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抗战之红色警戒 作者:大刀老猿 >

第339部分

抗战之红色警戒 作者:大刀老猿-第339部分

小说: 抗战之红色警戒 作者:大刀老猿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谷良民也早有打算准备去担任老家菏泽的市长一职,为家乡出点力。但孟享对之做了挽留,展书堂和李汉章都离开了军队,若是谷良民再走,就有些太招眼了。再说,张灵甫升迁的太快,也有些不合适。

孙立人早早的就担任过师长,甚至还有军级的职务,他都没有去,此时提高到军长也是没问题。

胡铁侠之前立了不少的功劳,再说他提升师长也比较早,此时统领的又只是一个普通的步兵军,所以不是很扎眼。而56军是摩托化军的编制,自然格外引人注意。

吴化文和曹福林的到来,算是已经把老韩的队伍都已经招来了。虽然先锋军更加强大了,但人心这东西很那琢磨,需要时间来沉淀澄清。

此时,先锋军又一口吞了西北军的那些人马。更加需要时间来好好消化,缺少了克隆兵的骨干作用,孟享此时更多的是依靠培养起的新嫡系来维持稳定。毕竟先锋军才一年多就扩张到了近百万大军。其中很多事情都没有理顺。在打胜仗,军饷足的时候,这些体现不出来,一旦有意外,很容易崩散。

所以孟享宁可求稳,一点点的蚕食,也不愿意鲸吞时引起剧烈的反弹。除了那些暂编师是先锋军的嫡系和新兵融合而成的之外,很多新投军队的编制都是没怎么变动的,没有削藩的举动。不过他们补充兵源可不是自己随便招领,只能招收新兵训练营的合格士兵。再加上原有士兵的回炉再造,慢慢的就会重新换一遍血。

有低保、抚恤金和高待遇,又有公平的军功体系,用不了半年的时间,那些中下层军官就会对先锋军归心融入其中。那时候才可以放心的大调整。

6个集团军和1个军团如果满编足有150万人的编制安排,此时还有些空缺,孟享也暂时不打算填补。除了正规的军队已经快招满100万外,鼠一的第一游击纵队也已经发展到了近15万人,魏寒潮的第二游击纵队也已经扩充到了5万人。加上这些可是早就超过百万人了。

如果再加上10万武警部队,50万国民警卫队的预备役,如果都练成精兵,对付小日本足够了。

这一段时间,扩编太快,不仅仅是来投奔的多,即使新招的士兵也格外多,新占领的那些地盘上投军的人数很多,负担一下子增加了很多。若不是有基地支撑和卖军火的费用,养这个一百万军队也是很难。

普通的步兵的费用还不算高的,主要是新扩编的那些摩托化师的耗费格外大。单单从人的一方面就把先锋军训练出的万余名司机一下子全部拉走了。车辆、油料都是一笔庞大的开支。尤其是先锋军这一次一下子扩编了十几个摩托化的师,耗资更是惊人。

而54军组成的机械化师更是一个吞金兽,但威力却是惊人。孟享有信心建立完备的54军,足以横扫日本人的十个师团。黄华民、李铁侠对于依旧是师长一点也不抱怨,就连孙立人有些舍不得离开。胡鸣鹤更是恬着脸要求调入54军中。

这个由第三集团军的司令虎一来兼任54军的军长。

比海军和空军来,陆军还算是花钱少的了。

随着华夏空军的强大,中央政府也做了调整。原来的大队编制太小了,所以中央也对这个进行了改制。

把华夏的空军划分为四路。

第一、二路都是中央军的嫡系,此时各类飞机还有二百多架。苏俄支援了一部分,先锋军卖给了他们不少,他们从山寨公司也买了一些。

第一路负责重庆武汉陕西等地的空中作战。

第二路负责华南和西南等地区的空中作战。

第四路是那些杂牌军的飞机综合,有一百多架,分布在各个地区。

此次调整,先锋军的空军被分为第三路军。

下设战斗机联队、轰炸机联队、运输机联队、攻击机联队。

战斗机联队以雷电居多。还是采用了长机和僚机组成的双机编组,四机编队。

中队是4个四机编制共16架飞机组成的最低级别的战术编制。

基本战术编制是4个中队和一个大队部组成的飞行大队,一共70架飞机;

