了苏俄军队上下的联系,苏俄阵地上响起了各式各样的命令,下边士兵的举动更是一团糟。

不过,虽然在准备攻击阶段,对于可能的一些问题,苏俄也早有了一定的准备。在措不及防的混乱后,已经推进到了前线的各部队开始组织反击。

“反击”在乌兰巴托的指挥部中,总司令阿帕纳先科更是大吼着下达着命令,不过他的大嗓门并没有影响到他沉静的表情。作为历经沙场身经百战的老将,遇到事情的时候总是保持着冷静。

倒是旁边军政委热尔托夫,有些激动的大声喊道:“内奸,我们队伍中有叛国贼要把他们揪出来,接受人民的审判。”显然,先锋军能够掐准了时间来攻击,肯定是有人通风报信了。只是众人都不知道,即使战前军营戒严,但苏俄前线军队的行动却逃不出分基地直辖范围的掌控。

“嗯这些内奸需要接受军事法庭的审判,统统枪毙”阿帕纳先科也随之怒道。

他不希望这个时候,政委们插手进来。自从开始施行军事主官一把手负责的制度后,政委的地位受到了很大的影响。热尔托夫的举动背后并不仅仅是他一个人的利益。但如果真在军队中再掀起一轮清理风潮,恐怕军队就人心惶惶的,先乱套了。还打什么仗?

不过,此时热尔托夫提了出来,还扣着间谍的帽子,加上他们背后的势力,阿帕纳先科不得不捏着鼻子答应,不过,一发话却有转到了军事法规的问题上,为下一步的行动争得主动。

“我们需要各部队一起配合行动”参谋长斯莫罗季诺夫心中鄙视了一下两人,但还是面带忧虑的向阿帕纳先科报告道。

这一次苏俄看似人员很多,但是从各军区调配而来,属于远东军区的还好说,有几位大佬亲自坐镇,自然听套。而那外贝加尔军区来的军队正处在向方面军过渡的时候,本来就很混乱,此时一转移指挥就更乱了。如果有充足的时间梳理,这也不是很大问题,但现在确实被逼着直接上战场,而且临执行命令前,又遭遇先锋军的突然打击。不同系统的队伍立即陷入了混乱。

军队中,也不是说上边只管下命令就行。要真是那样,指挥若臂,苏俄军队早就是天下第一了。一些命令的曲解,总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