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抗战之红色警戒 作者:大刀老猿 >

第511部分

抗战之红色警戒 作者:大刀老猿-第511部分

小说: 抗战之红色警戒 作者:大刀老猿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速度占优,所以这个独立坦克旅中的装备最多的就是BT系列,除了不足十辆的BT5外,主要是以BT7为主。

虽然T34坦克的坦克炮的准确率差了一些,但突然的袭击,还是让先锋军的T34坦克冲到了苏俄坦克的近前。数百米的距离下,准确率大增。而且苏俄人也没有逃避的打算,一看到先锋军,立即英勇的冲了过来。

但BT7、BT5以及T26B型坦克上的45毫米坦克炮显然对T3476C型坦克有30度倾角的厚装甲是挠痒痒般的,即使队伍八辆BT7A上装备的75毫米榴弹炮对T3476C型坦克的正面装甲也无可奈何,而这三种坦克无论哪一种的装甲对上76毫米坦克炮都是像撕纸一样的轻松。

双方一接触,仅仅过了十分钟,看到一辆辆坦克就像是冲向风车一样的孤独骑士一样,独立旅的旅长库万涅夫就不得不痛苦的下了撤退的命令。此时能跑动的坦克只有40多辆了,但这个时候,可以飙到70公里的BT7还没有发挥出速度优势,就被先锋军的76毫米坦克炮轰逐一的轰散架了。

速度再快,也抵不住炮弹的速度。

此时,先锋军除了一辆坦克彻底瘫痪外,其他的包括两辆受损的坦克,都把坦克炮对准了准备逃窜的苏俄坦克。

平均最少也是4门坦克炮对准了一辆苏俄坦克,刚刚近距离拼完刺刀表现了英勇精神的苏俄BT坦克们怎么逃得了?

最后只有两辆BT7坦克逃入了这处堡垒群。

但随后,堡垒中的57毫米反坦克炮却是挡住了魏流明的坦克团的追击。

苏俄人的57毫米反坦克炮配备的穿甲弹近距离可以击穿T3476C型坦克的正面装甲,况且堡垒群中侧面的火力也是不容易防御。

魏流明在两辆坦克被击毁后,就果断的命令坦克撤离。坦克的76毫米坦克炮对这一处堡垒群的效果不大。

“苏俄的碉堡比起日本人来确实厉害多了”魏流明感叹道。

这几天的战斗中,就像王二喜、魏流明等人一样,先锋军很多人都有如此的感叹。不过,这有些偏见。

由于时间和费用的问题,以及一开始的轻敌,鬼子在华夏关内修建的碉堡并不多,所以才被先锋军打了个落花流水。但在东北,尤其是伪满与苏俄的边界上,经营了多年的鬼子可是用华夏百姓的血汗铸建了很多永固堡垒,一点都不比苏俄差,甚至有的地方还有过之而无不及。只是此时先锋军还没有实际接触到。

为了打预防针,孟享才有了让手下在这些苏俄堡垒阵地上磨练一下的计划。

虽然有平时的练习和演习,但与这样真刀真枪的战争相比,还缺了点。一开始,先锋军对付堡垒阵地并不是很顺利,尤其是暗堡。

此时,这一处暗堡丛生的加强版的堡垒群就成了扎门乌德通往北边的拦路虎了。

“拦路虎?加大火力,什么虎在巨炮下都是纸老虎”正打算加大表现力度的孟享闻听后,不屑道。想到了最近需要让苏俄加大援军的力度,孟享不禁想到了用巨炮提醒苏俄一下,不由下达了用巨炮轰击的命令。

在赛汉塔拉的临时分基地建成后,四门巨炮也在边界线上随之建造了起来。基地升到三极后,一个基地可控巨炮的门数达到了四门。

孟享并没有全部启动,只是引导着两门巨炮朝着三十公里左右的那处碉堡阵地轰去。

虽然只是暂时升级到二级,但280毫米的巨炮炮弹已经足以破平爆炸范围内的一切。无论是永久火力点,还是隐蔽火力点的暗堡,甚至是伪火力点,统统的抹去,只剩下一个个的大坑,汇集了苏俄人的鲜血和残存者哭号的泪水。

第二卷扬帆,38到39 第588章 我们的飞行员是世界一流的

第588章 我们的飞行员是世界一流的

“先锋军出动了巨炮?”苏俄很快得到了消息,这个消息让在伯力的远东方面军总司令阿帕纳先科大将大吃了一惊。先锋巨炮的威名,他可是早就耳闻。为了对抗先锋军的巨炮,苏俄也想了不少的办法。加上斯大林又比较喜欢巨炮,所以苏俄布置了一些巨炮到了远东,准备应对先锋的巨炮。

