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抗战之红色警戒 作者:大刀老猿 >

第37部分

抗战之红色警戒 作者:大刀老猿-第37部分

小说: 抗战之红色警戒 作者:大刀老猿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后边的众人纷纷喊道:“我们也是百姓,放我们过去!”众人齐拥,立时门口挤作一团,前边的士兵也趁势涌了过去。

“呯!”朝天的一声警示后,那少校又喊道:“当兵的谁也不准过去!”

“中华门破了,鬼子来了,不跑就没命了!”有人在人群中喊了一声。刚被枪声镇住的人群又立时轰动了起来,齐齐往前挤去。

拥挤中,不知谁的枪先开了,枪声一响备受刺激的人群立时失去了控制,双方都开始有了枪声响起。

“哒哒哒!”这时候,机枪响了。但目标多是空地,不敢一下子就指向人群。

“冲过去就是下关,那里有船!”有人高声喊道。众人更是疯狂,齐齐涌去。子弹也打不穿这么厚的人墙。他们只以为冲到了下关,就可以坐船离开了。可他们不知道的是,下关的船并不是很多,也不是为他们准备的。

“啊,不要挤啊!我的脚,我的……”瞬时,这这声音就淹没在喧嚷的人群之中。只要倒在地上,面对无数只脚的踩踏,生命已经可以判定终结。。

婴儿的啼哭声、妇女的尖叫声、老弱倒地的惨叫声都在枪声下被人们的嘶吼一起淹没了。

“咣!”再结实的门也得挡不住人潮的拥挤,挹江门被人流冲开了。

(今天终于A了,很高兴,谢谢诸位大大的支持,明天继续三更。)

第一卷 起航,1937 第68章 撤离计划的开端

城门虽然开了,但那么多人挤在一起,又哪里能轻易出去?只是活命关头,谁还顾得上秩序,在城内的时候,士兵们还能维持军队的编制,但一过城门口,全部乱了套。这时候,谁还认得你是军官不军官?越是拥挤越是挤不出去,脚下被踩得肠穿肚烂的死尸更是成了绊脚物。

“娘的,都疯了!”李江一甩帽子道,他这个师长已经指挥不动士兵了,每个人都是疯狂的往前挤,唯恐落后。

他看了看高高的城墙,突然说道:“上城楼!”说罢领着身边的十几个亲随登上了城楼。城楼上的守军面对着城下的混乱,也是有些茫然失措,不知道如何是好。

“有绳子吗?”李江问一个士兵道。

那人茫然的摇了摇头。

李江看了看下边,一咬牙道:“都解开绑腿,连起来,放下去!”身后的十几个人闻言急忙照办。

“走!”看着不多时就固定在城墙上的双股的绑腿绳,李江又望了望远处光华门依旧响着的枪炮声,心中默念了一句祝福的话后,转身第一个顺着绑腿绳下了城墙。等他落地,身后的十几个亲随也纷纷滑下。这是聚在城墙上的人也越来越多,不少人纷纷效仿,但不时坠地的惨呼声也在警示着人们这个法子也不是每个人都能行的。

光华门依旧在鏖战之中,156师虽然走了部分人,但谢承瑞团却留了下来。

开战前就生病有些虚弱的谢承瑞本来是要撤走的,但孟享很清楚的记得这个让别人挤倒被活活踩死的烈士。早就通知了牛一对他进行挽留。谢承瑞自然不会因为牛一的一句话就充英雄,而置手下官兵性命不顾。但赵书行把他们的撤离计划该说的都说出来后,谢承瑞心动了,答应留了下来。

留下来的还有易安华。他的上司71军军长王敬久和87师师长沈发藻虽然连招呼都没打,就自己一个人跑了,但下头的官兵还是有不少已经知道了。易安华知道后,自己只是呆坐了片刻,就又忙碌起来指使着手下士兵继续防守。

见到第一营和谢承瑞团不走,他们自然也就不走了。

“光华门是守不住了。”黄华民代言牛一等人说道。谢承瑞和易安华等人皆是沉默不语。自从城内的撤退一开始,所有人都明白南京城保不住了,光华门就更不用说了。死守的时候,官兵们还能奋不顾身,但别人都撤了,自己却落在了后边,心中的波动自然就大了。一时尚可,时间长了军心也要不稳了。