而飞行联队,下辖4个大队和一个联队部,总共有300架飞机。先锋军现有的战斗机已经凑满两个联队。其中一个是纯粹的雷电飞机组成,一个是各种飞机的混合组成,一个大队的Bf109,一个大队是FW190等德制飞机组成的,一个大队是闪电、野马等美式飞机组成的。

因为价格和安全的因素,主流的还是雷电飞机。

更好的飞机在飞机实验室中和秘密机库中。为了避免基地出现意外,孟享早早的就把各类先进的飞机各生产了十二架放置在了秘密的山地机库中。其中的两架作为研究用,而其他的十架作为备用。

此时先锋军的局面还是飞行员少,飞机倒是不缺,孟享的口袋也暂时充沛,所以那些空指中心空闲的生产能力就被利用了起来,一直不停的生产着。生产出来的飞机封存入库,等待后来的启封使用。

到现在,孟享已经封存了三百多架飞机了。不过这些生产的也都是二战早期的雷电B、Bf109等飞机。二战晚期的飞机太不划算。如果达到了一定的数量,也可以弥补差距。即使不能使用,到时候卖出去也是一笔收入,二战风云即将燃起,那个时候,生产能力的制约才是各个国家战争规模大小的瓶颈。

立志要当军火商,没有现货,只依靠基地生产怎么行?基地到时候有限的生产线还要生产更加高级的飞机来供先锋军自己使用。

此时先锋军的战斗机熟练的飞行员已经有六百多人了,其中培训的克隆兵就有三百多人,还有一百多人在海航。

随着战斗的增多和技术的熟练,先锋军中击落十架的王牌也是越来越多。已经有十八个人了,其中刘粹刚以17架高居榜首,柳哲生16架紧随其后。风五14架排名第三,陈瑞细、梁添成、胡文、乐以琴都是以13架。那些达到了5架的精英更是达到了三十多人。

日本人在先锋军手中损失的各类飞机,包括机场被炸、被高射炮击落的飞机,陆陆续续已经超过了六百架。他们剩下的飞机在先锋军的优势面前也不敢轻易再出动。周围的机场更是日夜严密防守,由远到近的布置了多处哨卡,可以提早发现先锋军的袭击。

但孟享对袭击机场的事情不是很热心。飞机失去了还可以造,机场毁了还要修,最关键的是杀死那些飞机员。等到他们飞上天,按照此时先锋军的水平,轰下他们来也不难。到时候还多了一些联系的靶子。所以,不是有飞行员集中等类似的特别好的目标,先锋军的轰炸机一般是不会出动袭击机场,提前打草惊蛇。

此时先锋军的轰炸机足够把临近的机场都炸个遍。

先锋军的轰炸机联队分为了一个B17重型轰炸机联队,此时有120架B17。一个Ju88万能轰炸机联队,此时有80多架。一个是斯图卡联队,都是采用了斯图卡D型,此时有近100架。

本来孟享还想着把它列入攻击机联队中,但后来作为俯冲轰炸机单列了一个联队。

他们的数量不是很多,即使B17和Ju88是采用了三三编制,还远远达不到一个联队的标准。但这些数量还是人员不足的情况的飞机数量,不过未来的发展却是朝着一个联队来构架的。

同样攻击机联队中,此时只有一个70架HS123攻击机大队和一个20架伊尔10攻击机和30架伊尔2的大队。攻击机未来将会以性能更加优越的伊尔10为主。他们以后也都是要扩编至联队的。

此外,还有两个运输机联队,一个是160架左右的容克大娘联队,一个是40多架的C47联队。

另外,还单列了一个Me 323D运输机大队,其中已经有十五架这种巨鸟了。这种运输机只要是确保了空中的安全,远距离运输最合算。

单列的独立大队还有侦察机大队,聚集了100多架各类侦察机,随时可以提供情报。

攻击机和侦察机因为大多数是与陆军息息相关,所以他们主要是受到陆军来直辖管理。只是因为保养和维护需要空指中心和空军的人员,所以他们依旧和空军待在一起。

归入空军的编制的还有那些教练机。

不算这数百架的教练机和陆航、海航的飞机,先锋军空军的飞机也达到了1100多架了。但这只是飞机,先锋军现在的飞行员刚刚破千,根本驾驶不过来。那些运输机和轰炸机都是占用了更多的人员,况且其中还有不少的新手。那六百多熟练飞行员就是先锋军的中坚了。