经过对比后,苏俄人不得不承认,本来布置在远东的45倍径的203毫米的TM8列车炮威力差了些,而且受制于铁路没法布置到外蒙。

203毫米的B4架在拖拉机牵引下倒是可以直接运到前线,而且203毫米的1933年式加榴炮也是可以自行,也可以直接运到前线上,但显然203毫米的重炮不是先锋巨炮的对手。根据苏俄从日本人那里获得的情报,似乎203毫米口径的火炮轰不垮先锋巨炮的防御。

另一种根据“玛丽亚皇后”号战列舰打捞出的M1907式身管305毫米舰炮改装成的TM312巨炮,只有三门,全部安置在了列宁格勒方面。类似这样的巨炮移动和后勤保障都很麻烦,而且德国人也有巨炮,和来自波罗的海上德国舰炮的威胁,所以斯大林一开始的指示就是不要动这三门炮。

如此一来,苏俄人就把希望寄托在TM114那356毫米的列车炮上了。这种在列宁格勒工厂生产的列车炮是可以压倒先锋巨炮的。

已经有两门TM114那356毫米的列车炮运到了远东地区,一门对准了日本人的防线,一门则只是布置到了赤塔。外蒙此时只有一条供应库伦的42公里的窄轨铁路,虽然苏俄为了堤防先锋军,已经开始修建库伦连接西伯利亚大铁路的铁路,但至今还没有完工。列车炮自然还用不上。

如此以来,整个外蒙地区只有一门B4型的203毫米重炮还可以用,但它也是布置在库伦,离着扎门乌德还老远。

“真不好办啊”阿帕纳先科不由叹道,巨炮的威力虽然并不是不可战胜的,但却很难对付。

但没过多久,斯大林亲自的过问就让他改变了主意。

“不惜一切代价,拒敌与国门之外即使是巨炮,也挡不住国际战士的决心”斯大林的态度很明确,如同下士同学一样,意志是决定一切的,巨炮也不挡不住。

阿帕纳先科虽然心中叫苦,但也知道斯大林的方法是对的。

苏俄此时依旧是孤立的,天生的与整个西方资本世界为敌。苏军上下普遍认为,苏俄主义和资本主义之间的战争是必不可少的。为了自保,对于外敌环伺下的窥视和试探,斯大林态度很坚决,就是直接打回去,以避免惹来更多的麻烦。当初日本人在满洲里的试探就是这样的,直接打蔫了日本人,消除了日本人的隐患,也打消了当时的英法等国的贪欲。

不过,日本人退缩了,华夏先锋军却又冲了上来。斯大林依旧是坚决打回去的决心,不让对手冲到国门之内,甚至是外蒙这块禁地也不行。对此,一直关注外蒙地区的斯大林对阿帕纳先科的要求就严格了许多,对于任何妥协都是毫不客气的说不。

阿帕纳先科能够从大清理中存活下来,自然对斯大林的心理摸得透彻。此时即使先锋军有巨炮,也需要硬着头皮硬上了。

“两门巨炮,也不是不可对付的”阿帕纳先科只能这么安慰自己道。

当初日本人之所以被受阻于山海关,与山海关的地形也有些关系。而且还有其他重炮的配合,而此时在外蒙的宽阔的草原上,巨炮的威力减少了很多,最多是震慑作用大一些而已。

“通知赤塔附近的两门B4重炮增援扎门乌德”他心中盘算了半天后,命令道。

没有巨炮与先锋巨炮抗衡,只有出动三门重炮推近了拼刺刀了。虽然牺牲大一些,但他经历过白俄的战斗,血雨腥风已经见惯了,再说国际战士就是不怕牺牲的。

当然,阿帕纳先科混迹杀场那么多年,自然知道能少牺牲就尽量少牺牲。为此,他决心安排空军来先处理巨炮的事情。

“保证完成任务”罗波耶夫上校的声音很洪亮。

他的飞行团最先到达了赛音山达附近。

为了防止空袭,苏俄的机场一般都是尽量往内地布置。加上后勤的保障问题麻烦,扎门乌德附近只有野战机场,当先锋军发动进攻的时候,那附近的野战机场也被统统被炸毁了,那里停靠的二十多架战斗机和侦察机无一例外的都被先锋军的轰炸机炸毁在了机场上。

在战争开始的头三天中,外蒙边界附近百公里的十几处机场都统统被先锋军炸了个遍,苏俄损失了一百多架飞机,也使得这几天的苏俄飞机只有从后方飞来的十几架侦察飞机,空中一点没有苏俄飞机的掩护。