“我们必须要考虑好怎么撤退?要往那边撤退?”黄华民说道。

“光华门怎么办?”易安华插言道,高级将领们撤离后,易安华的少将旅长就算是最大的官了。

“玉石俱焚!”黄华民说着递过去了一份计划。两人看了看,对视了一眼后,点了点头算是默许了。

“那我们要撤到哪里?”黄华民又说道。

“你们是不是有具体计划了?”易安华自然一下子就看出来黄华民的意思。

“旅座,您真是好眼力!”作为易安华手底下的营长,顿时嬉皮笑脸起来。

“好好说一下!”易安华知道他是在安慰自己,随之斥笑道。

“是,旅座!”黄华民稍稍正正姿势道。

……

“有确切消息,城内的支那人已经开始乱了。”人见秀三笑着对肋坂次郎说道。

“可对面光华门还没乱!”肋坂次郎板着脸道,这一次攻打光华门,他的队伍损失最大。

“而且中华门那边又被击退了!”他又补充道。

在306团组成的敢死队和第一营的努力下,中华门的缺口又被堵住了。虽然伤亡很大,但中华门又回到了留守的中央军的手中。

“中华门也到了该撤离的时候了!”远方的孟享不禁来回念叨着。没有别人的参考意见,只能他自己琢磨,但每一步都牵扯到无数人的生死,由不得他不慎重。每步计划都是考虑了再三,连续几个晚上,仅有的三四个小时的睡眠都是被噩梦惊醒的。

计划总归是计划,有些事情是孟享不知道的,也有些是偏离了原来轨道的。

“中山门陷落了!”鼠二突然说道。

“什么?”孟享吃惊道。如果他的记忆没错的话,最早陷落的绝对不是中山门。历史已经有了偏差,那时间……

“提前执行撤离计划!”孟享对鼠二大喊道。

好不容易跑到下关码头的人们却发现,船少人多。宋希濂为了绝了后撤军队的侥幸心理,在36师和司令部人员过江后,直接命令把船烧了。或许他内心认为,军人就应该按照文书计划正面对敌,不应怯敌而逃。但上行下效,高级将领都跑了的前提下,你又怎么能去要求这些奋战了淞沪和南京的士兵们?

他的烧船断送了士兵们的退路,也直接让大批的士兵绝望,选择了投降。

他这一举动更是得罪了大批的官兵以及他们背后的各个势力,所以在战后直接被解职闲置了一段时间。

剩下也有不少的船只。并不是只有司令部的人偷藏了船,很多人都留了后手,但比起一起涌到下关码头的十几万人来说,这些船远远的不够。

聚集在一起的人们无疑是最好的靶子。鬼子的飞机不断的在空中盘旋俯冲,而各部队撤离经过城门的时候,那里还顾得上带高射武器之类的笨重家伙,能带着机枪走就算不错了。即使是城外阵地上的两三架高射火炮,也在飞机的轰炸扫射中很快沉默了。

“啊!”惨叫声连成一片,拥挤在一起的人们无处躲藏。很多官兵气急,纷纷直立着身子举起步枪射击,但步枪打下飞机的神话毕竟是神话。城内各处的高射炮大多也歇了火,日本人的飞机更加的猖狂了。

“哒哒哒!”突然有八九处高射机枪开始发火了,一架飞机拖着黑烟一头栽倒了江里。周围看到的几万人一起欢呼,声浪直接吓到了鬼子的飞机。在高射机枪的火网中,又一架栽了下来。飞行员直接跳伞,但却落在了江边人群中,没等抓捕的官兵过去,他已经被扑过去的人群连抓带踩的扯成了一块块碎片。

别的飞机也似乎有了顾忌,俯冲射击等动作再也不是肆无忌惮。而八九处高射机枪的编制的火网依旧勤勤恳恳的守护着人们头顶的那片天空。

“是先锋军!”看到那些操作人员,人群中有人高声喊道。他们的军服上的独特标志,在城头上很多人都认识了。

第一卷 起航,1937 第69章 船的希望

“还没有联系到胡宗南?”孟享着急的问道。马四到处去找胡宗南,但还是没找到。孟享也不知道胡宗南竟然当时离开了北岸,一时没有防备。致使计划出现了偏差。

“多派人找!一定要找到他!”没有胡宗南的命令,对面第一军绝对是严格的执行朝着江上船只开枪的命令。

随着高射机枪的封锁,飞行了很长时间的飞机终于消耗完了弹药后撤退了。

而此时的下关,却已经被逃亡的人群挤满了。

下关浦口间原本有两艘渡轮,每次最多可载七八百人,往返一次约需时四十五分钟。如果能确实掌握这两艘渡轮,则至少可以运送三万人过江。但这两艘渡轮却被安排着开往汉口去了,留在下关江边的,只是几艘小火轮和约二三百只民船。这样多的人要过江去,而船只却又如此的少。