北平南苑和潍县的两处空军学校在不断的培养着新生,各地的一些飞行俱乐部使用着基地提供的二战前的双翼和单翼飞机在培训着一批爱好者。这些人中会源源不断的产生新的飞行员,只是需要时间积累。

而这一切也都是钱来堆积起来的。即使基地制造再便宜,那么多飞机、油料和附属装备生产出来,也已经投入了过亿元了。培训飞行员也是过亿元,这还不算那些飞行员的高薪水和高待遇了。这正是飞行员比中央军还要好的高级别待遇才使得一些人没有跑到中央军那里去。毕竟这个世上,除了热血,还有现实。

中东基地现在一年也不过提供四亿元的账款。空军就先占了一半。

此时基地生产武器的费用主要是依靠采矿。除了中东基地,其他的分基地因为没有过多的开采矿产,所以加起来不过是提供了2亿多元。而那些卖军火得来的金银钱款一般都不再投入基地了。那些金银外汇除了金银作为准备金外,其他的外汇都大把的花出去买机器买技术了。

随着先锋军的扩军,基地资金也是越来越紧张。先锋军此时五十多个师很多都是不满编的,一个是因为基地生产能力的问题,一个也是因为资金的问题。

武器弹药装备等等,哪一样都需要基地账户中抽取。先锋军加上了手枪的双枪部队数量多了就是巨额的开支,由此带来的弹药消耗更是惊人。先锋军以机枪多,火炮多著称,这些的价格更是高昂。更不用提那些车辆、坦克了。

那些巨炮和岸炮带来的不仅仅是威慑,还有大量的资金消耗。

而那个海军更是耗钱的让孟享肉疼。

此时先锋军的第五舰队已经拥有了新的镇远号。原来的长门级已经吸引了那些海军军官们的羡慕,此时横空出世的大和级更是让这些人把口水都淌到镇远号的甲板上了。

第二卷扬帆,38到39 第423章 海军最耗钱

第423章 海军最耗钱

龙一大多数时间不在镇远号上,那么代理舰长就成了香饽饽。一艘巨舰带来的影响不仅仅是那些海军头头们抢夺代理舰长的位置,而且上边的每个岗位都吸引了众多的人才跑来争夺。

一个镇远号上的岗位和机遇是每个海军梦寐以求的。无论是中央军也好,还是其他派别也好,都不可能给他们这种机会。他们选择的只有先锋军。

有了利益诱惑只是第一步,镇远号的牌子把华夏的海军人才都吸引过来了,剩下的就是精选。

没有足够的利益争斗,一些事情显现不出来。镇远号逐渐也成为了海军派系的争斗焦点。

“把那些人都吸引到镇远号上,别的他们就顾不得了。”孟享本意也是如此,就是把海军派系争斗的战场引到新的镇远号上,而他则是冷眼旁观。争斗中,那些人才会露出大的马脚,被他抓住,名正言顺的借机清理。

各个派系争夺的镇远号,孟享随时也可以多生产出几艘,根本不是像那些人想象的那么重要。有龙一的正统舰长坐镇,威望他们也得不了去。

战列舰注定要没落了,丢出去一艘去引动那些派系来争夺,自然也就在其他方面妥协,使得孟享从容的从中挑选出合适的人才来为航母人才做准备。相对于镇远号,孟享更加在意航母的人才选拔。

因为基地培养的人才之前大多集中在空军了,所以海军这半年培训的克隆人还不到二百人。虽然培训的都是军官,但如果各处一分配,这一百多人就没影子了。于是孟享就把他们主要集中在了航母舰队上,而其他地方则是留下几个人做眼线就可以了。

皇家方舟级航母,此时基地已经生产出了三艘了。此时,英国的皇家方舟号去年已经服役了,所以基地造价也低到了原价的十六分之一。精心设计、合理布局的皇家方舟号就成为了此时性价比最高的航母了,所以孟享又生产了一艘。

多生产了,也没有人来操纵,先锋军的克隆人军官大多数集中在这三艘航母上了。他们一直在隐蔽的海域训练和接受新的改造,并没有展现在世人面前。即使日本人也只是知道先锋军还有其他航母,至于数量和性能却是不知,甚至连名字他们都没摸清楚。

他们不知道先锋军一直还没有确定舰船的名字。直到最近,才被孟享一锤定音,并对舰船的分级重新做了划分。

“六百吨以上、三千吨以下的都算护卫舰,分为轻型护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