这也是苏俄自身的空军建设有关。

苏俄在原来的苏芬战争中,苏军以15比1的优势对阵芬兰,但却只击毁了62架飞机,而自身损失却是高达648架。何况这个时空,芬兰在获得了山寨公司支持后,更新换代的飞机和地面森林众多的防空火炮都给了苏俄更深刻的教训,损失过千的战绩让斯大林都羞恼不已。

加上他对战祸临近的预感,整个苏俄开始掀起了一阵国防建设的高潮,其中空军就是重点。

“以拼命的速度生产出更好的飞机来”斯大林40年初亲自任命了沙库林为航空工业人民委员,自此点燃了苏俄航空工业的火炬。随着国家政策的倾斜,使得苏俄航空的发展一日千里,涌现出了很多的经典名机。

此时苏俄飞机已经拥有一万架以上,号称世界第一。

而对于先锋军的重视,远东地区的飞机数量也从历史中的两千多架,变成了三千多架。

“苏俄人直接开了二十多座飞机厂,还真是拼命。恐怕全部力量都集中到了国防上来了”当这个情报传到了先锋军中的时候,范种不由叹道。

“老毛子是要解放全世界的,自然是要准备与全世界为敌”孟享开玩笑道,但别人都不知道后世冷战的残酷,对于他的这个冷笑话并不太理解。虽然此时苏俄人虽然还是宣称解放全世界,但能够自保都有人怀疑。

“这三千多架飞机还真是很麻烦,而且听说从贝加尔湖以西的军区也会调遣空军过来?”范种转移话题道。

“看似麻烦,其实老毛子的空军一样是漏洞百出,不堪一击”孟享很有把握的笑道。一些情报中是搜集不到苏俄的具体情况的,但孟享的脑袋中却有后世的一些资料。

“毛子的飞机看似很多,但这其中新式飞机此时只有十分之一,也就是说他们能有四百架新式飞机就不错了。指望I15、I16等飞机或许对付日本人可以,但想对付我们纯粹是找虐”孟享笑道。

说实在的,I15、I16这些苏俄的主力飞机,对付德国人的Bf109E都是挨虐的份,更不用说对阵先锋军的雷电和地狱猫等飞机了。即使日本人的零式也可以凑得苏俄的飞机四处跑。而碰上苏俄的新式飞机,恐怕也比不上先锋军一色的二战后期的飞机。所以对阵苏俄飞机,孟享并不太担心。

苏俄飞机把德国人压住,依仗的不过是数量的堆积而已。要不然也不会出现那么多过百架的德国超级王牌飞行员,那一万多架飞机其中百分之八十很可能就变成了别人的战功。

“苏俄人不仅仅是飞机旧,而且很多飞行员恐怕也是菜鸟中的菜鸟”孟享继续说道。这个是后世对苏俄也算极为佩服的。苏俄空军也是经过了大清理的影响,加上急速扩军下,不可能像先锋军的培训基地一样快速的成长起来,而很多的飞行员仅仅飞十个小时就被送上了战场,这纯粹是给别人送菜。也只有那些通过战火淘汰存活下来的飞行员才成长为真正的王牌。

当后世人们铭记苏俄王牌的英姿的时候,又有多少人知道这背后的代价。纯粹的优胜劣汰的法则,在血淋淋的战场上造就了苏俄空军的辉煌。

“而我们的飞行员,最少的飞行时间也是三百小时。”孟享自豪道。有了众多的廉价飞机,和先锋军舍得投入的大量的燃油损耗和后勤费用,通过现在的六处飞行学校和众多的飞行俱乐部,先锋军的飞行员基数在不断增加。三百小时只是新手而已,先锋军的飞行员一般要算合格的话,也至少飞行一千小时。

“我们的飞行员是世界一流的。苏俄人不行”孟享对先锋军此时已经超过了五千名的飞行员很有信心。

第二卷扬帆,38到39 第589章 第一场空战

第589章 第一场空战

“不怕牺牲坚决打垮入侵的敌人”罗波耶夫上校大声的鼓舞着他的手下。

“坚决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他的飞行团方阵中传来了整齐洪亮的回答声,让他心中很是欣慰。

“至少,我们的战士是英勇顽强的。”罗波耶夫心中略松了一口气。他知道他们即将要对付的是先锋军的空军,在38年的时候,他作为援华飞行团的其中一员,曾经与先锋军的空军并肩战斗过,对于先锋军的水平有个大致印象。

他们的飞机比苏俄的伊15和伊16要强不少,飞行员的水平也不错,让罗波耶夫还是感觉心中没有底。

正是因为有了在华夏时候的经历,他还不至于被各种嘴边的口号迷糊了头脑。

以前他们的那批飞行员都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