“放开!放开!船要翻了!”一个上尉一手抓住一艘小船的船沿,一把大声的喝骂着,船下的江水中,五六个士兵正在把住船沿,企图爬上来。摇晃间,已经载了十几个人的小船船沿都开始进水了。

“滚开!”船上也有人骂道。

“长官行行好!带我们一程吧,我家中还有七十老母待养……”江水中的一个士兵苦苦哀求,另一个却努力的想要爬上去。

“当!”“啊!”一声惨呼,那个要爬上去的士兵被上尉抽出的马刀砍断了一只手。吃痛下,那松开手的士兵跌入了江水中,一个浪花打来,只剩下一声惨呼,再不见踪影。

即使如此,依旧会还有人想要爬上来,终于小船在摇晃中一下子倾翻了,船上的人落到了江水中。

不远处的江里,一艘小船也因为超载,被一个浪头打翻,直接连船带人都一起沉没到了江水中。

“大家不要慌!一个个的来!还有船!”萧山令大声喊道,但人多嘈杂下,没有多少人理会。

“鬼子来了!”更有人大声喊道。立时,又惹来一阵哭喊声。

虽然日本人还在没有攻进南京城,但恐慌却已经感染了每一个人,群体行动中,根本就没办法保持个体的独立。即使是一些军官知道日本人还远着,但群体下的喧哗中,没有人保持冷静,按秩序上船。人的本能已经在驱动着占据第一位的安全。

场面一片混乱,人人争渡,到处鸣枪,踩踏坠江而死者不可计数。

各式流言纷传,人群已经开始不顾一切的利用各种可以逃亡的工具来渡江了。门板、木桶、竹竿、木柴等等,但凡是能够漂浮在水面上的东西都被抱到了江边。但这种法子又能有多少的生存几率?人在疯狂下,也顾不得这些了。

“我的房子啊!”十几个士兵拆掉了江边的一所房子,合力抱着几根房梁跳入了江水,只留下身后不断痛哭的一位老妇人。慌乱已经让人的本能把纪律遗忘了。虽然大多数经过了严格训练的中央军的嫡系还是能严守纪律,还能够保持着一丝理性。但这股理性也随着上级独自逃生而失落崩塌了。

“长官,我们只抢到这几个桶!”三四个卫兵提着几个粪桶来到了胡琏的身边。

“再找一找!”胡琏望了望远处,满眼全是黑压压的人头。

“长官,你先走吧!”一个卫兵劝道。

“要走一起走!”胡琏暴怒道,“小鬼子有什么可怕的?”

“乌龙山第2军团的那帮人早就撤了,鬼子大军不多久就会过来!”那卫兵满脸恨怒的说道。

胡琏沉默不语。

“长官,你先走吧!”那卫兵眼泪已经流了下来,“我们的家人往望长官多接济一下。”不由分说,同着其他几个卫兵七手八脚的把四个粪桶用绳子捆在了胡琏身上。

“你们这是干什么?放开我!要走一起走!”胡琏挣扎着,但卫兵们却捆好了粪桶,把他抬到了江里。

“长官,一路走好啊!”几个卫兵都留下了眼泪。只要胡琏安全了,他们的家人自然也会得到好的安置。当兵打仗,死算什么?

胡琏浮在江面上,眼泪也是止不住的流。

“不报此仇,誓不为人!”

“船!有大船!”江边的岸上有人大声喊道。

船的敏感使得众人齐齐望去。黄昏映照的血红江水水面上,三艘大船的影子正在越来越大。

“这里!这里!过来!”岸上的人们开始齐声喊叫。

“呜!”长长的汽轮鸣笛声,大船正慢慢地向着这边驶过来,让岸上的人们齐声欢呼。

早就考虑到船只紧张的孟享一早就让李挺等人去联系船只。仅仅靠着两艘来自上海的轮船是不够的。

日本人已经封锁了江面,再从上海找船是不行了,孟享就把主意打到了中上游。

但这样的大船想弄来谈何容易。此时各地都在战略后撤,不少的物资和财物都在转移。个个都有任务在身,给钱也不行。哪里有闲着的大船?

最后还是李挺拍板,直接抢了两艘大船来。

一艘是卢作孚的一艘客船,刚开始时,还是用枪逼着,最后听说是去南京救人,那些华夏的船员比站在旁边的克隆士兵还积极。另外一艘就是洋行的一艘货船了,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